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璐,淡卫军
(中华全国总工会,北京市100865)
绿色转型的就业效应及挑战
徐璐,淡卫军
(中华全国总工会,北京市100865)
发展绿色经济,推动企业向更加绿色的生产方式转型,成为构建中国新时期发展战略的重要方向。向绿色经济转型的就业效应显著,生产绿化行为会出现替代效应,在传统工业部门表现为挤出效应,总体长期而言能够带来扩张效应。当前发展绿色经济、推动绿色就业,面临着经济绿化成本高、绿色技能缺失、就业机会丧失及劳动关系变动产生新的矛盾等方面的风险。绿色转型过程中,各方都需要正视因之带来的短期性阵痛,通力合作,争取资源,寻求出路。绿色就业机会的创造与产业升级中现有工作岗位的绿化同样重要。应采取切实有效的社会保护措施,维护劳动者的权益,改善劳动者的处境,增强其就业能力。
绿色就业;绿色经济;企业转型;社会保护;劳动者权益
经由过去30多年的努力,中国基本实现了所有的千年发展目标,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全球最大出口国。[1]然而,其经济增长与自然资源的大量消耗紧密相连。201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2倍。[2]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过分依赖外需的发展模式,加之环境资源约束、高技能劳动力短缺和核心专利技术缺乏等因素的掣肘,中国面临的经济、环境与社会的挑战也更为严峻。“重视绿色发展”,进而在低碳经济中发现新的增长点,从而为所有人提供均等机会,逐步提高全民的社会保障水平,成为构建中国新时期发展战略的重要方向。[3]在增速放缓但追求更高发展质量的经济新常态下,高消耗、高污染部门的生存空间日益缩小,促使中国发展绿色经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动力持续增强。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近些年来企业向绿色经济转型的研究成果,并结合笔者在企业的实地调查,考察绿色转型对就业带来的影响及其前景。
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定义,绿色经济是指能够“促进人类福祉和社会平等,并能显著地降低环境风险,缓解生态稀缺”的经济。[4]世界银行认为,绿色增长具有包容性。[5]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对发展绿色经济给予更好的预期,提出“绿色经济应为消灭贫困、可持续经济增长、加强社会融合、改善人类福利、创造就业机会和实现人人享有体面劳动做出贡献”。[6]绿色经济的倡导者一直坚持认为,绿色经济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改善现有工作岗位的质量,推进社会融合。[7]2008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国际劳工组织、国际雇主组织及国际工会联合会将绿色就业定义为:任何有利于保护或恢复环境质量的体面工作岗位,不论农业、工业、服务或行政管理。[8]
国内关于绿色就业的研究,主要围绕绿色就业的产业、行业、职业特征、分类、生态效率、认定标准、总体效用、就业效应等方面。较常见的做法是识别重点绿色行业领域,将其产生的工作视为绿色工作。张丽宾等人[9]认为,绿色就业主要集中在可再生能源、建筑、交通、基础工业、农业和林业部门,在这些行业就业环境更加友好、质量更高和更为体面。高原[10]认为,能源领域是绿色就业的主要领域。周亚敏等人[11]认为:根据绿色理念对现有的就业进行简单分组显得零散、庞杂、缺乏系统性,应当根据行业属性与发展阶段的不同,将绿色就业分为原生绿色就业、过程绿色就业、终端绿色就业,其中原生绿色就业具有很大的正外部性、公益性和公共物品属性,应予以更多的政策性补贴;过程绿色就业涉及能效提高、节约能源,应主要通过价格途径对企业进行引导;对于终端绿色就业,关键在于严格执行既定标准和法规,加大对终端废弃物和污染物的处理规制。也有人认为绿色就业不仅限于特定的经济部门、产业与行业,应延伸到更广的范围。李虹[12]认为,发展绿色就业的实质在于提升生态效率。在风能替代燃煤发电的案例研究中,通过产业链分析与环境价值核算法,证明风电产业在创造就业岗位的同时能降低环境外部成本,提高电力行业的生态效率。有研究者认为,绿色就业既指符合环保意义和标准的工作本身,也应涵盖符合低碳排放、节约能源、减少污染和保护生态环境四个方面标准的产业、行业、职业、企业的工作。