论商品流通中的常态、非常态和新常态
——兼论新形势下的商业发展模式

2015-01-30 18:15黄国雄
中国流通经济 2015年7期
关键词:非常态常态商业

黄国雄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北京市100872)

论商品流通中的常态、非常态和新常态
——兼论新形势下的商业发展模式

黄国雄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北京市100872)

商品流通中的常态、非常态和新常态是不断变化的。我国改革开放造就了商业的常态,深化改革促成了商业的新常态。在商业常态的变化过程中,必然会存在非常态和反常态的现象,阻挠商业的健康发展,商业的发展就是在不断消除非常态、反常态现象如过于追求速度、行业垄断、条块分割、政府干预过多等的过程中,由一个常态走向另一个常态,未来30年我国商业应自主、自立、创新发展,推动中国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

商品流通;常态;反常态;商业模式

纵观古今中外经济的发展,无一不是从常态到非常态、再进入新常态,以螺旋式发展,从周而复始中得到升华,推动社会不断进步,经济得到不断发展。常态是从实际出发、符合客观规律,是协调、有序、均衡和持续发展,是国家发展的必要条件。但这种状态往往被非常态打破,打乱正常的发展秩序,呈现无序状态,导致经济下滑、起伏不定,正常的生活受到破坏。其原因可能是天灾人祸,可能是政权更迭、改朝换代,可能是路线错误、决策失当。但到了一定时期,又逐步恢复,进入新常态阶段。因此,分析商品流通中常态和非常态现象,有助于保证新常态下商业服务业健康、持续、有序发展。

一、改革造就常态,深化改革建设新常态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经济从非常态进入常态时期,获得稳定、较快的发展,但同时也由于受到“左”的影响和“文革”的破坏,出现多次非常态、超常态和反常态的现象。1978年以后,我国实施改革开放的政策,造就新的发展环境,使中国经济步入一种新常态的发展时期,而且保持三十多年持续超高速发展,创造了经济发展史上独一无二的奇迹。但同时我们必须看到,同样也存在许多反常态的现象,如过分追求GDP、大上快上,“弯道超车”、追求业绩政绩,“卖地求发展、借债搞建设”,一些地方追求政绩、盲目开发,“天上占光,大楼林立,地下挖光,店网连片”,不为今后的发展留下空间。

改革造就常态,深化改革同样造就新常态。只有深化改革,除弊兴利,理顺关系,调整结构,科学定位,改变发展模式,寻求新的增长点,才能实现产业发展从重引资、重出口,向建立以扩大内需为主导、发展服务业为重点、以第三产业为主体的新的产业模式转变,进入发展第三产业、提升第一产业、深化第二产业、保持继续发展的新时期。

商品市场是市场体系的基础,流通实现是社会价值实现的基本标志。商业服务业发展方式的改变、商业模式的定位,不仅关系到自身产业的存在与发展,关系到占全国1/5以上就业人口的生活与生存,关系到国民经济运行的效益与速度,关系到我国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战略部署的实现,它还构成新常态经济发展的基本内容,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摆正其位置,促进其健康、有序地发展。

二、没有速度没有效益,但超速可能产生负效益和零效益

按照国际惯例,一个国家的GDP增速在1%以下属于经济徘徊期,1%~3%是经济低速期,4%~5%属于经济中速期,7%~9%是经济高速期,而超过10%则是超高速发展期。

没有速度就没有效益,但违背客观条件的高速,可能导致零效益和负效益。中高速运行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一方面可以保持世界发展中国家3%~5%的平均速度,同时,可以享受2%~3%中国特色的红利,使经济运行继续保持5%~8%之间的运行速度。因此,5%以上的增速都是合理的范围,6%~7%的增幅是可以接受的范围。中国特色的红利包括三个部分: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充分发挥国家在引导市场经济中的作用,体现体制独特的优越性;第二,深化改革,兴利除弊,进一步理顺关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推动经济协调有序发展;第三,改革开放后构建的大量基础设施将陆续发挥作用,为我国今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改革后的30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平均增速高于GDP增速的4.6~5个百分点,今后保持9个百分点的增速都属于新的常态。

中国商业服务业要学会在中高速条件下运行,在买方市场的条件下做卖方生意,转变发展模式,寻找市场空隙、空档和空白,寻找新的增长点,开拓新的服务领域和服务项目,推进商业服务业全面发展。

