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诚
(驻马店日报社,河南驻马店463000)
新闻舆论监督应具有“四性”
□陈诚
(驻马店日报社,河南驻马店463000)
舆论监督是舆论发挥作用的形式和途径,是公众在了解情况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反映舆论,影响有关的权力组织和个人行为的一种社会现象。新闻舆论监督具有监督面广,影响面大,作用力强的特点,把握不好,就会产生较大的社会波动和不良的社会影响。如何搞好新闻舆论监督呢?笔者认为,应把握好四个特性。
新闻舆论监督必须坚持正确的导向。任何一种制度下的新闻媒体和新闻舆论都存在导向问题,超阶级、超现实的舆论是不存在的。社会主义制度下党的利益与人民群众利益一致性的原则,要求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在政治上必须同党保持一致,绝不允许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相悖的政治言论。
那么,什么是正确的舆论导向呢?简而言之,正确的舆论导向在思想上、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不折不扣地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党的声音之外,在舆论上没有杂音、噪音、不和谐音。正确的舆论导向,要从大局出发,把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正确的舆论导向,要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把握好这几点,我们就能在新闻舆论宣传上,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做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选择恰当的问题进行批评报道,是舆论监督的关键。选题不准,不具有典型性,眉毛胡子一把抓,很难达到舆论监督的目的,不但帮不了党委和政府的忙,还有可能要添乱。可见,如何选择监督的问题,是大有学问的。
首先出发点要正确,要出于“公心”,立足于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选题。不能是为了个人或小团体的私利索钱财、图报复,而进行恶意批评。
其次,要找出最佳结合点。舆论监督应当选择那些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党和政府热切关注、经过努力可以解决的问题,作为批评报道的选题。
此外,还要用辩证的观点,从全局的高度,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有些问题从局部看不合理,但若放在全局的高度去分析,就有其合理的因素,不能盲目批评。比如当今社会存在的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换当中不可避免的问题,涉及面广,关系重大,不可盲目报道。再如共同富裕与收入差距拉大、稳定房价等问题,有些是历史形成的,短时间内难以解决,目前党和政府正积极探索解决的办法,报道不好,容易激化矛盾,影响安定团结。类似这些选题,一定要慎之又慎。
舆论监督的目的是为了伸张正义,促使问题得以解决。批评报道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和形式,所以,为达到这种形式所要实现的最终目的,就必须在报道的艺术上下功夫。
把握实质,与人为善,这也是舆论监督者的态度问题。记者在发现和寻找问题的过程中,应本着与人为善的态度,弄清事实真相,进行客观公正的调查采访。而不是居高临下,趾高气扬,横加指责,抓小辫子,纠小毛病,这样易造成被采访者的反感。一方面了解不到事实真相;另一方面,群众对这样的记者也不欢迎,造成工作被动,反映的问题很难得到解决。
言辞恰当,留有余地。批评报道首先要事实准确,言辞恰当。采访时,尽可能地全面深入了解情况,包括事情的起因、过程乃至每个细节数字等,都要认真核实,尽可能地不用“二手”材料,不能有误。
拳头集中,抓住主要和核心问题,抓住批评报道的“火候”。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其特定的条件和环境,离开了这个环境,事物的性质就可能发生变化。因此,批评报道必须要把握好“火候”,也就是舆论监督报道要讲究时机,待机而发。时机的确定,要与党的中心工作相呼应,要与事态的发展相配合。
把握好批评报道的度。这里所说的“度”主要指数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常态下,经济转型面临的热点、难点问题很多,如果都报道出来就会给群众造成一团漆黑的错觉,使他们对深化改革失去信心,从而影响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危及社会的稳定,这也与舆论监督的目的相悖。所以,批评报道要精选那些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人民群众普遍关心,而且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利于安定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具有代表性的问题,作为舆论监督的内容,从而以点带面,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新闻舆论监督的质量,关键在于能否产生社会实际效应,发挥实际作用。因此,批评报道之后,要在狠抓落实上下功夫,要善始善终,不能龙头蛇尾。
首先,加强协同作战,争取领导部门的支持。舆论监督只有得到领导机关的配合支持,才能促使问题的解决,收到良好效果。因此,新闻单位在进行舆论监督前,应主动与领导部门联系,听取他们的建议,取得他们的支持,从而使问题调查和处理得以顺利进行。对重要批评内容,除提前给新闻单位、本部门的领导汇报外,还应向其它有关领导汇报和打招呼,断绝说情者的后路。
其次,搞好追踪报道,形成强大的舆论氛围,没有结果不收兵。舆论监督报道之后,要紧紧盯住事件发展的态势,了解社会各界的反应,被批评单位和个人整改的情况,搞好持续报道。从而形成强大的舆论氛围,加快问题的处理和解决,这种一追到底、善始善终的连续性报道,一方面促使问题得以解决,另一方面也使更多的人从事件的处理过程中受到教育作用,起到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作用。同时,也树立了新闻媒体公正权威的形象。2012年9月,我们接到了西部山区乱采矿、乱挖砂、乱伐林木及车辆超载超限等现象的村民投诉,在进行深入细致地调查后,我们分别以《柴坡村村民最大愿望:早日治理乱开矿,还他们美丽家园》、《受利益驱使,文城乡赵渡口桥下非法采砂死灰复燃》、《坚决整治掠夺性采矿挖砂行为刻不容缓》等为题目连续进行报道,在问题得到妥善解决的同时,也使广大群众受到一次保护生态环境的深刻教育。这组系列报道在社会上反映强烈,效果良好。
总之,新闻舆论监督在实践中是一件比较难以操作的事情,难就难在“两头”都要把握好,既要吃透上头,又要把握好下头,而不少部门和个人害怕揭盖子,千方百计阻挠舆论监督,不能以正确的态度对待批评。然而,大江东流去,毕竟新闻舆论监督越来越受到领导和群众的普遍重视。只要我们把握好批评报道的特性,坚持新闻的党性原则,积极探索新形势下舆论监督的艺术和方法,新闻舆论监督的路子将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