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一编研部
·史实考证·
关于一九四六年毛泽东在延安和斯特朗谈话的日期问题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一编研部
《中共党史研究》2015年第2期发表了时文生同志写的《毛泽东在延安和斯特朗谈话时间新考》一文(以下简称《时文》),对《毛泽东选集》第2版将《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的日期定为8月6日,提出质疑。《时文》经过考证,认为毛泽东和斯特朗1946年8月的谈话,共两次,分别为8月21日和31日,“绝非‘1946年8月6日’”,8月6日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时文》为了考证毛泽东和斯特朗谈话的日期,引用了大量文献,包括许多外文资料,下了很大功夫,作了一些有益的探讨。但是,文章缺少十分过硬的第一手材料,其结论大都是通过推理和分析作出的。
关于毛泽东和斯特朗8月谈话的日期,中央档案馆收藏有毛泽东的亲笔记载。第一次是8月6日,第二次是8月28日。毛泽东手写的原文是:“八月五日 大雷雨,旁*“旁”字,在古汉语中有两种读音,一读páng,一读bàng。读bàng时,与“傍”字的一种释义“临近(指时间)”相通。晚出去看河水。”“八月六日 与美国记者斯特朗谈。”“八月廿八日 今日与美国女记者施特朗谈话。”这个档案,我们是在《毛泽东选集》第2版出版以后发现的。
毫无疑问,毛泽东的亲笔记载应是判定谈话日期最权威、最直接的根据。这个档案说明,毛泽东和斯特朗8月谈话不是一次,而是两次,在这一点上,《时文》的判断是对的。同时,这个档案又说明,第一次谈话是8月6日,在这一点上,我们当年考订所依据的两个材料,即陈继馨、尹毅玲写的《斯特朗的六次访华》一文和斯特朗的侄孙特雷西·斯特朗、侄孙媳海琳·凯萨所著的《纯正的心灵——安娜·路易斯·斯特朗一生》(以下简称《纯正的心灵》)一书中提供的日期(都说是8月6日),是对的。当时我们从《斯特朗的六次访华》一文的作者处了解到,第一次谈话的日期为1946年8月6日,是斯特朗的秘书赵风风提供的。而《时文》认为这些材料都存在严重缺陷而加以否定。
毛泽东和斯特朗的第一次谈话,因为下雨致使延河水上涨,汽车无法从河床上开过而推迟了一天。这一点,所有相关材料的记载都是一致的。因此,确定哪一天下雨致使延河涨水,成为考证第一次谈话日期的重要线索。《时文》根据《谢觉哉日记》列出一个1946年8月延安地区每日天气统计表,其中3日、5日、20日这三天有雨。《时文》把8月20日有“晨雨”作为断定第一次谈话日期的一个依据。但是,作者忽略了8月5日有“下午雨”这个记载,以致作出不准确的判断。8月5日这一天,毛泽东记的是“大雷雨”。这个记载,同延河水上涨无法通行这一事实联系起来,比谢觉哉记的“下午雨”,更为具体而确切。
《时文》说,华盛顿图书馆所藏斯特朗遗存文稿目录中,有斯特朗在1946年8月21日写的四篇文稿,其中《毛泽东号召誓死保卫边区》《中共准备为国民党发动的内战奉陪到底》《苏美开战之谈纯属烟幕……毛泽东如是说》这三篇,同第一次谈话中“相关内容的关联度非常高”。这是《时文》断定第一次谈话日期是8月21日的又一个依据。但是,这种简单化的对照,很牵强,经不起推敲。斯特朗这四篇文稿,完全可以在谈话多少天以后去写。况且第一次谈话是从傍晚落日时才开始的,一直谈到深夜(中间还吃了晚餐),等到斯特朗坐汽车驶过延河回到住地“美军大院”,恐怕就没有时间去写四篇文稿了。《斯特朗文集》第3卷的《中国人征服中国》这一部分中,有对第一次谈话开始时和结束时情景的记述:“我们坐在一棵苹果树下的平台上,这时傍晚时分,落日的余晖使贫瘠的山丘增添了光彩。”“当毛主席送我下山时,已经接近午夜了。山路不平,他打着一盏马灯为我照明。”
根据以上所述,《时文》关于第一次谈话日期应为“1946年8月21日”的论证是站不住的。
《时文》作者考订第二次谈话的日期是“1946年8月31日”。他说:“他们(指毛泽东、斯特朗——引者注)何时得以知悉美蒋关于剩余战争物资交易的情况,无疑是确定第二次谈话日期的关键所在。”这个分析是对的。第二次谈话日期应当是在中共得知美蒋关于剩余战争物资进行交易的消息之后。中共最早知悉这个情况的是正在南京的中共代表周恩来,时间为8月26日。这样重要的信息,周恩来肯定要及时报告中央。这个时间点,同毛泽东记的第二次谈话时间——8月28日,是相吻合的。所以,美蒋关于剩余战争物资交易问题,并由此引起的相关问题,成为第二次谈话的一个重要内容。
根据《纯正的心灵》一书的记载,第二次谈话内容,主要涉及这样一些问题:美蒋关于剩余战争物资交易问题、俘虏敌军加入我军队伍问题、土改问题、原子弹问题等。
《时文》在论证第二次谈话日期问题时,写了这样一段话:
通过比较研究《斯版谈话》和《毛版谈话》(指《毛选》中的《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引者注),笔者发现:在谈话中双方的第二个问题上,两个版本有所差异。《毛版谈话》的记载是:“(斯特朗)问:如果美国除了它所已经给的以外不再帮助了,那末蒋介石还可以打多久?(毛泽东)答:一年以上”。而《斯版谈话》在毛泽东所答的“一年以上”一句之后,又以圆括号的形式专门加有注释,即“(蒋介石的部队只可以打一年多点时间的这一基本判断,是基于美国以原成本四分之一的超低价格,将大量剩余战争物资让售给蒋介石之前,国民党军队所能够全部用于发动内战的物资技术基础而作出的)”。遗憾的是,这一对于破解第二次谈话时间的关键性注释,在《毛版谈话》中被删去了。
上述引文中说的第二个问题,其实是8月6日第一次谈话中讲到的。这里要注意,斯特朗问的是“如果美国除了它所已经给的以外不再帮助了,那末蒋介石还可以打多久?”用的是假设口气,说明美蒋进行战争剩余物资交易这件事,尚未发生,至少双方都还不知道。如果事情发生了,并且已经得知此事,斯特朗就不会这样提出问题。根据我们前面所说的,毛泽东得知美蒋交易的消息,是在8月26日与8月28日之间;而斯特朗是从毛泽东那里听到的,也就是8月28日第二次谈话的时候。显然,这个注释是斯特朗后来在发表《毛泽东论世界局势》时特地加写的,向读者作个说明。《毛泽东选集》没有必要保留这个注释。
在《毛泽东选集》第2版出版以前,我们收到一些读者来信,提出毛泽东和斯特朗谈话的具体日期问题,要求答复。那时还没有发现中央档案馆的那个档案,主要根据当时所能收集到的有关材料进行研究,作出了8月6日的论断。这次读了《时文》之后,我们再次将收入《毛泽东选集》的《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同香港《群众》杂志第19期刊登的斯特朗《毛泽东论世界局势》一文,以及《斯特朗文集》《纯正的心灵》中的有关材料一起对照研究,可以认定:收入《毛泽东选集》的谈话全部内容,是毛泽东和斯特朗的第一次谈话;而第一次谈话的日期,毛泽东亲笔记下的是1946年8月6日,这是毋庸置疑的。
(责任编辑 赵 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