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群忠
对于很多中国人而言,无论其对《论语》的熟悉程度如何,一定会对这句话印象深刻,那就是,“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智者是喜水、快乐、活泼的,而仁者则是爱山、恬静、长寿的。也就是说,在儒家看来,智与仁共同构筑成儒者的理想人格。汉代董仲舒明确提出了“五常”:“仁义礼智信”,“仁义礼信”是为人处事的基本原则,“智”则贯穿其中并将这一切联系了起来。那么,何为智德?智德的道德内涵有哪些?如何在现代社会弘扬智德?这是我今天准备讲的几个问题。
一、智德及其特点
何谓智德?不可否认,智德总是与人的认识能力和知识的掌握相关,在甲骨文和青铜器铭文中,智被写成由“矢”和“口”构成的“知”,即象征着一个人像飞矢一样快速地获取知识。知与智在中国古代往往是通用的。如果要进一步分别“知”与“智”的差别的话,知的意义要较“智”为宽,“知”可能更多的是指闻见、认知之意,而“智”则是“人事”“道德”之智。
在儒家传统中,把知或智主要看作是一种人事之智或者说是知人之明。这种知人之明和人事之智主要是“以智辅仁”,这一方面表明儒家的修养论是讲求仁智双修的,另一方面表明智在中国传统道德体系中主要是作为达仁的手段存在的。这一特点在孟子关于智德的论述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来。《孟子·告子上》:“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孟子·离娄上》:“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可见,一个人能够有人生和人事之明,有辨别道德善恶之智,就可以说是具有智德的人了。
中西智德思想或智慧观是有一定差别的。首先,智慧在各自道德体系中的重要性不同。西方哲学最初是把理性看作人的基本规定性,是道德的基础,如苏格拉底的命题“知识就是美德”,又比如柏拉图在其《理想国》中提出的西方智慧、勇敢、节制、公正的四主德思想,都是以理性和智慧作为其道德的基础和首德,这种传统长期被西方社会所继承。而在中国传统道德中,智虽然也是“三达德”和“五常”之一,但其地位是服从并服务于仁、义、礼的。其次,西方哲学一开始就是强调主客体分离,重视对自然的认识,因此其智的内容多具有自然之智。而中国之智德,强调的是“明理”“知人”,所明之理仍然是人伦之理,明于人所当行的仁义之道,认为一个人会因为“知书”而“达理”,但一个人如果仅有专业知识,而不将这种专业知识和做人做事的道理以及人生问题联系,就会变成一种专为个人谋利益的工具,甚至成为危害社会的手段。科学家可以造福人群,也可能毁灭世界;律师可以维护社会公义,也可能知法犯法;电脑专家可以帮助事业发展,也可能充当黑客攻击社会和他人利益。可见智德是智与德的统一。这两种智德观,各有所长,对人类的智德观念的形成做出了各自的贡献。
二、智德的道德内涵
“智”作为德性,不仅是一种道德认识能力,也是一种选择判断能力。
1.明是非,辨善恶
“智”作为德性,首先体现在对是非、善恶的认知和辨别上。孟子曾明确将“智”界定为人辨别是非的能力,他说:“是非之心,智也。”(《孟子·告子上》)又说:“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公孙丑上》)在孟子看来,这种内在于人的辨别是非的能力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重要因素,这种能力若是丧失则难以称作真正的人,“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
荀子也认为智首先是一种辨别是非的能力,他说:“是是非非谓之知,非是是非谓之愚。”(《荀子·修身》)在荀子看来,能够明辨是非曲直,使自己的认识符合事物的实际情况,就可以正确地认识事物了,甚至可以“知者明于事,达于数。”(《荀子·大略》)意思就是,明智的人对事物是清楚明了的,对事理也能融会贯通。
儒家强调智德“明是非”的同时又往往将之与“辨善恶”联系起来,如孟子曾经说:“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孟子·离娄下》)这使得儒家的智德更多地呈现出关涉人伦道德,关注完美人格的养成及和谐社会秩序的达致等特点。因此,在一定意义上,“明是非”就是“辨善恶”。孔子早就注意到二者的内在关系,他说:“知者利仁。”(《论语·里仁》)又说:“未知,焉得仁?”(《论语·公冶长》)也就是说,具备了智德才能分清事物的曲直并明白其利害得失,才会以长远的眼光看事物,才能看到长远的利益,也才能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缺乏“智德”则失去了正确的道德认识这一前提,不但容易陷入罪恶之中不能自拔,而且难以坚守正确的道德行为,因而也就不可能真正拥有仁德。
