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火中的约定(上)

2015-01-30 07:03王灵仙
支部建设 2015年24期
关键词:永和八路军公公

■ 王灵仙

战火中的约定(上)

■ 王灵仙

男主人公:王锡九

(八路军二十一团某营教导员,小名春儿)

女主人公:宋立华(战士)

康永和:八路军首长

(原抗大七分校政治部主任)

婆婆、公公:忻州乡下人,王锡九父母。

褚基俊:党史办主任

旁白:这是一段发生在三晋大地的抗战故事,这是一段真实而严肃的爱情。他们没有山盟海誓的豪言,也没有风花雪月的浪漫,却有着经过战斗洗礼后两颗心相守一世的约定。

1938年,在部队当战士的哥哥介绍宋立华参加了革命,她被分配到野战医院当护理员。那年她19岁。

不久,哥哥介绍宋立华认识了八路军二十一团一营一连三排排长王锡九同志,两人互有好感,但二十一团驻扎在岢岚县,距离野战医院200多公里。

宋独白:我想给他写信,可自己认识的都是些药品和医疗器械名称,写信派不上用场。我就托护士长替我给锡九同志写了第一封信。

旁白:1939年秋天,王锡九去秋林接受培训,刚好路经野战医院所在地。他在匆忙中看望了宋立华。

王锡九:希望你把领导交给的任务做完后,尽量抽时间认字、写字。

宋独白:我就在病房门口做个大沙盘,一有空就在沙盘里练字。

旁白:苦练半年后,她满怀喜悦地给王锡九写信:

宋独白:锡九同志,向你报喜,我会写字了,这封信是我亲笔给你写的……

旁白:1939年底,野战医院迁到岢岚县,王锡九同志也从秋林学习回来,这对恋人有了见面和进一步了解的机会。

按照部队的规定,王锡九向山西新军政治部副主任、党委书记康永和汇报了他与宋立华的情况。这天,王锡九来到野战医院。

王锡九:立华,康主任要见你。

宋立华:啊!康主任?见我做什么?他那么大的领导!

王锡九:我把咱俩的事告诉康主任了。

旁白:一个星期后,王锡九把宋立华带到一家小饭馆,康永和主任来了。

王锡九:(敬礼)首长好!

宋立华:(敬礼)首长好!

康永和:好好好,快坐下!闺女,多大了?

宋立华:20岁。

康永和:哪里人?

宋立华:汾阳县的。

康永和:汾阳好地方,想家吗?

宋立华:日本人没被打走,想家也回不去。

康永和:哈哈哈哈,吃饭,吃饱了好打日本鬼子。

旁白:服务生端上来三大碗鸡蛋炒大米饭。

康永和:多吃点,多吃点。

宋独白:太好吃了,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吃大米饭,可是,饭好吃不等于事好办,我与锡九同志能不能结合,还要看康主任的意见。

旁白:三天后,王锡九来了。

王锡九:立华,康主任说了,你人还老实,思想也进步,同意咱俩结合。

宋立华:真的吗?

王锡九:是真的!

宋立华:太好了,太高兴了!

旁白:几天后,他俩把旧军装浆洗得干干净净,坐在一起又吃了一顿鸡蛋炒大米饭,就算举行了婚礼。

宋独白:就这样简简单单、朴朴素素的婚礼,也让我俩都感到幸福无比,更令战友们羡慕了好久。

旁白:新婚不久,宋立华同志又调往驻扎在兴县的工卫旅剧社。他们的蜜月在婚后十多天就结束了。

1940年3月,山西新军在八路军的领导下,进行整军、整编部队。八路军发起“百团大战”。经历了大小战斗1800多次。

山西是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场之一,他们夫妻一个西、一个东。这样的日子使宋立华这个新媳妇感到空虚、孤寂和不安。

1941年,宋立华在延安学习,他找到抗大七分校政治部主任康永和。

宋立华:首长,他不关心我,也不来看我,可能他思想有问题。我想留延安工作不回山西了。

康永和:锡九是好同志,部队作战很辛苦,小宋啊,你要体谅锡九同志,不能闹情绪啊。”

旁白:1942年夏天,宋立华从延安回到山西兴县工卫旅剧社,她顾不上修整,就马不停蹄地赶往部队驻地界河口去看望丈夫。

宋立华:你不给我写信,也不告诉我在哪里打仗,我在延安找首长谈话了,告诉他你思想有问题,不知道关心人。

王锡九:哪里是不关心你,你知道部队连续行军作战,战斗非常激烈,5月25日,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将军在与日军激战中壮烈牺牲了……我是营教导员,既要做思想工作,又要指挥作战,根本没时间联系你。

宋立华:你也不要太悲伤,你没有受伤吧?

