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记者 韩 羽
何梁何利科技成就奖获得者赵忠贤
——中国超导领域领头羊
◎ 本刊记者 韩 羽
编者按:何梁何利基金是我国社会力量创办科技奖励的成功范例,通过对取得杰出成就的我国科技工作者进行奖励,激励了一代代科技工作者不断攀登科技高峰,加速创新型国家建设进程。本刊将2014年度52名何梁何利基金获奖者及其科研成果加以整理,选取部分获奖者事迹编纂成文,以飨读者。
新中国成立以来,象征科技界最高荣誉的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共颁发21次。2000年至今,该奖项9次空缺。有一位科学家和他的团队竟两次获得这个大奖。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忠贤。2014年10月,赵忠贤院士又荣获2014年何梁何利基金 “含金量”最高的科技大奖——“科学与技术成就奖”。
超导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发现之一。1976年,赵忠贤开始从事高临界温度超导体的研究,带领团队在世界科学界数十年的“超导竞赛”中不断创新突破,始终领跑国际高温超导材料研究。
作为我国高温超导研究领域的领头羊,赵忠贤为公众所熟知,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那个探索高温超导体并开拓其应用前景的攻关战。
1987年初,在美国、日本、中国和欧洲诸国之间爆发了一场白热化的国际性科技大战。当时各国科学家纷纷采用金属氧化物,将超导的临界温度提高了100K以上,向获得常温(300K或27℃)超导体前进了一大步,所以这场战争又被称为“超导大战”。
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大战中,中国首先独立发现了液氮温区超导体,公布了其化学成分,整个世界为之震动。这一成果的主要发现者赵忠贤的名字开始为外界所熟知。
在那段研究高温超导技术的难忘日子里,赵忠贤和同事们夜以继日地奋战在实验室中。饿了,就煮面条或泡袋方便面;累了,轮流在椅子上打个盹。辛勤的工作与执著的探索终于换来了令人期待的成果——Ba-La-Cu-O系列材料中有70K的超导迹象!紧接着,1987年初,他们获得了起始转变温度在100K以上的超导体。1988年春,他们又率先获得转变温度在120K的铋系和铊系氧化物超导体。就这样,以赵忠贤为代表的中国科学家跻身于20世纪世界超导研究先进行列。
2008 年, 日本科学家发现在掺氟的镧氧铁砷材料中存在26K的超导性。随即,中国科学家把超导临界温度提到高于传统超导体的40K的理论极限。此后,赵忠贤又提出高压合成结合轻稀土替代的方案,并率领团队很快将超导临界温度又提高到50K以上。目前,绝大多数临界温度在50K以上的铁基超导体都是赵忠贤所在的科研小组做出来的,直到今天,他们仍保持着临界温度为55K的世界纪录。国际学术界对中国科学家在铁基超导体研究方面的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这从美国《科学》杂志将其列入“2008年十大科技进展”可见一斑。
做科研不仅是赵忠贤的“饭碗”,更是兴趣所在——用他的话讲,就是“快乐在于每天都面对解决新问题的挑战”。从某种意义上讲,科研之路艰难而漫长。正是愿意快乐地面对挑战,即使身处逆境,他也不灰心、不放弃,总是满怀希望。
“打个不一定恰当的比喻:我们的口袋里装着许多把钥匙,同时我们还在不断地制造出新的钥匙,而只有其中一把能够开启科学之门。我们要做的,就是通过不懈的努力,制造、修改每一把钥匙,直到打开这扇大门。也许,此前试验过的那么多钥匙都失败了,于是有人选择了放弃——但谁又能肯定,接下来这把钥匙不会帮助我们解开未知之谜呢?”
如今虽然已逾古稀之年,但只要不外出、不生病,赵忠贤总要到位于中科院物理所院内的办公室上班。“很多人觉得做科研辛苦,我反而感到很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