2.善识人,贵知己
“智”作为德性,不仅要认识人与事的是非善恶,同时还必须体现在人际关系和人际交往中,要与人进行恰当和友善的交往,就必须善识人,贵知己。孔子有时甚至将“知人”作为“知”的定义,“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论语·颜渊》)在孔子看来,所谓“知人”,主要指正确地认识人、客观地鉴别人、清醒地理解人。
知人是君子之道,而知己更是高明之人的优秀品质了。知人,聪明的人就能做到,而自知之明更是为君子所贵。人要了解自己的长处与短处,但在对自我的认识中,认识主体与客体是合一的,这难免会使自我认识受到主观感情等因素的影响,有的人可能是妄自尊大,有的人可能是妄自菲薄。不能够了解自己的短长,不能够了解自己在人际、组织中的地位,不能够了解自己与环境的关系,不仅会影响事业发展,也会影响与同事间的关系,从而影响自己的人生幸福。因此,道德智慧中最重要的也许是自知之明。
所谓“自知”,主要是对于自己的德性、能力大小及优缺点有清醒的认识。正确认识,方能不妄自尊大、不好高骛远,亦不妄自菲薄。孔子说:“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论语·述而》)孔子的这些说法正是“自知之明”的生动体现。
3.识时势,知当务
智作为德性,不仅是指在一般意义上以及在社会认识与道德认识上能够明是非、辨善恶,能够善识人、贵知己,而且还具有在实践过程中,能够审时度势,知先后、掂轻重、择缓急的意识,体现为实践过程中的明智恰当。
“识时势”就是通常所说的“审时度势”,也就是道德主体在行道过程中对于“道”之行与不行的现实性及可行性的客观条件的判断。孔子曾经说:“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论语·泰伯》)“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论语·卫灵公》)也就是说,智者要善于判断客观形势是否适合行道,可行道则出来当官,不可行道则隐居以养志。在孟子看来,孔子正是具有“识时势”之智德的典范,“孔子,圣之时者也。”(《孟子·万章下》)孟子说:“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孔子也。”(《孟子·公孙丑》)“势”可则行,“势”不可则止。
实际上,现实生活中“道”之弘扬并不单纯依靠自己的能力就能实现,而是受制于客观“时势”,这在孔子看来就是“命”。君子只有真正了解一点,才能算是具备了智德,也才能称其为君子,这就是孔子说的“不知命,无以为君子”(《论语·尧曰》),儒家强调知命的同时亦强调个人的努力。但一个智者替天行道,循义而行,却不能盲目蛮干,而是要审时度势,正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也就是说一个大仁大智大勇之人不仅是胸怀高远理想和道义原则的人,而且也是能够了解客观形势,掌握命运与时机的人。真正具有智德的人,在具体的道德境遇中,能够权衡利弊得失,分清轻重缓急,知道先后顺序,迅速判断当下应该完成的最重要的任务。
三、智德的当代弘扬
第一,好学崇知,提高智商。“子曰:好学近乎知。”(《礼记·中庸》)好学虽然不等于智,但却接近智。儒家文明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一种学习文明,《论语》的第一个字就是“学”:“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夫子认为高足颜渊可以算是好学的人。“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论语·雍也》)好学、理性、智商是别的德行的基础。孔子说:“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论语·阳货》)
传统智德强调道德智慧与人生智慧,这无疑是对的。但在当代,我们仍应从一般意义上,把尊重科学,追求真理看作是智德的内容之一,因为在社会发展特别是近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科学技术起到了不可估量的积极进步作用,崇尚并追求科学真理,好学穷理,格物致知,是应该提倡的智慧美德。通过学习不断提高我们的智商即我们的判断力,认识和选择能力。在现代社会多诱惑的条件下,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以明智和理性把握生活的正确方向,少上当受骗,少利令智昏,不要一失足而成千古恨。为什么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有很多人上当受骗?就是因为清醒的理智被强烈的欲望蒙蔽了,如果我们自己没有占小便宜的心理,就不会失去理智。失财是小事,折射出我们智德的迷失,才真正令人汗颜。
