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遗忘的记忆

2015-01-28 15:09边玉芳等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5年2期
关键词:运动技能实验研究记忆

边玉芳等

〔关键词〕运动技能;记忆;实验研究

一、引言

我们在记忆时最大的苦恼莫过于遗忘。无论是日常生活与学习中拼命去记忆的各种努力,还是科学研究中从不同角度对记忆进行解密,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不要遗忘。可是有一种记忆,只要你获得,就会永远伴随你,不会遗忘。大家可能有这样的经验,多年前学会的一项运动技能,一般不太会遗忘,或一经复习便快速恢复。如学会了游泳、打乒乓球或者骑自行车的人,过了若干年以后,虽没有经常练习,但这种技能似乎基本上能够保持,或者很快能够找回感觉,这就是我们对运动技能的

保持。

运动技能也叫操作技能或动作技能,是一种习得的能力,表现为迅速、精确、流畅和娴熟的身体运动方式。像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写字、绘画、打字,音乐方面的吹、拉、弹、唱;体育方面的田径、球类、游泳、体操、射击;生产劳动方面的车、铣、刨、磨;交通方面的骑车、开车、驾驶飞机等活动方式,都是动作技能的范畴。弗雷西门和派克的实验很好地展示了动作技能不容易遗忘的特点。

二、实验介绍

1.实验目的

研究运动技能的保持与遗忘情况。

2.实验过程

实验者设计一种类似驾驶飞机的任务情景。在实验中,被试手握一个操纵杆,该操纵杆可以左、右、前、后移动,控制两维的运动。被试要用脚去控制方向舵,方向舵像一块跷跷板,可以围绕一个支点上下运动。被试需要使操纵杆在一个阴极射线管的中心保持一光点,若光点偏离中心,他必须及时调节操纵杆,使光点回到中心位置。在阴极射线管的上方有一个伏特计,被试用脚踏方向舵,使伏特计指针同样保持在中心位置上。这一任务是颇为复杂的,被试既要观察光点和伏特指针的移动,又要手脚并用进行不同的操作。练习50次,每次6分钟,达到了熟练水平,历时17天。

3.实验结果

在训练完成以后,将被试平均分成3个组。其中1/3的被试在9个月后进行测试,1/3的被试在12个月后进行测试,最后1/3的被试在24个月后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前两组被试对技能没有遗忘。最后一组被试对技能虽有少量遗忘,但经6分钟练习后,便完全恢复。这就是说,已经掌握了的运动技能,经过两年以后,仍然基本保持完好。

三、实验应用

为何运动技能较之一般言语知识学习不容易遗忘?上述实验可以给我们如下启示。

第一,当 运动技能经过了反复的练习,并且是以连续任务的形式出现的,而又有大量的过度学习,一般会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不容易遗忘。在技能获得的初期,都会出现断续、不协调等问题,只有经过一定时间和一定量的科学练习,才能慢慢熟练。

第二,运动技能的保持动作痕迹高度依赖小脑和脑低级中枢,有研究表明,脑的这个部位更能保持动作记忆。因此,在对学生进行运动技能训练时,一方面,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练习机会,使学生能够经过大量的练习而产生较为牢固的记忆。即让学生过度学习,以达到“一劳永逸”之效,不易遗忘。另一方面,应该保持运动技能的完整性,让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能够系统地掌握技能体系,产生连贯性,从前到后,既有系统性又有独立性,并结合知识和技能的关键要点进行记忆和练习,以提高效率,使其不易忘却,达到较佳效果。

由此可见,运动技能保持性良好的特点并不是轻易获得的,而是需要前期大量的付出,只有如此才能使运动机能达到自动化程度,最终实现学习内容不会被遗忘的目的。当然,为了确保运动技能的自动化,其指导、学习过程甚为重要,尤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促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

兴趣是激发和保持学生运动行为的内部动力,也是影响学生自觉性和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也是增强运动技能教学效果的重要理念。因此,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激发其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能动学习,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享受运动技能的乐趣。教师还要对他们进行必要的目的教育,让学生明白练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练习的内在顺序,每次练习的具体要求,怎样练习才能避免错误、少走弯路,等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参加练习的自觉性,从而积极认真地练习,快乐地练习,提高练习的效率。

2.教师对动作技能学习策略进行有效指导

在尝试新的运动技能时,学生可能会有自己的一些策略,但这些策略并不一定奏效,而教师作为这种运动技能的成功者,自然也有自己的一套策略,往往是在成功完成任务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一般比较有效。因而,如对学生进行策略指导,就能使学生很快掌握成熟的经验,能够事半功倍地完成任务,并能成为自己今后运用策略的基础,对今后的学习也是有益的。尽管有些方面的发现学习也会达到良好效果,但在运动技能方面,有关研究发现,有指导的练习比单纯的发现学习效果更好。其原因是,在指导中,学生能更加注意技术和正确的姿势,而单纯的发现学习中,学生往往更加注重目标,而且技术也较为笨拙。因此,有指导的练习犹如让学生踩在前人的知识经验上前进,使其如虎添翼,效果会更为显著。

3.促进学生的正迁移,避免负迁移

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教师应积极创造条件,加强学生对动作的正确理解,同时要注意两种动作技能学习的时间间隔。如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当合理安排各种动作技能的教学时间,使前一种动作技能的学习至少要掌握达到80%~90%的正确率,才开始新的动作技能的学习。如此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正迁移,防止出现负迁移现象,促使学生能够正确、长久、牢固地掌握动作技能。

4.让学生有计划、有步骤、科学地展开练习

首先,练习要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教师要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难点,克服缺点,以求稳步地提高。

其次,技能的形成和保持,需要足够的练习次数和练习时间。俗话说“功到自然成”,练习达到一定程度,技能方能巩固。

再次,练习次数和练习时间应该有适当的分配。一般来讲,分散练习优于集中练习。最有效的分配是:开始时练习的次数可多一些,每次练习的时间不宜过长,各次练习之间距可以短一些。随着技能的掌握,可以适当延长各次练习之间距,每次练习的时间略可延长,实践中必须根据练习的性质、内容、学生的年龄与技能的掌握情况等来确定。

最后,要给学生及时反馈。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练习的结果,可以随时发现自己在练习过程中的优缺点,进而巩固正确动作,纠正错误动作;并可以自觉地调节自己的行为,改进练习的方式方法,提高练习效率,进而较好地获得运动技能,而且不容易遗忘。

(选自董奇、边玉芳教授主编的《经典心理学实验书系》之《教育心理学》)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与教育研究所,北京,100875)

编辑/王抒文 终校/于 洪endprint

猜你喜欢
运动技能实验研究记忆
提升中学体育教师教学技能的实践探索
儿时的记忆(四)
儿时的记忆(四)
记忆翻新
高中生篮球运动技能提升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