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 - 8431(2015)05 - 0062 - 04
〔收稿日期〕2015-07-20
〔作者简介〕杜秀清(1966-),女,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市情与发展研究室副主任、副教授。
“民生”是指全体民众的生活、生存及发展状态,民生问题是涉及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充分认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意义,正确对待诸如收入、教育、就业、住房、医疗、养老、食品卫生、安全生产等民生问题,进一步探索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相关路径。
一、新的历史条件下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意义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新的历史条件下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从提高综合国力、巩固执政基础、缓解社会焦虑等视角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的需要。综合国力强大,离不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各个领域的建设图强。经济发展、政局稳定、科技发展、国防事业发展、教育医疗、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是综合国力增强的标志。综合国力是一个国家所拥有的生存、发展以及对外部施加影响的各种力量和条件的总和,是衡量一个国家基本国情和基本资源最重要的指标,主要包括经济、政治、科技、军事、外交等实力。资料显示,2014年,中国GDP总量10.38万亿美元,是世界第二经济强国,但中国人口13.6亿人,人均GDP7589美元,世界排名第77位。世界最强军队排行榜中国位列第三,前两名是美国和俄罗斯。《2014- 2015年全球竞争力报告》中国排名第28位,排名前十位分别是瑞士、新加坡、美国、芬兰、德国、日本、中国香港、荷兰、英国、瑞典。报告显示,中国的政府效率有所改善(第31位)、但中国在一些领域仍然较弱,包括中国的高等教育和培训(第65位)、腐败(第66位)、保障问题(第68 位)、可靠度较低(第80位)、缺乏透明度(第43位)。因此,我们党继续强调指出,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必须加快社会事业改革,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更好满足人民需求。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二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巩固共产党执政基础的需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本质特征。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始终把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能不能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能不能把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解决好,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重要检验。苏联共产党74年执政经验表明,执政党只有不断发展生产力,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才能增强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明确指出“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党的十八大报告继续对保障和改善民生进行全面部署,着重强调“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
三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消除社会焦虑推进社会和谐的需要。社会焦虑,主要是指社会成员当中普遍存在着一种紧张不安的心理状态。社会焦虑反映在人们对于物质生活现状和未来的担忧、人们的不公平感的增强,尊严感和满足感的降低。主要集中于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焦虑,如对官员腐败、通货膨胀、垄断企业的高收入、分配不公、负利率、高物价、高房价等等现象的直接担忧和不满。在改革开放前,社会控制力非常强大,人们的信仰基本一致,加上计划经济包揽一切的特点,社会焦虑感几乎不存在。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社会位置不断在重新洗牌,社会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很多,民众的人生不确定感越来越强,对未来生存、发展充满了普遍的焦虑。无论是工人群体、农民群体,还是干部群体,无论是条件优越的东部地区,还是艰苦的西部地区,都存在着焦虑、愤恨、浮躁等社会现象。事实表明,一个社会如果存在大量焦虑情绪的话,是十分不利的。一方面它会造成大量社会问题,另一方面会放大人们对一些社会问题的不满。而缓解社会焦虑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改善民生,只有改善民生,着力解决许多困扰民众的收入差距问题、分配不公问题、就业差别乱象、官员腐败等利益问题,就能维护社会稳定、推进社会和谐。
二、当前民生问题的主要表现及影响
民生问题,就是与老百姓生活紧密相关的生存、生活、发展问题,理论界普遍认为,民生问题大体上包括由低到高的三个层面的内容:民众基本生计状态的底线、民众基本的发展机会和发展能力、民众基本生存线以上的社会福利状况。新的历史条件下,这些基本的民生问题集中表现为民众对收入两极分化的极度不满,不断滋生增多的官员腐败现象的深度愤怒,继续生存生活发展环境的担忧焦虑等,这些问题对民众个体、群体以及整个社会都带来很大的影响。
(一)持续的收入两极分化必然会导致大多数民众的极度不满
