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勤孝
(内蒙古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呼和浩特 内蒙古自治区 010021)
历史上的宋江问题之再探
王勤孝
(内蒙古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呼和浩特 内蒙古自治区 010021)
【摘要】宋江作为《水浒传》中的一个主角,在中国家喻户晓,但关于其许多历史问题,至今仍有很大的争议。宋江在正史中没有详细记载,仅仅散见于有关史料,以至于世人对宋江的认识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文章试针对近几年来一些学者在宋江问题研究上的一些新观点,考证大量史料,结合自己的一些理解,再次论证历史上的宋江及其有关问题。
【关键词】《水浒传》;宋江;方腊
自古以来,历代文人学者对于宋江的许多问题都颇有争执,如“历史上是否有宋江其人”,“宋江是否征方腊”等一系列历史问题。然而根据史家考证,在宋徽宗宣和年间,确实出现过宋江其人及其领导的梁山泊起义。史书中对此也有零星的记载,但是在明人小说《水浒传》中对于宋江等人的梁山泊起义的描述却长达数十万字。同样的事件,为何正史与小说会有这么大的差异?对此,首先要意识到正史乃是官修之书,其言必维护朝廷形象,而宋江是叛将,所以不可能被大肆推崇。但当时的市民百姓热衷于宋江等人的事迹,以至后人将宋江之事编入话本之中,使得他们的故事广为流传。其次《水浒传》作为文学作品,其中宋江的人物形象势必是要经过作者的艺术加工和改造,甚至带有一定程度上的艺术色彩与个人主观成分。所以,才产生了如此大的差异。然而,文学创作源于生活,源于历史。因此,虽然文学中的宋江与历史上的宋江形象并不完全相同,但两者之间肯定有着必然的联系。
《水浒传》作为我国的古典文学名著,广为流传。书中的头号人物便是宋江,然而历史上关于宋江其人存在的史实性,历来为《水浒传》研究者所争论。有史学家认为,历史上有两个宋江,一个是梁山贼寇,一个是平方腊的将军。但对此观点,我并不认同。
历史上是确有宋江其人的,有且也只有一个宋江。据《宋史·徽宗本纪》记载:“宣和三年,二月……方腊陷处州。淮南盗宋江等犯淮阳军,遣将讨捕,又犯京东、江北,入楚、海州界,命知州张叔夜招讨之。”《宋史·侯梦传》载:“宋江寇京东,蒙上书言:‘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因此可见,宋江确实带领三十六人起兵反抗朝廷,但并不是《水浒传》中所说的有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除在正史记载外,在许多私人所著的书中也有很多关于宋江等人事迹的记述。徐梦莘在《三朝北盟会编》中记载:“宣和二年,方腊反睦州,陷温、台、婺、处、杭、秀等州,东南震动。以贯为江浙宣抚使,领刘延庆、刘光世、辛企宗、宋江等军二十余万往讨之。”除此之外,当时文人也有对宋江等人事迹的记载。如汪应辰《文定集·显谟阁学士王公墓志铭》云:“河北剧贼宋江者,肆行莫之御。既转略江东,径趋沭阳。”常如此类的记载有很多,本文也就不一一列举。总之,历史上确有过宋江此人。否则,宋王朝不会降诏招抚,当时文人亦不会在书中论及宋江。
关于考证宋江是否参与平定方腊的历史问题,首先要弄清楚宋江是否被招安。《水浒传》中在谈及此事时,用了很大篇幅,书中写到宋江曾被招安两次,然而历史是否正如《水浒传》中所说呢?李植在《皇宋十朝纲要》卷十八中记载宋王朝曾在宣和元年十月降诏招抚宋江,同时,方勺《泊宅编》卷下中也记载:“宣和二年十月,睦州青溪县堨村居人方腊,托左道以惑众。……十二月四日,陷睦州。初七日,歙守天章阁待制曾孝蕴,以京东贼宋江等出入青、齐、单、濮间,有旨移知青社。”由此可见,宋江起义在宣和元年十二月前,是早于方腊起义且颇有影响。然而,在武力镇压不奏效的情况下,赵宋大臣侯蒙上书宋徽宗,提出了阴险毒辣的招安建议,史载:“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宋徽宗在听到此建议后欣然允奏。据《宋史·侯蒙传》载:“帝曰:‘蒙据外不忘君,忠臣也。’命知东平府,未赴而卒。”因此,这个计划便由于侯蒙的过世而搁置。侯蒙死后,朝廷曾多次对宋江进行镇压,但仍毫无成效。然此时,方腊于江南起兵造反,宋王朝背腹受敌,朝野大震,不得不先出兵镇压宋江,镇压宋江此事在《宋史·张叔夜传》中有详细记载:“张叔夜……以徽猷待制再知海州。宋江起河朔,转略十郡,官军莫敢婴其锋。声言将至,叔夜使间者觇所向,贼径趋海濒,劫巨舟十余,载虏获。于是募死士得千人,设伏近城,而出轻兵距海诱之战。先匿壮卒海旁。伺兵合,举兵焚其舟。贼闻之,皆无斗志,伏兵乘之,擒其副贼,江乃降。”至此,宋江被朝廷招安。
