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多
(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福州350000)
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的历史
张多
(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福州350000)
在新时期世情、国情、党情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些变化不断凸显出当下从严治党的必要性。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将从严治党上升到“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并指出要将全面从严治党成为党的建设新常态。考察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治党的历史,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在把握“严”字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以贯之的接力,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启示:一是要坚定理想信念、二是要严格党员标准、三是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四是要坚持从严治吏、五是要完善党规党法。
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历史;启示
在中国共产党九十多年的历史中,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这一方针不断完善。由于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不尽相同,几代领导人关于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思想也各有侧重。在考察从严治党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几点有益启示。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基础的变化,中国社会的阶级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这要求中国共产党必须从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的革命分子中大量发展党员,使之成为一个具有广泛群众性的大党,然而非工人阶级党员数量的增加也给党内带来了非无产阶级的思想倾向。导致了中共在进行革命的过程中,出现了部分如同张国焘公然另立中央、叛变投敌的反革命分子。统一思想、强调严明的组织纪律便成为了党在革命中不可不面对的巨大挑战。
中国共产党在党内同“左”倾“右”倾和共产国际错误思潮的斗争中,加深党对自身建设的认识,把思想领导和思想教育放在党的建设的首要位置。当时毛泽东在《古田会议决议》中,明确提出彻底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并制定以马列主义基本理论思想教育为主的详尽措施。毛泽东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重视调查研究,开创性的运用“整风”运动、批评与自我批评等行之有效的形式改造和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中共七大标志着毛泽东思想成为全党的指导思想,中共的核心层领导权威、思想权威、组织权威得到了全面确立和整合,党内空前团结。在处理党内矛盾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形成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正确的党内斗争方针。毛泽东关于从思想上治党的战略构想,是根据中国自身的特点及其社会政治的状况,把马克思主义党建原理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
的产物。
在组织建设方面,我们党把列宁所确立的民主集中制作为党的组织原则。毛泽东特别强调,要坚持“四个服从”,要反对家长制和极端民主化两种倾向。关于毛泽东民主集中制的论述,给我们党在制度上反对“一言堂”、反对个人崇拜也反对革命时期“泛民主”化提供理论依据,进而对从严治党起到积极作用。
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胜利之际,毛泽东及时地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两个务必”,作为今后执政党应防止资产阶级糖衣炮弹攻击的警告。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开始探索执政党的反腐倡廉道路,毛泽东曾说过“治国就是治吏”,他概括出“任人唯贤”“德才兼备”的干部路线,反对任人唯亲的做法。在处理刘青山、张子善等重大贪污罪犯,党中央表现了高度的自觉性和巨大的决心和魄力,真正做到了从高级干部抓起,敢于碰硬,从严治党。毛泽东在建国后领导党员和政府初步探索建立了一些监督制度。首先,成立中央和地方各级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同时,毛泽东在从严治党中始终坚持群众路线和民主监督,在《共同纲领》中规定县市以上各级政府设人民监察机关。建国初期的信访工作和新闻监督工作一度非常活跃,“三反”“五反”等群众性运动也对反腐倡廉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
这一历史时期从严治党的主要特点是从严抓思想建设,坚定革命理想信念。在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毛泽东创造性地提出了“思想建党”的科学命题。坚持无产阶级的思想领导,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消极影响;要求党员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马克思主义人生观。成功地解决了我们党的建设和中国革命进程中一系列重大问题。
我们党从50年代后期以来,由于党在指导方针上出现了严重失误,社会主义建设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进程,特别是发生了“文化大革命”那样的全局性失误,使党的建设遭到严重破坏。国际上,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就是在这样的国内背景和国际局势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开始了艰难的拨乱反正和对执政党建设问题的新探索。从历史的教训中,全党充分认识到党的建设中长期存在的重思想建设而轻制度建设的偏颇。正是在这个基础上,邓小平强调要把党内民主和国家政治社会生活加以制度化和法律化。
