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交会的中国特色及体制创新的历史渊源与国情依据*

2015-01-30 03:49欧阳湘
中共党史研究 2015年10期
关键词:广交会交易会展览会

欧阳湘

广交会的中国特色及体制创新的历史渊源与国情依据*

欧阳湘

1957年4月创办于广州的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 (以下简称“广交会”,自2007年4月第101届起改名“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在新中国的外贸史和会展史上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历史地位,被誉为“中国第一展”。广交会对于当代中国的会展业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但其创新并不是一朝一夕凭空产生的。本文尝试通过对古今中外会展的比较研究,系统考察广交会的中国特色及其体制创新的历史渊源和国情依据。

一、广交会独特的会展模式

广交会是当代中国规模最大、层次最高、商品种类最齐全、到会采购商最多、成交效果最好的综合性国际贸易盛会,对推动中国外贸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1957年至1963年间,每年两届交易会的出口成交总额约占我国同期现汇成交总额的20%左右,1963年至1965年占30%左右。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这一比例约为35%至40%,创造了特殊年代的外贸奇迹,其中1972年和1973年达54.4%和51%。改革开放后,大宗商品 (如原油、煤炭等)不再在交易会成交。但20世纪80年代,每年交易会的出口成交额仍占全国总额的20%左右。①王品清:《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的地位和作用》,《国际贸易》1989年第3期。到2006年,广交会出口成交量占全国一般贸易出口总额的1/4。

广交会既是中国定期的国际贸易的交易场所,又是中国对外政策和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宣传场所,还是中国开展外交与国际斗争的重要战场以及港澳台侨工作的重要平台。广交会经长期实践,在组织领导、办会模式、外贸政策、成交方式、客户邀请、接待服务、对外宣传、队伍建设等方面,形成了独特的举办体制和运作机制。广交会探索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会展模式,在当代中国会展史上具有开创性作用。

展销模式与功能定位。一是展览与促销结合,“看样订货、当面成交”,以直观的方式展示出口商品,以展览促贸易。这是经济和贸易功能。二是交易与宣传相结合,即通过展品特别是并不成交的工农业产品,宣传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成就和对外政策,有政治与外交价值,这在改革开放前有着特殊的重要作用。三是有进有出、以出为主。中国在过去相当一段时间里,实行“严进宽出”的贸易保护政策,关于进出口的“以进养出”方针仍是重视出口。

春秋两季的会期制度。1957年4月,第一届交易会 (春交会)在广州召开后,于同年10月举行第二届 (秋交会),到1958年形成春、秋两届的会期制度。广交会每年春、秋两季定期举办,主要是由气候条件和工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决定的。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广交会每年两届会期定于广州气温平均在22℃至24℃的4月和10月。同时,我国出口商品多属农副产品,季节性强,适宜在春、秋两季及时成交。一年两次的订货对于销售、仓储、资金周转也是恰当的,为各方所接受。

客户邀请和到访制度。广交会的邀请客户工作,经历了不断探索的过程。最初的中国出口商品展览会和1957年首届交易会,提名办法是各口岸分送广州集中,提名单位共60个。到1963年6月,中国出口商品陈列馆制定《邀请客户工作细则》,旨在简化邀请手续,统一步调,将邀请工作分解成分工明确、要求具体的四个环节,即提名、邀请、催请、补充邀请以及对日商的邀请和提名的特别规定,其中规定最为详细的是“提名”环节。提名单位包括四大系统:一是各进出口总公司及各口岸公司;二是中国驻外使领馆商务机构;三是香港华润公司和澳门南光公司;四是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①参见中国出口商品陈列馆:《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邀请客户工作细则》 (1963年6月22日),广东省档案馆藏,档案号304-1-123。

此外,广交会独特的多方参与办展体制,可以进行多角度观察。就领导层来看,是由广东省和外贸部 (商务部)双重领导的体制、机制;广交会的客商到访制度,也有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烙印。

广交会无论在中国对外贸易史还是在世界会展发展史上,都堪称史无前例的创举,但其创新并非凭空产生。就实践基础与历史渊源论,广交会是对本土资源和外来制度的综合创新。放眼历史的长时段,通过对古今中外会展的比较研究,可以清楚地观察到广交会的中国特色及其创新亮点。

