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护士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特征及应付方式的相关研究
杨兴华,王海燕,陈柯,等
护理学
新护士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特征及应付方式的相关研究
杨兴华,王海燕,陈柯,等
目的:了解新护士在适应环境期间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特征、应付方式的相互关系,为促进新护士的管理和心理素质的培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心理卫生自评量表(SCL-90)、应付方式量表对64名新护士进行测查.结果:新护士SCL-90症状阳性35人(占54.69%);强迫症状、精神病性及总均分、阳性项目数、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因子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P<0.05,P<0.01);敌对、偏执与精神质评分呈正相关(P<0.05,P<0.01),SCL-90各项指标与神经质评分呈正相关(均P<0.01);强迫、人际关系与内外向评分呈负相关(均P<0.05);SCL-90症状阳性者应付方式中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评分显著高于SCL-90症状阴性者(P<0.05,P<0.01).结论:新护士心理健康状况低于一般人群,与人格、应付方式有密切关系.管理者应实施针对性干预,促进新护士尽快适应临床工作环境.
新护士;SCL-90;人格特征;应付方式;艾森克人格问卷;相关性
来源出版物:护理学杂志,2011,26(4): 69-71入选年份:2014
营养相关指标对老年患者压疮发生率的影响
王艳,陈慧敏,袁芳,等
摘要:目的:探讨营养相关指标对老年患者压疮发生率的影响,为制定针对性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集559例年龄≥60岁的消化科住院老年患者的年龄、卧床时间、疾患状况、消化道反应、人体测量指标、实验室指标、饮食类型与营养支持途径、每日服用处方药种类及压疮资料,行χ2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卧床时间、食欲减退或吞咽困难、血清白蛋白、小腿围、营养支持途径、饮食类型、体质量7项是老年患者发生压疮的影响因素,其OR值分别为12.932、4.680、3.006、2.677、2.166、1.759和1.407.结论:卧床、营养不良及所导致症状是老年住院患者发生压疮的促成因素,应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改善不良指标,预防住院老年患者发生压疮.
关键词:老年人;住院患者;压疮;营养指标;影响因素
来源出版物:护理学杂志,2011,26(7): 1-4入选年份:2012
中风病辨证施护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李平,牟善芳,刘淑娟,等
摘要:目的:通过理论与临床相结合的研究方式构建中风病辨证施护模式,以提高护理效果和患者满意度.方法:将200例中风病患者按病区分为观察组104例和对照组96例.对照组采用中医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构建中风病辨证施护模式,采用该模式对患者辩证分型施护.连续14 d后评价效果.结果:观察组疗效、Barthel指数评价及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中风病辩证施护模式应用于临床效果可靠,患者满意,可作为中医临床护理和研究的借鉴.
关键词:中风病;辨证施护;护理模式;中医护理;临床研究
来源出版物:护理学杂志,2012,27(11): 1-4入选年份:2012
缺氧诱导因子-1α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早期压疮中的表达及作用
王艳艳,陈佳,姜丽萍
摘要: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mRNA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早期压疮形成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机制,以期寻找早期压疮干预靶点.方法:将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10%水合氯醛麻醉.实验A、B两组采用特制压力装置在大鼠股簿肌处施压,两组压强相同但压力循环不同,A、B组分别给予3、5个缺血-再灌注循环(缺血2.0 h,再灌注0.5 h);对照组不予压力.实验终点,取受压中心(对照组取相同解剖部位)肌肉组织标本后实施安乐死.用实时荧光定量 RT-PCR法测定HIF-1α mRNA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MMP-9和丙二醛(MDA)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抗凋亡蛋白Bcl-2,TUNEL 标记凋亡肌细胞.结果:对照组、实验A组、实验B组HIF-1α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2.69±1.83、2.55±1.08、3.62±1.99,实验B组高于其他两组.三组MMP-9与MDA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实验A、B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B组显著高于实验A组(均P<0.01).实验A组Bcl-2蛋白表达最高、对照组次之、实验B组最低;实验A组、B组、对照组凋亡指数(AI)分别为3.53%、7.00%、0.25%.MMP-9含量与AI、MDA呈显著正相关(均P<0.01),HIF-1α mRNA表达与Bcl-2表达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HIF-1α在一定缺氧时间和程度范围内介导低氧反应,可对受压组织产生细胞保护作用,而在严重或持续缺氧时则可诱导受压组织细胞凋亡.MMP-9在压疮形成早期大量表达导致细胞外基质过度降解,可能促进受压组织不可逆损伤.
