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荷尔蒙飞

2015-01-29 14:14
时代人物 2014年12期
关键词:大段国产电影姜文

刘月娇

不想当妈妈的编辑不是好作家。

在眼下这个“娘炮”和“精分”横行的时代,这头儿你才看到一拨儿叫嚷着打日本的纯傻爷们儿,那边你就能看到一老头儿跌倒在小区里没人敢扶最后死掉了,带种不带种的,实在是一转脸儿就变。去年的贺岁片《私人定制》,就是这个时代下的产物,冯导能开着20年前的玩笑接着把你逗乐了,也能开着豪车忽然就泪流满面了,你还没怎么着呢,他先把自己感动的屁滚尿流。

乍看一下,如今院线里上映的那些国产电影,跟20年前的其实没什么质的区别,好在观众也还都是当年那些观众,依然愿意花钱去听个廉价的笑话,看个假的不招边儿的故事。唯一升级了的是观众轰笑啼哭之后学会骂娘了:哟,您拍了多烂一个戏,不指出七八九个失误显得我特傻。

也有例外,在中国导演的谱系之中,姜文是不能黑的。时代、媒体与他周围的那群圈内大佬朋友们,有意无意为他塑造起了这样一种形象。以至于很多人认为他的电影是检验智商的,“观众必须去看,看了还必须说好,不然就是智商有问题”。

其实,不是说他牛逼轰轰到了什么地步,而是他反衬出了对手们糟烂到什么程度,在一堆娘炮里有个傻大黑粗的糙老爷们儿立在那里,什么都不用说,他就赢了。赢得太容易了,他没有大家吹的那么神乎其神。这并不是一件多么值得欢欣鼓舞的事情,在一个每次走进影院都等于自取其辱的大背景里,他能在电影里就急吼吼嚷嚷着要站着把钱给赚了,他能在人前塑造一个嚣张跋扈的形象,他显得多爷们。20年,就拍了4部电影,他的镜头语言总是象征与隐喻,性、女人、酒、革命与暴力。太阳,写满粗话的黄铜镜子,粗糙的光,汗液,盐分和潮湿的欲望,疲于承受却不得违逆。有些人拼死拼活就为了显得有点力度,而姜文却需要克制他狼奔虎突的力度。

姜文的电影都相当生猛,不光布满了男人味,而且布满了动物性。他曾经有过这样疯狂的举动:把自己关在斗室里写剧本,反复修改打磨,身边堆满了稿纸书本和方便面;给一部电影写很细的分镜头,而且勾勒出草图;一再突破投资人的预算,不断追加资金,拍了25万尺胶卷,片比高达1:15,而当时国产电影的片比仅仅是1:3;把一帮半大小子弄到一个偏僻地方,穿“文革”时期的衣服,看“文革”时期的书,听"文革"时期的歌曲……众所周知,最后他“疯”出一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面姑娘都够野,宁静够丰腴,夏雨也够傻,里面有大段大段的幻觉,看得我们一愣一愣。

现在的姜文,已不需要如此辗转反侧,他有足够的能力将资源聚拢。新作《一步之遥》有好的投资、好的档期、好的演员和编剧……想想这些年来,我们在电影院里看的那些戏花的那些钱,我们也该,二话不说,给《一步之遥》点个赞,立马high起来。

王朔说:“老姜是一个有自己态度且旗帜鲜明的人,有他在,我们才好说本大国电影也不都是行活儿。”

有时感到悲观,我们曾看到戏曲失势,看到文学失势,是不是也将看到电影失势?但是这些又都不影响地球飞转。endprint

猜你喜欢
大段国产电影姜文
夜,想要告诉我些什么
和身高较劲的姜文
调查
爱体育更爱艺术的段爷
课间小游戏
俄观众对国产影片有信心
培根体
墓地上的雏菊
书·嗨!青春期
采访姜文,你是爽到还是呛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