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化团建的主要内容是以建成基层服务型团组织为目标,打破行业、层级、所有制界限,促进区域内组织共建、资源共享、阵地共用、工作联动,健全和完善以团组织为核心, 由青少年服务阵地、各类青年社团和青少年社会服务机构等有机结合的工作网络,形成网格化管理、阵地化服务、社会化运作、功能化发展的区域整体性工作格局。对这项工作的认识,概括为四句话:即党建带动是保障;组织发育是基础;机制建设是核心;贴近青年是关键。今年的工作要在深化、创新、制度等方面着力。
一是要牢牢抓住党中央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的契机,将区域化团建纳入党建整体格局。各级团组织要积极争取党政的支持,在党建格局中找准区域化团建的定位,从领导机制、工作载体、增强合力等方面全面实现“带”和“促”。要把党建的工作要求变为团建的工作任务,把区域化团建和区域化党建结合起来,借助区域化党建工作的有利工作态势,为工作提供有力组织保障。二是要充分借鉴党建的有益探索和宝贵经验。要紧扣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工作,加强服务型团组织建设,强化团组织服务青年的功能,争取党政的支持。充分借助党建全覆盖的党群服务中心,加强团的阵地建设,为区域内团员青年开展活动提供场地和条件,特别是为“原子化”状态的青年寻找团组织提供标识,实现党建、团建的资源互动。三是要发挥团组织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区域化团建的成果服务于党建。通过推进区域化团建工作,充分发挥团组织的积极主动性,创新组织方式和工作方式,探索在培育社会组织、承接政府事务、参与社会治理创新等新领域开展工作,提升吸引凝聚青年的能力,更好地服务于党建,服务于社会建设。
一是要建立区域性联建共建的组织格局。区域青年工作共建委员会是一个创新性的工作机制,是一个更加开放包容的工作平台。通过这一架构和平台,更多地把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学校团组织、青年社会组织、甚至未建团的单位吸引过来,实现各类组织之间的共建、共赢、共享,推动团组织从单兵作战向整体联动转变。二是要形成广覆盖、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组织网络。横向到边,要求我们既巩固加强已有的基层组织,又不断培育新的组织载体。纵向到底,首先是要求团的各级领导机关重心下移,切实支持和服务基层,形成市区级统筹、街道层级互联共建、社区层级网格化的组织体系。三是要探索双网互动的组织新方式。充分运用好各类新媒体手段,并把它与传统的组织联系方式有效结合起来,对青年实现“网上+网下”、现实与虚拟的多重覆盖。浙江在这方面做出的探索就很有借鉴意义。
一是团的领导机关要主动参与。在区域化团建推进中,重心在基层,但不是把任务甩给基层,团的领导机关要切实履行职责,重心下移,注重政策设计、制度保障、骨干培养,注重将工作项目和工作资源向基层注入,为基层开展区域化团建工作创造更好的条件。要建立制度性安排,如借鉴条管团组织和团干部到基层“双报到”制度、机关干部到基层驻点制度,让团的领导机关动起来,切实参与到区域化团建工作中。二是要加强团内条块统筹。区域化团建不是单一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也不是一两个战线单打独斗可以完成的工作。要从整体的角度、用系统的思维来思考、设计,强化引条入块、区域整合。各条战线都要参与进来,看看哪些重点工作与区域化团建有联系,梳理一下哪些工作项目可以在区域化的工作机制和平台上进行落地。三是加强对社会资源的动员。要依托区域化工作平台,实现对各类资源的有效动员,挖掘新的资源、盘活存量资源。要转变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遵循社会化的理念,通过合理的活动设计和工作模式,撬动和对接各种社会资源,整合各方面力量开展工作。四是要注重工作内容统筹。将区域化团建与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新媒体工作、青年社会组织工作、青年志愿者工作等团的各项重点工作统筹推进;将非公团建、驻外团组织建设等纳入区域化团建整体格局,协同推进。我们要看到,共青团的根本职责是团的组织体系全链条共同完成的,比如有的团组织擅长兴趣吸引,有的团组织擅长思想引导,这两类组织要结合好,这是工作策略上要注意的问题,工作中要做到心中有数。
一是参与机制。要推动建立条管团组织参与区域化团建的工作机制,协调各条管团组织的力量和资源推动区域化团建工作,同时在具备条件的地方,探索区、街两级区域化团建工作机制;推动建立团组织和团干部到基层“双报到”制度,实现团干部、团员青年在所在团组织、社区团工委的双重覆盖、双重管理。二是共建机制。要完善共建委员会的运行机制,如区域青年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共建委员会轮值主席制度。积极探索形成区域化的议事协商、资源整合、人才培养、活动共联、信息共享等运行机制。三是激励机制。要将参与区域化团建工作情况纳入五四奖章先进集体、五四红旗团委、青年文明号等评选表彰;将青少年社工、青年社团骨干、青年志愿者纳入青年岗位能手等评选表彰活动。在评选表彰过程中,注重听取所在街道团工委的意见,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区域化团建工作源源不断地注入活力。各级青联组织要注重对区域化团建过程中出现的优秀青年代表和青年社会组织的引领、吸纳。四是考核评价机制。要树立日常化、过程化、实效性导向,科学设立和实施重点工作项目核查督办和评价通报机制,切实提高考核评价的质量和效率。要注意对基层首创精神的保护和鼓励。
需要强调的是,区域化团建不是把现有团的组织格局全部推倒重来,这项工作的主战场是基层,目的是为了活跃基层,特别是大型团组织参与这项工作是着眼增量,比如要解决单位依托型团组织视野和活动空间不够开阔,青年社会化受到限制的问题,以及对于农民工等没有单位的青年,如何解决社会归属感问题等等。强调组织联动,时刻不能忘记团组织发挥主导作用和核心作用,将各种社会组织纳入团的工作体系中,核心是增强团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强调统筹,在基层是活动资源的叠加,不改变行业、系统团组织发挥专业化特长的定位;强调共享,前提是有得享,具备独立建团条件和生存条件的单位,建立团组织的工作不能停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