[13]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提出,绿色就业是指从事经过绿化的经济活动的就业和从事绿色经济活动的就业。[14]杨伟国[15]认为,绿色就业是从总体效用上能够减少对环境的副作用,实现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工作或职业。张小建[16]认为,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那些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和岗位上的工作,都可以称为绿色工作。许光[17]认为,推进绿色就业,能够缓解产能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带来的失业压力。
1.向绿色经济转型产生就业扩张效应
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20国集团和世界经济论坛等组织均认为,绿色经济增长模式或绿色经济从中期和长远来看,优于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18-23]在大多数情况下,绿色经济存在着创造就业机会的显著潜力,有可能带来可观的净收益,在有高替代性的发达经济体,由此带来的就业效益一般占就业人数的0.5%~2%。[24]美国千年研究所对12个国家的调查显示,将国民生产总值的2%投入绿色经济可以为这些国家和产业提供960万份新工作。[25]最悲观的调查结果是,净就业收益或损失在有些国家完全相互抵消,净收益呈现中性的结果。[26]
有研究者认为,在绿色领域的投入产生的就业效应要高于传统部门。林宝[27]认为,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就业效应要高于煤电、天然气等传统能源部门。武晨[28]对就业结构偏离度与就业潜力关系的研究发现,我国的绿色产业广泛存在负偏离度,需要劳动力的流进。发展绿色产业,能够创造大量就业机会,相关历史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从1984年起截至2010年,中国已经创造了400多万个绿色工作岗位。[29]2009年至2012年间,在绿色经济里创造了530万个就业岗位。[30]在资源回收业,目前有1000万人从事各种形式的回收,仅电器回收就有70万人。[31]
2.生产绿化行为的就业替代效应显著
绿色转型的就业质量提振效应突出。来自德国和西班牙的数据表明,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就业者,绝大多数是长期的全日制工作人员,只有少量临时工。无论是从就业者的大学文凭拥有率,还是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水平来看,可再生能源行业劳动者的工作资质水平大大超过全国劳动力的平均水平。[32]尤其是风能行业的工作人员年平均收入更高,且环境更舒服,工作场所的保护措施比同类型的非绿色传统企业更完善。[33]研究也发现,从化石燃料过渡到可再生资源明显会改善劳动者的职业卫生状况。[34]绿色就业有利于改善就业质量,实现体面工作。
3.在传统工业部门,绿色转型呈现就业挤出效应
绿色转型的就业挤出效应不容忽视。短期内,许多低素质劳动者的工作机会流失。新技术和新行业往往需要的是技术能力更强、知识储备更丰富的高素质人才,低端劳动力者大多无缘于这些行业的工作。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政府限制“三高”(高能耗、高污染和高排放)企业发展的政策,都将导致不符合产业政策要求和环保标准的企业关停,产生政策性失业。如钢铁、机械制造、煤炭、建筑、能源、化工行业企业的低技能劳动者可能会在转型升级、技术改造过程中失去之前的工作,部分低端技术人员也会失业。[35]绿色发展将不断挤压传统工业部门的就业空间。以煤炭开采和洗选行业为例,伴随煤控政策的执行,目前超过520万人的从业人员中,估计有数十万个工作岗位将会因知识和技能问题遭到削减或完全消失,其降低幅度取决于最终的控煤政策的力度。预计到2030年,煤炭开采和洗选行业的就业总量将减少数百万之多。[36]钢铁、水泥、造船和火电等部门的情况也是如此。钢铁、水泥、造船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从业人员500多万人,按照三大行业25%的过剩产能比例测算,化解过剩产能、推动兼并重组将影响100多万职工的岗位和收入。比如,河北省产能压减将涉及约20万直接从业人员和40万间接从业人员的再就业问题。预计到2017年底,将流失106万个工作岗位。[37]在2020年前,火电部门因为“上大压小”方针的实行,小火电机组关停将会波及近60万人,有50万人将面临重新就业,仅有6万人有望在新建的大机组辅助岗位上获得工作机会。[38]
