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国土资源局龙湾分局 林国初
认真落实“两个责任”抓好党风廉政建设
温州市国土资源局龙湾分局 林国初
党、从严治党”的要求,紧密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面落实党委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的监督责任,坚持依法行政、高效勤政、廉洁从政,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积极推进惩防体系建设,取得了较好成效。
2014年以来,温州市国土资源局龙湾分局按照“党要管
1.加强党委班子建设
分局党委自批准成立以来,为强化党委和“一把手”担负的“主体责任”,进一步提高班子的战斗力,及时制定了议事规则和程序,对“三重一大”等事项做出了具体规定。全年召开党委会议30余次,集体研究议题达86条。坚持“一把手”负总责,全面落实“两个责任”,牵头制定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计划》,对目标任务进行了量化、细化;认真落实“一岗双责”,与各科室负责人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形成层层抓落实、人人挑重担的良好局面。
2.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建立干部廉政档案61份,对10名中层干部和1名财务会计进行了岗位调整。向市局党委推荐了3名副科级后备干部和1名党委委员,并提拔了5名优秀股级干部。着眼提高干部队伍素质,适时开展法律法规等业务培训,并对集中全区街道、村级干部进行了涉土业务知识培训。同时,注重加强干部党性教育,开展宗教观大讨论等。
3.加强工作作风建设
健全完善“一线工作法”,组建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和巾帼志愿者服务队,先后18次深入联系村居进行创卫,入企帮扶23次,召开协调会议7次,帮助联系点化解难题12个,帮扶40家企业快速抵押贷款。分局纪检监察室认真履行党内监督的职责,广泛开展“效能示范岗”和“勤廉标兵”创建评选活动,实施正风肃纪“三包”责任捆绑制。截至目前,全局无一人违法违纪和被上级通报批评。
1.抓好廉政教育
通过邀请区检察院领导案例剖析、分局主要领导带头授课、全体党员集体夜学、纪检监察室适时督学等方式,对“四风”问题25种表现、省委“28条办法”“六项禁令”以及市委、区委作风建设“1+8”文件等进行学习对照和讨论查摆,进一步推进党风廉政教育。全年共组织专题教育学习35次,参学人数达1600余人次。
2.丰富教育载体
广泛开展了党风廉政建设“六上”活动,即开辟廉政警示专栏,使廉政“上墙”;在每个办公室设立了廉政警示牌,使廉政“上桌”;落实一把手上党课制度,使廉政“上讲台”;观看《一个州长的疯狂》等反腐教育专题片,使廉政“上屏”;建立了党风廉政宣教室,使廉政“上书架”;组织开展“读书思廉”“廉洁记心中”廉政知识竞赛等活动,使廉政“上心”。
3.注重典型引路
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正面鼓舞引导示范作用,开展了以身边人说身边事为主题的“1234”典型引路活动。确定1个争先创优的基层服务窗口,2名爱岗敬业的聘用人员,3名业务精湛在编人员,4名清正廉洁的中层干部。通过登台谈体会、话感悟、传经验、授方法,在全局掀起了学典型赶先进的热潮,龙湾电视台《新闻联播》对此作了报道。
4.营造文化氛围
龙湾分局按照勤俭节约的原则,努力打造具有国土资源特色的党风廉政文化,即“一厅一主题(服务国土,数字国土,阳光国土,廉政国土,创新国土),一廊一风格(山水、漫画、脸谱等),一室一特色(各个人员岗位职责、廉政字画)”,使广大干部在浓厚的文化建设中抬头有警示,侧耳有劝告,低头有思索,通过熏陶感染不断历练党性修养。
1.完善制度,规范权力运行
先后出台了《分局后勤管理相关规定》《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等,真正将制度管人落到实处,规范权力有序运行。2014年分局5辆公务车辆运行经费4.77万元,与2013年同比下降24.95%;公务接待费0.95万元,与去年同比下降122.11%;清理历史遗留固定资产账面价值达140多万元,避免了国有资产流失。
