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工程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方案探析

2015-01-30 06:22郭现峰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网络工程计算机科学应用型

郭现峰 罗 晴

(1.西南民族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41)(2.四川音乐学院 社科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21)

随着计算机科学、网络与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应用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行各业需要大量网络技术专业人才。为了满足这种社会需求,2001年教育部增设了网络工程专业。目前,已有200 多所高校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等专业的办学基础上新开办了网络工程专业,为社会培养输送了大量既熟悉计算机技术又精通网络技术的专门人才。

然而,由于网络工程专业是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等传统专业的基础上通过相关专业技术的交叉、融合,并不断地丰富和扩展出来的新专业,其专业定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至今没有比较统一的规范,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也没有对它给出明确专门的指导性意见或规范,所以各高校对网络工程专业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差异,缺乏像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等传统专业统一和公认的指导性教学计划,尤其是随着信息安全、物联网工程等一些新的相关专业的出现,更加使得很多老师和学生难以认识和把握其存在的必要性。因此,探讨适合我国新型工业化建设需要的网络工程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对于规范网络工程专业教学,提高其教学质量具有迫切而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设置网络工程专业的初衷是为了培养具有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和抽象思维能力以及计算机网络软硬件基本理论和技术,能进行网络系统及其应用软件系统的规划、设计、实施、维护,并具有综合知识和较强创新能力的复合型高级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当前,网络工程专业已成为各类院校开设的热门专业之一。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网络工程专业并没有办出自己的特色,从而导致该专业毕业生就业压力大,毕业生步入社会却得不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一)课程体系设置存在的问题

1.在网络工程专业出现之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以及软件工程专业已经发展的比较成熟,在网络工程新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中由于缺乏对新专业的认识,很多高校的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体系都是在原有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和软件工程专业的基础上通过修改而制定的,仅仅通过原有课程的一些教学内容的删改来体现“网络特色”,从而给后期的专业发展带来了困难和困惑。

2.缺乏明确的培养目标。很多院校,尤其是应用型院校在开设网络工程专业课程时,为了体现特色,课程体系设置过于偏重网络工程,而完全淡化理论教学。但在实际教学中如果只教学生如何做而不告诉学生为什么这样做,将学生完全培养成机械工、操作手,学生所学知识僵化。当外部环境、使用条件发生变化时,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无所适从,从而影响了其在日后工作中的发展空间。

3.配套实验课程较少。网络工程专业是一个相对较新的学科,发展时间较短,然而其专业特色对实验动手能力要求较为严格,很多学校开设的课程缺乏必要的实验项目,如网络工程实验、信息安全实验、协议仿真实验等。

4.课程设置脱离了计算机科学大范畴。为了体现专业特色,很多应用型大学开设的专业课程中,加入了太多的网络特色课程,并偏重于网络规划与集成方向,对于程序设计和偏重于理论的计算机科学类重点课程重视不足,没有充分考虑到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方面综合性的,也没有意识到网络工程专业归根到底还是属于计算机科学范畴。

5.教学模式太过单一。网络工程专业是面向计算机网络规划、组建、安装、管理、维护与应用的专业,其目的是培养具有计算机通信与网络基本理论、网络软(硬)件开发技术,能从事网络信息安全应用、计算机网络管理与维护、计算机网络系统设计与开发工作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它是一个专业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同时也是一个多元化发展的专业。其专业特性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摒弃传统的单一模式化培养方法,并将“刚性化教学体系”改变为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柔性化实践教学体系”。如何开展教学模式的改革,设定合适网络实践教学课程,规范实践教学,建立与理论教学相协调的实践体系,保证和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是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6.课程之间的衔接过于生硬。网络工程专业有关课程内容的详细安排和相关课程之间的衔接、连贯等方面所做的工作较少,由此常引发课程之间内容重复或缺失现象。对于与理论课程配套的实验内容和各阶段详细的实验安排(如基础性实验、课程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毕业设计等)没有确定的规则可遵循。

7.开设课程不够完善。网络工程专业是新兴的专业,专业成立之初由于师资的原因只能“因师施教”,无法按照专业和社会的需求而开设指定的课程。

(二)配套设施及师资缺乏

1.教育投入力度不够,与区域经济建设不相适应,实践场地和设施的缺乏或不配套也给教学过程带来了严重的后果。网络工程专业实验设备相对价格昂贵,部分学校在资金投入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导致网络工程教学设施配备滞后于区域经济发展。网络工程专业的建设应紧紧围绕服务区域经济展开,增强与毕业生就业企业的联系,适时掌握企业的发展动态,包括进出口企业发展的步伐,多渠道、深层次的开展合作,在法规政策允许范围内,开拓多种融资渠道,确保教学基本设施的配备与企业的生产现状要求相匹配。

2.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人才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人才培养的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但目前网络工程产业高端人才短缺,在各院校中存在部分教师对专业教学驾驭能力不足的现象,如何增强专业师资力量、建立一支适应当今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的师资队伍,是网络工程专业发展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也是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

二、网络工程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内涵及目标

应用型人才,是指培养的人才不以学术型、研究型的精英教育为取向,而以适应广大用人单位实际需求,以大众化教育为取向,面向基层,面向生产第一线,强化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既注重智育,也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创新人才,是指培养的人才要具有宽广的知识结构和很强的自主学习能力,不仅具有胜任某种职业的技能,而且具有应用知识进行技术创新和技术二次开发的能力。应用型创新人才则是这两类人才的复合体,具有复合型人才的特征,是能够将科学技术创造性地应用于生产实践的人才,能在创新中应用,在应用中创新,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活的载体。