二、新中国会展的法统传承

广交会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对外贸易平台和宣传场所,创立于世界上两大阵营对立的50年代中后期。就“法统”传承论,除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引据外,应从下列三个方面加以挖掘。

(一)根据地和解放区展览会之源头

中国共产党一直重视举办展览会。早在1933年,中央苏区就曾筹办中央革命博物馆,并举办过一些展览会。到抗战时期,举办生产展览会成为中共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重要措施。据不完全统计,各抗日根据地 (含解放区,下同)共举办193个展览会,其中以工农业生产建设类型居多。展览会通过有形展示、现场观览和人际交流,对根据地生产技术的推广、经济制度的演化和社会文化的嬗变产生了积极影响。至于展览类型,最初是专业性展览会。例如,1938年1月举办的“延安工人制造品竞赛展览会”,具有国防建设意义。1938年11月举办的陕甘宁边区农产竞赛展览会,分农产、园艺、畜产副业、林产狩猎和农产制造等部类。1939年5月,陕甘宁边区举办工业展览会。到40年代,综合性展会渐成主流。例如,1940年1月举行的第二届农工业展览会,分为边区概况、农业、工业等三个部分,逐步形成综合性展览的模式。②参见严清华、杜长征:《生产展览会与抗日根据地经济》,《中国经济史研究》2006年第3期;许红霞:《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工农业生产展览会述评》,《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年第5期。

筹办展览会在解放区是一件大事,尤其是全区性大型展览会都是在边区负责同志主持下,由边区政府领导人和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组成筹备委员会。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十分重视并经常亲自参观展览,还利用展览机会,阐述中共中央和边区政府的方针政策。展览场所多因地制宜、形式灵活,除利用民众教育馆外,大多是在政府的礼堂、学校的课堂、机关的窑洞或临时搭起的席棚里进行。还有的利用庙会、骡马大会的时机,组织流动展览。解放战争时期,还在新解放城镇的街头举办照片展览。这种有组织、有系统、自下而上地征集展品的办展机制,使得展览会呈现计划经济色彩,对小农观念产生了冲击,使小生产者认识到经济干预的合理性。展览会还经常动员与推动下一年度生产建设计划的实行。③参见乔兆红: 《百年演绎——中国博览会事业的嬗变》,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16页。

革命根据地的生产展览会,具有异于国统区的国货展览会的鲜明特点,如紧密配合当时的革命斗争、反映解放区军民的斗争生活,因而得到广大人民的支持与协助,逐步形成办展工作中的群众路线。展览会多数与各大区召开的战斗英雄、劳动模范大会同时举行,逐步形成突出意识形态的政治取向。展览会通过大量具有典型意义的展品,去教育群众和反映边区建设的成绩;运用反面典型的对比方法,暴露敌人残暴而又虚弱的本质,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斗争意志和胜利信心。①参见中国革命博物馆编:《解放区展览会资料》,文物出版社,1988年,“前言”页。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展览会的基础

广交会是新中国展览会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分析广交会的传承基础与政策依据,必须回顾50年代中前期中国举办展览会的历史背景,以及各种展览会举办的概况情形。

先看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物资交流会。由于多年战争的破坏,原有商品交换关系和物资流通渠道被打乱;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实行禁运、封锁,又使得中国的物资出口十分困难。于是,旨在沟通城乡内外的物资交流大会应运而生。城乡物资交流大会成交了大批农副土特产品和手工业产品,对全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在展览形式上,物资交流会主要是利用集市、庙会、骡马大会等传统初级市场,互通有无,具有市场经济特点。②参见赵凌云、操玲姣:《新中国成立初期城乡物资交流对当前扩大内需的启示》, 《当代中国史研究》2010年第2期。随着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完成和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物资交流会逐步式微。广交会与物资交流大会之间存在根本性差异。除经济体制已变迁外,物资交流会上有卖有买,主要面向国内,但广交会举办之初衷在于推销出口商品,买家几乎是清一色的外商。

