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卞庆如
供销合作社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供销合作事业改革发展的不竭动力。江苏省盐城市供销合作社系统以文化建设为抓手,不断弘扬“扁担精神”“背篓精神”和“四有精神”,拓展为农服务领域、提升为农服务的水平,着力打造供销合作社“敢担当、争作为、善团结、讲奉献”的新形象,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供销合作社跨越发展的软实力、后续力不断增强,已日益成为农民生产生活服务的一支重要力量。
近年来,盐城市供销合作社系统自觉践行为农服务宗旨,在参与农业现代化和城乡统筹发展中,着力加强文化建设,培育供销合作社的软实力。
强化为农的根本属性。着力推进“三个转变”,不断彰显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的根本属性,厚实文化建设的土壤。一是向全方位服务“三农”转变。深入乡村、农户,强化服务“三农”的基础与前沿阵地,全力构建农村现代经营服务体系,目前,全系统已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1094个、建办为农服务社2076个。通过恢复重建,实现了基层社建制镇全覆盖,初步建立了农资、日用品、农产品、烟花爆竹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连锁经营网络。以社村共建为抓手,创新为农业服务载体,拓展为农服务空间。省社综合改革试点单位东台市社率先在全市创办首家为农服务合作联社,搭建“供销合作社+村两委+专业合作社”新型组织体系,整合了系统内外服务资源。该社所属的时堰供销合作社,联合村、种田大户和机耕手创建时堰润田农机专业合作社,实行联耕联种,并向联管联营方向延伸,为全市供销合作社推动服务规模化提供了经验。二是向多领域服务转变。盐城是农业大市,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和农产品流通现代化是服务大局的重要内容。全系统主动担当服务“三农”的主力军,加快推进服务载体建设,使其成为党委政府“三农”工作的得力抓手。紧紧围绕当地主导、特色产业,参股建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采取“龙头企业+农户”“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等经营模式,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目前,全系统已培育各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0多家。加快推进区域农产品市场,以现代流通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全系统参股建办的5个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已有1个全面投入运营、2个投入试运营。紧贴农民生活新要求,积极拓展便民服务项目,优化农村消费环境,镇级超市、购物中心除完善日用品经营功能外,普遍拓展了生鲜、蔬菜等经营服务项目,让农民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到与城里人一样的消费环境。目前全系统已建办镇区中心超市120个,已成为服务农民的主要阵地。积极参与生态盐城建设,全系统已建办各类草业合作社50多家,每年加工销售农作物秸秆近50万吨左右,为秸秆禁烧、保护环境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三是向经营服务型转变。以办成农民自己的合作经济组织为目标,既谋求经济效益,也兼顾社会效益,利用自身的载体与平台,积极开展经营性服务和公益性服务。自在全省系统创办第一家为农服务社起,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不断完善贴近农民生产、生活需要的经营服务功能,在此基础上,拓展延伸经营服务领域。以农资供应为起点,开展农机具修理,建办庄稼医院,宣传科学用肥知识,开展农业生产技术咨询服务;从日用消费品销售起步,延伸熟食、浴室、餐饮、幼托、医疗、保健等项目;以农资、日用品经营为平台,逐步拓展代办票务、代收水电通讯费、代办保险,提供文化娱乐、市场信息中介服务、公益服务项目,使为农服务成为融商品经营服务、中介服务、公益服务“三位一体”的农村社区综合平台。
强化诚信的基本规范。全系统充分发挥网络优势,推进连锁经营,保障农资供应,净化农资市场环境。与相关部门一同开展全市“放心农资经营单位”评选树牌活动,倡导诚信、守法经营;建立商品质量可溯源制度,公开服务承诺,维护农民的切身利益;在全系统大力开展诚信行业、诚信单位创建活动,公开接受社会各界和媒体的监督,尤其是接受农民群众的监督,树立供销合作社良好的行业形象。
强化创业的价值理念。壮大实力推进发展是供销合作社文化建设的基础,全市供销合作社坚持项目立社、项目兴社理念,充分挖掘自身优势,整合盘活存量资产,招商引资,促进大发展、快发展。近年来,全系统每年项目建设投资都在10亿元以上,培植了一批撬动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既壮大了自身实力,又增强了服务能力,提升了社会形象。阜宁县社独资建办的白天鹅商业广场,总投资近10亿元;新苏国际购物中心已成为全县最具现代商业气息、人气最旺的购物休闲娱乐中心;射阳县社参股建办的富民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额已突破10亿元,利税总额突破1000万元,成为全省县域农产品市场标杆企业;滨海县供销合作社系统在原有企业、基层社全部破产的情况下,找项目选项目上项目谋发展,积极引进社会资本,推进供销合作社“二次创业”。滨海县社通过跟大靠强、投资入股、品牌合作、资产入股、招商引资等多种形式,发展各类参股企业10家以上,投资总额近亿元,重新构建了经营服务体系,探索出一条从无到有的再生之路。
