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德 宏
·书 评·
一个运动、一场动员与一种研究
——《全能政治:抗美援朝运动中的社会动员》读评三则
郭 德 宏
毫无疑问,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中共历史延续中,作为一个运动,抗美援朝运动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在传统的中共党史研究框架内,抗美援朝运动是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之后,在中国国内发起的从物质上、道义上直接支援抗美援朝战争的群众性政治运动,它与抗美援朝战争相始终,是新中国成立初期进行得比较成功的一次运动,并与土地改革运动、镇压反革命运动并称为这一时期中共的“三大运动”。就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两运动而言,在国内外诸多学者的努力下,学术性研究成果已频见于学坊间,但就抗美援朝运动而言,相关研究尚显薄弱。已有的研究成果,大多是对抗美援朝运动宏观意义的概括与表述,运动的内容与历史过程则基本上被当作抗美援朝战争的“附件”进行概括;不少成果与其说是研究,不如说是纪念,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一种“纪念史学”的模式。如何以最新资料与研究成果为基础,对抗美援朝运动予以多维视角的考察,尚未受到充分关注。例如,以抗美援朝运动的背景而言,随着前苏联档案的开放,在沈志华等学者的努力下,有关抗美援朝的相关问题已经比较明了,如中共中央关于抗美援朝的决策,经历了一个极为曲折的过程。那么,延续此思路,既然中央领导人的决策都如此艰难,那么对于普通民众来说,则更需要一个理解与接受的过程,“全国人民慷慨激昂,纷纷要求抗美援朝”应该是抗美援朝运动动员的结果而不是前提,但我们看到的多数公开资料正是这种结果与前提的倒置。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国民众的心态与反应如何?中共中央决策抗美援朝之后如何有针对性地制定了自上而下的动员策略?由此而形成的动员模式对中共此后的执政历史有何影响?诸如此类,都是需要重新整理和值得予以学术关注的问题。正因如此,侯松涛的《全能政治:抗美援朝运动中的社会动员》(中央文献出版社,2012年)一书,是将抗美援朝运动纳入历史研究予以学术性观察的初步尝试。
综而观之,该书力图在以下方面体现其研究目的与研究价值:其一,通过对抗美援朝运动的学术性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摆脱“纪念史学”模式,从而深化对这个运动的研究,有利于我们对它进行全面客观的理解。其二,众所周知,中共几乎是在各种各样的运动中走过了执政后的第一个30年,抗美援朝运动作为其初掌全国政权时期进行的“三大运动”之一,通过对它的研究,能够加深我们对新中国成立后运动模式的理解。其三,在抗美援朝运动中,中国几乎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全民式大动员。那么,抗美援朝运动中的社会动员过程和社会动员模式有何特点?它对中共此后的执政模式有何影响?今天的中共如何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另外,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总的来说,抗美援朝运动对民众社会心理的调控与把握有成功之处,亦有问题存在。就执政党而言,在社会动员对民众心理的规范和调控中,应当如何进行适度的引导与把握,以便使民众的心理向着既有益于民众个人又有益于社会整体的方向发展?综合以上各方面,无论是作为一个运动还是作为一段历史,抗美援朝运动都给今天留下了值得反思的方面和相应的启示。
对于一个运动的整体观察而言,该书研究的出发点与思路是值得肯定和具有学术意义的。
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后不久,抗美援朝运动便以一场全民大动员的形式在全国展开。对于一场动员的全面分析,亦是该书的主体性内容。作者并未拘泥于既有研究形成的窠臼,而是对抗美援朝运动中的动员进行了重新的观察与分析,正是于此过程中,对相关研究的重新总结得以形成,也给读者带来了全新的感受:
一是关于抗美援朝动员的背景。基于对抗美援朝期间六大区内部党刊和内部参考资料的分析,该书对抗美援朝运动动员的内在逻辑进行了梳理。在动员开展之前,中国民众关于朝鲜战争和抗美援朝存在着各种不同的心态与反应,其中亦有一些“消极性”心态,团结起来一致抗美援朝并未立刻形成民众的主流思想。正因如此,进行一场全民性大动员才成为必要与必然的事情。
二是关于抗美援朝动员的内容。通过对抗美援朝运动过程与动员过程的梳理,该书认为,抗美援朝运动虽然是基于抗美援朝战争而产生的,但运动从一开始就不是纯粹的战争动员。在本质意义上,抗美援朝运动中的动员更多的是针对国内工作,是以战争为重要时机,通过运动动员的发动,为国内其他方面的工作提供动力或创造有利条件。一方面,战争的过程与动员的过程在某些阶段体现出一定程度的一致性,战争过程的变化也影响着动员内容的变化。另一方面,二者在很多时候并不一致,有时甚至出现战场状态低迷僵持而国内运动相关动员却日益高涨的局面。在此过程中,抗美援朝运动被视为“一切工作的动力”,其社会动员的一面越来越凸显,动员的内容与目标也不断扩展,从而使对战争的动员渐而成为与国内一切工作相结合的全民大动员。
