呕心沥血宣传中国抗战
——史沫特莱在抗战期间的采访报道

2015-01-30 15:29任中义
中国出版 2015年15期
关键词:八路军抗战

□文|任中义

呕心沥血宣传中国抗战
——史沫特莱在抗战期间的采访报道

□文|任中义

抗日战争爆发后,史沫特莱不畏艰险,长期深入山西、华中抗日根据地,采访报道中国军民英勇顽强的抗日斗争。她不仅将在抗日前线和敌后战区的见闻以《中国在反击》《中国的战歌》为名在国内外出版,还到处发表演讲,呼吁世界人民援助中国抗战。史沫特莱对新闻事业的执着追求和伟大的国际反法西斯主义精神值得我们永远学习和敬仰。

史沫特莱 中国抗战 采访报道

艾格尼丝・史沫特莱(1892-1950),美国新闻记者、作家和社会活动家。她于1928年年底来到中国,之后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结下了深厚友谊。全面抗战爆发后,史沫特莱全身心地投入到中国的抗日战争之中。她奔波于抗日前线和敌后战场,采访中国军民,书写中国军民英勇顽强的抗敌意志,号召世界人民援助中国抗战。她为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深入战地,采访中国军民抗战

卢沟桥事变后,为了及时了解抗日前线的战况,史沫特莱立即结束了在延安的访问,于9月初前往山西。她一路跋山涉水、采访军民,于10月19日到达八路军驻太原办事处。在太原,她不顾日军的空袭,采访了周恩来、阎锡山、卫立煌等国共将领。22日,她又前往五台山八路军总部所在地。到达五台山后,史沫特莱采访了朱德、彭德怀等八路军将领,了解了前线的战况,目睹了当地农民被组织训练成游击队送往前线的过程。而此时八路军为了实施分散兵力、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根据地的战略方针,正在进行战略转移。史沫特莱随八路军开始了艰苦的转战,从五台山到晋东寿阳,越过正太铁路,沿和顺、榆社、武乡、洪洞等县,最后到达临汾。在两个多月的随军转战中,史沫特莱见证了八路军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的过程。1938年1月初,她离开临汾,前往武汉。

从1938年1月到10月,史沫特莱奔波于武汉、长沙等地,宣传在山西前线的见闻,呼吁人们支援抗战。武汉沦陷后,为了报道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抗日战况,史沫特莱于11月初以英国《曼彻斯特卫报》记者和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队员的身份深入皖南新四军根据地。次年9月,她又渡过长江,到达江北新四军第四支队根据地采访。之后,她进入安徽省立煌县(今金寨县),翻越大别山,经商城、潢川、确山、南阳等地,到达武汉外围敌后游击区。

1940年1月,史沫特莱到达鄂豫边区京山县八字门,访问了边区党委和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司令部,采访了李先念、朱理治、陈少敏等边区党委和纵队领导。史沫特莱在鄂豫边区采访近3个月,足迹遍及京山、安陆、应城、汉川等山地、平原和湖区。1940年3月底,史沫特莱因长期奔波、采访,健康状况恶化,于3月底离开鄂豫边区,前往重庆治病,9月又到香港。次年5月,她从香港回到美国。

史沫特莱是抗战期间长期深入抗日前线和敌后战场采访报道的外国记者。在当时根据地生活艰苦、环境险恶的条件下,她完全以一种责任心和同情心往来战地、采访报道。据当时和史沫特莱一起工作的人回忆,史沫特莱经常不知疲倦地进行采访工作,彻夜不眠地写作,每当完成一篇报道,她就像完成一件神圣的使命一样。[1]曾陪同史沫特莱访问鄂豫边区的安娥在日记中说:“每到一个目的地,史沫特莱就立即开始紧张的采访活动:找战士、指挥员询问、座谈;找老乡们亲昵地聊天。她同当地老乡攀谈起来,老乡开始拘束不安,渐渐地被她和蔼的、善良的问话所吸引,简直忘记了对面交谈的是位外国人。”[2]史沫特莱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无限同情,使她不畏艰险长期深入抗日前线和敌后战区,获得了观察、报道中国抗战的第一手资料。