强化合作的基本特征。供销合作社本身就是合作经济组织。全系统通过推进多层次的联合合作,重构经营服务网络;以大联合、大合作为纽带,上联全国总社、省总社,下联基层社至农民经纪人,聚合社会资源,打造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新特色、新优势。据统计,目前全系统各类县级参控股联合合作企业55个。组织实施“农民专业合作拓展工程”,强化与农民的经济联结与利益联结,目前全系统创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入社农户超过15万户,带动农户超过30万户。以农产品经纪人培训为抓手,与广大经纪人一道共同搞活农产品流通,全系统每年培训经纪人都在5000人以上,有3名农产品经纪人获全国“百佳农产品经纪人”称号。以合作经济联合会为平台,主动与各类涉农经济组织、农村种养大户等开展联合合作,共同开展为农服务,目前市、县两级社都组建了合作经济联合会,不少基层供销合作社组建了农村合作经济联合会,为农服务的力量不断壮大。同时,大力实施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倡导的中国供销合作社“四合”标志社徽文化普及工程,在农村各类供销合作社服务网点及供销合作社系统企事业单位亮明“中国供销合作社”标识,开展宣传推广供销合作社的文化栏、文化车、文化伞、文化杯等活动。
目前,全系统文化建设还处于探索起步阶段,与党委政府的要求、农民群众的期盼,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合作社文化仍处于较低的层面,对文化建设重视不够高,文化服务功能较为薄弱;文化普及不够广,文化宣传不够深,合作社的价值理念尚未得到广泛弘扬,供销合作社的社会形象和认知度还需大力提升。当前,供销合作社正处于深化改革的新的历史时期,“改造自我、服务农民”,迫切需要进一步重视和发展文化建设,把文化建设作为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创新发展的重要内容和着力点,需要始终坚持为农服务的宗旨,不断赋予传统文化新的内涵,全力彰显供销合作社文化的魅力。
必须充分发挥文化的吸引凝聚作用。以推动供销合作事业跨越发展为主题,以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任务,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满足农民、社员、职工的物质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培育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以文化建设为抓手,增强系统上下的文化归属感与自豪感,使系统上下热爱供销合作事业,献身供销合作事业。把系统改革发展总体目标与广大职工的切实诉求,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既让广大职工得到改革发展的实惠,又使其干事创业得荣誉,把投身改革发展、倾力服务“三农”作为自身的内在要求。以文化建设为突破,增强农民、社员对供销合作社文化的认同感,通过经营服务载体与网络平台建设,更广领域、更高层次满足农民、社员的生产生活和文化需求。随着现代农业和城乡一体发展进程加快,供销合作社经营服务的空间更加广阔,文化建设的根基更加坚实、内容更加丰富、前景更加光明。
必须充分发挥文化的精神引领作用。充分发挥文化的教与化的功能,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大力塑造蓬勃向上的精气神,为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充分发挥文化的精神引领作用,找准切入点与主攻方向,坚决打赢深化改革这场攻坚战。供销合作社的深化改革是农村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改革中,只有自觉置于农村改革中去考量、去谋划,供销合作社的改革才有生命力与活力。应当看到,农村改革已经由农村内部利益关系的调整,转向工农之间、城乡之间以及国民经济部门之间利益格局的调整,必须通过制度创新,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体制机制。扎根于农村的供销合作社,应成为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平台和纽带,成为承载农村基础设施、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机制的管道,在提升经营服务的同时,拓展供销合作社文化的功能,提升供销合作社文化的层次,满足农民群众多元化、多层次的物质文化需求,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必须充分发挥文化的核心竞争力作用。基层社、社有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既是服务载体,更是市场竞争的主体。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加要求企业增强参与市场的核心竞争力,这就离不开企业文化建设。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有效地塑造出企业品牌,从而吸引更大范围内资源的聚合,持续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供销合作社具有自上而下健全的组织体系,加强供销合作社文化建设,能够最大限度地释放系统的能量,成为系统跨越发展的“助推器”。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建设,不断提高系统上下的幸福指数、和谐指数,能够进一步增强系统上下投身服务改革发展的使命感、责任感,增强系统的号召力与感染力,形成上下一心的工作合力。通过开展以创建诚信供销、文明行业为内容的各项文化建设活动,让广大农民、社员和社会各界走进供销合作社、认识供销合作社、信赖供销合作社,大幅提升供销合作社的知名度、美誉度。