三、构建新常态下商品供给新体系

供求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经济现象,它是生产与消费的不一致性在市场上的反映,一地生产、多地消费,多地生产、一地消费,既有量的不平衡,也有结构性矛盾或城乡的差异,这都属于正常的现象,但是如果这种差异导致长期性、深层性和全局性的现象,就是非常态的表现。结合我国当前现状,这种非常态供求状况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产销差距大,大部分商品的产销率在95%~96%之间,这意味着每年约2万亿至3万亿元商品的价值无法实现;第二,低档次消费品生产过剩、大量积压,只能降价处理,意味着其价值又在市场上打了折扣;第三,小康社会商品和服务供给体系没有形成,存在着有需求无商品的现象,有相当一部分消费力没有得到充分释放;第四,富有型消费阶层已经形成,但80%以上奢侈品在境外购买、国外实现,在国内消费的只占20%左右;第五,服务领域大量的消费没有开发,许多领域还处于空白状态,无法形成实际的购买力。

以扩大内需为主导、构建以第三产业为主体的国民经济新体制,是实现常态化的基本要求。内需扩大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一是有钱购买,居民收入要不断增加;二是放心购买,需要有一个能放心消费的社会保障制度;三是有东西可买,有东西消费,可以满足多层次的社会需求。

在新常态的条件下,商业服务业的首要任务是扩大服务范围,完善商品供给体系,满足多层次、多元化、多形式的消费需要,建立和完善以小康社会商品结构、服务体系为中心的新的供给体系,达到扩大内需、释放现实消费能力的目的,促进经济不断增长。

中国既存在着有商品无市场的现实,也存在着有市场无商品的矛盾,传统服务业需要创新发展,新兴的服务仍存在空白,儿童市场、老人市场亟待深度开发,商业服务业关键在于树立新观念,改变发展方式,危中有机,危中寻机,应学会在买方市场条件下寻求发展的新模式,学会在中高速发展中寻找自己发展的空间。

四、建立以横向为主体的商品流通体系是市场经济内在的要求

在商品短缺、供给不足的条件下,统购统销、以纵向流通为主体、计划经济、层层分配、“一、二、三、零流转”、定量供应等都属于必要的手段和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合理分配,保证城乡居民的基本需要。而市场经济是开放的、自由流通的经济,流则通,通则合,合则和,和则富。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实质上是流通模式的改革过程,是从纵向流通向横向流通转变的过程。在这种改革过程中,必然存在着改革的阻力,包括存在许多非常态和反常态的现象,如行业垄断、地方封锁、条块分割等,给商品自由流通设置了层层障碍,改革的主要任务就是消除这些非常态和反常态现象。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商品流通,是以市场集群为平台,以四通八达的网络为通道,建立以横向流通为基本模式的商品市场体系,实施区域合作、产销对接、供应链管理,自主选择、合作共赢。

对关系国计民生的少数商品,可以实施计划管理,通过参股、控股形式综合经营,但不一定非要国有国营纵向流通,可以委托民营企业经营或代营;也可以进行合营,或搞混合所有制。除此以外的商品,则可以完全放开、自由流通,建立一个以国有资本为引导,以横向流通为主体、以民营资本为基础、以外资为补充、允许个体户长期存在的混合所有制流通经济体系。

五、服务是政府的本能,管理的任务在于规范

管理经济是政府的职责,但其任务不是管死而是管活,常态化的管理模式应是依法办事、服务为先、营造环境、搞活经济,但经济管理中仍存在着非常态现象。我国经济是由计划经济过渡而来,人们的观念没有彻底改变,有许多管理行为和措施仍在传统轨道中惯性滑行,主观上存在不想放开、不敢放开、不会放开的问题,过多以行政手段进行控制和干预,在商品领域主要表现为过多借助于直接管控手段抓项目、搞工程,用财政补贴推动城市企业到农村开店,用奖励、以新换旧促进企业营销;成立主食工厂、馒头办、早点车等,企图解决几亿人口的早点问题;用无息贷款优惠大型企业发展等,其实质是还没有摆脱政府主管部门对商品流通的干预,仍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思维方式。

把权力还给市场,把政府权力关进笼子,政府应立足服务、立足规范、立足营造宽松的市场环境。企业是市场的主人、利益的主体,尊重企业的权利,维护企业的利益,让企业自主选择经营形式、自主选择交易对象;让市场决定企业行为,引导企业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政府应在职责范围内充分发挥管理经济的职能,重点在于营造宽松的市场环境;既要反对揽政,什么都要管,多多益善,也要防止懒政,作风拖沓,无所作为。

