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琼 李 艳 谌宏鸣
(新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乌鲁木齐830011)
组织学实验课是理论教学的重要辅助环节。通过实验课,首先可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从而更好地掌握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光镜结构及超微结构;其次是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学会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总结问题的方法;最后是培养严格的科学作风,掌握基本技能,为以后的临床工作和科学研究夯实基础。传统的实验教学是用显微镜观察组织切片的验证性教学,而开放性实验则是通过学生自行动手,教师负责点拨的方式来进行。随着近年来,我校留学生数量的不断扩大,课程教学中对提高留学生的培养层次和教学质量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将已经开设于国内本科制学生的开放性实验教学运用于留学生的实验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目前,组织学实验教学的常规内容就是利用显微镜观察组织切片进行理论验证。这种实验是一种告诉—验证—理解、记忆的过程,比较枯燥单一,缺少主动思考和亲身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中,极易失去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因此,留学生组织学实验教学的内容及模式改革就成为了急需解决的问题,而变化教学形式,增加学生的动手实验成为其中的重要环节。与国内学生相比,留学生的文化背景和受教育方式与我们不同,所以学生课堂表现比较活跃,他(她)们更加喜欢带有操作性质的学习内容。开放性实验课在操作过程中让学生扮演主角,教师作为配角,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探究的过程中发现结果,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1、2]。因此,在留学生实验教学中引入开放性实验教学,有利于提升留学生学习的热情,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进而提升综合素质,与世界医学生教育水平接轨,为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奠定基础。
基于对国内普通本科生实施开放性实验的经验,我们从中进行了总结,将其运用于留学生实验课。具体如下,本学期留学生组织学实验课程共计18次,每次2节课,讲述3-4张切片,结合实验大纲的要求和实验的可操作性,我们在结缔组织、神经组织、血液及男性生殖系统等章节中设置了4个开放性实验的内容。
2.1 开放性实验一:疏松结缔组织铺片制作及观察
本实验要求留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饲养新西兰大白兔,经教师指导给兔子进行腹部台盼蓝活体注射,饲养若干天。教师提前将实验操作步骤以讲义形式发放给留学生,让学生预习并熟悉操作过程,实验课上讲师简单示范讲解后,5个留学生为一组自行动手实施解剖、取材、铺片和染色等过程,最后显微镜观察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胶原纤维及弹性纤维。本次实验是4个实验中相对较为复杂和耗时的一个实验,需要让留学生提前预习并熟知操作过程,同时教师要全程指导。
2.2 开放性实验二:神经元的HE染色及观察
神经元的HE染色实验首先由教师准备好待染色的切片标本,采用视屏演示来讲解HE染色的具体步骤。本次实验需要教师提供切片标本,对于留学生而言整个操作并不难,只要按照流程操作最后染色都会成功。通过本次实验,留学生可以更好的理解“嗜酸性”和“嗜碱性”的定义,同时通过光镜来观察神经元胞体、突起及尼嗜体的形态结构。
2.3 开放性实验三:人外周血涂片的制作及观察
教师讲解血涂片的制作过程后,留学生亲自采集手指处的外周血制作涂片,经 Wright染色后,在油镜下观察各类血细胞的形态结构特点。该实验可操作性强,观察内容也较为丰富,每个学生都有自行动手的机会,同时该实验所耗时间适中,所以该内容很适合开展为开放性实验。
2.4 开放性实验四:人精子涂片的制作及观察
教师从我校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助孕中心处获得人的精液,利用课堂上的3-5分钟时间给留学生简单讲解精子涂片的制作。学生可以每人动手用生理盐水将棉签沾湿,随后在切片上制作涂片,光镜下观察人精子的形态。本实验操作简单,耗时较短。