第二,以智求善,提高德商。智德说到底就是智慧与道德的结合,也就是道德智慧。因此,形成道德智慧就成为我们学习培养智德的目的。智德或道德智慧的核心内容,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人生觉解。一个有道德智慧的人必然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对天道、人道都有深刻的了解和清醒的自觉。比如,儒家有“三才”之说,天居于上,地承于下,而人居其中,与天地合德。因此,人应效法天地的某些特性来选择自己的行为方式。《周易·乾》有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儒家的人生态度,最核心就是这样两点: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宽容待人。这种基本的人生态度实际上就是儒家倡导的基本道德精神。只有对儒家这种积极入世的人生观有所觉解和体认,才会信奉、弘扬自强精神和厚德精神。如果不是积极入世的态度,那就不会重视道德。可见,道德智慧首先是对人生大道的觉解,它可以从根本上决定我们人生实践中的道德精神和道德选择。
价值澄明。道德智慧的价值澄明不仅包括认知评价上的“价值澄清”活动,而且还包括实践意义上的价值选择。生活中存在着很多道德选择,如道义与利益、群体与个体、理想与现实、理性与欲望等,道德智慧就是在人生日常行为和关键时刻都能做出符合道义的正确选择。孔子倡导并坚持“义以为上”的价值观,并且把这看作一项基本的道德要求,因为一旦仅仅以利本身为出发点,而不以义去约束利,则往往会导致不良的行为后果。
知世明伦。道德智慧无非是一种审时度势,善处人际关系的明智。“知世”要求人们能够审时度势,知先后、掂轻重、择缓急,体现为实践过程中的明智恰当。“明伦”就是要求我们了解自己与他人、与环境的关系,善识人。道德智慧不仅要求能知人,而且还能够与人进行友好的交往,与人为善,不失原则;对自己的身份与角色有高度的自觉,有责任感、义务感,知所当为,勇于承担,尽伦尽份。
安身立命。这主要包括知己的明智、修己的实践和安身立命的境界。知己是道德智慧的认识活动,修身则是道德智慧的实践活动。修身不仅需要学、思,而且还重在习、行。一个有道德智慧的人必然是有高度的道德修养和自觉性的人,化德性为生活,培养自己的人格,形成自己文明优雅的生活方式,从而达到安身立命的人生境界。何为安身立命的人生境界?在我看来主要体现为:第一,知命、立命的人生定见;第二,独善其身的道德追求;第三,安之若素的行为方式;第四,心安情乐的精神状态。心安就是由于对自己的命运有清楚的认识,对自己的行为有良好的自控,对自己的道德有高度的自信,对自己的人格操守有充分的自尊,因此,在心理上形成了一种心平如镜、不假外求、安之若素、怡然自得的平和状态。用现代话说就是他们心理特别平衡。
第三,言说得当,行皆中矩。这是智德在个人实践与修养上的凝结体现。《荀子·非十二子》中说:“言而当,知也;默而当,亦知也。故知默犹知言矣。”在《子道》篇中他还说:“言要则知,行至则仁。”这是说,一个人能够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当言则言,不当言则不言,这是一种很高的智慧和美德。董仲舒也形容智者“其言寡而足,约而喻,简而达,省而具,少而不可益,多而不可损。其动中伦,其言当务。如是者谓之智。”(《春秋繁露·必仁且智》)这句话说有智德的人,他的话简短而内容充实,精约而容易了解,简单而意思明达,省略而具备大体,简洁而不可增加,繁多而不可减少。行动合乎条理,言语正合时务。人类之言说,大部分情况不是独白而是交谈,因此,言说适当否,就在于看什么人当说什么话,该说不说不对,不该说说了也不对。《论语·卫灵公》:“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因此,要言顾行,行顾言,一个智者,必量其力所能至而从事焉。
道德智慧,是一种善处人际关系的智慧,而人与人的交往总是通过言与行进行的,因此,在与人的交往过程中,一个有智慧的人必然应该追求“言说得当”。俗话说得好:“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一切人际关系的矛盾,其实大多是由言说不当引起的,所谓“话不投机半句多,酒逢知己千杯少”,所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因此,一个生活中的智者,一个善处人际关系的人肯定会在实践中追求言说得当,当说则说,不当说则不说,此时此地能说,而彼时彼地不能说,对此人可说,对另一人也许就不能说,这些都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多积口德。
责任编辑/江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