供销合作社的全面发展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的高度深刻认识供销合作社文化的价值,准确把握文化发展的规律,大力增强供销合作社文化的优势,着力构筑供销合作社文化高地,努力放大供销合作社文化的效应,为供销合作社深化改革、创新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实施创新工程,让供销合作社文化薪火相传。把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和四中全会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塑造“敢担当、争作为、善团结、讲奉献”的新时期供销合作精神相结合,以崭新的精神风貌统领文化建设。把塑造新精神与继续传承、弘扬“扁担精神”“背篓精神”“四自精神”有机结合,始终保持供销合作社贴近农民的本色。通过挖掘和丰富供销合作社文化的内涵,强力打造供销合作社文化的新特色。对系统干部职工加强典型宣传和系统培训,不断灌输和强化供销合作社理念,通过规章制度、管理措施、运行风格等渗透到每位干部职工,使供销合作社理念、文化渗透到经营服务活动的每一个细节;通过示范感染、目标激励、感情凝聚等各种形式,把供销合作社的价值观、敬业精神、经营理念、职业操守等,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自然和谐地贯穿于经营管理的每一个环节,使供销合作社文化理念深入人心,并转化为个人的自然情感、自觉行动和自我要求。文化传承与创新是一个不断探索、循序渐进的过程,必须一以贯之、常抓不懈。在利益格局大调整、个体诉求日益多元化的新形势下,尤其要防止精神懈怠、文化异化现象发生,既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又坚持为农服务宗旨,在谋求“两个效益”最大化中,彰显供销合作社文化的本质。
实施强基工程,夯实供销合作社文化的基础。加强组织体系和经营服务体系建设,构建上下贯通的文化建设网络。着力打造市县两级供销合作社优质高效的机关文化,积极开展机关效能建设和创先争优活动,主动围绕大局,自觉投身改革发展,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使市县社机关成为引领系统改革发展的坚强指挥部。巩固和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抓手,切实转变作风,密切联系基层、社员和广大农民,为民办实事、解难事,使机关成为供销合作社文化的倡导者、培育者和践行者。以基层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为抓手,壮大为农服务的组织与平台,积极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弘扬“平等、互助、共赢”以及“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合作制理念,拓展供销合作社文化传播阵地。以为农服务社建设为抓手,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提供文娱、信息、科技、宣教等综合文化服务,培育现代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以社有企业建设为抓手,推进理念、制度、机制创新,培育有竞争力的企业文化,加快品牌培育和诚信经营,不断提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合作经济联合会、种类行业协会建设为抓手,打造有影响力的行业文化,加强行业自律,推行规范标准,提供诚信优质服务,增强行业的凝聚力、影响力和话语权。加快中国供销合作社标识的普及推广和使用,亮明供销人身份,宣传合作社文化,增强干部职工的归属感、荣誉感和责任感,提升供销合作社的社会认知度和认可度。
实施提升工程,扩大供销合作社文化影响力。扎实开展“三名”创建活动,培育有知名度、有影响带动力的名品、名社(企)、名人,提升供销合作社组织农民、带动农民、致富农民的品牌形象。切实加强队伍建设,以队伍的壮大、素质的提高,促进文化建设跃上新的台阶。强化开放办社理念,多种形式吸纳农村能人、种养大户、大学生村官加入供销合作社队伍,增强系统发展活力。吸引原供销合作社成功人士参与经营服务载体建设,增强系统的凝聚力。推进联合合作,主动牵头联合社会力量,共同开展为农服务,使供销合作社成为党委、政府“三农”工作的重要抓手。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系统内外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大力宣传合作社的理念和文化,宣传系统内的优秀企业、模范人物、创新举措,以及在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化发展中所取得的成效,不断提高供销合作社文化的影响力和感染力。进一步重视文化建设,不断培养和强化文化意识,把文化建设纳入供销合作社发展总体规划,摆上重要工作位置,与经济发展一同研究部署、一同组织实施、一同督促检查,不断推动供销合作社文化建设迈上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