2014年,中国基尼系数0.469,超过0.4低于0.5,处在收入差距较大的黄灯区。基尼系数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中国持续15年时间收入差距较大,贫富两极分化,给社会带来的不仅仅是储蓄率的上升,同时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进而造成社会动荡,危及社会主义人民政权。2009年,世界银行发布了一份数据报告,最高收入的20%人口的平均收入和最低收入20%人口的平均收入,这两个数字的比在中国是10.7倍,而美国是8.4倍,俄罗斯是4.5倍,印度是4.9倍,最低的是日本,只有3.4倍。中国20%的高收入者平均收入是20%的低收入者收入的10.7倍,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利益格局的平衡。利益格局,是指在一定社会和制度环境下形成的以经济效益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社会利益形态。当基尼系数大体在0.4—0.5之间,学界认为进入中度扭曲的利益格局。这时收入分配制度不尽合理,政府公共政策的公平公证出了问题,但公权力的运行大体能够被有效控制和约束。收入两极分化较大,必然会引发低收入群体的情绪不稳、心态失和甚至烦躁愤怒,一定程度会出现烧、伤、抢、夺等社会不良事件,甚至会引发相关政治倾向问题,影响社会安定和谐局面。
(二)不断滋生增多的官员腐败现象一定程度触动了大多数民众的承受底线
应该说30多年的改革开放给中国经济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大多民众过上了丰衣足食的日子,百姓的基本生计状态得到了维持。同时不可否认,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进行,许多社会问题诸如官员腐败现象与时俱增,严重触动了民众的心理承受底线。吴敬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在《影子里的中国》一书中严肃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贫富差距的首要原因是腐败和垄断,权力寻租的租金总额达到了整个国民财富的20%-30%。权力寻租,既是市场经济的结果,也是官员腐败现象的具体体现,诸如权物交易、权钱交易、权权交易、权情交易、权色交易等,这是把“留下买路钱”的绿林规则移植到了官场。仅2014年,全国检察机关共立案侦查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等职务犯罪5.5万余人。现实生活中,从暴狂打交警的个别县委书记,到天价表、天价烟部分局长,从房叔、房婶、房姐,到不雅视频的大小官员,从位高权重的中央政治局委员,到某些街道、乡镇的区长、镇长、村长及乡镇村助理员等,暴露出贪婪、狂妄、嚣张、无畏的本性。这些人热衷于权术,却忘记了权力背后紧密相连的责任,虽是少数却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广大民众的心理不平情绪,仇富、仇官现象在全国各地时有发生,诸如贵州瓮安事件、“9.21乌坎事件”等,从表面看原因不一,但从根源探究均是在矿产资源开发、移民安置、建筑拆迁、征地补偿等工作中,侵犯群众利益的事情屡有发生。而在处置这些矛盾纠纷和群体事件过程中,一些干部作风粗暴、工作方法简单,工作不作为、不到位,不能正视和准确把握群众利益的诉求点,导致干群关系紧张,警民关系紧张。
(三)众多的食品安全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等安全现象引发了全体民众对未来生活的严重焦虑
食品安全问题十分严重。中国人本来就有着“民以食为天”的饮食文化传统,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饮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吃得饱之外还要吃得美味,吃得美味之外还要吃得营养,但这一切的根源还是需要有“安全”作为保障。食品安全最令人心忧。2014年中国全面小康进程中“最受关注的十大焦点问题”是:食品安全(55.1%)、腐败问题(48%)、物价(43.4%)、房价(41.2%)、医疗改革(40.5%)、贫富差距(36.9%)、环境保护(36.5%)、就业问题(33.2%)、社会保障(31.5%)、社会道德风气(31.1%)。食品安全是目前全体民众最关心、最担忧的问题,也是发生问题最具体、最频繁、最具有危害性的问题。从普遍残存化肥、农药等物质的蔬菜、水果,到在食品加工中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和其他化学用品,从制造、加工食品的过程中使用劣质原料如“地沟油”“注水猪肉”,到食品中的铅、锡、汞、锌等重金属污染,无一都暴露出中国食品问题的严重性、危害性。食品安全健康问题深层次影响全体民众的心理承受底线,触动民众对生存、生活现状的担忧、焦虑。
环境污染问题不断增加。环境是指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环境污染指自然的或人为的向环境中添加某种物质而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而产生危害的行为。中国环境问题大体包括大气污染问题、水环境污染问题、垃圾处理问题、土地荒漠化和沙灾问题、水土流失问题、旱灾和水灾问题、生物多样性破坏问题、WTO与环境问题、三峡库区的环境问题、持久性有机物污染问题。《2014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全国开展空气质量新标准监测的161个城市中,仅仅有16个城市空气质量年均值达标,145个城市空气质量超标。全国有470个城市(区、县)开展了降水监测,酸雨城市比例为29.8%,酸雨频率平均为17.4%。全国423条主要河流、62座重点湖泊(水库)的968个国控地表水监测断面(点位)开展了水质监测,Ⅰ、Ⅱ、Ⅲ、Ⅳ、Ⅴ、劣Ⅴ类水质断面分别占3.4%、30.4%、29.3%、20.9%、6.8%、9.2%,一类水质仅为3.4%,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总磷和五日生化需氧量。在4896个地下水监测点位中,水质优良级的监测点比例为10.8%,良好级的监测点比例为25.9%,较好级的监测点比例为1.8%,较差级的监测点比例为45.4%,极差级的监测点比例为16.1%。全国近岸海域301个国控监测点中,一、二、三、四及劣四类海水分别占28.6%、38.2%、7.0%、7.6%、18.6%,主要污染指标为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2013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一般”。2461个县域中,“优”、“良”、“一般”、“较差”和“差”的县域分别有558个、1051个、641个、196个和15个。生态环境质量为“优”和“良”的县域占国土面积的46.7%,“一般”的县域占23.0%,“较差”和“差”的县域占30.3%。环境污染已严重危害大气、水质,危及全体民众的生存。