关键词:早期压疮;缺氧诱导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丙二醛;细胞凋亡;缺血-再灌注循环;压疮机制;动物实验
来源出版物:护理学杂志,2012,27(9): 3-6入选年份:2012
两种PICC体外测量法的比较研究
杜萍,何佩仪,何美清,等
摘要:目的:探讨PICC正确置管长度的最佳体外测量方法.方法:将62例行PICC置管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各31例,患者平卧位,外展手臂90°.A组采用从穿刺点至右胸锁关节再向下反折至第2肋的PICC体外测量法,B组采用从穿刺点至右胸锁关节再向下反折至第3肋间的PICC体外测量法,置管到达测量长度后,予胸部X线摄片定位.比较两组PICC管置入上腔静脉的成功率、置管长度.结果:A组 PICC管置入上腔静脉的成功率显著高于 B组(P<0.05),A、B两组测得置管长度分别为(47.43±3.30)CM、(50.16±3.06)CM,与实际置管长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A组采用的体外测量法测量准确,可提高PICC管置入上腔静脉的成功率,且置管比较安全.
关键词: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测量法;导管异位
来源出版物:护理学杂志,2008,23(2): 41-43入选年份:2013
护理人员疼痛管理相关知识及态度的调查
汪晖,徐蓉,黄海珊
摘要:目的:了解护理人员疼痛管理相关知识、行为及态度,为建立完善的疼痛管理体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345名护理人员进行疼痛知识、行为及态度的调查.结果:仅8.1%的护士了解国内外常用的4种疼痛评估方法,18.6%的护士对疼痛三阶梯镇痛治疗原则非常熟悉;95.0%以上的护士在疼痛管理方面的态度较积极;63.2%~78.8%的护士能经常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及疼痛相关知识、药物知识宣教、心理护理.结论:护士对疼痛管理知识的掌握尚显不足,在积极进行疼痛治疗及护理的行为方面有待于提高.需对护士加强疼痛管理知识的培训,促进疼痛管理规范化体系的形成,从而改善疼痛管理现状,提高疼痛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护士;疼痛;疼痛知识;态度;疼痛管理
来源出版物:护理学杂志,2010,25(11): 8-10入选年份:2013
临床基础护理落实现状调查分析与策略应对
陈红宇,付沫,陈艳,等
摘要:目的:了解临床基础护理落实现状及影响因素,予以针对性应对策略,创建优质护理服务医院.方法:根据卫生部《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中的17项内容,自行设计基础护理服务项目落实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调查表,对374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留置尿管护理、口腔护理、压疮预防等专业含量高的基础护理工作61.23%~86.63%由护士独立完成;足部清洁、面部清洁和梳头、床上使用便器等与患者生活起居密切相关的基础护理工作,存在着依靠家属或护工协助或独立完成的现象.人员(30.67%)、时间(29.63%)、班次(15.67%)、认识(11.03%)、工具(7.98%)、管理(5.01%)是影响基础护理工作落实的多重因素.结论:基础护理落实在程度、内容上有差异,并受人员、时间、班次、管理、工具、认识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从认识、班次调整、职责落实、加强管理等方面着手,可有效改变目前基础护理落实现状,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基础护理;优质护理服务;护理管理
来源出版物:护理学杂志,2010,25(21): 7-10入选年份:2013
临床护士从事生活护理的行为意愿调查
庄佳娥
摘要:目的:了解护士从事生活护理的行为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为推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实施提供参考.方法:以方便抽样法抽取参加广东省护理人员培训班的403名护士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护士从事生活护理的行为意愿.结果:在12项生活护理项目中,有7项均分未达到3分,护士最不愿意从事的生活护理项目依次为协助床上用便器、料理大小便,床上擦浴,指/趾甲护理,评分分别为 2.35±0.95、2.51±0.90、2.53±0.94;最愿意做的是协助床上移动、肢体被动运动和协助翻身拍背及有效咳嗽,评分分别为 3.24±0.75、3.29±0.77;护士从事生活护理的意愿受护龄、医院等级影响(P<0.05,P<0.01);66.25%的护士认为生活护理不能体现护理专业价值.结论:护士从事生活护理的行为意愿不积极,对生活护理的专业价值认识不够;在实施生活护理中存在负面心理感受.要增强护士从事生活护理的行为意愿,应注重引导护士更新服务理念,加强护士对生活护理的专业认知教育,并对此意愿进行心理激励.