邓小平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中指出“党和国家现行的一些具体制度中,还存在不少的弊端,妨碍甚至严重妨碍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如何消除这些弊端,真正做到从严治党,邓小平认为要做到:
一是干部人事制度从严。邓小平曾深刻指出,“党要管党,一管党员,二管干部。对执政党来说,党要管党,最关键的是干部问题。”要克服个人领导,应当从党政分开、权利下放开始改革。他还提出了党员干部的“四化标准”,有步骤地废除干部职务终身制,坚决清理“三种人”,使我们党的领导干部队伍呈现出新的活力。
二是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邓小平要求在纪检工作中坚持“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的方针,既支持保护改革开放又一贯坚持反对腐败。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同时邓小平也提出在不搞运动的前提下,依靠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下治腐。
三是确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即“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我们国家从此踏上从人治到法治改革的征途。依法治国必先依法治党,邓小平要求,“公民在法律和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党员在党章和党纪面前人人平等。”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法律、法规先后颁布了300多个文件,为依法从严治党提供保障和依据。
这一历史时期从严治党的主要特点是加强制度建设保障从严治党,从而体现从严治党的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和稳定性。通过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不懈的努力和探索,制度建设方面取得长足的进步,主要体现在:强化制度意识,提高全党对于制度建设的自觉性;建立健全程序化党内制度,提高了制度实施的可操作性;加强党内监督和纪律处理,不断提高制度的严肃性和有效性。
江泽民同志从严治党思想产生于世纪之交的国内外新形势下。国内,我国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新旧经济体制转换带来的矛盾更加突出,“八九”政治风波刚刚平息。国际上,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社会主义的发展遭到了严重的挫折。同时西方发达国家加紧实施“西化”和“分化”我们国家的战略意图。
在充满挑战与希望的世纪之交,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新形势下从严治党提出更高的要求。江泽民同志在中纪委第四次全会说:“党的性质、党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所处的地位、党肩负的历史使命,要求我们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治党始终坚强有力,治国必会正确有效。”江泽民的多次讲话目的就是要告诉我们,越是改革开放,发展经济,越要改进党的建设,加强从严治党。
党中央创造性地开展“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三讲”教育,号召全党同志学习、学习、再学习,并用“八个坚持、八个反对”来要求和制约干部。在《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的讲话中江泽民同志提出用“三严四自”工程来提高领导干部素质。2000年,江泽民同志进一步将“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明确为“两大历史性课题”。江泽民同志强调,要坚持和完善能够保证党的领导坚强有力和社会主义兴旺发达的一整套制度,对配偶子女的监督,对跑官要官、拉帮结伙等违法行为,必须用各种手段进行追责和惩处,以保障这套制度能够得到严格遵守。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也从制度上把从严治党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这一历史时期从严治党的主要特点是坚持从思想和制度上并举,“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和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也不可偏废。”为防止改革开放后资本主义腐朽的东西乘虚而入,导致腐败现象病毒般的传播和扩散从而脱离群众,中央开展的众多教育活动就是为了使党员干部政治信仰不动摇,锤炼自身道德品质。同时,为了努力从源头上预防治理腐败,要求对党员干部严格管理、严格监督,严格按党章、党的制度和规定办事。
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虽然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但世界仍然存在着许多不稳定和不和谐的因素。从国内来看,虽然我国的经济、社会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是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却未化解,我国既面临着“黄金发展期”,又面临着“矛盾凸显期”,这些都对党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代表的党中央在继承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础上,根据国内外新形势,在提高党的科学化建设水平的基础上对从严治党的内容作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胡锦涛同志明确地提出了反腐倡廉建设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这一战略指导方针,即构建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反腐体系以此来掌握反腐的主动权。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将反腐倡廉从作风建设中单列出来形成“五位一体”的党建新布局。
胡锦涛同志主政的10年任期,他在反腐问题上都表现得态度坚决。特别是对陈良宇和薄熙来两位原政治局委员立案检查,群众切实感受到了中央“不管涉及到谁,都要一查到底”的决心。