王锡九:我只是皮肉伤,早好了。

宋立华:我看看,伤在哪儿?

王锡九:没事情,不用担心。以后我尽量多想着你,实在没机会看你,就挤时间给你写信。

宋立华:以后部队打了胜仗要及时写信告诉我。

王锡九:我会的,可就是没时间写信。现在是困难时期,物质上我没什么能帮助你和给予你。只要我们互相关心,互相体谅,相互惦记着对方,只要都活着,比什么都好。

宋立华:那你怪不怪我?

王锡九:我哪里有时间怪你呀?只要你能一个心眼完成任务,不做傻事、错事,我就不会牵肠挂肚。只要没有死在战场,抗战胜利后,我们一同回老家看望父母。

宋立华:我错了,都怪我不好,我不该去找康主任,更不该说你思想有问题。你这样身心都扑到战斗岗位上的同志,我却不知道理解、爱护,反而错怪了你,说明我的思想境界太落后。我向你保证,今后要安心工作,再也不胡思乱想地抱怨你了。

旁白:界河口相会,他们夫妻二人淋漓尽致地倾诉了肺腑之言,这对革命伴侣的爱得到了升华。真是“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1942年秋天,部队保送宋立华到晋西师范学校读书。

1943年到1944年间,王锡九参加了太行山八路军粉碎三万日军的“大扫荡”等无数次的战斗。1945年八路军对日伪军相继发起春季攻势和秋季攻势。

宋独白:我在学校天天盼望着部队胜利的消息。1945年毕业后,我被调到晋绥二分区神池妇联工作。

旁白: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以广播“停战诏书”的形式,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天皇和政府代表在投降书上签字。

宋独白:打败日本鬼子了,我们可以一起去看望父母了,盼望已久的团圆日子马上就要来了。

旁白:1946年秋天,宋立华收到丈夫的一封信。她觉得回家看望双方父母的日子终于来到了,这些天,她正在为拿不出看望父母的礼品纠结着,急切地拆开信,想看看丈夫有什么好办法。

王独白:(两人背对背)立华,部队要上绥远打傅作义去,你就等着我们胜利的消息吧。

宋立华:啊?怎么会这样?

旁白:他们夫妻团聚、与父母团圆的理想又一次搁浅。

这年冬天,王锡九所在部队因遇到困难、阻力太大无法到达目的地绥远,又从北方返回转为南下。

宋独白:我心里很矛盾,既难过又有点儿小高兴,难过的是他们部队无法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高兴的是我俩又有了见面的机会。

旁白:凑巧的是,部队经过神池县就在义井宿营,恰好宋立华就在这里下乡,他们共同生活了半天加一个晚上。

宋立华:锡九,连日行军,累了吧?你上炕休息,我给你洗洗衣服。

王锡九:不用洗了,洗了也干不了,明天天一亮我就要出发。

宋立华:我给你用炭火烤干。

王锡九:不用了,你做妇女工作也辛苦,就歇会儿吧。

宋立华:那你脱下衣服,我来检查一下纽扣,有松的、掉的,我再缝几针。

王锡九:好吧。

宋立华:锡九,这仗什么时候能打完?我们什么时候能要孩子?

