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验之“力度”:2014平潭开发建设“成绩单”可圈可点
2014年是平潭综合实验区开放开发历史上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实验区开放开发亮点频现,在两岸融合发展、封关运作、体制机制改革、招商引资、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民生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完成地区生产总值约171.94亿元,增长10%;
公共财政总收入17.75亿元,增长3%,其中地方公共财政收入13.67亿元,增长2%;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320元,同比增长9.5%;
农民人均纯收入11650元,同比增长12%;
全年新增外资企业167家,同比增长169%;
外商直接投资2.15亿美元,增长0.9%;
新增台资企业154户,增长158%,累计达到296家,占外资企业总数80%;
封关运作以来,共登记备案进出口企业410家,接受货物申报1136票,货值近2.3亿美元,减免税款2亿多元;
平潭自贸区现已实施上海自贸区经验11项,并将推进首批72项创新试点;
“丽娜轮”投入台北航线运营,两岸航线全年运送旅客12万人次,增长16.7%;
累计运送旅游33万人次,其中入境18万人次,出境15万人次,对台主通道功能开始显现;
台湾商品免税市场6月17日开业以来,已有170多家商家入驻(台商过半),进场购物游客超过16.2万人次,累计销售额6163万元;
台湾创业园投入运营,对接各类企业150多家,有意向入驻30多个项目;
台湾高新技术产业园已有宸鸿、台达等台企入驻;
负面清单管理试点以来颁发证照10448份,新增市场主体5866户,比试点前增长81.33%;
台湾重要团组来岚考察达90多批次、6000多人次,平潭以宗亲交流、乡镇对接、教育合作等赴台交流活动达到55批次、212人次;
在平潭就业生活台胞从几十人增加到1000多人,300名台胞在平潭购房、近200名台生在平潭就学;
全年签约的项目近30个、总投资超过1000亿元;
台达电子、神州租车等15家总部项目落地;
实施“岚商回归”工程,海运业全面回归,新增注册航运企业260多家;
开展80多项各类规划研究编制,完成40多个控规、修建性详规以及专项规划、城市设计;
规划建设综合管廊120公里,累计完成54公里;
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82.31万人次,同比增长29.21%;
完成种花植树2万亩、1100万株,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7%;
恢复沙滩、湿地2.35万亩,生态建设大步迈进;
新建竹屿湖400亩雕塑园和万宝公园,建设10个美丽乡村,进一步优化城乡居民生活环境;
城乡公交一体化已开通4条乡镇公交路线,在3个离岛投放16辆公交车;全年新增城镇就业2500多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5000多人;
新农合筹资标准提高到年人均490元,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农村分散供养标准从每月430元提高到490元,集中供养标准从每月520元提高到580元;
全年开工建设保障房4729套,建成1429套,全面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年度目标;
建成11个居家养老服务站;全区“三公经费”支出同比下降57.75%;会议活动下降20%以上,公务接待费同比减少69%;
清理超标车34辆、超编14辆、违规借车11辆;清理超标办公用房1358平方米;查处通报公车私用、公款吃喝等违反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9起;
组织清理权力风险点,共梳理职权1883项,绘制权力运行流程图865张;
全年新立案件63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62人,移送司法机关8人,挽回各类经济损失420多万元,营造了风清气正的发展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