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志春
“青青大雪松,巍巍努力桥,美丽校园翰墨飘香。代代师长,敬业爱生,循循善诱,我们教学相长……”每次课间操上,孩子们都会在这悠扬动听的歌声中跳起欢快的校园集体舞。
这是教师自编自创、脍炙人口的校歌《努力歌》,提到它的来历,要追溯到2009年,我们做的在学校发展史上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事——打造富有特色的学校文化。这个有着百年根基与积淀的老校,太需要一种明确的精神来引领他走向未来;这个在原址重建且扩充了一倍多教职工的新校园,太需要一种特色鲜明的文化来凝聚人心。
我积极发动广大师生自下而上展开核心价值观的大讨论,邀请著名学者成尚荣先生做我们的顾问,一起研讨遴选上来的建议。历时一年多集思广益的过程,轰轰烈烈又实实在在。在进一步探讨、辩论与表决之后,“努力文化”这一核心表述语应运而生。接着,“努力文化”框架逐渐明晰并搭建起来,一系列与之配套的评价标准、制度也建立和细化起来。学校出台了《东台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文化建设纲要》,提出了“健康向上、享受成长”的价值宣言。
“努力,成才之柢,奋进之轮。努力,重在方向明,贵在行有恒……”这是学校文化墙上镌刻的《努力赋》,它与校徽、校歌、校树等共同构成较为完整的文化标识系统。这几年,“努力文化”不但浸润了师生的心灵,而且使得学校的管理进一步走向规范、精细、特色,校园环境面貌和师生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不仅如此,师生们还主动为学校的文化建设献计献策,在学校的发展舞台上大显身手,靠自己的实力争取各种锻炼、提升的机会。努力心语长廊、东台名人长廊、艺术长廊等文化长廊的设计,校史展览馆的创建,校园电视节目的编制,校刊《百草亭》的编印等等,都是师生共同努力的杰作。许多团队和个人在挥洒才情和汗水的同时,也从努力的群体中脱颖而出,成为按规则评比出的“努力团队”“努力之星”。
文化,可以衍生出规则,规则的长期积淀就有可能形成某种文化。实践告诉我,要解决问题就必须按章办事,而规则也应该是民主制定的,它从群体中来,为群体服务,它的诞生决不能是管理者草率的“拍脑袋”行为。我可以和众人一起利用现有的规则创造出学校发展亟需的、正确的新规则,进而创造出教育新的美好境界。规则的建设是服从于学校的精神文化的,有时,它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实践、总结修订,最终成为全校师生的共同愿望且被自觉遵守。那一刻,规则自然就成为学校文化的一部分,释放出耀眼的美丽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