王锡九:打仗的事情说不准,我也想要孩子,但现在不行。

宋立华:看你说的,我也没说现在就要。

王锡九:立华,你的衣服太单薄了,这怎么过冬?这两个银元你拿着,买点黑细布做件棉袄。

旁白:他们都在为对方着想,小两口一直说话到深夜。第二天天不亮,宋立华就起了床,亲手给丈夫做了葱花面条,双眼盯着丈夫一口一口地全部吃完。

丈夫要出发了,她送丈夫到院里,丈夫不让再送了。

宋立华:我一定要送你到大街上。

王锡九:部队行军作战,大家都见不到亲人,你送我上街,怕勾起战士思念亲人的心情。你把工作做好,不要惦记我,有机会回原平县代我看望二位老人,告诉父母,我实在没空回去,等打完最后一仗,我一定回去看望他们。

旁白:宋立华强忍着眼泪,松开丈夫的双手,目送他走出院子。

在“烽火连三月”的战争年代,他们夫妻真可谓“相见时难别亦难”,每次的相会又都是恋恋不舍地告别。

1947年春,宋立华按照丈夫的嘱咐,回原平老家看望公婆。见到风尘仆仆、第一次登门的漂亮儿媳,公公婆婆满心欢喜,拉着她的手问长问短。

第一次见公婆,他们通情达理,宋立华感到很欣慰。她对王锡九同志的思念也愈加强烈。

1947年6月,她已经有四个多月没有接到丈夫的信了。那是一个阴雨绵绵的日子。同事喊她“来信了”。她迫不及待地抓起厚厚的、硬硬的信件,揣在怀里往宿舍跑,边跑边想。

宋独白:这封信这么厚,是丈夫的立功证书,还是军功章?或者是打了胜仗给我买了小礼物?日本鬼子都打跑了,我们马上就团聚了,还买什么礼物啊!

旁白:回到宿舍,掏出厚厚的信,仔细一看,不对呀,这信封不是丈夫写的,是部队寄来的。

宋独白:我有一种不祥的预感,我的手在颤抖,启开信封,里面是烈士证和抚恤证,我无法相信眼前的事实,霎时间,眼前一片漆黑,天崩地裂、五内俱焚……

旁白:信中写道:王锡九同志4月6日在攻打古交镇水泉寨战斗中壮烈牺牲,尸体寄埋在当地高升村……

宋独白:把自己关在屋里,以泪洗面。哭累了,心碎了,泪干了,我渐渐镇定了,这种时候,哭是没有用的,还有更重要的事情与工作等着做呢。这么大的事,我没有权利瞒着公婆。我向组织请了假,回原平去见公婆。

旁白:到家后,见婆婆身体不好,她压住内心的悲痛没有说出真情。可是婆婆公公句句话离不开打听春儿的情况。

婆婆:孩子,你回来了,快坐下,春儿咋不回来?

宋立华:他说他忙。

公公:你妈身体不好,最近老是念叨春儿。

宋立华:妈,您哪儿不舒服?

婆婆:也没啥大病,春儿回来我就舒服了。

宋立华:春儿他……

公公:你妈说,前些日子她梦见春儿回来了。

婆婆:孩子,你面色不好,是不是生病了?

旁白:二位老人见儿媳支支吾吾,脸色也不对。这一问使她终于控制不住感情,哭出声来。

宋立华:你儿子他,他牺牲了……

旁白:瘦弱的婆婆哭倒在炕上,泣不成声,婆媳二人抱在一起,哭成一团……

公公:(抹泪)现在人已死了,哭也没用。久走冻凌的人,哪有不跌跤的。死在战场上的也不只我们的儿子一个,他们都有妻子父母。想开点吧,战争没有不死人的。

旁白:公公的话,既是劝婆婆的,又是说给媳妇听的,婆媳再次相拥而泣……

宋独白:义井话别后,我天天盼望着你胜利归来,日日憧憬在团聚的幸福中,无情的战火使我们夫妻聚少离多,但我也收获了一份足以照耀生命的、真正的爱情!

可是万万没有料到,那日与君别,竟是“十年生死两茫茫,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未完待续……)

(宋立华写给作者的信)

(责编:于晋芳)

猜你喜欢
永和八路军公公
几根香菜识破日特
黑龙江省海伦市永和乡中心小学简介
冬公公
八十八岁公公
八路军风采录
八路军新四军的苏北整编始末
八路军驻南京办事处的建立及其活动
梦幻世界
太阳公公病了
关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