4.向绿色经济转型的就业总体呈正效应,发展前景明朗
向绿色产业升级会产生大量的劳动需求。产业结构转型和传统产业向绿色产业升级一样会产生大量的劳动需求,从而也彰示着各行业都可向更加绿色转变,同时蕴含着充分的创造就业的潜能。[39]向绿色经济转型具有良好的就业创造预期。波林等人[40]测算,如果美国的碳排放降低40%,能源消耗削减30%,将会创造270万个绿色就业机会,失业率在2030年将降低1.5个百分点,由6.5%下降至5%。21世纪再生能源政策网络组织的估算表明,仅2012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行业为劳动者提供了574.5万个就业机会。[41]
在我国,虽然短期内绿色转型会挤压传统行业的就业机会,但是节能、替代能源若能健康发展,创造的就业机会可与被取代的传统能源行业的就业机会持平甚至超出,全社会就业总水平会有所提高。[42]根据国家的发展目标,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在2015年预期数字是8%左右,2020年为15%左右。[43]节能环保、新能源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和先导产业的发展目标。这些新行业的崛起,意味着新的就业机会。预期到2020年,替代能源、能源保存与环境保护、生物技术、高端设备制造及使用清洁能源的交通工具,这些行业能占到本国GDP的比重将由2%升至15%,有望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净增1000万个绿色工作岗位。[44]能源、交通、林业(绿色旅游业),在2020年预计可以创造450万个绿色工作岗位。[45]据IBM和中国有关部门的联合分析,如果中国在智能电网、宽带、智慧医疗上投资1000亿元,带动就业人数将超过150万。[46]2011年至2020年间,中国的风能行业每年均能创造3.4万个绿色工作机会。[47]预计2005—2020年十五年间,火电脱硫政策的施行,将会创造由此引致的108万个直接和间接全年性就业工作机会。[48]
转型阵痛所引致的挑战是较为显著的,虽然表现为短期性的,若不能很好应对,假以时日则易成为促进绿色发展、加强绿色就业的障碍。
1.绿化成本高昂
创造绿色岗位的投入成本高。据测算,每创造一个直接工作岗位,风能需要投资115万元,太阳能光伏电池需要投资91万元,太阳能热利用需要投资70万元,生物质能需要投资14万元。[49]笔者在企业调研中了解到,实施节能减排项目、发展循环经济投入比较高。“十一五”期间,建材企业BGMM集团用于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和发展环保产业的投入超过21亿元,以确保企业的工业企业烟尘、粉尘、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等主要环保指标在同行业中领先。热电企业JNS从2002年开始,在节能、脱硫、脱硝、除尘、增容等环保项目的改造投入资金累计高达10亿元,其中除尘改造先后投入1亿元,实现了从一般除尘器到将粉尘排放控制在5mg以下的电袋除尘技术的升级。同时,引入新装备、新技术投入大。钢铁企业TSG集团为了实现工序用水指标控制、工业用水串级使用、一水多用,仅在水处理中心的投建上就花费了3.3亿元。预估算,中国的绿色产业年均资金缺口达2万亿元。[50]
2.劳动技能缺失
研究发现,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业人员情况看,低学历劳动者占绝大多数,塔尖人才严重缺乏;部分高技术制造业的人才结构层次相对较低,劳动力市场求职人员的总体素质不高。中华全国总工会的调查显示,2012年我国职工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2.95年。初级职称及没有职称的职工多达76%。在结束上一份工作后接受过技能培训的职工仅为34.6%。[51]多玛士[52]指出,只有通过培训和教育,才能实现在新的能源格局出现后劳动力填补经济社会需要的就业,这将是一种波及甚广的结构性过渡过程。平德修弗斯[53]的研究显示,智力密集型的新行业会产生大量绿色工作,这些工作需要从业人员具备更高的综合素质,如更高的学历、较完备的专业知识体系,以及能够娴熟操作复杂设备的技能等。由此可见,寄望于把传统岗位上的析出人员重新转移到新的绿色岗位,在一些行业企业是不现实的,培养高端知识型人才与培训失业人员一样必要。
