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宣飞霞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团委,北京 100089)
民办高校“团学工作”对策研究
——基于对民办高校团委书记的调查
■ 宣飞霞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团委,北京 100089)
民办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经费来源、管理体制等方面的特殊性,其“团学工作”呈现出新的特点。民办高校“团学工作”虽然整体状况较好,已从初建阶段向规范化建设阶段转型,但依然存在着团建工作难、归口难、团组织设置不健全、思想政治工作基础不牢、经费拨付不足、规范化指导不够等问题。通过规范化建设和制度建设解决民办高校团建的薄弱环节是促进民办高校“团学工作”顺利转型、突破发展瓶颈、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根本保障。
民办高校 团学工作 发展瓶颈
近年来,随着我国民办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民办高校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官方统计显示,截至2014年7月9日,全国高等学校(不含独立学院)共计2 542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 246所(包括民办普通高校444所);成人高等学校296所(包括民办成人高校1所)[1]。为准确了解全国民办高校“团学工作”①“团学工作”主要指团委和团委指导下的学生会、研究生会及社团等的工作。和建设基本情况,课题组于2014年6-7月对参加全国民办高校团委书记培训班的学员进行了问卷调查。该培训班共有学员150名,发放调查问卷150份,回收问卷144份,回收率为96%,其中有效问卷142份,文中数据均来自本课题组的调查。该培训班学员是根据各省市民办高校院校分布数量严格按比例推荐的,因此,本次问卷虽然绝对数量不多,但学校有较强的代表性,且样本总数占到全国民办高校总数的30%以上,基本能反映全国民办高校的整体情况。此外,由于调查对象以民办高校团委书记为主,其了解和掌握的情况基本能够反映出学校的实际情况。
(1)办学以本科层次为主。最高办学层次为本科的民办高校最多,占82.3%,高职占8.5%,专科占6.4%,值得关注的是有2.8%的民办高校已经拥有硕士学位授予权。(2)学校规模不大,远低于普通高校。校均学生总数为11 183人,虽然已经达到万人以上,但相比其他高校学生总数还较低。2014年, 985高校学生数平均为32 747人,非985的211高校学生数平均为23 678人,而普通高校的学生数平均为16 389人*② 数据来源:全国高等学校共青团工作信息系统暨数据库(2014年7月)。。(3)在校生党员比例低,团员比重大。民办高校学生中的党员比例平均为6.5%,团员平均为93.8%。而985高校党员比例为26%,非985的211高校为22.5%,普通高校则为11.9%②。(4)经费来源渠道广,但以学费收入为主。民办高校的经费来源包括国家财政拨款、学费收入、省级政府专项资金、企业投资、个人投资、捐赠收入、其他等多种来源。调查数据中,选择“学费收入”的占总人数的95.8%,其他依次是“企业投资”(40.3%)、“个人投资”(24.3%)、“省级政府专项资金”(21.5%)、“国家财政拨款”(18.1%)、“捐赠收入”(16%)和“其他”(3.5%)。对主要经费来源进行排序时发现,学费收入是民办高校首要的经费来源,其中83.8%的受访者把学费收入放在第一位的经费来源;其次是企业投资,39.1%的人把企业投资放在第二位的经费来源;再次是捐赠收入,29.9%的人把捐赠收入放在了经费来源第三位。(5)领导体制各异,形式多元。民办高校领导体制较为多样,调查发现有68.1%的学校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校长负责制,有19.9%的学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还有9.9%实行理事会领导,其他类型为2.1%。领导体制的特殊性决定了民办高校“团学工作”的推动开展比普通高校受制约的因素更多。
1.校级团委多为独立设置的机构
调查显示,有58.9%的民办高校团委是单设机构,具有独立编制;有29.8%的学校校级团委是和其他党政部门合署办公,但有专职团干部;还有11.3%的学校团委是和其他部门合署办公,团干部为兼职。
2.团组织关系归属复杂
调查发现,和普通高校团组织关系绝大多数归口省级团委不同,民办高校团组织关系归属复杂,这和学校归口主管部门多元呈现出一致性。其中有43%的民办高校团组织关系隶属于省级团委,31%的隶属于上级高校团委,25%的隶属于地市级团委,还有1%的隶属于企业团委。同时,调查发现有80.6%的民办高校的上级主管部门是省级教工委、教育厅,有10.8%的为地市级教工委、教育厅。团组织关系归口复杂使得上级政策和制度、文件的下达受到影响。
3.与上级团组织沟通问题仍大量存在
调查显示,民办高校团组织与上级团组织的沟通情况较为乐观,有44%的受访者感到学校团组织与上级团组织的沟通非常顺畅,学校能定期得到上级的指导,也会定期向上级汇报工作;有43%的受访者认为学校团组织与上级团组织沟通较为顺畅,学校能得到上级的指导,但较少主动向上级汇报工作;另有9%的受访者认为与上级团组织的沟通一般,联系较少,只是偶尔接到上级下发的文件;仅有4%的受访者是遇重要工作才与上级沟通,平时沟通较少;几乎完全没有工作指导与沟通的现象尚不存在。