三、多方合力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民生问题,不仅是众多民众的根本利益取舍问题,更是深层次关乎社会建设成败和国家稳定、安全、健康发展的大局问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应主要从稳定收入、政策制定、制度构建、安全发展诸方面入手,多方合力努力使人民群众对生存现状满意,对未来生存空间和发展机会满意。
(一)大力发展经济,力求稳定增加居民收入
发展是进一步加强和改善民生的前提和关键。只有大力发展经济,经济基础实力雄厚,才能稳步增加居民收入,使群众过上安心、舒心、放心的日子。众所周知,目前中国经济已处于新常态,在新常态下大力发展经济,就是要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居民收入占比上升,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明确指出,2015年中国经济要着眼于保持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双目标”,坚持稳政策、稳预期和促改革、调结构“双结合”,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因此,必须着重抓好经济发展,迅速转变观念,调整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产业转型升级,走创新引领发展的道路。
(二)合理制定相关策略,全力校正中国利益格局
利益格局是指以经济效益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社会利益形态,收入分配制度的合理性、公共政策的公平正义性、对公权力约束的有效性是决定利益格局基本形态的三大要素。实践证明,利益格局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经济问题,更是一种以经济问题表现出的政治问题。面对中国持续15年的收入差距问题,基尼系数处于0.4-0.5之间,深层次体现出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不合理,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占比狭小,二次分配中民生支出占比较低。政府公共政策公平正义有时难以体现,国有企业与中小企业的不公平对待,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利益群体存在着严重的不均等现象。公权力的约束制衡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事实上当代中国已经形成三大既得利益集团,即:以部分官员为代表的权贵利益群体、以垄断企业为代表的垄断利益群体、以房地产、资源行业为代表的地产资源利益群体。在这种情形下,校正利益格局要制定相关策略,一是出台收入分配制度变革方案,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例,二次分配提高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二是确保政府公共政策的公平公正,对不同类型的企业提供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为社会成员在医疗、教育、社保等领域提供相对公平的发展环境。三是严格规范公权力运行,加大约束和监督力度,谨防权力错用、滥用,从根本上遏制灰色权力、灰色资本、灰色暴利泛滥。
(三)不断完善制度建设,逐步形成有效机制
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居民收入的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体系建设,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继续推动卫生事业的改革发展,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在此基础上,畅通利益诉求渠道,完善利益表达机制。马克思说:“发表意见的自由是一切自由中最神圣的,因为它是一切的基础”。要合理妥善解决一些民生问题,必须健全相关的法律制度,尤其是建立合理的运行机制,给予民众充分表达的权利,保障民众的合法利益。通过建立群众意见反馈制度、落实制度,切实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特别重视解决好最困难、最落后地区群众的利益,并把这作为衡量干部的政治品质和工作能力的重要内容。
(四)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确保整个社会和谐运行、安全发展
政府必须强化责任,全心全意做好公共服务,一心一意地解决好民生问题,创造和改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制度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确保整个社会和谐运行、安全发展,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一是着力推进公共财政体制改革。实现从生产建设型财政向公共服务型财政转变,公共财政应更多关注公共卫生、公共教育、公共救济、公共安全、公共交通、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等社会公共领域。政府应改变自己的角色,集中精力搞好宏观调控和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把企业的生产经营权和投资决策权真正交给企业,把社会自我调节的管理职能交给中介机构,把群众自治范围内的事情交给群众自己依法办理。二是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逐步改进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方式。在一些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方式上,如养老服务、住房保障方面,需要实现逐步由直接负责到支付购买的重要转变。政府的财政扶持需进一步加强对个人或家庭扶持,进而减少各级中间机构的行政性截留或挪用。进一步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重点是加强基层社会管理的基础建设,强化城乡社区自治组织的社会管理和服务功能,健全新型社区服务体系。三是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统一权威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构,建立最严格的覆盖全过程的监管制度,建立食品原产地可追溯制度和质量标识制度,保障食品药品安全。深化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改革,建立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