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菊
(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云南 丽江 674199)
论纳西族东巴字画在现代镶嵌工艺中的应用
陈菊
(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云南丽江674199)
在旅游工艺品市场中,工艺品的文化地域意义并不能与现代设计并存,研究纳西族的东巴字画意义重大;对于改善丽江旅游工艺品市场有着重大的作用。纳西族的图画式古文字,称之为“森究鲁究”,而且东巴文是一种兼备表意和表音的图画式的象形文字。因此加深探讨是很具有实际意义的,可以充分利用到现代镶嵌工艺中。通过纳西族东巴字画在现代镶嵌工艺中的应用,了解到东巴文化的来源、东巴字画深厚文化的寓意、东巴字画在现代工艺中的应用等;明确地学习到东巴文化,深入地探讨其在工艺品中的运用。
纳西族;东巴文化; 工艺; 镶嵌;应用
纳西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在这个被世人称为“象形文古国”的纳西族;在他们所生活的区域内,创造出来独特的象形文字;不仅缔造了辉煌的古代文明,而且丰富了纳西族甚至全中国的古老文化。东巴文化是指纳西族古代文化,因保存于东巴教而得名,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纳西族先民的这种古老图画式文字,它的主要作用是书写东巴经典古籍;在民间也有记事和书写书信等日常生活中的功用。
(一)东巴字画的发展历史
东巴字画一方面是来源于古老的东巴象形文字,一方面也是来源于丰富多彩的东巴宗教活动。
纳西族的图画式象形古文字,在纳西语中称为“森究鲁究”;“森”意为木,“鲁”意为石,“究”意为痕迹;所以“森究鲁究”的意思为木石之上的痕迹。①从最初刻画在木、石上的单一或少量的记号图画,发展到大量的、约定俗成相对固定的图像符号,②到能够应用到更多的图像符号或是图画来记录复杂的事件,再到能够书写、记载长篇著作,它经历过漫长的发展时期,这只能够总结为:它是多少纳西人、多少代纳西人集体智慧和共同劳动的结晶。
一提到宗教,人们往往想起寺庙、道观与教堂,想起和尚、喇嘛和牧师;想起念经、作法与禅坐。在普通百姓的印象中,宗教似乎与历史遗产、文化古迹有着某种关联。在生产力低下的原始社会,人在自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分不清自然力与人的区别,于是便把支配自己生活的自然力人格化变成超自然的神灵;③纳西族过去的生活在许多环节上就是一项宗教活动。东巴教源于纳西族初期社会中的氏族宗教。唐代一中甸白地的纳西族祭师们借用藏族本波教祖师丁巴什罗的称号,创造了东巴什罗祖师的形象,对原始氏族宗教崇拜的神灵鬼怪加以充实、完善;对原有的祭祀诵词进行修正和补充,用象形文字书写口诵经文,如果古人们的一切文化活动都逃出去原始宗教的话,那原始宗教便是人类文化的摇篮,图画、文字、吟诵等都是在宗教这个摇篮中壮大、成长的。
(二)镶嵌工艺的发展历史
镶嵌工艺,是以各种材质的材料嵌入和镶入木中或表面,组合成各种图形、图案,结合两种技法及各种材料表现出更为独特的工艺效果;自然材质和人工材质的组合反到更好地体现了镶嵌工艺的质感。中国镶嵌工艺产生的时期是非常早的,夏商周时期已出现非常好的镶嵌工艺;早期镶嵌工艺所用的材料多以金银、螺钿、大理石、瓷等为主,制成的物件有首饰盒、餐盒、桌椅等。而现如今材料更是丰富多样,常在工艺中使用到铜丝、铜片、蛋壳(蛋壳粉)、宝石、色漆(粉)等无所不奇的材料。镶嵌工艺在唐代时期已有很大的发展,宋代对镶嵌工艺有更为广泛的推用;明代末期,扬州工匠周柱将镶嵌工艺再一次改进和推广,以宝石、珊瑚、金银丝、珍珠、翡翠、水晶、玛瑙等材料,用这些材料雕成山水人物、树木楼台等形象,把雕刻的形象嵌在红木、紫檀、花梨上,制成各种器物;到清代,统治阶级一味追求雍容、富贵,讲究工艺之美,以“奇”为珍稀,所以这个时期在许多工艺品上都最求镶嵌工艺的奢华之美,特别是在皇宫中,更是以各种红、蓝宝石为镶嵌材料,嵌入器物中,组成精美的工艺品,这种镶嵌工艺又称为“百宝嵌”。
现代镶嵌工艺受到早期镶嵌的影响,发展出更多的镶嵌方法和技术。例如:蛋壳镶嵌是现代镶嵌艺术创作中的重要表现手段,蛋壳镶嵌的表现增强了现代镶嵌艺术的表现性和观赏性。
(一)东巴字画与镶嵌工艺的关系