然而,调查同时还发现,沟通问题普遍且大量地存在:沟通存在的首要问题是上级团组织制定政策通常以普通高校为出发点,没考虑民办高校的特殊情况,因而造成民办高校执行的困难或缺失(79.9%);其次是上级团组织对民办高校“团学工作”重视不够,使民办高校缺乏上级指导和与上级沟通交流的机会(60.4%);再次是民办高校自身对“团学工作”重视不够,不能主动和上级团组织进行沟通交流(51.4%);最后是和上级团组织工作指导关系不明确,得不到足够的支持(46.5%)。
4.校内领导体制和组织环境整体较好
(1)有七成校级团委在校党委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对校内团组织领导方面的调查显示,有70.2%的学校团委是在校党委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的,另有25.5%是在学生工作部的领导下开展工作,还有2.8%是在校董事会、校理事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调查显示,有51%的受访者感到学校对于本校团建工作比较重视,另有32%的受访者感到学校对于校团组建设非常重视,还有17%的受访者感到学校对团建工作的重视程度一般或不太重视。校内重视不足成为较为普遍存在的问题。(2)绝大多数高校设置了二级团组织。调查显示,96.8%的高校团委设置了二级团组织,其中,设立院系团总支的学校占到61.3%,设立院系分团委的学校占到35.2%,仅有极个别学校(1.4%)未设立院系团组织。调查数据显示,校团委与院系团组织之间的沟通情况也较为良好:有62%的受访者感到院校之间沟通非常顺畅,是感到沟通较为顺畅人数比例(31%)的两倍,感到沟通一般的为6%,更糟情况的为1%。(3)“一体两翼”工作格局基本形成 。调查发现,97.9%的学校成立了校级学生会,且95%的学校成立了校级社团联合会,平均每个学校有44个学生社团,其中42个社团在团委有登记备案,几乎所有受访者(97.1%)都表示学生社团若开展活动均需向团委报备,76%的受访者表示社团联合会与学生会是并列关系,均隶属于校团委管理,学生社团的工作与活动的协调安排由社团联合会组织并定期向团委汇报。这说明民办高校团组织较为充分地发挥了对学生组织和青年工作的管理和指导作用,已形成了以共青团组织为主体,学生会、学生社团为两翼(“一体两翼 ”)的工作格局*参见《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会研究生会建设的指导意见》,中青办联发[2014]3号。。然而,对学生会管理的规范性还有所欠缺。本次调查中,学生会主席的产生方式有60.7%是通过学代会选举的,28.6%是通过学生会主席团内部选举或其他小范围推举产生的,仍有10.7%是由党委或团委直接任命的。
可见,民办高校“团学组织”建设基本走向规范化,但制度化建设仍显不足,且对团中央关于发挥学生会在校内学生组织中的主体作用、配合团组织加强对学生社团的引导、管理和服务、加强学生会建设等最新的文件精神理解不够、体现不足。
1.校团委书记以专兼职为主
调查发现,民办高校校团委书记的产生与普通高校类似,多是经团代会选举产生或校党委直接委派。其中仅有68.8%的校团委书记为专职团干,27%的为行政干部兼任,另有4.2%由专业教师兼任。从团干部个人情况看,参与本次调研的142名民办高校团委书记均为中共党员(含预备),学历层次以硕士学历为最多,占49.3%,本科47.2%,博士2.1%,专科1.4%。从年龄看,最小的为24岁,年龄最大的为41岁,平均年龄为31.25岁, 30岁以上的占到了总人数的62%。他们从事共青团工作的年限最短的为1年,最长的为14年,平均工作年限为5.45年。
2.院系团干部以兼职为主
调查显示,有61.6%的受访者所在学校各院系没有专职团干部,均由其他人员如院系领导、专业教师、学生或辅导员兼任,其中由辅导员兼任的比例最大,占到调查总数的32.6%;另有31.2%有专职团干部,每个学院1名;有7.2%的按学院学生数配备专职团干部,平均每1 500名学生配备一名专职团干部。
3.团干部编制和人员配备随意性较大
调查显示,在团干部队伍配备上,民办高校团干部总数平均为63人,而专职团干部平均为5.33人,兼职团干部为20人,其余由在校学生兼任。校团委的编制数平均为3.55人。团干配备随意性较大,只有35.2%的受访者表示学校制定了专门的文件,对各级团干部的人员配备有明确规定;而有51.4%的受访者表示没有专门的文件,但执行层面学校有不成文的规定和惯例;另有13.4%表示学校对此没有规定,人员配备随意性大,或是对学校的有关规定不清楚。81%的学校没有制定专职团干部岗位流动和转岗制度,仅有11.3%的学校制定了相关制度,还有7.7%的人不清楚学校有无相关规定。
1.校级团委开展活动和发挥作用较好
丰富多彩的组织活动是各基层“团学组织”活力的表现,是对基层“团学组织”战斗力和凝聚力的锻炼和考验,也是充分发挥基层“团学组织”先进性的主要形式。调查发现,在活动开展方面,有97.2%的学校团委会定期开展活动,且次数较多;认为自己学校团组织举办过有较大影响力的品牌活动且能发挥显著作用的为56%;认为自己学校团组织作用发挥较好,在学生中有一定影响力的为38.3%。有一半以上(59.6%)的受访者认为学生对本校团委的工作还算认同,会有选择地参与相关工作;而认为学生非常认同,总是积极参与各项工作的则占调查总数的39.7%。
2.落实团中央“团学工作”部署情况较好
