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二胎,还有多远?

2015-01-29 06:15罗屿
小康 2014年4期
关键词:生育率老龄化生育

罗屿

中国是否应当全面放开二胎?人口学界几大阵营始终争论不休

当“单独二孩”政策还被热议时,很多人开始翘首以盼:全面二胎何时放开?有人猜测,“单独二孩”是中国计生政策调整大门开启的第一步,全面二胎应是方向。

在今年两会期间,国家卫计委主任李斌表示,全面放开二胎没有时间表。在她看来,中国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所以政策可以调整,但国策不能动摇。

在官方表态前,人口学界关于是否放开二胎早已争论很久。

逐步渐进寻找平衡

在中国人民大学人口学院教授翟振武看来,中国现在的人口问题,既有人口数量问题,也越来越多地面临着人口结构问题,而这两方面要统筹解决,寻找一个平衡点。“人口总量控制与年龄结构调整,不能非此即彼,只能相互照应,相互妥协。因为,未来的中国不能忍受庞大人口总量的压力,也同样不能承担人口过度和快速老化的剧烈震荡。”

至于放开二胎是否可以进一步缓解老龄化问题,翟振武在与北京大学社会系教授李建新共同主编的《中国人口:太多还是太老》一书中表示:人口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口在总人数中的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即便老年人口的绝对数量每年都不变,由于出生率的下降,出生人数减少,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也会出现上升。这也就是一个金字塔上部基本不变,底部收缩的过程。而老年人口数量在未来60年内是否增加,与目前人口是否老龄化无关。因为,无论人口目前处于老龄化过程,还是处于年轻化过程,老年人口的增加与否都早在几十年前就已经确定。

翟振武因此表示,中国未来40年内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多完全是由于25年至65年以前高出生率所造成的“迟到的”结果,它不是现在人口老龄化,或者说,现在生育率下降的结果。从长远的角度看,目前生育率的下降,使出生人数大大降低,它将在65年后使新进入老年人口的人群缩小,从而减少老年人口数量。“任何生育水平的调整,虽然可以马上改变人口的年龄结构,但是对未来40年中老年人口规模的增长过程却没有任何影响。企图依靠调高目前生育水平去解决老年人口问题不仅无效,而且还会进一步扩大65年后老年人口规模,使未来的老年人口问题雪上加霜。”

翟振武在多次面对采访时均表示,应对老龄化的根本之道在于全面完善社保制度,建设居家养老服务体系,而非急于在当前全面放开二胎。

在他看来,二胎全面放开要有一个逐步渐进的过程,否则在短期内累计的生育量会非常巨大。

和翟振武持类似观点的,还有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刘爽。在国家卫计委2013年11月17日召开的人口学界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座谈会上,她表示中国迄今仍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人口问题异常复杂。不是单靠生育政策就能解决一切问题。政策调整必然带来人口变化,需要在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和社会保障等诸多方面积极跟进,做出调整和完善。

参加此次座谈会的南开大学老龄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原新则表示,我国是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2013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2亿人以上。预计到2050年左右,老年人口将达到4.4亿左右的峰值,进入超级老龄社会。他认为,目前生育政策的调整只会影响到2074年以后老年人口总量,对于近中期的人口老龄化有微弱的下降作用,但是对远期的人口老龄化有显著下降作用。

原新同时表示,“单独二孩”新政在各地落实后,毫无疑问将增加人口总量,加剧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竞争性。而在近期参加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时他也有类似表达,即马上放开全面二胎会出现一个抢生堆积现象。“我们每一个人在说这个问题时,都应该站在中国现实的土地上,我们已经有了13.6亿人,我们已经有了2亿老年人口,我们不能抛开这样一种现实。”

而在去年11月举行的那次座谈会上,与会人口学界专家在谈及是否能全面放开二孩生育政策时,基本都认为,目前就普遍实施两孩政策存在着很大风险,不仅会导致出生人口大幅波动,总和生育率短期内反弹到更替水平以上,出现比较严重的“出生堆积”,而且人口总量有可能突破国家人口发展远景规划目标,给我国教育、卫生等公共资源配置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刘爽还表示,她近期在北京做过一项调研显示,北京的幼儿园学位尚不能满足目前的孩子入园,如果在近两三年内再出现出生人口小高潮,将直接导致孩子入园更加困难。

全面放开刻不容缓

与以上观点不同,北京大学社会系李建新教授等人则认为,全面放开二胎刻不容缓。

2013年10月31日,在由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组织的“中国生育政策改革主题沙龙”上,李建新曾指出,“现在之所以会出现越来越多的‘421家庭和失独家庭,就是因为从1980年开始实行的以独生子女政策为中心的现行计划生育政策,让中国微观家庭、宏观的人口架构发生了变化。”

而在2014年3月12日举行的以“家庭、生育自由与计生政策”为主题的北大博雅公法论坛上,李建新再次强调,中国人口问题不是由数量众多带来的,而是由结构失衡带来的。他表示,自己在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主张改变政策。“我们一次又一次地错失良机,我们人口依然在人口数量的泥坑里没有拔出来。”

李建新的看法,其实在他与梁建章合著的《中国人太多了吗?》一书中也可看出,两位作者在书中表示,“中国人口政策到了彻底开放、鼓励生育的时候了,中国人不是生得太多了,而是生得太少了。中国人可以多生!需要多生!”