50年代中期,中国开始举办各种类型的展览会,其中对广交会产生示范作用的有如下三种:(1)国内自办的工农业展览会,影响最大的是1957年2月在北京举行的第一届全国农业展览会。(2)中国在国外举办的展览会。1951年,中国先后派团参加了民主德国的莱比锡博览会和捷克斯洛伐克的布拉格博览会。在1953年的莱比锡国际博览会上,中国馆是一个5000平方米的单独展馆,门前使用民族风格的牌楼,悬挂国徽、馆名。这种风格后来被广泛用于出国展览的外观设计。在国外所办展览会影响最大的则是1953年在苏联举办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工农业展览会。因当时北京没有大型展馆,曾在广安门外一个货运火车站仓库进行过两次预展。(3)外国来华举办的展览会,如苏联经济及文化建设成就展览会等。③参见何立波:《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展览会》,《党史博览》2009年第11期。

谈到广交会创办的沿革传承与实践基础,就必然要提到当时广州举办的出口商品展览会或交流会。对此,广交会的一份官方材料曾指出,1955年以前,在广州举办的中国出口商品展览会与交易会,则与华南或广东地区的物资交流会一并举行。1955年冬及1956年春,广州又先后举办两次“广州出口物资展览交流会”。鉴于这种当面洽谈、看样成交的交易方式对顺利达成交易和扩大国际间的贸易往来能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外贸部门决定在广州举办中国出口商品展览会,后来便逐步演变为每年春、秋两届的广交会。④参见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参加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经验谈》 (1958年),广东省档案馆藏,档案号304-1-23。

(三)苏联展览会模式与效应的影响

首届广交会的会场就是在苏联专家的参与下建成的,苏联样式和风格一直是其场馆和设备的主要特色。按照中苏两国达成的协议,苏联经济及文化建设成就展览会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武汉举行。为此,四大城市分别兴建展览馆。1955年初开始修建的广州展馆 (建成后定名“中苏友好大厦”)得到苏联专家的帮助,苏联著名建筑师、斯大林奖金获得者安德烈耶夫等人都热诚地提出很多建议。在中苏友好大厦大门上方镶嵌着苏联国徽和一个红五星,以及苏联国名的俄文缩写“CCCP”四个巨大的字母。⑤参见施扬钟: 《庄严、瑰丽的广州中苏友好大厦》,《南方日报》1955年9月18日。1955年10月至12月,“苏联经济及文化建设成就展览会”在广州中苏友好大厦开幕,以苏联商会副主席鲍里辛科为首的苏联专家亲自指导布展工作⑥《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副主席冀朝鼎的讲话》,《南方日报》1955年10月6日。。

广州苏联经济及文化建设成就展览会的召开,使得中国政府更加重视综合性展览会的宣传效能。据广东有关方面综合各种反映,有几千名公私工商业者参观苏联展览会。部分工商业者联系自身情况,表示要好好接受改造,更有不少人体会到苏联是和平国家,打消了对苏联援助中国是否有何企图的疑虑。苏联展览会还发挥着对港澳宣传的作用。广州毗邻港澳,华侨众多。在苏联展览会期间,广州专门成立“各人民团体接待港澳同胞回穗参观委员会”。在两个月的时间里,香港、澳门两地有8.7万人赶来参观。参观回去的港澳同胞,兴奋地在同事、同学、亲友和街坊中叙述在广州见闻的新事物和感想。有人还在香港《大公报》 《文汇报》发表谈话、游记和专文,赞扬苏联建设成就和祖国建设的美好前途。①《港澳同胞已有5万人参观了苏联展览会》,《南方日报》1955年12月9日;广东省工商联综合出版组:《广东省工商界参观“苏联经济及文化建设成就展览会”后的反映》 (1955年12月1日),广东省档案馆藏,档案号248-1-9。

新中国会展本身也“以苏为师”。当时,中国的各项事业均以学习苏联经验为方针。从苏联引进社会主义博物馆模式,使博物馆的科普教育成为整个社会科普工作大系统中的一个部分。在广州苏联展览会前后,广东举办了许多类似展览会。例如,1955年“广州出口物资展览交流会”就是配合苏联展览会举办的,交流会有浓厚的苏联风格,来自天津、上海、青岛等口岸的国营、公私合营企业以及私商107户与会。交流会通过进出口同业公会,将私营进出口商按行业组成13个交易小组。②《出口物资交流会初步工作总结》 (1956年1月13日),广东省档案馆藏,档案号302-1-5-100-113。