3.年龄排斥问题
笔者在有色金属冶炼、钢铁、水泥等8家企业的调查中了解到,在绿色转型过程中,因无法及时掌握新技能、新技术的年龄较大的劳动者,被企业以提前退休或是内部退休等方式从原有岗位剥离下来的,占到转型前企业用工人数的3%到18%不等。年轻人则因学习适应能力强,特别是受过高等教育、具备相关领域新知识的青年,在掌握绿色技能方面比年龄大的劳动者更能适应转型要求,具有更强的就业优势,出现了绿色就业领域的年龄区隔现象。陆旸[54]对44个行业的向量自回归(VAR)模型估计也证明了这一点,年龄偏大的工人成为环境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后将被挤出的主要群体。
4.绿色却不体面
我国“绿色”但并不体面的工作有很多,比如低工资的组装太阳能面板工作、雇用童工或职业安全存在隐患的卸船工作、电子废弃物回收利用工作等。虽然绿色就业最终有望改善环境,但提供绿色就业的某些产业的工作环境却十分恶劣,如循环经济领域的拆船活动、光伏产品制造过程中的面板清洗工作等,还有部分行业就业结构的性别比例严重失调。甚至有人认为,绿色就业发展可能对环境有负面作用,某些生物燃料的生产过程中也会产生一些副产品和残留物,它们不一定比化石燃料更加具有环境效益等。[55]以城市循环经济系统中的生活垃圾处理为例,存在着大量的捡破烂和收废品的非正规就业人员,他们虽是绿色经济体系中重要的一环,但多为城市流动人口,工作环境恶劣,缺少社会保障,是呼吸道、肠道等传染性疾病的易感人群。[56]
5.劳动关系风险
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压缩过剩产能、搬迁会引起劳动关系的变动,容易成为诱发劳资矛盾的导火索。企业改造、淘汰关停后可能失去工作岗位,对员工权益和心理冲击比较大。江苏省总工会2014年的一项问卷调查表明,职工对钢铁行业走出低谷的预期普遍不乐观,近50%职工预测需要5~10年的调整周期,32.6%的职工认为企业效益一时难以好转。在企业转型中,面临下岗分流的劳动者可能会不满意企业的安置方案,失去工作机会的劳动者对于企业提供的补偿标准也可能不认同,企业搬迁后社会保障水平的地区间差异、上班通勤问题等,都是诱发劳动争议的因素。从调研中企业反映的情况来看,大部分争议能够通过工会组织与企业行政部门的协调沟通在内部化解,也有一些争议走上了仲裁和司法途径,甚至还有一部分提前退休人员、失业人员采取了更为极端的方式,如静坐、堵路以及去地方政府上访等方式来表达自身的诉求。
向绿色经济转型,实现更加积极的就业,既契合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又符合国际经济发展趋势。发展绿色经济,推动企业向绿色升级,可以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提升就业质量,优化就业结构,对实现体面劳动产生积极影响。从一些经济体的现有经验来看,国家需要在绿色转型的起始阶段投入大量资金,处于转型中的企业也可能遭遇较大的风险。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的产业规划、政策配套具有战略意义,而企业也需要回应国家政策、市场竞争与社会环境的要求,顺势而为。当然,各方都需要正视转型带来的短期阵痛,通力合作,争取资源,寻求出路,为营造更适宜绿色发展的环境与氛围而努力。
绿色转型过程中,绿色就业机会的创造与产业升级中现有工作的绿化同样重要,最好能够结伴而行,相互促进。同时,加强对劳动者的培训,提升他们的绿色工作技能也是推动转型顺利实现的重要一环。在新兴行业中,对于专业知识和高技术能力的需求,也要求国家、企业和社会加强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对在转型中失利的群体,也应采取切实有效的社会保护措施,维护劳动者的权益,改善劳动者的处境,通过培训增强他们的就业能力,使其在增速放缓但质量提升的经济发展背景下,逐步提高体面就业水平。
[1]、[3]世界银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联合课题组(WBG&DRC).2030年的中国:建设现代、和谐和有创造力的社会[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2:4.
