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中国现代陶艺的转向优势

2015-01-30 02:06:08
中国民族博览 2015年10期
关键词:制瓷陶艺家陶艺

孟 蕾

(景德镇陶瓷学院,江西 景德镇 333000)

寻找中国现代陶艺的转向优势

孟蕾

(景德镇陶瓷学院,江西景德镇333000)

中国是世界上陶瓷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而今日的中国陶瓷艺术其形貌如何?它是否能生存下去一如已往之光荣?在众多现代艺术的形式中,现代陶艺如何才能占有强有力的发言权?一切疑问的源头都来于当代艺术正面临着现代的语言转向。现代语言学的转向不仅是世界当代艺术所面临的问题,更是中国现当代陶艺需要完成的使命。那么,与盲目被动地学习已较为成功转向的西方现代艺术相比,是否静下心来以“文化自觉”的意识重新回顾民族历史更能把握现代陶艺的转向优势呢?这里主要就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现代陶艺;陶瓷史;陶艺家

我们可以观察到,中华民族整体的文化发展是以每一次新血统的输入继之以对前的坚定,故中国的近代瓷器发展也并不像西人所想象,以为是从中国的轴心时代而遗传下来的,事实却是直至10世纪,这种工艺才开始萌芽,随后缓缓进步,17世纪清朝中期达到完美境地。中国的制瓷在每一个朝代总能推进一步,与中国整体文化发展相似,即都是在坚定继承前工艺的基础上稳定进步,迂缓而安静地向前蠕动着。这不仅是中国文化、艺术自身的进步状态,更是一种沉着坚定的生活范型,这与西方冒险进取的生活范性迥然不同。中国的现代陶艺,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必然继承着中国文化的一般特性。中国的现代陶艺虽然缺少一些西方现代陶艺的煊赫气焰,缺少西方现代陶艺急剧少壮性的突破革命精神,缺少西方现代陶艺技术上的创新,但多的却是一分老成的气度,一份坚定沉着的心态,这也是我们自存之根本。

中国现代陶艺的创作具有中国传统制瓷的痕迹,仍继承着中国传统的工艺美术创作哲学理论,而中国的现代陶艺家归根结底也具有中国传统艺术家的特性。一位优秀的艺术家、陶艺家我们相信他一定是个好人,首先要坚贞其心志,旷达其胸襟。即便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制作工艺的完善,中国的陶艺家仍钟情于传统的制瓷工艺,在分工极其细致的工序中乐于其中之安静、之静心。另外,在中国的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家文化中,儒家的“和谐之境”,道家的“妙道之境”,佛家的“圆融之境”。和谐、妙道、圆融之境讲求的都是“自然”二字。“中国文化精神不离现象以言本体,中国的绘画不离自然以言形象气韵”(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在现代陶艺的创作体裁中,中国的陶艺家始终善于表达对自然情怀的抒发与情感的寄托,以自然为题材述说着中国人喜于尘世的飘渺和平。

似乎中国的陶艺家早已发现,现代文明的世界在过度发展的机械文明里似乎无暇保障人类去享受它所制造的物质。如今机械的发明似乎不再为服役于人而创造,而是人为服役于机械而产生。那么,一切智慧之极点,一切知识之问题乃在于怎么样使“人”不失为“人”和他的怎样善享其生存。(林语堂 《吾国与吾民》,湖南文艺出版社,2012年)中国做陶的祖先们也似乎一开始就赋予了陶艺如此的精神文化,即陶者,淘也,依山取土,以水滤土,和水成型,这也许就是一个中国陶艺家的文化精神。他们似乎不需要过于先进的设备与机械工具,而是从简单实用的器具中体味着纯净的乐趣,将传统工艺材料和现代意识相连接得天衣无缝,这也使得中国的现代陶艺在平静和谐中体现手工感之强、工业痕迹之少。

也因如此,整体上中国的陶艺家似乎总是传统守旧的,运用传统的制瓷设备、以传统的体裁为载体,那么中国现代陶艺的现代性到底在哪儿?与西方相比,西方的现代陶艺受到各类现代艺术浪潮的影响,又为何中国的现代陶艺家很少创造反应社会冲突、人伦道德的现代陶艺作品?我想,这并非中国的陶艺家缺乏创造才能,也并非中国的陶艺家缺乏对现代人文社会的关怀,而是西方陶艺家还并没有完全了解中国陶艺家的创作精细与创作的合理性。

倘若有人想中国绘画家可以像梵高那样采取疯狂的笔触、癫狂的对比采取主观性极强的表达,又或者能像毕加索(Picasso)那样采取完全逻辑的观察,把一切绘画的对象简化到单纯的几何形体,用平面、角、线条来构图,把逻辑的学理运入绘画,这样的理想在中国显然是不会实现的。同样,倘若有人试图让中国陶艺家可以采取完全逻辑理性的观察,把一切逻辑理学运用到陶艺创作中,这显然也是不现实的。现代艺术的开端在西方尤其是在美国的现代陶艺是以继承毕加索绘画的“拼贴”发展的,而毕加索绘画的“拼贴”则是对塞尚的结构表现方法的继承,将“拼贴”发展成为一种方法论,最终改变了形式与结构的发展轨迹。毕加索的助手雕塑家冈萨雷斯在此基础上发展了结构雕塑,也为戴维,史密斯的出现做好了铺垫。也就是说美国后来这批现代陶艺家、雕塑家是从毕加索开始的,是在对形式-结构有极其理性而又严格的认识基础上持续推进的。