三、本土资源的发扬光大

在“文化大革命”前,外贸部领导曾当着外宾的面把交易会解释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国际博览会和我国民间的庙会相结合”的产物。对此,“文化大革命”时期的造反派认为,把社会主义性质的交易会与资本主义博览会和封建庙会相提并论,是“颠倒黑白” “是可忍,孰不可忍!”③外贸部:《关于发给1967年秋交会展出工作座谈会纪要》(1967年7月27日),广东省档案馆藏,档案号324-2-89。实际上,这恰恰概括了广交会深层次的历史文化渊源,即在本土资源和外来制度基础上的综合创新,其中“本土资源”有民间和官方两个方面。

(一)民间的集市与庙会

庙会是在寺庙或祭祀地点内或附近做买卖的场所。因为小村落不大可能有大规模的寺庙,庙会主要在城镇。庙会的内容比集市要丰富,除商品交流外,还有宗教、文化、娱乐等多种功能。庙会作为城镇物资交流和文化娱乐的场所,是促进地方旅游与经济发展的一种方式。庙会也是传统的展览与促销形式。商品贸易在庙会上占据重要份额。各地庙会大都有意安排在农闲时间,或岁末年初之际,或春播夏种之前,或秋收冬藏之后。除了吉庆功能外,就是便于贸易。新中国成立后,许多集镇的供销社在庙会期间主动下乡,四处“跟会”,以增加销售量。有鉴于这种类似性,广交会也曾被称作是个大一统的“庙会”。

作为一种贸易组织形式出现的集市,稍晚于庙会,在中国大约起源于3500多年前的殷周时代。到唐代,出现了专门性的集市。专门性集市分为两种:季节性的专门集市,大多出售节令商品;非季节性的专门集市,大多销售生活必需品,如菜市、鱼市、米市、茶市、马市等。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专门性集市不断出现,并日趋多样化。例如北京的灯市、广州的花市等成为一年一度定期举行的集市。集市形式因地而异,名称也不一样。北方一般称作“集”,在云贵川等地则称作“场”,在湖南、江西称作“圩”,一般统称为“集市”。集市可以认为是展览会的传统形式。新中国成立后,在庙会、集市上举办小型展览会,仍是有关部门向农民进行教育和政策宣传的一种办法。

广交会集中全国符合资格的外贸企业和管理机关的代表组成大会交易团和管理机构,并邀请世界各地贸易界人士集中在一定时间来会洽谈贸易。就此而论,交易会具有传统集市和庙会的特色。但广交会的规模是传统集市与庙会所无法比拟的,且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社会主义因素。因此,广交会也被人通俗地指称为“大庙会”或超级“农贸市场”,特别在其规则和制度得不到切实遵守的时候;而举办方在阐述加强广交会的制度建设时,也常常说我们不能将广交会办成“庙会”和农贸市场。

(二)官方对外通商体制

广州号称“千年商都”,自古以来商贸繁华,是中国重要的外贸中心之一,在相当长时期里还是中国唯一的通商口岸。在历史上,至少有三个时代的官方外贸组织管理体制与广交会有相似之处。

唐代岭南市舶使司。这一机构设置于开元二年 (公元714年)或稍前。据考证,广州是全国最早设立也是唐代唯一设立市舶使司的港口城市,其官长市舶使代表朝廷总管东南海路的外交和外贸。外交方面,凡有海路来的外国使团上京进贡,必先在广州停留,只请使臣带两位随员进京,其余随员留在广州的海阳馆;外贸方面,市舶使登记外来商船的货物,检查有无违禁品并收税,然后才准外商进入交易。①参见邓端本:《唐代广州市舶管理的几个问题》,《岭南文史》1987年第1期。

明后期的“广州交易会”。明中叶后,西方殖民主义势力向东扩张,葡萄牙、荷兰等国先后与明王朝发生冲突。1553年,葡萄牙人以“晾晒贡物”名义租占澳门。从1554年底至1555年开始,明朝政府在广州举行主要面向葡萄牙和日本等国商人的“广州交易会”。其中,葡萄牙人是广州交易会的主要参与者,获利最大。西班牙人、荷兰人、英国商人也直接或间接地和广州交易会发生联系。东南亚各国和印度客商与中国开展的进贡贸易大多通过广州口岸,因而在广州交易会上也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到1580年,交易会由一年一次改为一年两次,主要是根据一年两次不同的季风与商船航向。