[2]、[56]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中国绿色经济展望(2010-2050)[R].2014.
[4]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迈向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及消除贫困的道路[R].内罗毕.2011.
[5]、[18]世界银行(WBG).包容性绿色增长:可持续发展的途径[R].华盛顿特区.2012.
[6]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UNSDW).我们所希望的未来[R].纽约.2012.
[7]、[8]、[26]国际劳工组织(ILO).可持续发展,体面劳动与绿色就业[R].日内瓦.2013.
[9]、[13]课题组.绿色就业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劳动,2013(2):4-9.
[10]高原.从政府角度浅析我国绿色就业的发展[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3,24(8):11-12.
[11]周亚敏,潘家华,冯永晟.绿色就业:理论含义与政策效应[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24(1):21-27.
[12]、[55]李虹.包容性增长与绿色就业的发展[J].宏观经济管理,2011(1):51-52.
[14]、[31]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中国绿色就业的发展报告[EB/0L].[2015-03-22].http://www.ilss. net.cn/n16/n1194/n1233/27793.html.
[15]杨伟国.绿色就业的测量和容量[J].新视野,2010(4):18-20.
[16]张小建.积极探索中国推进绿色就业之路[J].中国就业,2012(10):9-11.
[17]许光.低碳视角下美国绿色就业新政及中国的策略选择[J].现代经济探讨,2010(9):83-87.
[19]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谁将倾向绿色产业及原因,绿色投资的趋势和决定因素[R].华盛顿.2011.
[20]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绿色增长战略中期报告:实现我们可持续发展未来的承诺[R].巴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部长级会议,2010.
[21]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绿色工业:支持绿色工业的政策[Z].维也纳.2011.
[22]20国集团领导人宣言[Z].洛斯卡沃斯.2012.
[23]在资源有限的世界中资助绿色增长:发起一定规模私人融资伙伴关系[C].日内瓦:世界经济论坛,2012.
[24]、[30]国际劳工组织(ILO).可持续发展,体面劳动与绿色就业[R].日内瓦.2013.
[25]Millennium Institute.Country Profile on‘Growing Green and Decent Job'and the Trade Unions Demands for the Rio+20 Summit[EB/OL].[2015-03-22].http://www.ituc-csi. org/IMG/pdf/ituc_green_jobs_summary_en_final.pdf,.
[27]林宝.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就业效应[J].劳动经济研究,2014(2):127-151.
[28]武晨.我国绿色就业潜力研究[J].池州学院院报,2014(2):64-66.
[29]、[44]、[48]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CCICED).中国绿色经济发展机制和政策创新(CCICED)工作组报告[R].2011.
[32]European Commission(EC),ILO.Skills and Occupa⁃tional Needs in Renewable Energy[EB/OL].[2015-02-10]. http://www.ilo.org/skills/pubs/WCMS_166823/lang--en/index. htm..
[33]Institute for Labor Studies(ILS)and Chinese Minis⁃try of Human Resources and Social Security(MOHRSS). Study on green employment in China[R].Beijing:ILO Office for China and Mongolia,2010.
[34]Summer S.A.,Layde,P.M.Expansion of Renewable Energy Iindustries and Implications for Occupational Health [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2010(302):7-19.
[35]、[38]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中国低碳发展与就业的实证研究课题总报告[R].2009.