2.开展专项排查,确保职责清晰
梳理出区级部门行政权力清单19项,属地管理117项,省、市委托下放1项,并统一规范及时上网公示;对中介服务事项、收费行为、2013年度购买服务、市场准入机制等五个方面开展清理自查;开展“遗留未办理事项”自查清理工作,对14项遗留未办理事项,及时跟踪办理进度,并及时将最新办理情况反馈到纪检部门,保证权力公开运行。
3.实施阳光工程,确保公开透明
全面实施阳光工程,在每个街道、村居都制作了醒目公示标牌,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2014年发布征地公告12个、补偿安置方案公告124个,共涉及6个街道65个村,总面积3117.6亩;全年发现在建违法用地41宗,涉及土地面积126.39亩,立案并作出行政处罚共38宗,涉及违法用地面积66.59亩。
1.开展政风行风民主评议
通过100%电话回访、加大明察暗访力度、签订作风建设责任书、设立意见箱、评价器并邀请行风监督员等方式,全面深入开展政风行风民主评议工作。据统计,2014年电话对接服务对象1570个,平均有效评价满意率达96.94%,共收集到群众各类意见建议48条;全年共调处各类信访件194件,其中群众来信57件,来电45件,各类交办单76件,群众来访共16批30人次,做到次次有答复,件件有落实。
2.认真落实千人评议整改
以“破四难”(审批难、建房难、办证难、采矿难)活动为抓手,不断加大整改力度。针对农民建房难,研究起草了《宅基地历史遗留问题处理及登记发证工作实施细则》;针对辖区盗采石料破坏山体严重,在4个矿点安装了“千里眼”摄像头,共扣押了13台挖机,有效保护了“绿水青山”;针对地质灾害破坏性强,加大巡查和预报。
3.扎实推进服务品牌创建
积极打造“国土于心,服务于行”品牌,实施“四服务”(提前服务、主动服务、延时服务、廉洁服务),持续推出所长坐班制,开展土地房产登记“三证联办”,减少审核环节,如商品房变更登记由原来的十五天办理期限缩短为当天受理可以立等可取,《今日龙湾》对此作了报道。针对原经开区遗留的房地产项目办证难题,分局加大攻坚克难力度,化解了国际花园、雁湖社区等13个项目,惠及住户3849户,共收到办事群众送来的两面感谢锦旗。
4.帮助村居解决实际难题
以“三联四推五提升”“三联三促”活动为切入点,建立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和巾帼志愿者服务队。协调奥玛尔项目涉及永中东路延伸道路征地6亩指标问题,沧河村三产返回用地8.54亩的征地落实指标,蟾钟村星级农贸市场简化流程办理集体土地划拨手续等20个事关民生的难题,真正让群众得到实惠。
1.着力维护群众权益,服务民生取得新实效
2014年共办理土地登记发证4699宗,其中国有建设用地使用证3571宗。加强地质灾害防治,汛期对全区地质灾害点进行加密巡查,安排24小时值班,发布预警预报9次,出动人员144人次,累计发送气象预警信息846条。2014年8月中旬,在瑶溪街道白楼下村通过提前预警,避免了约20余人的人身伤亡和40余万元的财产损失,是温州地区首起地质灾害成功避让案例。
2.化解历史遗留难题,群众诉求得到新改观
2012年,因区划调整,高新园区状蒲片划归龙湾管理。该片区范围内历时十几年而未能办理土地证的房地产开发项目繁多,情况复杂,存在容积率超标、非法转让、用途改变、出让金收缴等多项问题。为此,分局迎难而上变“要我办”为“我要办”全力化解历史疑难,全年计划化解疑难项目5个,目前已化解10个涉及住户约1400户,超额完成任务率达100%。
3.不断夯实基层基础,部门形象展现新面貌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三联四推五提升”活动为载体,实行“三上门服务”班子成员带头入企帮扶调研23次计105人次,召开协调会议7次,帮助联系点化解难题12个。打造以“阳光政务”“阳光规划”“阳光执法”等核心的“阳光国土”工程,在区门户网站上建立专栏,定期、及时公开群众关心的国土资源政务、规划等信息300余条。完成5.4万宗档案扫描工作,有效提高档案的查询率、准确率、利用率和及时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