清中叶“一口通商”体制。清朝建立之初,为消灭南明政权,实行海禁政策,对外贸易受到限制。到1684年,清政府在东南沿海设立江、浙、闽、粤四个海关,实行有限的对外开放。但西方商人期望在邻近茶区或其他商品产地 (如宁波)开辟贸易基地。清政府认为:“浙民风俗易嚣,洋商错处,必致滋事。”1757年,朝廷宣布撤销闽、浙、江三海关,只留粤海关,这种体制通称为“一口通商”。在此期间,最为后人津津乐道的是“十三行”。“十三行”为外商提供商馆,代海关征收进出口洋船各项税饷,并办理外交行政庶务,其同业组织“洋行会馆”类似于广交会的“交易团”,起到“统一对外”之功能。清政府在对外贸易上采取了严格管理和限制的政策,包括对进出口商品数量和品种的管制,禁止米、豆、黄金、白银、制钱、军器、硫黄、铁、白铅、书籍等出口及鸦片和武器进口,并对外国人和中国商人进行限制,如外商不得在广州过冬,如有“行欠”者可在澳门住冬,但限制在澳外商人数;外商必须住在为其所建的夷馆,不得随意外出;至于外国妇女,连夷馆也不得居留,只许居留船上或到澳门居住;中国私商不得直接与外商贸易;等等。②张晓宁:《天子南库——清朝前期广州制度下的中西贸易》,江西高校出版社,1999年,第64—66页。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被迫开放五口通商, “一口通商”格局终结。1957年广交会创办,广州再度成为中国外贸中心。巧合的是,联合举办广交会的公司也是13家。

四、接轨国际的新式展会

中国展览会起源甚早,但新式展览会如交易会、贸易洽谈会、展销会、看样订货会等则是“舶来品”。当代中国的广交会具有西方展览会的某些特点,遵守国际通行的游戏规则和交易惯例,是接轨国际的新式展会。

(一)同业的身份认同与参照定位

工业革命促进了欧美新式展览业的发展。1798年,法国政府举办了“共和国工业产品展”。这是世界上第一个由政府组织的国家工业展览会,具有很强的政治色彩和宣传性质。1851年,英国举办了世界规模的“万国工业大展览会”,以后被称作第一届世界博览会。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综合性的贸易博览会获得很大发展,逐渐成为展览会的主流形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贸易展览会和博览会开始朝专业化方向发展。在当今世界展览业界,德国号称“展览会王国”,既拥有众多世界最重要的专业贸易展览会,也有世界最大的综合贸易展览会——汉诺威工业博览会。该博览会始建于1947年,每年举办一届。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汉诺威展是世界第一展,也是通常被当做评价广交会的参照系。莱比锡国际博览会是世界规模较大、历史悠久的国际博览会,每年举行两次:3月份的春季博览会,以工业产品和综合性产品为主;9月份的秋季博览会,重点展出轻工业品和各种消费品。

从中国政府的定性和广交会的自我定位看,中国出口商品会也属新式的国际博览会,早在改革开放前就有这种表述。如1956年,广东省人民委员会关于筹办中国出口商品展览会的一份文件指出,即将于10月在广州开幕的中国出口商品展览会,“是一个规模巨大的国际性展览会”①广东省人民委员会:《决定由古大存等人组成“交易会筹备委员会”的通知》(1956年),广东省档案馆藏,档案号235-1-175。。在外国看来,广交会也与西方的博览会或展览会类似,希望进行同业交流。中国在接待外国博览会或展览会方面的代表团来访时,也以广交会为“对口”单位。如1961年初,民主德国驻华使馆向中国外贸部提出在广交会内设立宣传莱比锡博览会的广告台,获中方允准②参见《民德希望利用我广交会宣传莱比锡博览会》(1961年1月26日—10月17日),中国外交部档案馆藏,档案号109-03062-01。。1963年初,联邦德国的汉诺威博览会副主席邀请兼任广交会副主任的中国外贸部副部长卢绪章参观汉诺威博览会,中国政府认为“同西德不宜搞官方的公开的往来,卢副部长也不拟参观哈诺威博览会”,但表示感谢,声称“无法抽身去参观该博览会”,因为当届汉诺威博览会于4月26日至5月5日举行,恰与广交会重叠③《联邦德国贸易人员与我有关往来 (与我驻瑞士、缅甸、香港华润公司有关往来电)》 (1964年),中国外交部档案馆藏,档案号110-01232-03。。