调查显示,近年来,团中央重点推动的“团学项目”在民办高校基本得到落实,情况较好。其中,在开展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和“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方面工作效果明显,有亮点、有特色;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主题群众性课外体育锻炼活动等8项工作正在重点推进,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3.经费情况总体上较为紧张
民办高校团委专项工作经费的数额差异较大,36.1%的民办高校无团委专项工作经费,而有些民办高校的团委工作经费则高达200万元。总体来看,经费金额在5万、10万、30万3个等级的数量居多。这相对于民办高校“团学组织”人员数量达万人以上的规模而言,还是较为紧张。
(一)民办高校“团学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团建工作难归口,团组织设置不健全
团建工作难归口成为排在第一位的问题,团组织设置不健全是团建设工作中最主要的问题。调查显示,被问及团建工作的主要问题时,从选择排序上来看,认为民办高校团建工作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团建工作难归口”,其次是“团委功能定位不清”,再次是“团组织作用难发挥”。66.1%的人选择了“团组织设置不健全”,55.6%的人选择了“团委功能定位不清”,有49.3%的人认为“团建工作难归口”,45.1%的人认为“团组织作用难发挥”,另有19.4%的人选择了“团员活动难开展”。
2.思想政治工作基础不牢,学生思想多元
调查中,当被问及当前民办高校“团学工作”的薄弱点时,有一半以上的受访者认为:(1)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不牢固,学生思想多元化趋势明显是最主要的薄弱点;(2)社会实践机会较少,学生缺乏与社会足够的互动交流是民办高校团学工作的一个薄弱点;(3)“团学工作”另一薄弱点是志愿服务机会少,缺乏对学生社会情怀的培养;(4)经费无法落实也被认为是民办高校“团学工作”的薄弱点。
3.希望得到政策的指导和倾斜,迫切需要增加经费拨付
调查发现,在民办高校“团学组织”需求方面,选择希望“出台专门针对团的工作及团干工作指导意见、待遇等相关文件”的人数最多,占到受访者总数的81.3%,其他依次是希望“提高学校、上级团组织领导对学校团工作的重视程度”(69.4%),“扩大对学校团委的经费拨付力度”(61.1%),“扩大团干队伍的规模”(54.2%),改善自身工作的态度和职能(10.4%)。从选择顺序上来看,受访者最需要得到的帮助依次是希望扩大对学校团委的经费拨付力度;提高学校和上级团组织领导对学校团的工作的重视程度;出台专门针对团的工作及团干工作指导意见、待遇等有关文件。可见,扩大经费拨付力度是最为迫切的。
(二)民办高校“团学工作”问题的解决途径
1.加强顶层设计,积极推动相关制度文件的出台
自2000年11月28日共青团中央和教育部党组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社会力量举办的高等学校团的建设工作的意见》之后,相关部门未再就民办高校的“团学工作”和团建工作出台相应的制度性文件。鉴于民办高校在高等教育总体格局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建议在顶层设计上加强对团建工作的指导,根据民办高校的体制机制特点出台关于组织归口管理、组织机构设置、干部配备、轮岗等方面的规范性文件。
2.理顺团组织归口管理,营造符合民办高校特点的体制环境
调查中发现,一些民办高校团委书记反映他们经常和中职、中学团委书记一起开会,政策文件下达不畅,缺乏沟通交流平台。建议借鉴普通高校学校管理模式,把民办高校“团学组织”统一归口省级团委学校部直接管理和指导,或是通过上级团委进行管理指导,营造符合民办高校特点的外部体制环境;搭建民办高校“团学组织”沟通交流的平台,促进民办高校“团学组织”交流;研究探索适应民办高校体制环境的“团学工作”模式,建立更为有效的内部管理体制。
3. 理顺工作传导机制,加强团干部队伍培训
从工作推动看,还要理顺工作传导机制,面向基层做好重要文件的精神解读和实施方式的研讨。加强民办高校团干部队伍的培训,做好重点工作项目的说明和宣传,实现文件精神层层下达,工作方案层层落实。
4.围绕“团学组织”职能定位,打牢思想政治工作基础
和普通高校相比,民办高校的学生普遍存在录取分数低、学业成绩差、自信心不足、成就动机不强等情况。充分发挥“团学组织”的引领作用,增强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团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是团组织基本职能所在,更是民办高校“团学工作”的重中之重。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4年全国高等学校名单》(截至2014年7月9日) ,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229/201408/xxgk_173611.html
(责任编辑:邢 哲)
2015-03-21
宣飞霞,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团委书记,主要研究共青团工作、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