王超鹰先生在《东巴文字与现代设计》一文中谈到东巴字画与现代设计的联系与应用。他认为:东巴字画在字型绘画上和表现特色上有着许多与古人类文字幼年时期所具有的元素。可以从王超鹰先生的著作中总结出东巴字画与镶嵌工艺的联系表现为:第一,东巴字画采取了直接描绘的手法对文字、图画进行设计并运用到现代镶嵌工艺中;纳西族先民对动、植物的活动与生长的现象,进行图画式记载,现代人看了也能辨别出图画式文字的大致含义,运用到镶嵌工艺中既是形的表现,也是意的传达。第二,东巴字画注重局部特征的强调;东巴字画是东巴文和东巴绘画的结合,是人类经过不断对实物的揣摩而生成的,它能够抓住事物的外形和意义来描绘,因而它具备生命力和传播的价值;所以可以提升现代设计的风格和文化价值。第三,东巴字画在描绘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其生动形象的特点。 第四,东巴字画是居于图画和文字之间,因此,可称它为图画文字;在现代设计中,常常看到一些设计中出现繁体字、甲骨文等表现形式,这往往是一种修饰;而东巴字画恰恰能够直观表达其寓意,又可以增强它的审美效果,还可以体现出现代镶嵌工艺所追求的独特性。
虽然现在的工艺品市场上存在一些以东巴字画作为装饰图案的工艺品,但这些工艺品相对杂乱,缺乏统一、独立的文化形象。东巴字画出现在镶嵌工艺品中已经是打破了传统的镶嵌工艺,凸显出了现代镶嵌工艺的独特意义。东巴字画在镶嵌工艺中使用表现出了工艺品民族视觉形象,提升了工艺品的独特文化性、装饰性效果;也表现出东巴字画的广泛应用,是民族图案在现代设计中更合理的使用,并传承和发扬。纳西族东巴字画在提炼设计的过程中保持其特色,使其图形式的文字、图画更简约地保存下来并在镶嵌工艺中得到广泛应用。这说明东巴字画 有其存在和使用的意义。首先它的形象优美而个性突出,其次从含义寓意上来说 它并不是一种象形文字,而是更具有图画记事的特征。运用东巴字画在现代镶嵌工艺中表现出其具有一定的传播意义,体现出现代镶嵌工艺品的文化意义和价值所在。
(二)东巴字画在镶嵌中的应用
东巴字画中的图案受到东巴教的影响,带有浓郁的宗教色彩。它的符号具有固有的形态和寓意。东巴字画在继承纳西族东巴文化的基础上,通过长时间的积累构造出它独有的符号体系,突出了艺术之所在。现代设计图案从民族文化中来分析、选择、简括来提取现代设计中所需的图案元素。现代图形设计的构成多是运用非对称形式,但追求完整、对比的视觉效果;节奏形式、虚与实的构图形式;镶嵌图案在东巴字画中的提炼主要是运用到“打撒重构”的表现方式,在排列形式上得到在现代设计中所需要的图案。东巴字画的图画形式比较明显,民族色彩浓郁,运用在现代镶嵌工艺中不能凸显出现代设计的风格。
东巴字画打破了符号世界与生活世界的界限,做到了“字为图用”、“古为今用”。把远古的文化运用到当代工艺中;镶嵌工艺创意之所在是将东巴字画中具有魅力的装饰图案,以符号的图像形式表现在镶嵌工艺作品中。任何图案的使用都是有一定的组合规律,东巴图案在镶嵌工艺作品使用也是要遵循图案构成比例;在设计中考虑到主图案和辅助图案的比例构成,使整体效果更加协调。在镶嵌工艺作品中图案使用首先遵循形式美法则,形式美是指镶嵌主体和图案形象在整体形式上的美感;如东巴字画中“花”的书写形式,便是形象和简单地描绘出“花”的含义,一眼便识别出字体的意义。这种图案在现代设计中更加生动,运用起来更加具有地方特色。
注释:
①赵世红,和品正.东巴艺术[M].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47.
②申甲田.东巴图典:纳西人的精神世界[J].山西档案,2010:4.
③赵世红,和品正.东巴艺术[M].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3.
[1]赵世红,和品正.东巴艺术[M].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
[2]大番茄传媒机构.活着的象形文字[M].云南:云南出版社,2007.
[3]杨林军,赵孟雄.细想战线——东巴字画商品利用的情况调查与分析[J].思想战线,2011年(S1).
[5]杨林军,李锡.对丽江古城旅游中东巴字画开发现状的忧思.丽江东巴协会,2009,6,11.
[6]王宣.中国传统图形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传承.长沙:湖南轻工业高等专科学校,2003,12,第15卷第4期.
TB472
A
陈菊(1988-),女,四川,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助教,本科,学士,研究方向:旅游工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