二、奋笔疾书,报道中国军民抗战

史沫特莱对山西、华中抗日前线的采访,使她有机会近距离观察中国军民的抗战境况。她的战地报道既关注军事领导人,更关注普通军民。她将所见闻的中国普通老百姓的贫穷和痛苦都记录了下来,书写了他们真实的生活、战斗场景。

1937年10月,她在前往太原的途中,看到大量从前线撤退下来的伤兵得不到救治,迅速撰写《无声的中国英雄》发表在上海《密勒氏评论报》和美国《新群众》上,报道“没有医生、没有护士、也没有急救人员来照料他们”[3]。在山西战场,史沫特莱白天采访、行军,只能在夜晚借着烛光用打字机把所得材料整理出来。而此时她的背伤并未痊愈,常常需要忍着疼痛工作。尽管如此,她认为这样的日子是她一生中最有意义的日子。她将在此期间撰写的札记连缀起来,于1938年由伦敦维克多・格兰茨出版社和纽约先锋出版社在英、美两国以《中国在反击:一个美国女人和八路军在一起》(以下简称《中国在反击》)同时出版。同年,上海导报丛刊编辑部以《打回老家去》为名出版了该书的中文全译本。[4]该书以史沫特莱随八路军转战山西一带的行踪为主线,详细记录了她在转战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是一部记录抗战初期晋陕抗日形势的战地报道。同时,作品还重点报道了山西战场伤兵众多而医疗救助手段落后的现状,呼吁外界对中国抗战实施援助。《中国在反击》还肯定了在抗战之初国共两党合作抗敌的大局意识,歌颂了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中国军民不屈不挠、顽强御侮的优秀品质。在离开山西前夕,史沫特莱还撰写了《请援助八路军和西北游击队》一文,进一步呼吁人们援助八路军抗战。[5]

1938年11月,史沫特莱前往皖南新四军根据地采访,在她的第一批文章里,就谈到伤兵的情况,陆军医疗工作和红十字会医疗队问题。她还向世界性组织团体写报告呼吁救护车辆、汽油、医疗器械和医药物品。[6]1939年7月,日军飞机轰炸皖南云岭。史沫特莱看到那些被炸伤的医务人员和平民百姓,万分气愤,彻夜不眠地写报道,紧急发稿,谴责日本帝国主义的强盗行为。宫乃泉大夫常在背后赞扬:“她是真正的国际主义者”。[7]1940年夏,史沫特莱到达贵阳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部,目睹了红十字会医院遭到日军飞机轰炸的惨景。她当日和连夜伏在打字机上,嘴含香烟,拍发电报给世界各通讯社,控诉日军无视国际公约,轰炸红十字会及医院的残暴行为。[8]这一时期她写了《新四军领导的游击力量引人注目》《中日战争施虐狂的根源》《中国的无名战士》发表在《密勒氏评论报》。1938年12月17日、1939年3月18日和4月8日,《最后胜利之后》《这样微小的事》《游击队的法庭》发表在香港《时代文学》1941年第2、6、7期。

回到美国后,史沫特莱依然笔耕不辍,先后在《亚洲》杂志上发表《中国战士的所思所想》《午夜的回忆》,在《新共和》杂志上发表《与中国游击队在一起》《请转告你的同胞》等文章。这些作品都在告诉美国同胞中国抗日战争发生的人和事,以引起他们对中国战场的关注。1943年9月,她关于中国抗战的报告文学作品《中国的战歌》由纽约诺夫出版社出版。全书共十章。第一章回顾了她早年的身世;第二至四章讲述了她从1928年年底来到中国到抗战爆发前在沈阳、北平、广州、上海、西安、延安等地的经历和见闻;第五至十章讲述了在抗战期间她奔波于抗日战场的所见所闻,该部分是全书的重点,占到全书的三分之二。《中国的战歌》出版后获得较好的评价,被誉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佳的战地报道之一。对这本书的赞扬很快便出现在美国多家报纸上,到了月底,《纽约客》《星期六文学评论》《基督教纪事》《民族》和《新共和》之类重要的文学和政治类刊物,又重复载文称颂。[9]史沫特莱这期间的作品之所以受到美国民众的欢迎,除了她长期深入中国抗日战场获得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外,还与这一时期美国各界急切想了解远东尤其是中国战场的实际情况有重要关系。珍珠港事件爆发后,美国朝野义愤填膺,纷纷要求给日本以应有的惩罚。史沫特莱的中国报道为美国各界人士提供了一个了解远东战场尤其是中国战场的一扇窗口。