著有《大国空巢》一书的民间学者易富贤显然也属于这一阵营。

在参加3月12日的北大博雅公法论坛时,他表示,依其研究即便现在停止计划生育政策,也难阻止我国人口锐减。

易富贤以上世纪80年代实行“允许一对夫妇可以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试点山西翼城、甘肃酒泉等地为例,得出30多年的计划生育,多数地方已形成生育的“爬蚤心态”。“就像用罩子限制跳蚤跳的高度,跳蚤长期适应之后,取下罩子跳蚤也不跳了,变成了爬蚤,即使放开二胎生育率也很难跳起来。”endprint

和易富贤一样,原哈佛大学助理教授黄文政也对中国的少子化表示担忧。

在他看来,中国生育率已居世界最低之列,而生育率越低对生育意愿的抑制越强,形成恶性循环。长期极低生育率导致的深度老龄化会加重育龄家庭的赡养负担,进而也会抑制生育意愿,形成又一个恶性循环。

黄文政不认为,在自然资源越来越稀缺的当下,减少人口可缓解资源压力。“耕地不足,淡水危机在中国早已耳熟能详,但权威的报告却显示,中国的耕地和水即使在人口峰值也足够。靠减人来提高人均资源是在削己足适他履。”

坚持一胎不放

黄文政所驳斥的资源论,某种程度,直指坚持一胎政策不放的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侯东民。两人在此前参与腾讯网《深水区》访谈时,观点始终针锋相对。

在谈及人口增长对资源消耗问题上,侯东民表示,曾有预测到2020年,中国的大宗矿产基本上全要靠进口。“在这种情况下,没有危机意识反而拼命增长人口,这不是一个大国应有的态度。”

侯东民甚至认为,到2080年中国的老龄化也不会有太大的实际影响。“目前放开二胎,到2080年我们国家相对要增加4亿人口。也就是说,原来我们计划生育减少的4亿人口基本被抵消了。在老龄化初期,匆忙放宽乃至取消计划生育结果只有一个,只能是加重中国的人口发展矛盾。”

和侯东民同属一个阵营的,还有社科院人口所李小平。参加《一虎一席谈》时,李小平表示,人口政策的核心是使人口尽可能向着适度人口规模靠近。“中国现在的人口已经比全世界所有发达国家加在一起的总和还要多,GDP只等于美国的一半,建设美丽中国会因为我们放宽生育政策而打了折扣。”

分步放开二孩

由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集合蔡昉等人口学界专家于2012年末调研出版的《人口形势的变化和人口政策的调整》报告中,也对放开二胎发表了见解。

该报告指出,放开二胎并不一定导致生育率的反弹。根据甘肃酒泉、湖北恩施、山西翼城、河北承德,这四个曾实行“一对夫妇可以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的试点情况看,它们在比较宽松的情况下,人口都保持了低增长,并没有因政策较宽松而反弹。而且,宽松的生育政策,客观上也促进了几个地区出生性别比的正常化和人口年轻结构的合理化。

因此针对生育政策调整,该报告曾提出“分放二孩”的方案:第一步,在城市地区和严格执行一孩政策的农村地区即刻放开二胎;第二步,2015年,在实行“一孩半”政策的地区放开二胎,实现全国全面放开二胎的目标。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秘书长卢迈在接受《小康》采访时表示,该方案的提出,是在分别对“政策不变”、“同放二孩”、“同放单独”、“分放单独”和“分放二孩”这五种方案下我国人口到2050年时的变化进行预测和模拟的基础上做出的。“不同政策调整预测结果表明,仍保持现行的生育政策不变不符合中国人口发展的实际和要求。而全国同时全面放开二孩将会造成短时期内生育水平以及出生人口的急剧增加。‘同放单独和‘分放单独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前两种方案的弊端,但需要花费较长时间贻误时机,且‘分放单独还存在操作上的困难。”

卢迈因此认为,与其他调整方案的预测结果相比,“分放二孩”方案下的生育水平在短期内比“政策不变”、“同放单独”和“分放单独”方案要高,但要比“同放二孩”方案低。此外,全国同时全面放开二孩将会造成短时期内生育水平以及出生人口的急剧增加,对教育和医疗等公共服务产生冲击,不利于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发展。“分放二孩”方案和“同放二孩”方案相比,可以拉大生育高峰的出现时段,降低政策调整后出现的生育峰值,有利于对放开二孩的结果进行观察,积累经验,稳步推进。

多年来人口学界的诸多争论或许刚好表明,中国作为人口大国,它所面临的人口问题复杂性可能是举世无双的,因而计生政策的调整才更需谨慎。

“在破解中国人口问题的过程中,出现争论并不奇怪,重要的是,争论应该成为通向真理的桥梁。”在与李建新共同主编的《中国人口:太多还是太老》一书中,翟振武如是说。他表示,自己和李建新非属一派观点,但坦率、犀利和针锋相对都是为了寻求规律探索真理。endprint

猜你喜欢
生育率老龄化生育
健康老龄化十年,聚焦骨质疏松症
中国低生育率研究进展:一个文献综述
决不允许虐待不能生育的妇女
全球生育率,新加坡最低
应对生育潮需早做准备
不能生育导致家庭破裂
低生育率群体计划生育服务工作的探讨
健康老龄化与养医结合
医改和生育 两大重点有看头
应对老龄化 中法共同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