根据顺应时代发展、推进事业发展和加强党的建设的迫切需要,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大战略任务,强调要把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学习型党组织。胡锦涛同志同时要求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党的十七大在关于党的建设的部署中,明确提出要在全党范围内,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党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这些举措都是为建设科学严密完备管用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做的不懈努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根据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高度,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复兴的高度看待从严治党。
(一)思想建设从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从严治党靠教育,从源头上清除不正之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要做到加强理论学习。切实抓好意识形态工作。当前,意识形态领域呈现出新的特点。面对这些不利于从严治党的意识形态,习近平同志强调首先应该巩固党校、干部学院、社会科学院、高校、理论学习中心组等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宣传的主阵地。而后在巩固主阵地的同时,大踏步向新媒体如互联网阵地迈进。意识形态工作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中,所以要动员各条战线各个部门一起来做,把宣传思想工作同各个领域的行政管理、行业管理、社会管理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不断增进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对党的信赖、信念和信心。
(二)组织建设从严
十八大以来,党在认真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的指导下,在组织建设方面,又迈出了新步伐,主要体现在:一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增强组织纪律。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二是加强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2014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各地按照新《细则》的总要求“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已开始执行严控党员数量、完善发展党员程序的相关政策,坚决把动机不纯,品行不正者挡在党外。三是从严任用选拔干部。修订后的《干部任用条例》坚持从严治党、从严管理干部,从选拔任用的资格条件到各个环节,以及纪律监督等各个方面,有效遏制党内“拉票”“作秀”等一系列干部任用的陋习,推行政府官员财产申报制度,使“政府的事”透明,这些都体现和强化了从严选拔任用干部的要求。
(三)作风建设从严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和“钉钉子的精神”狠抓作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受到广泛好评。中央政治局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八项规定为标志拉开了新时期作风建设的序幕。2013年初,习近平做出批示,要求厉行节约、反对浪费。2013年10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并同意印发《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表明了中央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这些新举措虽然看似小事,却以小抓大,以面盖全,体现了中央关心群众生活、注意改善民生的为民情怀。纵观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在作风建设的总体部署上步步推进、环环相扣。从2013年6月份开始,在全党自上而下开展了大规模的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明确提出“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安徽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对作风建设作了进一步的升华,提出了干部要做到“三严三实”即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重要论述。
(四)反腐倡廉建设从严
在反腐倡廉建设方面,新一届领导集体上任后对纪检监察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所作出的重大突破彰显出对惩治腐败现象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决心。一是明确党委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的监督责任。二是强化上级纪委对下级纪委的领导。三是改进和完善巡视制度,做到对地方、部门、企事业单位全覆盖。四是扎实开展专项治理工作,如专车问题、“裸官”问题、展开国际追逃贪官行动等。五是下放审批权限,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坚决消除权力设租寻租空间。据统计,十八大以来至2014年底,已结案处理或正在立案审查的中管干部99人,31个省份立案调查的厅局级及以下官员达656人。
(五)制度建设从严
2013年5月27日公布的《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度条例》及《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备案规定》标志着党迈出了用制度约束权力的重要一步。新时期,我们党将制度建设作为“顶层设计”全面推进从严治党,将党内法规制度注入新的活力。集中体现在:一是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紧密结合,坚定理想信念。二是将组织建设融入制度建设,以民主集中制原则为指导。三是将作风建设融入制度建设,实现作风建设机制化。四是将反腐倡廉建设融入制度建设,把权利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的主要特点是将从严治党融入到党的建设各个方面,不留死角。习近平在我们党90多年历史上首次提出“全面从严治党”。过去我们党从严治党主要侧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新时期,“全面从严治党”深刻贯彻于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的各项工作中,五个建设相互推动,相互促进,强调推进党的建设要“严”字当头,使我们党对自身建设规律的认识又达到了一个新境界。
