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补研究空白 《中国新闻传播技术史》开题
本刊讯 4月17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多卷本《中国新闻传播技术史》”开题报告会暨中国新闻传播技术史学术研讨会在南京举行。这一课题项目的研究涉及中国社会生活史、文化交流史、科技应用推广史,具有诸多学科相互影响、交叉发展的学术特性,因此是一项填补空白的研究课题。与会专家共同为使整个项目的研究架构更加科学合理、特色凸显,深化专题研究内容开展了研讨。
研讨会首先围绕“中国新闻传播技术史研究”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框架结构、时间纵轴与发展横轴的合理布局等问题进行了专题研讨,各子课题组负责人分别对本卷研究、某一专题进行了阐述。评议专家则对某一子课题进行深入的具体的研究指导,帮助子课题负责人完善研究框架。
据项目首席专家南京大学韩丛耀教授介绍,由于中国新闻传播技术史的研究涉及学科众多,与中国新闻思想史、中国印刷出版史、中国科学技术史和中国社会生活的历史密切相关,几乎是一部中国文明发展历史的研究,而突显其中技术的发展是本项目的一大特点和难点,且时间跨度从汉代至今达2400多年。因此,该项目研究具有填补空白的重大意义。该项目设有12个子课题,分别是:古代卷、文字印刷卷(分上、下卷)、图像卷、摄影卷、电影卷、广播卷、电视卷、网络卷、通讯技术卷、大事记(分上、下卷)。
参与研讨会的学者中既有中国新闻史学、广播电视新闻史、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新闻学理论、政治学理论方面的专家学者,又有广播、电视、通信等领域的教授级高工。韩丛耀长期专注于视觉传播、图像史、传播技术学等研究领域,多次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并获有多项学术成果。
(钟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