3.1 激发留学生学习的热情;理论联系实际,牢固掌握知识点
组织学是一门借助显微镜来观察机体微细结构的学科,常规的组织学实验是从二维切片来理解细胞、组织和器官的三维结构;切片中组织结构的不同切面及其排列方式都是学习的难点。我校的留学生组织学课程一般开设在一年级的第二学期,而且本学科的特点是形态描述多,专有名词和概念多,对于初学者来说会觉得抽象难以理解掌握。开放性实验的实施需要学生自己动手,把抽象的理论知识用实践过程来解释并记忆,进而达到学习的目的[3]。学生可以把理论概念与实际生活事例相联系,将枯燥的知识融入有趣的生活中,调动学习的欲望,改变以往为学习而学习的目的,从而牢固掌握知识。
3.2 学生居于主导地位,增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性
传统的实验教学过程中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常常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在课堂上处于被要求记忆、理解的地位,很难主动地学习、思考。久而久之,学生的主动性受到压抑,从而影响学生素质的发展和全面提高。开放性实验改变了这一格局[4],让学生居于主导地位,教师进行辅助,通过学生问——教师答的方式来学习,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提升教学效果。
3.3 有利于提高留学生的综合素质
实验教学是理论教学的延续和补充,开放性实验教学是全新的一种模式,它要求学生动手操作,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5]。如“血涂片的制作”实验是学生首次接触到了医院最常见的检查方法——血常规;通过采血、涂片和染色,最后可以在显微镜下清晰的观察血细胞的形态结构及数量。通过实验,训练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思考能力及观察能力,极大地激发了留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及热情。在学习兴趣的驱使下,留学生们会主动查阅资料、思考和提问,初步养成了分析、总结、归纳的科研素养,最终提升了综合素质。
4.1 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英语水准
对留学生实施开放性实验教学,要求辅导教师具有较好英语口语水准。我们这一代教师,英语学习是从文字开始,听说能力较差。受传统英语学习的影响,在说之前,先要经过语言中枢将要说的用汉语转换为英语才能说出口,速度明显较慢,许多时候会因为找不到适当的英文词汇而犯愁、着急,从而影响教学效果。为此,如何提高教师的英语能力就成为关键。首先,可以将课堂上常用的固定句型进行总结,让授课教师熟练记忆并掌握其用法;其次坚持每周在教研室开展一位授课教师的英语讲课(30分钟左右),以提高口语和听力水平;最后,提倡、鼓励教师进行英语在职学习或出国进修学习。
4.2 注重实验内容的选择
开放性实验的可行性及其效果从我们的授课情况教来看是良好的,但是在实验内容的选择上要注意以下几点:1.结合教学大纲的要求选取内容;2.可操作性强,耗时不应太多;3.难度不应过大;4.具有延展性,可以让学生在课后继续提问、思考。
4.3 规范实验室纪律,组织要有序
留学生最大的特点就是课堂气氛活跃,所以他(她)们时间观念不强,经常迟到;对纪律重视也不够,上课常常爱说话。对实验室内配置的各类仪器设备及实验用品的维护也不规范。所以,我们采取主动和留学生及其班主任沟通的方式,反复督促和强调来培养进入实验室后的良好习惯,维持课堂有序的秩序及必要的纪律来辅助授课效果。
总之,在留学生实验教学中积极开展开放性实验是对实验教学的重要改革尝试[6]。尽管在初期,我们要面临许多的问题,如教师的英语水平、课程内容的选择和设置、实验室相关仪器和试剂的合理使用及学生学习的引导等问题,但是只要不断地摸索、总结,一定会有所收获,得到“学”与“教”的共同进步。
[1]陈筠,孙莉,宫晓洁等.青年教师进行留学生组织学全英语教学的初探.解剖学杂志,2011,34(2):278-279
[2]郑翔,彭谨,赵佳等.留学生在组织学实验课程中的学习特点及教学对策.解剖学杂志,2013,36(3):430-432
[3]钱旭.留学生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教学探索.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10,12(3):309-310
[4]吕翠平,颜京霞,魏静波.对留学生组织学实验教学的几点思考.西北医学教育,2011,19(3):574-576
[5]何颖红,丁继超,赵文珍等.组织学课程综合性实验教学初探.解剖学研究,2012,34(6):473-475
[6]邹礼乐,梅欣明,王巧稚.组织学实验教学中融入互动式教学法探讨.基础医学教育,2012,14(12):962-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