此外,从史沫特莱抗战期间报道的内容来看,她主要侧重于歌颂中国人民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英勇抗敌、不怕牺牲的民族精神,同时也呈现给读者一幅中国普通军民的生存状态和生存文化。这使西方读者能够认识一个真实全面的中国,品读到与国民党舆论宣传不同的声音。从态度和立场来看,史沫特莱在这一时期的报道较为客观、中立,一改土地革命时期红白对立的二元立场,更多的是从一名旁观者的角度记录在抗日战场采访过的人物、亲历的事件和耳闻目睹的场景。这些因素使她的战地报道受到美国民众的欢迎,也使她和斯诺、斯特朗齐名,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著名的战地记者之一。费正清曾这样评价史沫特莱的著作:“在40年代后期,我又一次见到史沫特莱。她的几本论述中国革命的书仍然颇有价值。”[10]

三、演讲募捐,支援中国军民抗战

史沫特莱不仅撰文报道中国抗战,还到处参加演讲,声援中国抗战。1938年1月,她离开山西后,在武汉、长沙等地频繁参加集会、发表演讲,为八路军募集捐款。

在武汉,史沫特莱在许多进步团体的安排下,积极宣传八路军的英勇战绩:1月14日,她向汉口《新华日报》记者发表公开谈话;1月23日,她应汉口青年记者协会邀请,向中外记者介绍在八路军中的采访见闻,呼吁向前线提供援助;她还带着军用地图和八路军缴获的日本军刀和军大衣,在汉口德明饭店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在美国海军基督教青年会和英国扬子江巡逻舰队的旗舰上,向中外记者和美英等国官兵作过演讲。[11]在汉口鄱阳街上的基督教中华圣公会教堂,史沫特莱向前来参加茶会的国际友人,介绍了华北八路军抗战的情形,呼吁他们为在敌后英勇抗战的英雄们提供援助。她的倡议得到积极响应。几天之后,史沫特莱把10300元捐款,交到当时正在武汉的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手中,并同彭德怀合影留念。[12]在史沫特莱的感染下,教堂主教的女儿茀兰西丝组织了一个代表团携带两卡车援助物资,冲破重重阻挠前往华北慰劳八路军,受到八路军的热烈欢迎。

香港政府医务处处长夫人希尔达・塞尔汶・克拉克在史沫特莱的呼吁下,成立了中国红十字会国外援助协会,不断通过日军封锁线把援助物资送到中国。爱泼斯坦说:“史沫特莱不仅影响过左派人士,而且影响过这样一些具有民主思想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将领,如史迪威、卡尔逊。她赢得了他们钦敬之情。”[13]英国驻华大使克拉克・寇尔爵士就曾在史沫特莱的呼吁下,多次向中国共产党提供购买医药物品的资金帮助。印度援华医疗队到中国支援抗日战争正是史沫特莱呼吁的结果。白求恩大夫、琼・尤恩护士等人到中国支援抗战也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史沫特莱的呼吁。

在长沙,刘良模回忆,史沫特莱在一次群众集会上怎样步履艰难地抱病走上讲台,情绪激昂地讲述八路军如何在条件恶劣的环境下坚持在山西抗战。群众被史沫特莱的言辞深深打动,纷纷上台捐款。[14]路易・艾黎说:“艾格妮丝不遗余力为八路军募款,她为此参加了一次次集会,不放过每个与会者。她还奔赴湖南筹款,既赢得了广泛支持,又弄到了大批现款。”[15]

1941年5月,史沫特莱回到阔别多年的美国。她依然到处参加演讲,以告诉美国同胞中国抗日战争的真实情况,呼吁他们支援中国抗战。史沫特莱在中国生活多年,作为中国抗日战争亲赴前线的战地记者,有着独一无二的见闻和体验,这使她赢得了中国问题专家的赞誉。她的公开露面和演讲,对各种政治团体来说都是受欢迎的。她常常作为中国问题专家而被邀请演讲,但每次她都将所有收入寄到中国以救济战灾孤儿,因此,她永远没有积蓄,并且时时和贫穷搏斗。[16]然而,随着抗日战争的胜利,美国的对华政策转变为扶蒋反共,而史沫特莱支持中国共产党的立场丝毫未变,这使她受到美国联邦调查局和军方的监视和指控。尽管对她的指控很快被取消,但对她造成的伤害却远没有消除。她的演讲和文章由此受到限制,甚至生活也举步维艰。