六、科学定位,反对盲目快上的非常态,推进常态发展

城市商业发展同样要尊重客观需要,依城建市,以市兴城,从实际出发,按照实际需要和不断提高的生活水平完善商业设施,促进商业发展,带动城市改造,树立城市形象,这是城市发展的客观需要,但是应该看到当前城市商业发展中出现盲目求快、追洋、攀高的不良倾向,政府“卖地求发展,借债搞建设”的思路与开发商求规模、追功能建城市经济综合体的行为不谋而合,结果购物中心、综合体到处泛滥,一座一线城市规划建几十上百个城市综合体,一二线城市建二三十个购物中心,甚至人口不足十万的小城市也建二十多万平方米的大型购物中心,有城无市,有商无业,总量饱和,结构失衡,而且闲置面积扩大,投资无法收回,导致城市资源大量浪费、商业设施大量闲置。

城市的商业发展可以超前,也必须超前,它不仅可以推动消费的升级,也为城市化进程、人口扩张创造必要的条件。但超前要有一个度,如果超过实际需要过多,盲目发展,就会适得其反,出现非常态和反常态的扩张。

商业是城市的名片和窗口,是城市生活的基本保证,新常态下的商业要有超前观念,但不能脱离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要以下列指标作为衡量标准:一要以平均每平方米销售额寻求不同城市、不同标准的亏盈保本临界点,做到有店有客流,有流水,有效益,才能持续发展;二要用出租率或商家入住率作为招商成败的临界点,作为开业的基本要求,有店有商才有市;三要以一年内置换率作为适应度,衡量适应当地消费习惯、适应消费程度的临界点,以保证理性定位、稳定发展;四要对当前空置、难以维持的大型商业设施,及时地进行改造、转型,重新定位,创新发展。

七、向西模仿克隆是常态,向东自主创新是新常态

对外开放,就是要学习国际先进技术、科学管理办法和现代营销理念,特别是要把先进零售业态引进我国,并进行模仿、克隆、推广。连锁商业在不到20年的时间就在中国得到推广普及,走过西方国家经历一百多年的零售革命历程,培育了一批善管理、会经营、敢拼搏的商业精英,为我国商业加快国际化进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是必要的,也是正常的,是常态。但是也同样存在着发展过程的非常态现象。一方面求速度、求规模,到处布点,全面开花,掠占黄金地段,鞭长莫及,顾此失彼,失控失策;另一方面不顾国情、市情和商情,用同一模式、同样的商品结构进行复制、克隆、推广,过分强调统一,导致不少网点难以为继甚至关门,外资零售企业也难逃此劫,或关门或退出或调整收缩。

零售业是地方性极强的行业,商圈有限,不同地区、不同地段面对的是不同消费群体和消费特点,需要不同的商品结构、服务方式和营销策略,过分强调统一必然导致“千店一面”,脱离现实。在生活水平低下、消费单一的时代,“千店一面”可能有生存余地,但随着改革深入、收入增加,多层次消费群体已经形成,在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的同时,必须发展差异化经营,给地区、门店一定的独立性和自主权,有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以调动管理者的积极性。

30年向西,引进、模仿、克隆、推广,加快了中国商业连锁化进程,是常态,是发展中国家必然的过程;而今后30年是向东,自主、自立、创新、发展,推进连锁商业中国化进程,是新常态,加快推动中国由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的进程。

责任编辑:方程

On the Normal,Abnormal and New Normal in Commodity Circulation

HUANG Guoxiong
(Renmin University ofChina,Beijing100872,China)

the normal,abnormaland new normal in commodity circulation is dynam ic.The commercialnormalwas created by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and the commercial new normal was created by deepening reform.In the changing of commercial normal,there w ill exist the commercial abnormal hindering the health commercial development;the commercial developmentw ill change from one normal to anothernormal through experiencing such abnormalas unduly chasing higher speed,industrialmonopoly,segmentations,and excessive government intervention.In the future 30 years,China’s commercial industry should realize the independent and innovative development,and promote China to transform from a trader of quantity to one of quality.

commodity circulation;normal;abnormal;commercialpattern

F710

A

1007-8266(2015)07-0001-04

黄国雄(1937—),男,福建省福州市人,著名商业经济学家,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承担流通领域多项国家重大研究课题,参与多项流通法规的起草和评审工作,提出了流通基础产业论等重要论述,曾被评为零售年度人物、商业地产特殊贡献人物和推手、1986~2006年特许经营十大贡献人物、1995—2005年连锁商业发展十大新闻人物、1985—2005年推动中国商业进程的商界精英、中国流通改革30年功勋人物、新中国成立60年发展特殊贡献人物,主要研究方向为商业经济管理、市场与商品流通。

猜你喜欢
非常态常态商业
小型商业建筑设计
《商业经济》征稿通知
Megapark商业综合体
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内涵和形成机制
非常态下的信仰展现:一个豫东北村落的节日禁忌
商业遥感已到瓜熟蒂落时?
“新常态”需要新举措
我眼中的医改新常态
适应新常态,创新促发展
新常态下的艰辛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