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度有一句很流行的话:“一流的学生进IIT(印度理工学院),二流的学生才念美国名校。”印度理工成立后招收的第一批学生全部是各个学校前十名的尖子生。面试时考官说:“在原先的学校里数一数二的学生,请坐下。”结果将近80%的学生都坐下了。
美国“新闻60分”节目曾经评价说:“印度理工学院在印度的地位相当于把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普林斯顿大学加起来在美国的地位。”这话一点儿都不夸张,因为IIT最初就是完全按照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模式建立起来的。每年12月,IIT打开校门,来自欧美的各大跨国公司纷纷进驻,在两个星期之内,所有学生被抢订一空。
IIT的可敬、可怕之处正在于此,它的录取从来就是六亲不认,根本不存在通融之道。上自总理的儿子,下至校长的女儿,不论是谁,想进IIT,考试成绩一定要排在申请人的前2%,至于面试,更要走公正透明的渠道。被誉为“印度比尔·盖茨”的穆尔蒂创立了印度的软件巨头印孚瑟斯(世界500强之一),他的儿子想报考IIT的计算机专业,却被无情地拒绝了,结果被美国的常春藤学校康奈尔大学录取。去美国之前,穆尔蒂对媒体说:“他最后只能遗憾地到康奈尔大学读书!” IIT巴隆迪院长的女儿也曾三次申请IIT,不幸都名落孙山。第一、二次落榜是因为法语成绩差了2分;第三次各门功课笔试都通过了,但面试表现欠佳,再次遭到淘汰。幸运的是,2010年,他的女儿第四次提交申请,终于以笔试成绩第一名,面试近乎完美的表现被IIT录取。 (摘自《扬子晚报》 王小蔷/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