(二)通行的交易惯例与游戏规则

广交会是以推销中国出口商品特别是新小商品为目标的专业性展览会,具备新式展览会的一般特征和功能,早期还承担大量的对外宣传功能,这与西方早期炫耀国家工业实力的“万国博览会”有异曲同工之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透过广交会这个窗口,让世界了解中国,也使中国了解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一体化的加强,广交会深受资本主义世界贸易、经济和政治形势的直接影响。中国政府暨广交会的举办方也有意与国际接轨,按经济规律办事,共享世界市场资源。即使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广交会价格也要适应国际行市。周恩来特别强调“重合同、守信用”,签了合同就要认真按质、按量、按时执行,绝不可因价格上涨而不履行合同。陈云要求广交会要适应商品价格波动,商品价格要适应国际行市。

广交会遵循西方国家熟悉的贸易方式与游戏规则,即与西方国家的博览会或展览会基本一致。广交会拥有正规的展览场地和现代的管理组织,采用现代化的设备与手段,包括采取电脑设备、运用网络技术等。交易会的筹办、开幕、交易、成交、履行、支付、索赔等都有预先规定的格式化条款和规章,并与国外展览会、博览会接轨,且随着科学技术和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广交会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和蓬勃的发展势头,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并举办网上广交会。广交会设准入门槛,有规范化的参会制度。原广交会副主任兼秘书长胡楚生指出,从事外贸的个人如果是法人,这是可以的,自然人则不行;如果所有企业或个人都来参加,广交会是不可能满足这个需求的,这是商品交易会,而不是“庙会”,有些企业国内市场做得好,到海外市场则未必可以④参见李溯婉: 《在综合展与专业展之间寻找平衡》,《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10月16日。。为确保“中国第一展”的金字招牌,广交会必须有一定门槛,这不仅仅是摊位是否足够的问题。

广交会自创办以来,备受各国客商的欢迎和国际展览会业界的充分肯定,逐渐成为世界著名的大型展览会。在1984年和1985年,广交会分别获得意大利“国际墨丘利金奖”和西班牙“国际贸易奖”,这是按照国际标准评选的。2012年10月,广交会新闻发言人、中国对外贸易中心副主任刘建军表示,广交会目前从规模而言已经是全球单年展中规模最大的展会,可谓“世界第一展”。

(三)近代中国国货展览会的联结

“舶来”的西式展览会与当代中国的联结,是通过近代中国的国货展览会实现的。清末始办的劝业会主要以比较观摩、品评研究、奖励竞进等特有方式宣传国货。1910年在南京举办的“南洋劝业会”,是中国第一次举办国际性博览会。辛亥革命后,主要展示中国产品的展览会被称为“国货展览会”。

其中,广州的国货展览会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直接影响新中国成立初期广州的物资交流会或展览会,间接在广交会上得到延续和发展。1933年2月举办的广州市第一次展览会,工商馆征集范围分本市、市外、省外、香港和外商等五大块,确立了广州办展、港澳参与的会展模式。展览会举办者以香港“本与广州仅隔数小时之舟车,实为华南工商业精华所萃之地”为由,特派专员前往发动。港澳各商会董事、经理以及教育界、报界代表等共100多人成立“港澳华侨回国参观团”,参加广州第一次展览会。

广州国货展览会的商业气氛浓郁。1931年1月举办的广州市国货展览会,会场内外所建的棚架任各厂商租用,销售陈列品。租金分甲、乙、丙三等,甲等40元、乙等30元、丙等20元。展览会闭幕后可以继续租用。①参见《广州市国货汇刊》,广州市社会局,1935年,第53—64页。1933年,广州市国货陈列馆附设“征销场”,征集国货厂商“挂号”志愿到场营业,租赁期间原定以6个月为限,后延长为1年;限制摊位抽签资格,实行资格准入和国货申报制度②参见潘伯伟: 《一年来广州市国货征销场工作之检讨》,《国货月刊》(广州)1935年第1卷第12期。。有关机构还提出一些颇有见地的设想,如划出部分陈列场地,试行采用有期限的专业性陈列,如以1月为1期,每期择若干种业类参加陈列,第1期为橡胶业、织造业、电器业等,期满后选定第2期陈列③参见李敏生:《广州市国货陈列馆过去的观感及其新动态》,《国货月刊》 (广州)1937年第3卷第11期。。从某种意义上讲,广州国货展览馆及其附设“征销场”,与后来广交会及其常设“陈列馆”有异曲同工之妙。

