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佑慈
(此报告系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四川生态建设报告(2015)》,李晟之主编,郭晓鸣、杜婵副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4月版中的分报告之一,作者为四川省林学会张佑慈高级工程师)(责任编辑/吴曦 设计/赵清)
生态旅游概念自上世纪进入中国以来,经历了从小众探索和小规模、小范围试点到在全国如火如荼、井喷式发展,并一跃成为社会喜闻乐见的旅游热词,距今已快20年。尽管本土化的“中国式”生态旅游与国际典型生态旅游要求还有不少差距,距离我国推行的生态旅游规范也有一定距离,但不得不承认,本土化实践对中国生态旅游市场培育、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战略引领作用和影响十分巨大,并正伴随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休闲度假制度的完善、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而渐增强。
四川是生态旅游资源大省,拥有森林面积2.59亿亩,森林覆盖率已达35.5%,大熊猫、珙桐等珍稀濒危动植物资源丰富,拥有野生大熊猫1206只,大熊猫栖息地177万公顷,分别占全国总量的76%和77%,人工圈养大熊猫314只,大熊猫人工圈养基地(疾控中心)5处、大熊猫野外放归基地1处。
截至目前,四川省仅林业系统就已建立森林、野生动物和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123个(国家级22个、省级50个、市州县级51个),总面积73.52万公顷,占四川总面积的14.9%;建成森林公园121个(国家级33个、省级56个、市县级32个),总面积7.5万公顷,占比1.5%。建成森林度假村50余处,以森林生态景观为特色的风景名胜区100余个。
据悉,2014年内四川计划新建9个国家水利风景区(规划总面积达2186.53平方公里)以及红原曲登塘、阿坝多美林卡、松潘岷江源、大凉山谷克德、绵阳三江湖、平昌驷马河、蓬安嘉陵江、隆昌古宇湖8个国家湿地公园 。
随着天然林保护一、二期,退耕还林一期及野生动植物保护等重点工程、林业产业基地建设等几大工程在四川的全面推进,一大批生态风景林和经济花果林等乡村生态旅游景观在各地涌现出来。以九寨、黄龙、唐家河、王朗、卧龙等为代表的生态旅游区景观建设日益完善,已成为国际著名生态旅游目的地。
各类生态旅游节庆,包括花卉(果类)生态旅游节、森林旅游节和红叶节等等日益增多,例如枇杷节、樱花节、油菜花节、采茶节、红叶节、猕猴桃节、荷桂旅游节、荔枝生态旅游节等数不胜数,已然成为四川生态旅游经济发展的引擎。
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启动开展。2013年末,四川邛海、南江光雾山优先被批准纳入中国首批39个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名录。2014年,通过评定,四川再次将唐家河、海螺沟、泸沽湖纳入申报第二批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名录计划。
生态旅游认证是规范旅游发展、提升质量的重要管理手段。截至目前,除九寨沟、黄龙、三星堆、王朗、蜀南竹海景区等先后获得绿色环球21相关标准认证外,四川“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A级景区评比”“星级农家乐评定”“旅游强县评定”建设也取得较好成绩。
一度以22%左右持续增长的四川旅游经济,历经2008年汶川大地震和之后的若干余震后,通过重建浴火重生了,四川依然美丽不是传说、不是神话,是实实在在的数量回归与质量升华,四川旅游已再度回归旅游发展快车道。
公开信息显示,2014年上半年,四川旅游经济总收入近2457.6亿元,同比增长29.3%,同全国比较,四川旅游增速高于全国平均增幅18.3个百分点。其中,国内游客接近3亿人次,同比增长16.5%,高于全国平均增幅近6个百分点;入境游客 91.89万人次,同比增长15.8%,增长快速而明显,香港和台湾地区游客名列第1、2位;得益于上半年成都开通旧金山直航,年内美国客人超过10万人次,同比增长18.4%。2014年1—8月份,四川旅游经济总收入在全国同等规模地区中增长最快,已达3261.4亿元,同比增长27.4% 。
据悉,全省成都、德阳、广元、资阳、巴中、甘孜州、乐山、宜宾、眉山等市州年度旅游发展目标任务已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伴随国家旅游宏观政策的不断强化,四川林业、农业、环境、水利和旅游等多部门融合发展生态旅游的格局正在全面形成,生态旅游四川优势正在全国凸显。例如,2014年黄金周,四川九寨沟、贡嘎山、峨眉山等生态旅游景区旅游同比增长显著,其中九寨沟的“十一”黄金周游客人数超过400万人次,创历史新高。
同期,四川林业生态旅游游客达到10167.4万人次,约占2014年上半年全省游客总量的30%;旅游直接收入达到271.6亿元,较2013年同期增长25%,带动社会收入762.6亿元,约占四川旅游经济总收入的31.03%。
乡村生态旅游同步保持良好发展态势。数据显示,2014年上半年全省乡村生态旅游实现收入近676亿元,占全省旅游总收入的27.5%。与2013年同期相比,四川乡村生态旅游收入增加105.35亿元,相当于为全省6646万农民,人均增收贡献158.51元 。
四川观花观鸟起步较早,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经过30多年发展,已从典型的国际客人为主转化为国内市场为主、国际市场为辅的新型格局。观花观鸟,政府部门没有专门统计。一位业内资深人士介绍,近年来受日本观花市场萎缩影响,入境观花呈现衰减态势。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四川入境观鸟团组规模人数约100余个,团组总人数1000人次左右、观花客人团组200余个,人数约3000人次。与入境客人相比,国内观花观鸟客人专业水平跨度较大,涵盖专业团队和大众客人的人数规模数十倍于入境市场。
进入本世纪,体验教育在全国逐步发展壮大。在四川,森林与自然体验教育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2014年,四川省林业厅将森林与自然体验教育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举措纳入《四川林业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
2014年,全省各类节庆活动计划数76个,其中花卉、红叶、果类等生态旅游节庆活动比例超过70%。节庆活动在普及生态旅游理念、促进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方面给四川带来了人气。创收贡献初步估计超过亿元。
2014年,唐家河、泸沽湖等三个生态旅游景区被省旅游局和环保厅联合评定推选为四川省“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候选景区。若尔盖黄河九曲第一湾旅游景区被批准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成为川西北藏区首个高标准旅游景区。473家农家乐/乡村酒店被评定为四川省星级农家乐/乡村酒店。
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也为四川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导。在此宏观战略背景下,依法依规务实高效地贯彻落实好《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将成为2015年旅游业发展的核心任务。在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为主要任务的自然保护区开发生态旅游将更加规范有序,旅游开发项目环境评估评估、决策、审批和旅游认证等都将更加规范,受到社会更加有力的监督。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将全面迈入法制化、国际标准化、现代化、智能化通道。
基于对健康生活的追求,老百姓对生态旅游的关注度、参与度将在新的一年进一步加强。伴随新一轮自驾车的扩容、相关高速交通网络的进一步完善,新一轮自驾游和国内旅游热潮必将被引发。
伴随四川天然林保护二期工程、退耕还林(草)二期工程等几大工程的深化完善建设,国家公园探索的进一步深化,四川生态旅游景观资源将进一步丰富,高品质生态旅游景观将更加富集。
随着各级政府部门对森林、自然体验教育的进一步倡导和推广,森林、自然体验教育将得到深化发展,成为未来四川生态旅游中最有活力、最有诱惑力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