回顾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条有益启示:
(一)坚定理想信念是从严治党的核心
我们党历来重视从思想建设的角度加强党的建设,理想信念是我们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决定因素。从严治党,首先是从严教育,坚定地在思想上同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是从严治党的根本要求。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把思想领导和思想教育放在党的建设的首要位置来克服非无产阶级思想。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注重制度建设和法治建设的思想并不是对思想建设的贬低和抛弃。邓小平一如既往地强调思想建设是各项建设的基础,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加强和重视马克思主义理
论的学习,通过教育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习近平认为,“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精神涣散,思想动摇,谈不上“从严”二字。这两个比喻很好地概括出,坚定的信仰始终是党员、干部站稳政治立场、抵御各种诱惑的决定性因素。如果理想信念发生动摇,哪怕是一念之差,也会导致严重的后果。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可见,对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是任何时候都不能松懈的。
(二)严格党员标准是从严治党的基础
组织建设关系着党的中心工作的实现,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宁曾一针见血的指出,“参加执政党的引诱力目前是很大的。”目前,中共党员数量已经达到8700多万名,在如此庞大的队伍中,党员素质良莠不齐,部分党员暮气沉沉没有作为甚至背叛人民背叛国家,所以我们要坚决把动机不纯,品行不正者挡在党外。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就明确提出共产党员不仅要在组织上入党,而且还要真正从思想上入党,加强组织性和纪律性,成为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要靠千千万万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来体现,党的执政使命要靠千千万万党员卓有成效的工作来完成,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必须落实到党员队伍的管理中去。”同时,只有严格党员标准,提高党员素质,才能清除党内动机不纯、品行不良的投机分子,才能够真正贯彻从严治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
(三)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从严治党的条件
马克思曾指出:“必须绝对保持党的纪律,否则将一事无成。”党内生活是锻炼党性、提高思想觉悟的熔炉。一连串腐败案件和脱离群众的案例,也正是因为个别党员干部无视党纪党规导致政治生态和从政环境出了问题。毛泽东曾多次告诫各级党员干部:“我们要搞五湖四海,不要搞山头主义。”某些单位把精力都放在争权夺利和搞“团团伙伙”上,导致单位组织涣散、纪律松弛,歪风盛行,内耗严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内政治生活是党组织教育管理党员和党员进行党性锻炼的主要平台,从严治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真正以“红红脸,出出汗”精神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经历了一次严格的党内政治生活锻炼,思想受到洗礼,灵魂受到触动。有什么样的党内政治生活,就有什么样的党员和党风。只有在全党严肃认真开展党内政治生活,才能将从严治党成为新常态。
(四)坚持从严治吏是从严治党的关键
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是全党的表率,从严治党必须首先治理好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我们不断推进干部任用选拔制度的科学化和透明化。江泽民同志把从严治吏比作是从严治党的“牛鼻子”,把这个关键抓好了才能在下级和基层中有说服力。打铁还需自身硬,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干部队伍建设,就培养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好干部的“二十字”标准,“三严三实”和“四有”要求。而反对腐败,重视对干部的监督,建设廉洁政治,保持党的肌体健康,始终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
(五)完善党规党法是从严治党的保障
从严治党、党要管党应要完善制度形成长效机制,切忌“新官上任三把火”。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报告上指出,我们党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吃了把领导人说的话当做“法”的大亏。“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走向反面。”民主集中制一直是党内生活的基本准则,是增强党的创造活力、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背离了民主集中制这个根本组织原则将会导致家长制、“一言堂”和“牛栏关猫”等党内不健康的情况出现。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刻认识到制度建设的重要性,他在不同的场合、从不同的角度,多次重申和强调我们党历来关于制度建设的思想,强调认真贯彻执行党章和党内各项规定制度,努力提高党内政治生活的原则性和战斗性的现实重要性,这对我党的党建工作指导意义重大。
[1]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江泽民.论党的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5]赵绪生.邓小平“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思想研究[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4(5).
[6]韩强.中国共产党党内条例研究[J].探索,2014(6).
(责编:许淑贤)
D264
A
1008-8431(2015)06-0014-05
2015-08-03
张多(1991-),男,福建师范大学中共党史专业2014级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