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本刊记者 胡同洲 通讯员 杨波
继承“三种精神” 成就青春梦想
——“立存示范调车组”2万多天0事故纪实
文 / 本刊记者 胡同洲 通讯员 杨波
跟着移动的车辆紧跑几步,伸手抓住车梯的同时,抬腿登上脚踏板,麻利地爬上车梯,左蹬右跨攀上手闸平台……这不是电影《铁道游击队》中的镜头,而是真实的工作。这个危险系数排在铁路工种之最的动作,每天都在秦皇岛车务段秦皇岛南站“立存示范调车组”的作业中上演几十遍。
秦皇岛车务段秦皇岛南站“立存示范调车组”其前身为“乙班第一调车组”,1995年4月被团中央授予全国“青年文明号”称号。该班组自1958年9月4日建组以来,历经2万多天保持着一事不出、一人不伤的辉煌记录。据了解,这个数据,在全路调车工种之中,傲居首位。
如今由70后、80后、90后组成的青年团队延续了这项巨大成绩,他们是怎么做到的?记者走进调车组,一探究竟。
不假思索,组长祁立存就把“法宝”亮了出来:“2万多天的0事故,我们主要靠的是‘三个精神’。”他口中的“三个精神”指的是“乙班第一调车组”的传统“敬业、从严、争先”。
做一件好事容易,一辈子做好事不易。0事故在这里已经持续做到了50多年。倘若没有敬业精神恐怕是很难做到的。
铁路调车,因其要进入车辆间或在运行的车辆上作业,加上频繁在线路上行走和穿越线路,一直是铁路行业最危险的工种之一。而“立存示范调车组”则从事着危险系数最高的调车作业。
前几年,在设备受限、繁忙任务等前提下,秦皇岛南站的调车作业不得不沿用着调车中危险系数最高的作业方式——平面调车连续溜放,就是机车顶送车辆达到规定速度,然后提开车钩,依靠惯性作用送到不同股道指定地点的作业方式。
“要想做到连续溜放,小组必须采用‘接递闸’。”秦皇岛南站运转车间主任刘会文介绍说。
接递闸涉及的是车辆走行中上车,调车长与接闸的制动员需紧密配合,在溜放前根据天、地、人、车、货等情况准确控制溜放车速,同时接闸人员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没上去,容易发生撞车事故,上去却没抓牢或站稳,则容易发生人身伤害;接递闸还需要准确掌握手闸的位置,车辆前端的调车人员在铁道右侧上车,后端在左侧上车,如果接递过程中,手闸位置信息有误,要想做好制动,制动员就得抢越线路,稍有不慎就是人身事故……这样的作业,“立存示范调车组”经常要做。
“白天还好,到了夜间,视线受影响,尤其是冬天,车梯上常有冰,增加了作业的危险系数。”刘会文说,每班还会有几十次的钩档作业,摘接风管、处理钩销,这些都是风险很高的作业项目。
调车集脏、险、苦、累于一身,是铁路最危险、最艰苦的作业工种之一,但“立存示范调车组”的小伙子们却说:“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选择什么样的职业,而是取决于他如何对待已经从事的职业。越是艰苦的工作,越能体现人生的价值”。
这些话语,折射着他们继承优秀班组时,心头那沉甸甸的责任感。“接这个班组的时候,我们就接过来一份责任,都不想给班组抹黑。”祁立存说。
对于他们来说,每天、每个作业环节,如果出丝毫的差错,几十年的安全“大厦”就会瞬间倒塌。两万多天的0事故记录,得来着实不易。能做到0事故,不仅是由于这群年轻人的敬业,更是因为他们传承了“自觉从严”的精神。
多年来,他们根据不同时期的生产特点,结合班组工作实践,逐步形成并完善了“交接班调车长亲自把关、作业安全预想、作业中快速反应和人身安全重点防范提示”四项制度,并把这些制度分别量化到岗位,落实到班组每一个成员,使“每次调车作业前布置安全重点、作业中紧盯各项措施落实、作业后严格对标分析总结”制度,传承至今。
“立存示范调车组”结合推进安全风险管理,针对当前现场作业中的隐患问题和薄弱点,在老的工作法上加以改进,先后总结出更适应当前的“四五一六”无线调车作业法,有电区作业“五二六六”和“风、雪、雾天作业”的调车法,通过现场得到验证,并在全站调车班组中进行了推广。同时,为每人制作了《人身安全风险控制卡》随身携带,使调车作业的安全关键得到有效控制,为确保调车作业安全构筑一道坚固屏障。
工作中,他们以开展“调车一日作业标准”活动为契机,对开工前的电台测试、作业中的标准规范用语,变更计划的复诵、按号应答以及越区、转场作业的双人领车到头、顶进作业“要道还道”双人确认、夜间及不良天气作业停留车位置汇报、推峰过程中及时准确与机车乘务员沟通推进钩数等作业流程和制度进行严格把关,确保每一个作业程序的正常运转。
有一次在专用线推进作业时,突遇冰雹,当时负责领车的连结员正在瞭望信号,面对突如其来的冰雹砸在他的脸上、身上,但他没有选择躲避或者遮起眼睛,而是始终紧盯前方信号,因为他深知自己就是调车长的“眼睛”,只有认真、不间断地确认,及时为调车长反馈信息,才能保证作业安全。他说:“这是我们‘立存示范调车组’的责任!”
在秦皇岛南站办公楼一楼,有一个两室的荣誉室,每室10平方米,墙上、橱窗内摆满了荣誉证书和展牌,记载了“立存示范调车组”半个多世纪的荣耀和辉煌。
工休时,“立存示范调车组”的小伙子们经常会来到荣誉室,精心擦拭这些奖杯奖牌奖状,每擦一次,自豪感和责任心都会增加。
“这些荣誉集结了几代‘乙班第一调车组’人的汗水和智慧,这个沉甸甸的接力棒交到我们手中,我们必须做好。”已具备调车长职称的连结员李艳平由衷地说。
2012年七一前夕,原“乙班第一调车组”正式以荣获过全路火车头奖章、路局级优秀共产党员等多项荣誉的调车长祁立存的名字命名为“立存示范调车组”。那一天,这个“全党员”小组在荣誉室内庄严宣誓,竭尽全力让这面荣誉大旗高高飘扬、屹立不倒。
在“立存示范调车组”,技不如人是一件很“丢人”的事情。调车长祁立存是全段出名的“闸王”,李艳平、于华新、曹洪三名组员也是个顶个的撂闸好手,全段每季要举行站与站之间的调车技术比武,谁抽到“立存示范调车组”,就意味着进入“死亡组”;工作间隙,他们经常玩的“游戏”是一对一比背规章,谁输了,当天责任区的卫生、打饭等工作就“包”在他身上了。
新一代的调车组不负众望,用实际行动继承和发扬着优良传统,无论是刮风下雨、无论是夜间假日、无论酷暑还是零下二十多度的严寒天气,他们的作业从没有少走一步、没有漏下一个环节,成为全段安全最放心的班组。
入夜,秦皇岛港口的海风吹来,“立存示范调车组”的小伙儿们,在机车大灯的照耀下,显得那般的活力和矫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