1937年的“粤湘鄂赣四省特产联合展览会”为中南各省借助广州出口进行了实战演练。1937年3月至4月,该展览会首先在广州举行,除展览场外,并设临时商场和食物部以及粤剧场、游艺场、棋台、音乐台等。同年5月和7月,联合展览会在长沙、汉口举行。但因抗战全面爆发,未能按计划在南昌举行。④参见胡卫星:“近代江西新式交通发展与社会经济变迁”,硕士学位论文,江西师范大学历史系,2007年,第25页。此次特产联合展览会强化了广州对中南各省的外贸辐射,其影响有三:(1)从此四省产物,可以交互流通,有无相协,破除有形无形之省的壁垒;(2)四省产物可以得一集中比较机会,互相观摩,从此可以希望生产方法及技术之改进;(3)各省知道各自之需要,各就人地之宜,从事特有之出产,由生产之分工而成经济之合作,金融也因产物之流通而流通。时论认为:“国际贸易之枢纽,咸将为广州之马首是瞻。”⑤冯节:《四省特展与国民经济》,《国货月刊》 (广州)1937年第3卷第9、10期合刊。加上原本与广东经济关系紧密的广西,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广州举办出口商品交易会的辐射版图基本奠定。

五、中国特色及其国情依据

广交会经长期实践,在办展模式和运营风格等方面,形成独有的举办体制和运营风格,探索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会展模式,这种“中国特色”是有国情依据的。

(一)异于西方的中国特色

从自我定位看,中方并不将广交会视同于西方国家的博览会。按照外交部1958年的表态:“我国内每年举行的交易会,在性质上不同于外国所举办的国际商品博览会。”①外贸部:《交易会不宜邀请外国机构做名誉代表》(1958年5月4日),广东省档案馆藏,档案号304-1-18。

1.广交会在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之前,客户邀请工作严格遵循国别或地区别的政策原则,对不同国家客商实行“厚此薄彼”的差别待遇,曾使广交会的客户邀请陷于尴尬局面。中国争取亚非拉国家客商前来参加广交会,但他们意愿不高;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客商主动要求参加广交会,中国却将他们拒之门外。即使允许外商来华参加交易会,也不意味着对其全面开放。外贸部、外交部在1958年曾规定:来自未建交国外商,凭护照经深圳入境,停留地区只限广州;参加交易会的客户,应尽量设法安排在会期内洽谈业务并做成交易,不宜再分散旅行其他口岸。外贸部、公安部于1964年还规定:广交会客商到内地游览旅行区,限上海、南京、北京、天津、武汉、杭州六市,“其他地区一律不予批准”。②《对外贸易部、公安部关于审批外商参加广州交易会后来内地洽谈贸易、旅行游览问题的通知》 (1964年4月27日),中国外交部档案馆藏,档案号118-01337-11。

2.广交会在改革开放前的泛政治化经营风格,也与外国商品展销会的商业化运营大相径庭。1960年7月,国务院外事办公室、上海市委批评上海外贸部门“在对外函电、商标、宣传等工作上存在着非政治倾向”,具体表现为:(1)强调“商业味道”,沿用资本主义商业的术语,如“赐予” “为你效劳” “为你服务”“乞即示知”等卑躬屈膝字眼; (2)使用旧有的和国外商人要求的带有封建、黄色和反动内容的商标,如“双金锭”(一夫二妻)、“美人狗”以及有“皇帝钦定”和“双十”等字样的商标; (3)缺乏政治观点,对外赠送的月历、日历有的不印红字,害怕政治气氛太浓,会刺激洋商、影响业务,这“与我们社会主义对外贸易的性质是不相容的”③中央批转中央外事小组:《关于上海外事处、外贸局执行外事政策情况的检查报告》附件二《中共上海市对外贸易委员会关于执行对外政策的检查报告(摘要)》(1960年),广东省档案馆藏,档案号222-2-3。。到“文化大革命”期间,这种泛政治化取向更达到极致。