然宋江何时受招安以及是否参加了平方腊的战争,历来仍有许多说法。有关宋江等人参与平定方腊的记载,正史中甚少,此类的记载多见于野史、杂记,所以才有众人质疑宋江征方腊的史实。据史书《续通鉴长编纪事本末》载:“宣和三年四月,戊子,……王涣统领马公直并裨将赵明、赵许、宋江,即次洞口,而门岭崖壁峭拔,险径危侧,贼数万据之。”诸如此类的记载不胜枚举,由此可见,宋江确实出征过方腊。然而,宋王朝对宋江等人早有以毒攻毒的预谋,待一贼就擒时,即对另一贼下手。所以,待方腊于宣和三年四月庚寅(四月二十六日)被擒后,宋江也就于五月丙申(五月三日)被俘。两人的被俘时间,前后相隔仅为七日而已。同样,此前出土的《宋故武功大夫河东第二将折公墓志铭》中所记载“腊贼就擒,迁武节大夫。班师过国门,奉御笔:‘捕草寇宋江’。不逾月,获继,迁武功大夫。”也变得合理起来。因为,倘若宋江此时仍是所谓的叛贼,便可以下明诏讨伐,不必如墓志铭中记载“密旨伐之”。由此推断,此时的宋江也必在凯旋的队伍中,而且全无防备。否则怎能“不逾月”就能捕获“官军数万、无敢抗者”的宋江等人。在宋江被擒后,他很有可能被立即杀害,这也就与《水浒传》中描写宋江遇害的情节相呼应。宋江遇害后,其部下并没有被一网打尽,如董平、杨志等人。他们在接受诏安后有的仍随朝廷东征西战,有的则揭竿而起,继续反抗朝廷,关于他们的事迹在此后的史书典籍中也有所记载。
从以上文章的论述,我们对宋江的起义有了一定的认识。从一个不起眼的农民起义,到文学巨著中的焦点人物,再到历史之谜,宋江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然而对于历史上宋江等人的活动和结局,今天基本上已能作出较为合理的结论了。相信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和新资料的不断发现,有关宋江的历史一定会显示得更加清楚。
参考文献:
[1](元)脱脱等.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 1985.
[2](南宋)李埴.皇宋十朝纲要[M].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5.
[3](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M].北京:中华书局. 2012.
[4](清)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M].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5]余嘉锡.宋江三十六人考实[M].北京:作家出版社.1955.
[7]王珏、李殿元.水浒传中的悬案[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
[8](日)宫崎市定著,赵翻、杨晓钟译.宫崎市定说水浒[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8.
[9]王珏. 从家传墓志之“谀”说到宋江之谜 [J]. 文史杂志. 1993(5).
作者简介:王勤孝,汉族,内蒙古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考古与博物馆学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G09
【文献标识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