关键词:护士;生活护理;行为意愿;优质护理服务;调查分析
来源出版物:护理学杂志,2011,26(1): 13-16入选年份:2013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虑抑郁状况及预测因素分析
刘雯,卢惠娟,胡雁,等
摘要:目的:了解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性期的焦虑抑郁状况及其预测因素,以期为护理人员采取预防性的心理护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13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其发病的第5~7天采用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和SF-12生活质量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焦虑症状阳性者72例(52.94%),抑郁症状阳性者22例(16.18%).患者既往的生理职能、锻炼情况和精神健康是患者焦虑水平的影响因素(P<0.05,P<0.01);既往的活力、社会功能和吸烟史是患者抑郁水平的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前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方式会影响其急性期焦虑抑郁的发生,护理人员应加强评估并提供针对性的措施,预防和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状况.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焦虑;抑郁;生活质量;生活方式
来源出版物:护理学杂志,2011,26(1): 70-73入选年份:2013
糖尿病看图对话工具在饮食和运动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胡鹏,李敏,徐蓉,等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看图对话工具在糖尿病饮食和运动知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14例住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传统组和观察组各107例,传统组进行说教式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运用“健康饮食和运动”的看图对话工具进行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出院前及出院3个月饮食、运动知识笔试成绩显著高于传统组,出院3个月后糖化血红蛋白值显著低于传统组(均 P<0.01).结论使用糖尿病看图对话工具提高了对糖尿病患者饮食、运动健康教育的近期和远期效果,为糖尿病教育增加了新的元素.
关键词:糖尿病;看图对话工具;饮食;运动;认知;健康教育
来源出版物:护理学杂志,2011,26(7): 75-77入选年份:2013
优质护理示范病区护士工作满意度调查分析
刘经纬,李虹,王志农
摘要:目的:了解优质护理示范病区护士工作满意度现状,为稳步推进示范病区工作,提高护理质量提供实证依据.方法:采用护士工作满意度量表对南通市3所医院的9个优质护理示范病区的150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9个优质护理示范病区的床护比为10.30∶~10.46∶,护士工作满意度得分3.12±0.48,8个维度得分为2.18±0.62~3.91±0.33;不同级别医院及不同学历护士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结论:优质护理示范病区床护比偏低,护士工作满意度偏低,其中护士对福利待遇、专业发展机会最不满;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和高学历护士满意度相对低于相应类别者.应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增加护理项目收费,改善福利待遇,以提高护士工作满意度.
关键词:优质护理;示范病区;护士;工作满意度;调查分析
来源出版物:护理学杂志,2011,26(12): 8-10入选年份:2013
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俱乐部式健康教育效果探讨
徐英能
摘要:目的:评价俱乐部式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干预效果.方法:对127例参加“俱乐部”的门诊糖尿病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健康教育干预,干预前后分别测评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自我管理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接受俱乐部形式健康教育后,患者自我管理总分由159.62分提高到181.51分,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值较教育前显著降低(均P<0.01).结论:俱乐部式健康教育可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降低血糖.
关键词:2型糖尿病;健康教育;俱乐部;自我管理
来源出版物:护理学杂志,2012,27(1): 1-3入选年份:2013
责任小组制整体护理模式中交接班的改进
魏娟,杨晓华,陈玉平
摘要:目的:探讨责任小组制整体护理模式中交接班的改进.方法:设计交接班工具,改进交接班流程,比较改进前后效果.结果:患者病区跌倒和压疮发生率分别由0.44%和0.59%降至0.13%和0.25%,交接班时间显著缩短,护士对患者整体情况的知晓度,各项护理措施落实评分及患者满意度显著提升(均P<0.05).结论:改进后的交接班方式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交接班;一览表;交班单;责任小组制;整体护理;护理管理
来源出版物:护理学杂志,2012,27(3): 1-3入选年份:2013
层级全责护理模式对基础护理质量的影响
王正英,刘晓芳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组织模式对基础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在全院16个病区随机选择6个病区,再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个病区.对照组实施常规整体护理模式,观察组构建实施层级全责护理模式,即每个病区护士按每组分管12~15例患者分为2~3组,每组3名护士(全责护士、辅助护士、助理护士各1名),辅助护士和助理护士在全责护士的指导下共同完成小组患者的各项护理.实施3个月后评价效果.结果:病房环境、三短、六洁、五送、管道护理、压疮防护、健康教育、病情掌握及患者满意度9项除管道护理、压疮防护2项外,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实施层级全责护理模式能提高基础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关键词:病区;层级全责护理;基础护理;护理模式;护理管理;整体护理
来源出版物:护理学杂志,2008,23(11): 7-9入选年份:2013
护士医院安全文化认知的调查研究
吴晓静,朴玉粉,方晓完
摘要:目的:了解护士对医疗护理安全文化的认知情况,为针对性地对护士进行医院安全文化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经修改后的医疗安全问卷(内容包括与安全有关的病房组织文化、医院组织文化和差错事故报告系统)对 233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护士对医疗安全知识认知总分为170.58±9.63,对病房组织文化、医院组织文化、医疗差错事故报告系统的认知评分分别为78.82±6.26、43.96±5.10、57.39±5.33.不同职称、科室护士对医疗差错事故报告系统的认知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科室、学历、年龄、工龄、职称的护士对病房组织文化认知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不同特征(学历、科室除外)护士对医院组织文化的认知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结论:护士对安全文化认知度低,需要加强护士医疗安全的相关意识,构建积极的医院安全文化.