三是关于抗美援朝动员的过程。过去的许多成果把三年抗美援朝战争对应的抗美援朝运动均匀地划分为几个阶段。该书认为,朝鲜战争的节奏很大程度上并非中国所能决定,它停停打打的特点是绝无仅有的,与之相关的抗美援朝运动也不能不体现出自己的特殊性。抗美援朝运动总体上无法被看作一场标准性的政治运动,从运动过程来说,它没有完整的自身情节,也没有均匀的进程节奏。因此,国内外任何关于政治运动的阶段划分都无法概括抗美援朝运动的过程,也无法以某种既有的理论框架对其进行框定;只有通过历史实证的方法,才能形成对抗美援朝运动动员过程的整体性观察。
四是关于抗美援朝动员的运作机制。此当为该书研究的重点。该书分析了由宣传动员、诉苦动员、行动动员和组织动员所构成的整个抗美援朝运动的社会动员体系,正是由此四个方面的动员联合起来,共同作用,形成一个立体式的动员网络。与此同时,抗美援朝运动、土地改革运动和镇压反革命运动形成互为条件、互相推动的互动关系。仅就抗美援朝运动而言,在其进行的过程中,又穿插着许多小的运动,从而形成一个立体式的运动网络。具体运作时,这个立体式的运动网络与前述立体式动员网络在共同运作中交互重叠,运动的网络也就成了动员的网络,从而把整个动员运作机制的效能发挥到极致。在运作特点上,抗美援朝运动中的社会动员体现为一种革命型动员模式。在抗美援朝运动的社会动员中,一种以上述网络式运作机制和革命型运作特点为基础的运作模式开始形成,并在中共领导新中国建设事业的过程中成为一种“全能式”的工作方式,甚至可以说是执政方式。
以上几点,依我的理解,应该也是该书作者试图体现其在前人基础上形成创新性研究的方面。
如该书所言,新时期的中共党史研究亦如整个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大过渡与大转折的时代。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诸多学者致力于构建系统完整的中共党史研究体系的过程中,包括笔者在内的一批学者一直极力倡导将中共党史纳入学术研究的框架。在此前提下,除了传统历史实证研究的继承与发展之外,吸纳西方历史学者多学科研究方法的思路以拓展中共党史研究的空间,亦不失为创新与深化党史研究的重要方式。正是基于此,在中共党史研究领域,一种研究悄然兴起,一批年轻学者开始尝试以多学科研究方法展开研究。如政治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新闻传播学等,在中共党史研究中都有相关学者尝试加以运用。
《全能政治:抗美援朝运动中的社会动员》一书在研究方法上有两个方面的特色。一方面,在史料的运用技术上,该书试图摆脱史料之牵引,以实证研究为基础,暂时搁置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在不受任何理论框架束缚的状态下,深入到第一手原始材料中去;在对原始材料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尝试摆脱“纪念史学”模式,将抗美援朝运动研究纳入学术研究的框架,进行多角度的全面考察,客观再现其完整过程和真实场景,切实理解它的内在发展逻辑。另一方面,在研究方法上,该书亦尝试使用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等跨学科研究方法。例如,在对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国民众的心态与反应的观察中,作者明显使用了社会心理学的相关方法;在对抗美援朝运动动员机制的分析中,亦有政治学研究方法的痕迹。
在中共党史研究的发展过程中,以上尝试值得肯定。但也正是近年来包括该书作者在内年轻辈学者的尝试,给了包括本人在内的长辈学者以观察与总结的机会。此处正好借对该书的读评,对此种研究取向略发微见,以资益后来辈学人:
其一,本人曾经提及,中共党史“既要研究中央领导层的决策过程,又要研究地方与基层党组织、普通党员与普通民众的活动”。“只有从决策者与执行者的互动中,从党与社会的互动中,才能写出中共党史的全貌。”若要做到此点,毫无疑问,宏观研究与微观实证同样不可或缺。该书只是对抗美援朝运动的动员进行了宏观性的概括与分析,但一些更能体现历史真面相的微观方面,却涉及甚少。例如,当时的政府是如何根据不同阶层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了动员,或者说不同阶层的动员方法有何不同?更为重要的一个问题是,在这种“全能式”的架构之下,动员的具体绩效在不同阶层或地区有何不同的体现?此类更能体现历史真面相的方面,该书有所忽视,因此部分内容略显空泛,此为一大缺憾,但亦可谓作者今后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其二,对多学科研究方法的关注与实践,当为该书研究的一大特色,但显而易见,由于缺乏对相关学科研究方法的系统了解与把握,其实际运用上确实仍显生涩、稚嫩与力不从心。关于此,后辈学人在研究过程中切须铭记:在中共党史研究中,吸收多学科研究方法的前提,应是对目前中共党史已有研究成果的整体把握,应具有相对扎实的中共党史知识功底,如果只纠缠于把玩几个跨学科研究方法,极易造成知识面狭窄等缺陷,甚至可能会误入歧途;所谓多学科研究方法,需要研究者对相关学科研究方法有系统的了解与把握,这对研究者的相关驾驭能力而言将是更高的要求与挑战,并非简单化、皮毛性地借用几个相关学科的名词即为大功告成;多学科研究方法的使用,应为相关研究所必需,并具有深化与拓展中共党史研究空间的意义,而非“赶时髦”、博虚名;在多学科研究方法运用的过程中,须知其本质目的仍归为中共党史研究,而非纯粹社会史、心理史等的研究,否则会不伦不类、难成正果。以上所写,算是作为长者对一种研究进展之管见,亦是对后辈学人寄予希望之所在。
(本文作者 中共中央党校中共党史教研部教授 北京 100091)
(责任编辑 赵 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