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晔
经典文化,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教育的重要资源。传承经典文化,既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也是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源泉。教育,作为传承经典文化的重要推手,必须在校园内旗帜鲜明地开展国学经典的教学,这是“根的工程,花的事业”。当下,不少学校注重开展国学经典的教学,提出了“培养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人”的培养目标,形成了“诵读国学经典、弘扬传统文化”的办学特色,以经典文化为引领,使师生更多地了解、学习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从而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提升师生的综合素质。
一是根据教育的发展规律和学生的身心成长规律,确立适切的国学经典课程教学体系。国学博大精深,内容浩瀚,选择哪些内容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我们要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国学经典课程教学体系。为了确保国学教材的质量,学校要充分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采用分工合作、分类组合的方式,依靠本校教师动手和外聘专家指导相结合的原则,有效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充分结合学校的传统和部分优势以及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编写校本教材。学生在校期间,可以采用晨间跟读、晨会检读、课前复读、午间诵读等形式,学习国学经典。
二是多管齐下,硬件、软件相配套,营造出浓郁的国学经典学习氛围。学校要重视图书室、电子阅览室的建设,投入资金购买适合学生阅读的国学书籍,建立电子阅览室,鼓励学生网上阅读,广采博闻,开阔视野。各班要建立班级读书角,实现班级学生书籍资源共享。这既为学生广泛而大量的国学阅读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也培养了学生学习国学的兴趣。教育,就是以文化人,培养学生的儒雅气质,构建儒雅的校园文化,让师生生活中充满书香。校园内,要最大限度地让每一面墙都跟学生对话,使静态的校园处处成为国学经典阅读的育人佳境。可以在教室外墙绘制古代各学派思想的主要内容,在走廊里张贴师生共同书写的书法作品,在楼梯一侧绘制图文并茂的国学经典小故事。各班教室还可以根据班级特点制作文化墙,让学生抬眼望人文,举目品经典。学校利用校园广播,每天晨会播放国学经典诵读,让学生听其声、悟其情。
三是创新实践,探索出适合学生学习国学经典的教学策略。可以采用以读为主的教学形式,分层次、有目的地指导诵读,加深理解和记忆。要读准,通过教师范读、音频领读、同桌对读等形式指导学生把经典诵读作品的字音读准;要读通,通过自读、指名读、男女生分读、师生或生生对读、小组读、齐读等多种形式,把诵读作品读通顺,读流利;要读出韵味,将声、像、文融于一体,引领学生读出作品的节奏,读出作品的韵味。要让学生反复诵读,以达到熟读成诵,有效地培养语感。当然,“法”无定式,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可以探索出其他一些国学经典的学习方法:故事法(把经典诵读的内容改编成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或找到与经典诵读内容相关的故事,用听故事、讲故事等形式来吸引学生探究经典、记诵经典,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画演法(许多经典诗词可以演绎成一个个小剧目,师生、生生合作表演,兴趣盎然,印象深刻;有些诗形象鲜明、意境悠久,可以画下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帮助记忆,效果突出,让学生通过绘画来表现自己脑海中诗的画面,从而谋求一种与众不同的理解)、猜译法(经典诵读作品中最大的困难是对精粹语言的理解。如果教师讲、学生听,会很枯燥,可以在理解中让学生猜经典诗词文句的意思,调动兴趣,帮助理解,学生是很喜欢的)。
学习国学经典,传承的是文化,彰显的是特色,收获的是成绩。它将引导学校由内而外地发生巨大的变化,对学校儒雅风气的形成、学校文化的构建、教师的全面发展、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将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福前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