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与面临的挑战

2015-01-29 19:03中共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课题组
中国领导科学 2015年8期
关键词:投资率消费率居民收入

中共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课题组

我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与面临的挑战

中共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课题组

经济结构问题既是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也是我国长期的经济发展战略问题。近年来,在一系列经济结构调整政策措施的作用下,我国产业结构、需求结构、区域结构、收入分配结构、对外贸易结构等重要经济结构正在发生积极的变化。但是,目前我国经济结构仍然面临比较严峻的挑战。

一、我国经济结构面临比较严峻的挑战

(一)产业结构面临的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第三产业比重呈上升的走势,2012年第一次超过第二产业,2014年达到48.2%,超过第二产业5.6个百分点。这是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取得的突出成绩。但是,我国第三产业比重依然明显偏低,与高收入国家和世界平均水平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高技术产业占我国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从2011年开始逐年上升,但到2014年也只有10.6%;高耗能行业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从2012年开始逐年下降,但到2014年仍有28.4%。高技术产业比重低,表明我国工业的技术含量不高,创新能力不强。高耗能行业比重偏高是我国能源消耗大、二氧化碳排放强度高的最重要原因。

(二)需求结构面临的挑战

2011年至2014年,我国消费率呈回升的走势;2012年至2014年,我国投资率呈回落的走势;2008年至2014年,我国净出口率呈回落的走势。我国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需求和出口需求的格局正在发生变化。2014年,我国消费率仍为51.2%,比改革开放初期1983年的67.4% 低16.2个百分点,比2000年的63.7%低12.5个百分点。2014年,我国投资率仍高达46.1%,比1983年的31.7%高出14.4个百分点,比2000年的33.9%高出12.2个百分点。

2013年,世界平均消费率高达77.6%,高收入国家消费率高达79.1%,中等收入国家消费率为69.8%,中上收入国家消费率为68.3%。我国消费率比世界平均水平低25个百分点以上,比高收入国家低27个百分点以上,比中等收入国家低18个百分点以上,比中上收入国家低17个百分点以上。所以,无论是与历史上的纵向比较,还是与世界平均水平、高收入国家、中等收入国家、中上收入国家的横向比较,我国目前的消费率都是相当低的。

2013年,世界平均投资率仅为22.3%,高收入国家投资率仅为20.4%,中等收入国家投资率为31.2%,中上收入国家投资率为31.6%。我国投资率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一倍以上,比高收入国家高出25个百分点以上,比中等收入国家和中上收入国家高出15个百分点左右。所以,无论是与历史上的纵向比较,还是与世界平均水平、高收入国家、中等收入国家、中上收入国家的横向比较,我国目前的投资率都是相当高的。所以,消费率偏低,投资率偏高仍然是我国需求结构面临的重大挑战。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带动能力不足,经济增长仍然过度依赖投资需求。

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比重低于发达国家,尤其是明显低于美国和澳大利亚。其他发达国家的居民可支配收入比重虽然并没有明显高于我国,但这些国家往往是高福利国家,政府可支配收入中有相当一部分用于居民福利方面的开支,比如免费教育、免费医疗,等等。实际上是政府为居民提供了大量的实物社会转移,这些实物社会转移的享受者是居民。按照国民经济核算国际标准,这些实物社会转移形成居民的实际可支配收入。我国不属于高福利国家,政府虽然为居民提供了一定数量的实物社会转移,但没有高福利国家提供的那么多。所以,我国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比重要明显低于发达国家。

2010年至2014年,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绝对量的增大,相对收入差距在缩小的同时绝对收入差距在明显扩大。2009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5153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7175元;2014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9892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9381元。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之差为12022元,2014年为19489元,后者是前者的1.6倍。

二、关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一些思考和建议

针对我国经济结构面临的严峻挑战,提出以下一些思考和建议:

(一)关于产业结构调整

1.加大推动第三产业发展的力度,解决我国第三产业发展滞后问题。由于我国第三产业发展依然滞后,必须继续加大推动第三产业发展的力度,尤其是加大推动那些存在短板、供给严重不足的服务业,例如高技术服务、医疗服务、养老服务、健康服务,环境治理服务(包括水污染治理、土地污染治理、大气污染治理)的发展力度,这既有利于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又有利于改善民生。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由于产能过剩和需求不足导致工业增速不断放缓的情况下,也是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举措。

2.努力实现三次产业的协调发展。我国第二产业比重较高,有一定的必然性。我国制造业生产了大量的出口产品,使我国成为制造业大国,成为世界工厂,这对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对于解决我国就业问题,增加国民财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也为我国第三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我们在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同时,决不能忽略制造业的发展,不能忽略第二产业的发展,否则第三产业就会失去稳定发展的基础。只有实现三次产业的协调发展,才能实现第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三次产业都要通过创新发展。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我国的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我国三次产业不可能再依赖于传统的发展模式,靠拼资源、拼低成本的劳动力实现发展,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通过创新获得新的发展动力。

(二)关于需求结构调整

1.努力扩大消费需求,进一步提高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针对我国消费率偏低,投资率偏高,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带动能力不足,经济增长仍然过度依赖投资需求和出口需求的问题,必须努力扩大消费需求,进一步提高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2.充分发挥投资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和民生改善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不平衡问题,需要解决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以促进民生的不断改善。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投资发挥关键作用。所以在努力扩大消费需求,进一步提高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同时,绝对不能忽视投资,要充分发挥投资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和民生改善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3.巩固我国长期努力取得的国际市场份额,使出口在稳定经济增长、解决就业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面对不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面对出口来自美欧等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和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低成本竞争的双重挤压,面对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要巩固好我国长期努力取得的国际市场份额,使出口在稳定经济增长、解决就业等方面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三)关于收入分配结构调整

保持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基本平衡。按照党的十八大报告要求,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避免居民收入增长落后于经济发展,劳动报酬增长落后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时,要避免居民收入增长明显超过经济增长,劳动报酬增长明显超过劳动生产率提高,否则,就会影响到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进而影响到居民收入的持续增长。

国家统计局的问卷调查表明,近几年,小微企业在选择“当前面临的三个突出问题”时,选择“用工成本上升

快”的企业一直占60%以上,小微企业生产经营明显感受到用工成本上升的压力。如果相当一部分小微企业难以承受用工成本上升的压力,甚至影响到它们的生存问题,就会影响到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进而会影响到居民收入的持续增长。

继续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包括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高收入群体与低收入群体之间的居民收入差距。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必然要求。

(课题组长、执笔人:许宪春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课题组成员:杨崇勇、张彦珍、王新宪、姚爱兴)

责任编辑:张颖智

猜你喜欢
投资率消费率居民收入
资本价值与宏观投资率:应用包含调整成本的拉姆齐模型的研究
中国整体与区域居民收入周期的协同效应分析
新疆城镇化与农村居民收入实证分析
最优消费率测算及其影响因素—基于2000-2018年数据的实证研究
居民收入快速增长——“数说陕西70年”之居民收入
我国经济消费率问题探析
2018年一季度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情况
浅谈我国投资与消费关系现状
从持续性角度剖析中国投资率
叶檀:中国投资率过高在自掘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