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记者 蒋向利
2014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获奖单位
南京大学——探索发挥研究型大学优势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中实现跨越发展
◎ 本刊记者 蒋向利
南京大学围绕世界一流大学奋斗目标,顶层设计学校科技发展战略,制定和完善一系列创新举措,积极实践科技创新,主动开展面向国家导向的科学研究,适应地方经济建设的需求,将“服务江苏、面向全国”列为重要发展战略,校党委书记担任南京大学服务地方领导小组组长,带领全校不断探索发挥研究型大学优势,创造性地提出在校外建设政产学研平台,集聚创新要素,在政产学研合作过程中、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中实现南京大学自身的跨越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的“五·四”讲话中强调指出:“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世界上不会有第二个哈佛、牛津、斯坦福、麻省理工、剑桥,但会有第一个北大、清华、浙大、复旦、南大等中国著名学府。我们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
长期以来,南京大学十分重视科学研究、特别是应用基础研究,始终坚持基础研究瞄准学科前沿;始终坚持应用研究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有选择地发展高技术研究,加强政产学研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始终坚持培养科技创新与创业的专门人才和领军人才。
南京大学依托学科优势,结合省内高新技术园区和经济开发区的产业发展需求,整合校内校外资源,积极融入江苏经济发展建设,努力适应社会需要,形成了以新材料技术、精细化工技术、生物医药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环境保护技术等用研究和产业化优势方向。
建立与社会紧密结合的政产学研创新载体——政产学研平台,形成“学科-平台-产业”的技术转移服务体系。通过与政府和企业共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引入学校重点学科的人力和科技成果进行中试和服务,面向共建企业和园区提供前瞻性的可产业化成果,为企业提供及时的科技服务和咨询,形成从基础研究到中试,再到产业化的技术转移顺向流动机制。
南京大学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可以用“1234”概括:
构建了一个组织体系。学校围绕创新体系建设进行顶层设计,提出“服务江苏,面向全国发展战略”,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中释放研究型大学创新能量,成立了以校党委书记洪银兴为组长的“服务地方工作领导小组”,搭建了以技术转移中心为实施操作机构,以相关部处、院系、校内外产学研合作平台为合作支撑机构的校内产学研组织体系。
实现了两个创新。一是创新合作模式:南京大学在江苏省率先把政产学研合作平台建在各市的产业园区,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政府出财力和政策,南京大学出人才和智力的方式共建政产学研合作平台,通过建立完备的中试基地,在地方的产业链上构建起相应的创新载体。二是创新运行机制:南京大学在江苏省率先将政产学研合作平台在校外实体化,独立运行。目前在建的校外平台大多是由当地人事部门批准成立的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平台长负责制,以成果转化、咨询服务、人才培养获得回报,实现自我发展。
坚持三个转变。坚持从自由探索型的研究向国家目标导向和产业引领型的研究转变,坚持从个体自发型的合作向学校有组织型的合作转变,坚持从单一项目的联合向产业战略联盟转变。
注重四个“真”字。地方投入“真金白银”,南京大学拿出“真枪实弹”,双方怀着“真心实意”,携手实现“真赢共享”。地方政府提供首期建设经费、运行经费和技术创新基金,免费提供物理空间,南京大学选派学术骨干担当平台负责人,以他们的学术影响力围绕地方产业发展方向组织队伍,在双方的磨合、理解、协作中,开展高起点的产业技术研究和技术转移工作。在引领和服务企业创新中,支撑了地方经济发展,锻炼了一支“能文能武”的科研队伍,为南京大学的学科发展储备了力量。
南京大学创新合作模式和运行机制,联合江苏省各产业园区和企业,以共建研究院和科技园区的形式培育协同创新中心,建立产业共性技术和核心技术公共服务平台。以企业的市场需求为导向,由学校科学家领衔,以企业化激励机制组织产业化研究团队,依托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平台的中试条件,实现基础研究成果从实验室技术到中试再到产品的全流程服务,探索出了一条具有南京大学特色的科技与经济结合的创新之路。
目前,南京大学在江苏省建设了22个政产学研合作平台。三年来,服务江苏企业3000多家;累计承担政府及企业合作项目合同经费3.5亿元;平台申请发明专利187个,申请国际专利15个;与企业共建研发机构及技术创新联盟104个;获国家中小企业科技服务公共平台 1个,获江苏省中小企业科技服务示范平台 2个,获江苏省重大创新载体5个,获江苏省公共技术服务平台3个。通过校外产学研平台建设,学校横向科技合同经费比2009年增加75%,2013年达到2.94亿元,新增1个国家工程技术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为地方和企业培训人才1万人次以上,形成了一支高水平常年在地方的科技服务队伍。在首批筹建的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的14个专业研究所中,南京大学拥有2个,即医药生物技术预备研究所和水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工程技术预备研究所。
2013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委员长张德江视察南京大学盐城环保技术与工程研究院,对研究院取得的成绩给予高度评价。他指出,南京大学的成功经验充分说明了教育必须与社会相结合、科技必须与企业相结合才有生命力。这个评价也是对南京大学校外政产学研建设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肯定。
南京大学与地方合作成功迈出的第一步是从无锡宜兴开始的。2006年挂牌成立的南京大学宜兴环保科技研发中心,开创性地在异地、在高新技术开发区,利用学校雄厚的科技实力,结合政府的引导性资金,以建立政产学研合作平台的形式为当地产业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
该中心由南京大学、宜兴市人民政府、中国(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共同组建,地方政府初始投入1000万元资金和4000平方米的办公、实验和中试用房及一系列配套条件;南京大学派出学科带头人并投入优势的研发资源。服务中小型环保企业340余家,建成50多家紧密型产学研合作群,建成7个联合实验室,参与12项省部级重大成果转化项目,参与30项企业联合技术攻关项目,为200多家环保企业专项技术服务。依托该平台又陆续建成了国家节能降耗水处理装备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国家中小环保企业技术服务公共平台、国家有机毒物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科技创新与服务平台。 2012年,南京大学宜兴环保研究院成为国家“十二五”期间“863”计划重大专题项目“污废水处理成套装备研制及产业化”项目的牵头单位,组建注册资本1亿元的“江苏南宜环保研究院有限公司”。
此外,南京大学以高纯金属有机化合物(MO源)原始性创新成果为基础,通过技术转移不断地深度推进,实现了生产工艺、生产设备的全套自主知识产权,打破了国外对我国高纯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封锁,实现了四个MO源产品产业化,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60%以上。
南京大学医药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子春主任与常州千红生化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研发了一类新药——靶向性高效抗血栓蛋白药物,重组人抗凝蛋白目前已完成2万只的生产工艺,双方又签署了《抗肿瘤新药-肿瘤靶向性细胞凋亡诱导剂的药物研发》合作协议,两个项目均获得国家“新药创制”重大专项资助,完整实现了从理论设计、基础研究到应用转化、市场产品全过程,成功探索出一条将基础研究优势转化为企业产业优势的技术转移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