四、斯人已逝,光芒永存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邀请史沫特莱前来中国。她在排除重重阻挠,转道英国等待前来中国时,因病于1950年5月6日逝世。史沫特莱逝世一周年后,党和国家将其骨灰安葬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并召开隆重的追悼会。《人民日报》等报刊连续刊文,以示悼念。时至今日,史沫特莱已离开我们半个多世纪,但其精神却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史沫特莱对新闻事业的执着追求,值得我们永远学习。史沫特莱为掌握中国抗战的第一手资料,长期深入抗日前线采访,这是强烈的职业道德、责任心和使命感使然。她不畏艰险,走的是荒无人迹、崎岖不平的山路,而且经常要穿越敌伪顽犬牙交错的三角地带,其危险性可想而知。然而,她始终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以大无畏的精神追求真理。她的这种求实态度和敬业精神,在今天的和平年代仍然启示广大新闻工作者,为了能够公正、客观报道新闻事件,要敢于深入实际,勇于肯硬骨头,努力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严三实”要求,由此才能创造出不朽的新闻作品。

史沫特莱的国际主义精神,值得我们永远敬仰。史沫特莱的国际主义精神,源于她立志献身于贫穷和被压迫人民解放事业的坚定追求。作为一名外国人长期奋斗在中国,尤其是在艰苦的抗日战争年代和中国人民一起反对日本军国主义,这是一份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在支撑。她被誉为杰出的国际主义反法西斯战士是当之无愧的。1960年,周恩来总理在北京接见阔别20年的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斯诺时,他的第一句话就是向史沫特莱和罗斯福表示深切悼念。由此可见,史沫特莱留给我们的精神价值。史沫特莱在抗战期间的新闻报道是中美两国人民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友好合作的典范。史沫特莱为促进世界人民的解放事业,促进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团结互助作出了重要贡献。她超越民族和国家界线,追求正义、进步事业的国际主义精神值得人们永远敬仰。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历史学院)

[1][7]章央芬.自豪的回忆[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60-61,62

[2]安娥.五月榴花照眼明:陪同史沫特莱访问李先念纵队[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166

[3][美]史沫特莱.史沫特莱文集(4)[M].陈文炳,苗素群,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85:38

[4]刘小莉.史沫特莱与中国左翼文化[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179

[5]Agnes Smedley. Help Needed for Eighth Route Army and Partisans of Northwest[N]. The China Weekly Review,1938-3-5

[6][美]史沫特莱.史沫特莱文集(1)[M].袁文,买树榛,袁岳云,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85:202

[8]王春菁.参加中国红十字会工作的回忆[A].贵阳文史资料选辑(第22辑)[C].贵阳:贵州教育学院实验中学印刷厂,1987:121

[9][美]简·麦金农,斯·麦金农.史沫特莱传[M].江枫,郑德鑫,等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361

[10][美]费正清.费正清对华回忆录[M].陆惠勤,等译.上海:知识出版社,1991:85

[11][12]郭令炘.抗战前期史沫特莱在武汉及其外围的活动[M]//尹均生,曹毓英,主编.纪念史沫特莱.北京:新华出版社,1987:116,117-118

[13]爱泼斯坦.应结合广阔背景研究三S[M]//尹均生,曹毓英,主编.纪念史沫特莱.北京:新华出版社,1987:26

[14]刘良模.忆史沫特莱[J].世界知识,1950(20):18-19

[15][新西兰]路易·艾黎.在中国的六个美国人[M].徐存尧,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85:141

[16] [日]石垣绫子.回忆史沫特莱写《伟大的道路》的时候[M]//[美]史沫特莱.史沫特莱文集(3).梅念,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85:538

猜你喜欢
八路军抗战
我们家的抗战
我们家的抗战
抗战音画
抗战,在未被占领的中国
抗战风骨不可丢
抗战初期昆明文协成立的前前后后
在八路军第115师师部的战斗岁月
忻口会战中的八路军
蒋介石为八路军改名的真实目的何在?
对八路军留守兵团几则史实的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