另外,西方的现代陶艺的发展自始自终都无法与当代艺术各流派尤其是抽象表现主义、波普艺术、达达主义等划出明显的艺术界限。而这些艺术形式你细观,会体会到它们巨大的社会性容量,她们的分量不能再与一般艺术家的作品相提并论,它们寻求的方向不同,不再注重技术上的问题,而是思想的开发、精神的拓展。与中国现代陶艺相比,西方的现代陶艺更具有社会批判性,是社会批判的有力武器。在这些作品中要么揭露现实弊端,要么曝光社会阴暗面,艺术家的敏感与表现的欲望成为最佳的武器。这也就是与中国陶艺的精细工艺相比,西方的现代陶艺家太能创作出出乎常理的艺术作品了。

那么,如此合乎情理的中国现代陶艺与西方打破常规,以自嘲和讥讽为创作主题的现代陶艺相比,中国的艺术家是否是最不现代的?中国的陶艺作品是否是最不懂得表达幽默的?我想这一原因还是要从中国传统美学思想谈起。

中国美学自从有了老庄之后,中国一切的政治家、艺术家都变成了幽默家。就拿中国瓷器诞生之初的常见器具“虎子”来说,其造型是一只虽血盆大口,但又憨态可掬的老虎,虽算不上精美,但风趣活泼。高雅的瓷器何以一出生就充满幽默之风?这正是中国人实用主义的影响。正如幽默产生于实用主义,中国人的艺术创作是非常的实用主义,而作为历来被归于工艺美术的陶瓷艺术制造者来说,他们更是实用主义者;幽默生于日常生活,中国人具有过分的日常生活常识,中国的艺术家也是如此。所以中国的幽默是知足悠闲的产物,并非中国人、中国的艺术家不懂幽默,而是与欧美流行的讥讽、夸张所产生的艺术幽默感不同。所以在现代陶瓷艺术的创作中,并非中国的陶艺家不知如何运用夸张、讥讽、嘲弄的艺术创作手法来表达幽默的艺术效果,而是中国陶艺家往往采取对社会恶行以容忍的态度,总能用惨然苦笑代替嘲笑,总能用性情冷静代替谴责。

我们首先要承认现代陶艺在中国的土壤里所经历的变迁绝对是与西方其他国家所不同的,全世界的现代陶艺可以有相似的发展与表现,但绝不会有相同的道路。不能因为与发展较为成熟的西方陶艺存在差异而说明其落后性,也更不能因为为了与其保持相似而可以掩盖磨灭各民族应有的判断力与自我决策力,我们要在发展中体现艺术语言、艺术创作的多样性与民族性。

中国虽具有上千年的制瓷文化,但现代陶艺对于中国来说却是一个发展不到四十年的新兴现代艺术形式,所背负的是上千年的历史,所不能割舍的也是上千年的制瓷工艺。没有任何一门新的艺术形式是以对先前艺术发展形式的完全否定作为进步的基础的,也没有任何一门艺术是能否认先前艺术而存在的。那么,观察中国现代陶艺的唯一方法,即所以观察其他各国艺术、各种艺术形式的唯一方法要研究各民族陶瓷艺术发展的历史,搜索本民族特殊陶瓷艺术形式的一般发展意义,而不是异民族的舶来艺术,这样才能渗透表面的、多样的形式而觅取发展的一般规律。

我们要做的是回顾自己的发展历史、自己的文化体系、分析已有的文化特色,只有潜心地对我国现代陶艺发展有积极的、自觉的研究,现代陶艺这门艺术的发展才不是盲目的,其发展的前景才不是局限的。对传统的重新认识既能从传统中“保留”人们已有的认可度,又能从传统中找到现代陶艺所能体现的社会时代感,这才是中国现代陶艺发展的与众不同,才是中国现代陶艺特殊语言的魅力所在。

[1]杨志.中国当代陶艺发展问题的新思考[J].艺术百家,2011,(A01):190-192.

[2]汪芳莉.论消费主义影响下中国现代陶艺的发展[J].陶瓷学报,2014,(04):436-438.

[3]刘颖睿.中国现代陶艺发展反思[J].艺术评论,2014,(11):146-149.

J05

A

猜你喜欢
制瓷陶艺家陶艺
手工制瓷技艺展示
景德镇陶瓷(2020年4期)2020-10-23 06:49:58
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
景德镇陶瓷(2020年4期)2020-10-23 06:49:48
耀州窑传统制瓷工艺的交互展示方法研究
“疯狂”的陶艺
小学生导刊(2018年1期)2018-03-15 08:02:40
学陶艺
做陶艺
陶元浴素——中国当代陶艺家黑白影像(NO.2)
景德镇手工制技艺瓷传承人生存困境及其对策
陶元浴素——中国当代陶艺家黑白影像(十一)
中外现代陶艺家作品
雕塑(1998年3期)1998-06-28 12:5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