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黄安训
在新农村建设中科学挖掘农村金融市场
——论我国农村金融市场潜力的挖掘
□文/黄安训
促进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的措施:政府领航,充分发挥金融调节作用;银行护航,健全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制度保驾,确保农村金融健康发展;创新转型,充分挖掘农村发展潜力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的实施,农民的经济收入不断提高,农村金融市场发展日趋完善。当前,农村金融市场已经吸引了外资银行逐步进入中国农村金融市场。因此国内金融机构如何科学合理地挖掘和占领农村金融市场,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突出现实课题。
新农村建设需要对农村的基础设施和村容村貌进行综合治理,这是一个系统工程。这样才能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尽管对于新农村的建设,国家已经投入了财政资金,但是相对于这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这些资金还是杯水车薪,这就需要社会上的金融机构进行融资。现阶段农村金融需求表现为以下的特点:
第一,资金需求量猛增。中央对“三农”问题的不断重视和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出台,使得农村经济发展迎来了春天。这些措施尽管对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业结构调整起到了促进的作用,但是整个农村地区发展还是很低,尤其是第三产业发展缓慢,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多,大部分农民仍然只能背井离乡打工,这就使得提高农村生产力,改变传统农业发展方式变得尤为重要。政府的一系列措施的出台,促进作用要想进一步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
第二,资金需求期限延长。随着农村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经济不断发展,使得农村结构不断改变,如不断出现特种和大规模养殖业,这就使得过去针对种植的小额贷款难以满足农户的需求,农户对于数额大、中长期贷款需求不断增多。
第三,资金需求多样性。随着信息技术的提升,各类信息传播迅速,农村金融服务不断向全方位和多样化发展,农民对于金融服务的需求除了贷款需求外,对于投资理财服务、消费信贷和存取款业务的需求不断增多。
为拉动农村金融市场持续发展,充分挖掘市场发展前潜能,应从几方面出发进行推动。
政府领航,充分发挥金融调节作用
政府投资可以带动民间投资,也可以挤出民间投资,关键在于对政府投资的范围、结构和力度的掌控。第一,继续改革增值税,以消除当前生产型增值税对国有大中型企业投资支出可能产生的挤出效应,同时扩大增值税(如将营业税并入)征收范围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第二,改革个人所得税制度,强化税收征管,充分发挥个人所得税的调节作用,与此同时,也发挥起集中财政收入的作用。第三,继续改革与完善外资吸引政策,以减少、消除外资倾斜政策可能造成的对内资企业的挤出效应。
银行护航,健全农村金融组织体系
健全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充分发挥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合作金融和其他金融组织的作用。为鼓励农村信用社朝着更加贴近“三农”的方向发展,应保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县(市)法人地位的长期稳定。人民银行应该加强货币信贷政策方面的引导。对保持县(市)法人地位的农村信用社,继续按照现行规定,执行利率优惠的再贷款政策和实施较低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保持县(市)法人地位长期稳定、且涉农信贷投放比例较高的农村信用社,拟进一步加大再贷款支持力度,支持加入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同时建议有关部门对其采取相对优惠的利费补贴和税收减免政策。
另外商业银行为了防范自身的金融风险,实施“大城市、大企业、大项目”的战略方针,并且大规模的撤销、兼并基层的服务网点,而且上收贷款的审批权限,这加大了农村企业融资的难度。商业银行应该从国家战略的高度,从传统的观念中解脱出来,采取有利于国家发展的方针,以经济未来的更好发展为自身的服务方针,在支持大型企业发展的同时,应该要努力去解决农村企业融资的困境。在确定资金扶持的对象上,一定要放弃那些规模或者行业的歧视,努力发现和选择符合条件的客户,来为解决农村中小型企业融资困难出一份力。
制度保驾,确保农村金融健康发展
一是实施土地金融制度。可以利用土地使用权作为抵押,在满足农民对资金需求的同时,维护信贷资金的安全。针对土地金融制度的实施,建议在农村建立土地使用权抵押银行,专门经营土地抵押信贷业务;同时,建立土地使用权交易所,规范土地使用权的流通转让。
二是改善农村金融监管制度。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是要所有参与的市场金融主体都接受监管并且受到同等待遇,防止某些市场金融主体因为受到歧视而转入地下,维护农村金融的公平有效竞争;二是要正确处理存款人利益与被监管者利益之间的关系,保护存款人合法权益,并在此基础上维护被监管者的权利,促使其快速发展;三是农村金融努力实现金融监管的规范性与统一性,这既是对完善监管制度的要求,又是促进农村金融发展的制度保证。
三是建立农村金融存款保险制度。发展多元化的资金供给主体,这些资金可能来自于当地的私人、村民、城市富裕阶层、某些法人投资等等。因此,建立农村金融存款保险制度有利于利用这些人的闲置资金。
创新转型,充分挖掘农村发展潜力
要保持农村金融发展不竭动力,无缝对接农村市场日益丰富的金融服务需求,转型创新尤为重要。
一是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一方面要不断丰富产品种类,满足农村金融客户日益快速化的金融需求更替,着重开发一些适合农民需要的、适合农产品需要的、适合农业生产发展需要的金融产品。另一方面加强对产品的整合包装。充分发挥产品凝聚力,整合产品种类,细分客户需求,推动更加符合客户需求的产品包。敢于打破传统产品种类框架,进行不同性质的品种整合。比如信贷产品同电子产品的整合、结算产品通电子产品的整合、代理产品同电子产品的整合等,多种搭配,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
二是推动农村地区支付体系建设。通过完善分工合理、竞争有序的多元化农村支付服务组织体系,发挥农村信用社在农村支付服务中的主导地位和其它金融机构的积极作用,鼓励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加入现代化支付系统,提高其支付业务处理的自动化水平和效率。
三是注重服务模式再创新,紧密贴合客户金融新需。着力发展如小额支付便民点、社区银行等创新便民服务点,同时不断畅通电子服务渠道、加强基础社区建设,构建更加便捷有效的金融服务网络,实现金融服务“村村通”。
(作者单位:福建南安农商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