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市
许多人一进门,说,“咦,蔡澜送了块牌给你”,再看,又说,“你挂错位置了,你应该挂出去。”老掌柜每次都回答,“他给我这个荣誉,更是鼓励,我要尊重人家,当成是一个宣传品,是不对的。”
微眯起双眼,透过厚重的老花镜片,看清小票上的数字,76岁的老掌柜卢翠瑜,一边手指麻利拨打算盘,一边就能报出总数。她系着丝巾,身穿利落七分袖外套,笑容和蔼,送走了一位结账的顾客。这间将近60年的澳门祥记面家,也像她一样,简朴、整洁,经历了风雨的洗礼、磨砺,却历久弥新。
经历亚洲金融风暴、澳门回归前经济与治安危机,以及非典的低潮期,老掌柜默默耕耘,坚守始终如一的质量承诺,致力于保存竹升面这种几近失传的手艺。
两次大起大落
生于上世纪三十年代末转乱时期的卢翠瑜,是从广东新会移居澳门的第三代。七十年代初,她从朋友手中接过这家创建于1956年的店铺,就是如今的祥记面家。面馆地处水陆交通交汇处的福隆新街,人气聚集,客似云来。
直至九十年代末以前,面馆生意平稳,但亚洲金融危机,澳门回归前夕经济萧条、社会混乱,这些冷风冷雨也向当地的工商业袭来,面馆所在的福隆新街一整条街都没人出来逛,许多店铺不得不关门。
澳门历来是赌城,没有了人气,经济立即跌下去了。“我那时生意很差,本来是10个伙计,变成4个,还包括我自己在内。”老掌柜描述,面馆在风雨飘摇中勉强维持,“如果熬不过这艰苦的日子,就跌下去,再也站不起来了。”
“但不紧要,很多事情自己来做。”她挽起袖子,系上围裙带着伙计一起干活,最终,雨過天晴。
本想着可以喘一口气,然而,又遇非典肆虐。这对于依靠外来游客光顾的食店,又是一次噩耗。“这次更厉害全部掀翻了,全部打趴下了。”她形容当时的惨淡,街上的小摊贩全部都消失了,几乎人人不敢出门。祥记门面冷落,勉强维持着不关门。所幸,非典不久得以解决。“我们还是侥幸,又熬过了。”老掌柜如今回忆,看似云淡风清。据了解,当时澳门政府耗资一亿五千万澳门元,实行多项税务减免、企业成本补贴等援助措施,协助受影响较大的行业如酒店业、娱乐业、饮食业及相关从业人员度过难关。
咦,蔡澜送了块牌给你
尽管祥记经历大起大落,但是食物质量却是始终如一。“有位顾客去了国外25年,有一次回到澳门,专门回到我们面馆,说,吃回了25年前的味道。他的一句赞赏比什么都更加有意义。”老掌柜最开心的莫过于此。祥记面馆的竹升面至今仍是手工制作,师傅用大竹竿在面团上反复弹压,让面团受力均匀,再将面团揉拉成一根根银丝一样幼细的面条,这些全凭经验的累积。
老掌柜说,美食家蔡澜是面馆的老师,幸得他提点,面馆得以不断学习进步,才有了今日竹升面的品质。
祥记与蔡澜结缘于八十年代,蔡澜经常来店里吃面,但当时老掌柜并不认识他。直至在电视台一档节目中看到蔡澜出现,才知道他是美食家。后来,蔡澜每次来都会提出一些建议,祥记依此一一改进。
如今,祥记面家内挂着“蔡澜推荐·澳门最好餐厅之一”的牌匾。许多人一进门,看到这块牌匾,说,“咦,蔡澜送了块牌给你”,再看,又说,“你挂错位置了,你应该挂出去。”每次,老掌柜都会回答,“他给我这个荣誉,更是鼓励,我要尊重人家,当成是一个宣传品,是不对的。”
祥记如今并没有四处去宣传。“我不是为了赚很多的钱,也没想过要开连锁,只想保存澳门传统食物,守着这个产业,解决自己生活上的开支就可以了。如果也能推广澳门的旅游事业,更好。”她道出了一番心底话,淳朴、善良、勤勉,一如澳门当地人的性格。
编辑/张玉荣 题图/梁 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