关键词:护士;医院安全文化;组织文化;病房组织文化;差错事故报告;数据收集
来源出版物:护理学杂志,2009,24(3): 7-9入选年份:2013
本科护生学业自我效能感、成就动机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关系
袁秋环,雷晓玲,高静静,等
摘要:目的:了解护生学业自我效能感、成就动机和自主学习能力现状,探讨学业自我效能感和成就动机对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并提出相应对策,为护理教学改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成就动机量表和自主学习能力测评量表对118名护理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护生学业自我效能感总分为(23.41±3.32)分,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显著高于发展能力自我效能(P<0.01).护生成就动机总分为(6.19±10.94)分,追求成功的动机显著高于避免失败的动机(P<0.01).护生自主学习能力总分为(88.65±9.37)分,其中自我管理能力和学习合作能力相对较好(P<0.01).专业兴趣高的护生其自主学习能力显著高于兴趣较低的护生(P<0.01).护生学习能力自我效能、发展能力自我效能、追求成功的动机与自主学习能力呈显著正相关(均 P<0.01),避免失败的动机与自主学习能力呈负相关(P<0.05);追求成功的动机,发展能力自我效能、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是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因素.结论:学业自我效能感和成就动机是影响护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因素,故应加强护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和成就动机的培养,以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学生,护理;本科;自主学习能力;学业自我效能感;成就动机
来源出版物:护理学杂志,2008,23(3): 48-51入选年份:2013
常压氧疗持续不同时间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刘盎,隋树杰,周晓辰,等
摘要:目的:观察常压氧疗(NBO)持续不同时间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将7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NBO 3 h组、6 h组、9 h组、12 h组、24 h组各10只.假手术组只结扎颈总动脉和颈外动脉,其余各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NBO各组分别采用NBO持续3 h、6 h、9 h、12 h、24 h.再灌注24 h时进行神经功能缺陷评分,测定脑梗死体积,检测缺血侧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结果: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NBO 3 h、6 h组神经功能缺陷评分和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显著减低(均P<0.05),NBO 3 h、6 h、9 h组脑梗死体积显著降低(均P<0.05),持续6 h尤为明显;NBO 3 h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升高,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均P<0.05),NBO 6 h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而NBO持续9~24 h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降低,丙二醛含量显著增加(均P<0.05).结论:NBO持续3~6 h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神经保护作用,能减小梗死体积,不增加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
关键词: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常压氧疗;神经功能缺陷;脑梗死;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肿瘤坏死因子-α
来源出版物:护理学杂志,2013,28(6): 1-4入选年份:2013
护士对血源性职业暴露相关的医院安全氛围认知的调查研究
徐娜,张培莉,王斌全,等
摘要:目的:了解临床护士对血源性职业暴露相关的医院安全氛围的认知现状,分析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方法:采用经严格跨文化调适后形成的中文版医院安全氛围问卷对425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临床护士对安全氛围的认知总正向率为71.06%,对冲突和沟通认知维度的正向率最高,为 94.12%;对安全工作的阻碍维度认知的正向率最低,为 46.43%.不同科室、年龄、护龄、学历、职称护士对安全氛围的认知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不同年龄的护士对安全工作的阻碍、反馈和培训的认知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护龄的护士对反馈和培训的认知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士对医院在血源性职业暴露管理方面的安全氛围总体表现较为认可,但在安全工作阻碍、反馈和培训、管理支持这些方面仍需改进.
关键词: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安全氛围;职业安全;护理管理
来源出版物:护理学杂志,2013,28(5): 8-10入选年份:2013
(责任编辑王帅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