[36]张莹.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政策带火绿色就业[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5,2(15):82-84.
[37]赵幼力.解决产能过剩的几个办法[N].经济观察报,2014-04-28(16).
[39]课题组.促进绿色就业与绿色技能开发研究报告[EB/OL].[2015-03-22].http://apgreenjobs.ilo.org/resources/pr omoting-green-employment-and-green-skills-developmentchinese-version/at_download/file1.
[40]Robert Pollin,Heidi Garrett-Peltier,James Heintz,Bracken Hendricks.Green Growth:A U.S.Program for Con⁃trolling Climate Change and Expanding Job Opportunities[EB/ OL].(2014-09-18)[2015-03-22].https://www.american⁃progress.org/issues/green/report/2014/09/18/96404/green-grow th/.
[41]Renewable Energy Policy Network for the 21st Centu⁃ry(REN21).Renewables 2013 Global Status Report[EB/OL]. [2015-02-10].http://www.ren21.net/portals/0/documents/resou rces/gsr/2013/gsr2013_lowres.pdf.
[42]李春梅.实行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增加绿色化就业机会[J].中国能源,2015(4)27:
[43]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Z].2010-10-10.
[45]Jiahua Pan,Haibing Ma,Ying Zhang.Green Economy and Green Jobs in China:Current Status and Potentials for 2020,Worldwatch Report 185[R].Worldwatch Institute Wash⁃ington D.C,2011.
[46]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课题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就业的影响[R].[2015-02-10].http:// www.clssn.com/html/Home/report/62837-1.htm.
[47]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国际劳工组织中国与蒙古局.中国低碳发展与就业的实证研究课题总报告[R].2009.
[49]张丽宾.中国绿色就业的发展[EB/OL].[2015-02-20].http://www.calss.net.cn/n16/n1194/n1233/27793.html.
[50]张莫,杨烨.国家加紧构建绿色金融体系[N].经济参考报,2015-04-20(3).
[51]中华全国总工会研究室.第七次中国职工状况调查[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14:29-54.
[52]Domask Joseph J.Achieving Goals in Higher Educa⁃tion:An Experiential Approach to Sustainability Studi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stainability in Higher Education,2007(8):53-68.
[53]Raquel Pinderhughes.Green Collar Jobs An Analysis of the Capacity of Green Businesses to Provide High Quality Jobs for Men and Women with Barriers to Employment[EB/OL]. [2015-01-10].http://community-wealth.org/sites/clone.commu nity-wealth.org/files/downloads/report-pinderhughes.pdf.
[54]陆旸.中国的绿色政策与就业:存在双重红利吗? [J].经济研究,2011(7):42-54.
责任编辑:林英泽
The Impacts of Transformation to Green Economy on Employment and Its Temporary Challenges
XU Lu and DAN Weijun
(All-China Federation of Trade Unions,Beijing100865,China)
Developing green economy and promoting the enterprises to transform to green pattern of operation is the important direction of China’s development strategy in the new era.The effects of transformation to green economy on employment are very significant;the green behavior will have the substitution effect,which will be demonstrated as the crowding-out effect in traditional industries and will bring us with expansionary effect in the long term.At present,in developing green economy and promoting green employment,we are facing such problems as the high cost of being green,the lack of green skills,the loss of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and the risks in labor relations.In transforming to green economy,all the stakeholders should fully understand the short term pains brought by the transformation,cooperate with each other,try to gain more recourses,and seek the way out.Creating new green jobs is as equally important as greening existing ones.We should adopt the effective social protection measures,guarantee the right and interests of labors,improve the labors’condition and enhance their capability for employment.
green employment;greeneconomy;thetransformationofenterprise;socialprotection;labors’rightandinterests
F241.4
A
1007-8266(2015)09-0108-06
徐璐(1975—),女,江西省南昌市人,中华全国总工会国际联络部副部长,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劳动经济学;淡卫军(1979—),男,陕西省宝鸡市人,中华全国总工会劳动关系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劳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