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张锐敏
发挥优势 主动融入
——台州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若干思考
台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张锐敏
“一带一路”战略将成为台州未来发展的新支点、新方向、新出路。要突出以建设“现代化港湾都市区”为落脚点加快融入,以港湾资源为切入点加快融入,以产业升级为着力点加快融入,以完善基础设施和扩大开放网络为突破口加快融入,以高端智造和港口物流“双轮”驱动为抓手加快融入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决策,对开创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促进地区及世界和平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而台州既处于“一带一路”的联结交汇区,更是“一带一路”建设重要的前沿阵地。在“新常态”下,“一带一路”战略必将成为台州未来发展的新支点、新方向、新出路。
台州经过30多年的持续较快发展,开放型经济和海洋经济优势明显,参与“一带一路”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扎实的发展基础。
主动对接的先谋优势。台州市委、市政府立足早谋划、早部署、早启动,在主动对接“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过程中,综合考虑发展阶段、资源禀赋、区域竞争等因素,精准定位、精确对接,形成了“一都三城”的城市新定位(即建设“现代化港湾都市区”,其战略支撑为打造“国际智造名城”、“海上丝路港城”、“山海宜居美城”)。这既是对台州未来发展的重大谋划,也是顺应发展趋势加快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更是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的重要举措。
陆海联动的区位优势。台州位于太平洋西岸我国大陆海岸经济带与长江黄金水道的重要交汇区,也是浙江海洋经济示范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台州港是国家一类开放口岸,规划港口岸线156.48公里,约占全省的1/3,可建万吨级以上岸线91公里,综合通过能力超3亿吨,开发潜力巨大。
产经结合的外贸优势。台州是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和重要的出口基地,制造业门类齐全。既拥有吉利、海正等一批有较强研发能力、自主品牌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龙头企业,也有一大批“小而精”的成长型企业,形成了一批初具规模且较有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全市进出口规模超200亿美元,产品销往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渊源流长的历史优势。台州是“济公故里、佛宗道源”,是日、韩、东南亚佛教天台宗的祖庭。一直以来,海上丝路就是台州发展出口贸易、开展对外交流的海上大通道。早在公元230年,孙权遣大将卫温从台州章安出发首航台湾,章安郡辖夷洲(今台湾)。到明代,台州已成为浙闽海上贸易的重要港埠。
敢闯敢冒的人文优势。台州人勇于冒险、敢于挑战、引领潮流,台州是全国首家股份合作制企业诞生地、民营企业第一辆轿车诞生地。“台商”在全国也拥有较高知名度,“青藤经济”遍布世界各地,在老挝创办了东南亚最大的中国商品市场,在越南投资建设工业区。同时,台州建筑业的触角已延伸至亚非多地。
在融入思路上。台州将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融入国家战略新布局,围绕打造“一都三城”新目标。突出以建设“现代化港湾都市区”为落脚点加快融入,以港湾资源为切入点加快融入,以产业升级为着力点加快融入,以完善基础设施和扩大开放网络为突破口加快融入,以高端智造和港口物流“双轮”驱动为抓手加快融入。全力打造港、产、贸“三驾马车”,主动服务区域发展,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参与国内外竞争合作,努力成为“一带一路”的重要战略节点城市和商贸物流中心,为全省乃至全国的对外开发开放作出积极贡献。
近期目标考虑。计划用3至5年时间,夯实基础。完善“五网”融合,初步形成“北接沪甬、南联海西、西拓腹地、东出大洋”的对外互联互通框架。深度融入全省江海联运、义新欧战略网络,以头门港为核心的陆海联运新平台建设取得新突破。加快发展电子商务,争取成为国家跨境电子商务示范城市。
远期目标考虑。计划用10年左右时间,形成格局。将台州建设成为以汽车、高端装备、医药、能源石化、电子商务为主,两化深度融合,港、产、贸、城一体发展的先进智造基地和“海上丝路”的重要战略节点城市和商贸物流中心,成为长三角战略性新兴能源基地。
做好互联互通文章。重点是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互联互通网络。一是在港航设施方面。主要是打造联通“一带一路”沿线枢纽港的重要出海口,重点是加快推进头门港二期工程、头门港进港航道一期工程、玉环海峡两岸商品物流交易中心配套码头和旅检设施等项目。二是在内外联通方面。主要是纵向贯通外联通道,横向拓展港口腹地,重点加快推进沿海高速、杭绍台高速、金台铁路和头门支线等项目。三是在市内路网方面。主要是建设市内便捷的交通设施和完善港口集疏运网络,重点是加快推进市域铁路、泽国至玉环大麦屿疏港公路、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路桥至椒江沿海公路等项目。四是在航空建设方面,主要是深入推进台州新机场的前期工作。
做好创新智造文章。重点是立足创新提质,打造先进智造产业高地。着力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用“智能制造”升级“台州制造”,打响“国际智造名城”品牌,成为“一带一路”重要的生产出口基地。着重以大项目推动工业转型升级,抓好五大产业发展。一是依托广汽吉奥、巨科铝轮毂等项目,大力推动汽车装备制造业发展。二是依托三门核电、市域铁路和台州北车配套产业园的实施,大力培育核电配套产业和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发展。三是依托海正、华海等8家上市药企和大力实施临海东部医化园区循环化改造,大力提升医化产业水平。四是加强与央企、外资的合作,谋划推进石化全产业链的发展,促进塑模产业向高端延伸。五是依托邦丰公司二氧化碳基塑料、海正公司聚乳酸等项目,大力发展环保产业。
做好经贸物流文章。重点是围绕“海上丝路港城”建设,巩固和扩大经贸合作纽带,打造资本、技术、商业交流的黄金路线,力争成为“一带一路”重要的经贸物流中心。一是全面参与省陆海联运体系建设。加快港口和集疏运设施及贸易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推进台州港对接宁波—舟山港,完善外贸服务功能,促进通关一体化。加快头门港申报设立海关特殊监管区;加快大麦屿港“三个中心、一个基地”建设。二是大力推进电子商务发展。加快建设电子口岸、电商园区,积极申报国家跨境电子商务和跨境物流试点。加快与清华大学共建电子商务交易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台州分支机构。大力支持中非经贸港项目建设。三是支持有条件的台州企业加快“走出去”,鼓励龙头企业对外兼并重组。积极发展会展经济,扩大台州展会的影响力。四是加强海水养殖、远洋捕捞的国际合作。
做好人文环境文章。重点是深入挖掘台州山海文化内涵,推进区域协调发展,重视社会和民生建设,打造“山海宜居美城”。一是以生态引领、民生优先为导向,建立山海协同发展机制,加强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和西部山区、中部平原、沿海湾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二是大力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社保等社会事业,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优质化,促进区域、城乡一体发展。三是努力弘扬山海文化,以佛教天台宗、道教南宗、济公祖地为纽带,增进与日、韩、东南亚、台湾地区的人文交流,增强经贸合作基础。推动大麦屿港对台车渡试点,推进大陈岛创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四是积极打造“一带一路”国际旅游目的地。
做好改革开放文章。重点是推进关键环节改革,着力营造开放合作的良好环境。一是以创建国家民间投资改革创新示范区为契机,深化外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营造良好的投资便利化、贸易自由化环境,大力引进台商回归、外商投资。二是积极创建国家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创新示范区,打造特色金融品牌。加快推进浙江(台州)小微金融研究院建设,适时推出台州小微金融指数。三是加快复制上海自贸区成功经验,促进通关便利化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