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不仅强调人才要在科技应用实践方面有突出的能力,而且还应当具备较强的科学探索精神,也就是说在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和发展的同时还应当培养学生一定的开拓意识和研发能力。

从当今社会及科技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趋势来分析,培养的网络工程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应当具备以下基本能力:

一是发现问题的能力。应用型创新人才必须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从而能从实际网络技术应用中发现问题。二是知识整合的能力。网络工程专业本身是一个跨学科的专业,内容涵盖计算机、通信等技术领域,因此培养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在掌握了丰富的专业知识后,必须能够灵活的综合运用多学科、跨学科的知识来创造性的解决实际问题。三是以实际应用为导向的知识转化能力。网络工程专业本身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其培养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必须具备能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这需要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实践的过程是能力培养的过程,能够深化对知识的认知。四是团队协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的训练是所有人才培养不可缺少的环节,尤其是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更要加强发挥团队协作能力。另外,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化也要求应用型创新人才具有协作精神,能够与他人一起工作。五是国际交往能力。在当今社会全球化背景下,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离不开多方融合和参与。要在全球化浪潮中借鉴国外先进科技,开展合作,必然要求培养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具有较强的国际交往能力。这不仅仅包括良好的外语水平,还包括对各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等方面的了解,以及与人交往沟通的能力。

三、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措施

针对时代和社会发展对网络工程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提出的要求,高等教育的教学观、教育模式也应随之发生变化。

(一)开放实验室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

要实现以人为本的实验工作理念,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就必须开放实验室。建设开放性实验室能满足现阶段以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为目的实验教学目标和要求,这也是“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有关实验教学的重要观测和考核部分。为培养出更多的全方位、高技能、高素质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实验室开放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积极开展学科竞赛

在教育部、财政部2007年颁发的 《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 文件中,明确把加强学科竞赛工作纳入到“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这一重要建设内容,并提出继续开展大学生竞赛活动,重点资助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和广泛参与面的大学生竞赛活动,激发在校大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培养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这充分体现了学科竞赛是实现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的有效措施,是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

(三)改革考核方式与人才评价体系

考试机制是建立在教育机制体系基础上的一种促进和发展教育的手段,主要作用于检查教学效果,同时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予以客观评价,起到一种激励和竞争作用。传统的闭卷考核方式以考察学生的理论知识为主,强调记忆、理解能力。而对于网络工程专业学生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注重学生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各科主干课程中应改变以往以闭卷考核为主的考核形式,采取以专题论文、实际操作考核和笔试考核三种考核方式相结合的形式。

(四)积极开展校企合作

大部分高校在专业上的教学方式偏理论教学,而在企业实践、模拟教学等方面明显不足,这影响了网络工程专业学生对网络技术实际生产、应用等环境的理解,学生短期也很难获得实践操作本领,难以形成基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思维。对于如何培养开创型、创新性人才没有很成熟的教学方案给予引导,导致毕业生到企业中不能快速适应环境要求并实现业务创新。校企合作是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好方式。

(五)以项目为驱动来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

以科研项目为载体的培养模式,紧密结合企业的生产实际和科学技术的前沿问题进行科技攻关,以达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对学生的应用和创新能力培养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能让学生真正做到立足实践,注重原始创新,积极参与,激励创新意识,同时还能培养团队精神,磨练意志品质。

(六)增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一支高水平的师资团队是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重要保证。在教学业务方面,通过开展各种形式和规模的教学研讨,集体讨论教学大纲、编写教材、完善教学文件、探索教学方法、改革考核方式。通过指导教师的共同参与,确定了各类课程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人才培养定位,鼓励并支持指导教师开展各项科研工作,以教学为基础,以科研促进教学,全面提升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水平。

(七)课程设置的优化

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要求学生掌握坚实的理论基础、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一定的生产实践及实验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并具备较强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对网络工程专业的技术人员的素质和技术应用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在课程设置以及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必须反映出网络技术多样化和发展的要求。把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在每门专业课程中适当安排1~2 周集中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通过现场教学、实验实习教学、案例式教学等教学方式,使学生对相关内容有完全的了解和真正的认识,促进学生将所学的理论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巩固理论。构建多类型、多方向的“柔性培养”课程体系。

[1]毛羽刚,徐明.网络工程专业调查及思考[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0,32(增刊1).

[2]付安民,兰少华.网络工程专业与相关专业的关系初探[J].计算机教育.2012,(7).

[3]谭敏生,李忆华.计算机学科柔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计算机教育.2009,(23).

[4]孙爱东.以柔性的教学计划培养创新人才[J].教育与职业.2008,(8).

[5]仝兴华,刘衍聪.探索柔性培养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大学教学.2006,(9).

[6]吴阿林.应用型人才的层次结构及其指标体系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1).

猜你喜欢
网络工程计算机科学应用型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简介:网络工程专业
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中的“双创”教育与实践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地方高校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
吉林省一流转业建设点
——通化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简介
探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跨越式发展
新英镑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园林生态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网络工程中的安全防护技术
浅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现代化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