3.统一对外与“举国体制”。广交会在改革开放前几乎是中国唯一的外贸平台和开放窗口,一直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凡涉及广交会的重大事项均报请国务院批准。各级地方政府十分重视和支持广交会的工作,全国城乡为支援出口,都源源不断地提供最优良的产品给广交会。这样,形成全国办广交会、全民支援广交会的“举国体制”。广交会的业务活动严格遵循“统一领导、统一对外”原则,各地区、各部门经营进出口业务的企业单位,都必须按行业系统参加商品部,再由商品部组成交易团。交易团在交易会领导下,根据国家外贸方针、政策和外贸部的成交计划以及交易会的决议精神开展对外成交活动。对外谈判必须在大会领导下,由交易团的商品部统一实施,各地方、各部门都不得背着交易团另设“窗口”进行会外谈判成交。④《一九五七年第二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工作方案》(1957年9月),广东省档案馆藏,档案号304-1-9。

(二)中国特色的国情依据

自然国情层面则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方面是物产丰富。中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气候多样,植被种类丰富、分布错综复杂,是世界上动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同时,中国自古以农耕立国,长期以来培植了丰富多彩的农作物,驯养了各种类型的家畜。另一方面是交通不便。中国地域辽阔,地形险要复杂,广袤的国土被崇山峻岭、河溪山涧阻隔,来往交通不便,并形成很多相对封闭的小区域,各地风土人情各异;加上经济发展水平低下,公路、铁路、轮船、航空等现代交通事业很不发达,物资运输条件差、效率低。人生地不熟的外国客商,要采购中国各地商品,往往劳苦奔波在路途之中。广交会广泛邀请世界各地商人前来“当面洽谈,看样成交”,采取时间集中、出口商品集中、国内外贸易企业集中、邀请外商集中、各种经贸方式集中的做法。这样避免了外国商人来往奔波之苦,大大节省了买卖双方的时间和差旅费用开支,缩短了买卖双方的距离,有利于加深相互间的了解并促进成交。

制度层面的中国国情。广交会统一对外的“举国体制”,是实施对外贸易统制的要求,即实行由国家建立的集外贸经营与管理为一体、政企不分、统负盈亏的外贸管理体制,中央以指令性计划直接管理少数的专业性贸易公司开展进出口贸易。贸易目标主要是进出口贸易在总体上达到平衡。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进出口业务全部由国营外贸专业公司垄断经营,建立起高度集中统一、政企合一的外贸体制。进出口严格按计划进行,出口实行收购制,进口实行拨交制,盈亏由国家统负。在这种体制下,国家除制定对外贸易的法律、方针和政策外,还制定对外贸易的中长期计划,运用各种经济杠杆,包括价格、税收、利润、信贷、外汇留成、承包指标等,统一管理对外贸易活动。

广交会统一对外的运行机制对中国是有利的。在1958年的春交会上,有日本商社代表认为,与中国做贸易是完全不利的,因为中国各外贸公司由国家统一领导,而在日本,“百几个大小商社互相竞争着,中国只有一个门口来对付日本百几个商社。因此中国方面就利用这矛盾,要向日本买的,就压到最低价才买,要卖的就提得高高价格才卖”,他们认为来参加交易会的日本商人都是“大傻瓜”①《新书出版〈中国革命问题论文集〉》,《新青年》第11卷第4号,1926年5月。《日商来会成交情况及其各种反映》(1958年),广东省档案馆藏,档案号304-1-19。。

应当指出,广交会异于西方博览会的许多做法,是特定历史条件 (包括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封锁和禁运)下的产物。改革开放后,广交会逐步失去了中国唯一外贸平台的垄断地位,自身也逐渐与国际接轨,但仍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

(本文作者 中共广州市委党史研究室副研究员 广州 510600)

(责任编辑 吴志军)

*本文是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项目“中国政府对港澳市场出口供应制度及实践研究 (1949—1978)”(GD14CDS01)的阶段性成果。

·研究综述·

猜你喜欢
广交会交易会展览会
2021国际花卉展览会
广交会首次线上线下融合举办
2020北方烟台果树苗木·生产资料交易会
2021年中国际铝工业展览会
中国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暨ITMA亚洲展览会
奋进广交会开放大窗口
第二届铝车轮展览会在上海成功举办
科技护航 为爱而来——记第96届中国劳动保护用品交易会
2016中国创新创业成果交易会在广州开幕
第117届广交会探路-创新型企业更有底气赢得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