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显优雅

2015-01-28 08:30哈幸红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4年11期
关键词:音乐教室安静歌唱

哈幸红

镜头一:

在小学,维持纪律是最难的一件事。小学生闹哄哄的,老师们常常习惯扯着嗓子大喊“一、二、三,静下来”,等所有的学生安静下来时,辛苦叫喊的老师已经有些声嘶力竭,心情糟糕。其实这是最无效的方式。老师在一通训骂后可能自己心里会痛快些,但是在教育学生方面,是一点效果都没有的。大声说话还会给班级造成严重的噪声,使整个班级心气浮躁,每时每刻都静不下心来。当你除了叫喊,不能引起学生注意的时候,学生已经被你训练成“很难对付的人”了。这样的学生,到了其他任课老师手里,是不能期待教师的‘和风细雨对他产生作用的。”有老师说每星期最怕进**班上音乐课,整个一节课我必须像他们班班主任那样提高八度音和他们讲课,有的时候一个八度不够要两个八度把全身力气用尽,一节课下来筋疲力尽。你会看见,他们班同学进音乐教室像一群黄蜂,出音乐教室像一群散兵,快毕业吧,就能解脱了……

镜头二:

某休息天和女儿一起欣赏音乐会,女儿被现场音乐和梦幻般灯光画面深深吸引下,安静地看完了全场。然而,在大部分观众欣赏精彩演出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不和谐的现象。不少学生在现场随意走动、喧哗,或者玩数码产品,而家长的手机声、说话声不时传出,照相机闪光灯频闪,演出结束尚未谢幕,观众已起身离场……本来是一次美的享受,却让我们看到音乐教育的缺失。

如此种种,我们可以发现学生们没有一种安静优雅的气质,我们也可以透过这种现象看到我们艺术修养教育的缺失……作为一名有经验的音乐老师要担负起责任,通过自己精湛的教学让学生在音乐中“静”显优雅。

1.安静进入音乐教室的教育

“走路要学小花猫,脚步轻轻静悄悄。不要学那小螃蟹,横冲直撞真糟糕”。

小学生上音乐课需要在自己教室前排好队然后走到音乐教室,在音乐专用教室门前我经常对学生们说:当你们走进音乐教室的时候就好像从幕后走到舞台中间演出,一定要优雅,脚步放轻,这才能体现一个音乐爱好者的修养。我们学习音乐根本目的是提高自己的素养,包括举止礼仪。一段时间过后,学生们会对我说:音乐课结束时我们在教室走廊安静排队出门,就像在舞台上的表演结束向广大观众谢幕,多好的比喻啊!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学生们通过训练是能够安静进出音乐教室这个神圣而优雅的舞台,安静的种子已经播入学生们的心中。

2.音乐欣赏教育中的静气培养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学生很难静下心来安静地欣赏音乐。针对这种情况我精心研究教材,进行有组织地教学,设计一定的教学情景,教学环节要环环紧凑,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欣赏音乐。但是,学生对于听音乐还处于一种无意识状态,我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教给一定的方法,在科学的方法中逐渐养成安静倾听音乐的好习惯。

(1)闭眼静听

第一遍欣赏音乐的时候,我要求学生闭上眼睛用心聆听,并充分发挥想象,

设问“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画面?”要想体验作者所传达的情感,这就要求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倾听音乐。这样,学生才能对音乐的高低、强弱、节奏、调性等因素逐渐感知,以至对作品的情感、情绪做出判断。音乐是心灵的语言,心灵语言只能用心去感受,用心去沟通。在静穆中,音乐在人的精神上空升腾、泛化,那该是欣赏音乐的最高境界。课堂上,师生表面的“静”深层的动以至于达到内心深处的感动,这何尝不是主动参与呢?这恰似音乐中休止符的作用--此时无声胜有声。

(2)抓住音乐特点听

任何一首乐曲都是由音乐要素组成的,包括节拍、节奏、旋律、音高、力度、音色、速度等,各个要素有不同的表现意义。每一首曲子由于重点要素的不同而显示的特点是不一样的,我充分抓住重点要素引导学生倾听音乐,并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表达对这种音乐特点的感受,学生一定会有很大的兴趣并且更专注地去听音乐。

(3)有比较地听

不同的乐曲有不同的音乐节奏、音色、风格等等,我指导学生对音乐中不同的音色、织体、节奏、风格,有比较地听辩,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唤起他们对音乐的感知,从而愉悦、轻松地进行音乐学习。渐渐地,学生就会更爱倾听音乐,这便达成一种良性循环。

3.懂得安静歌唱表达情感的力量

自从《中国好声音》开播以来,第一任刘欢导师经常说的一句话:“你的心很安静,你唱歌的时候,包括你现在说话时,你的心都很安静,这种状态很好,希望你能一直保持。中国需要这样安静的声音。”我常常和学生们一起反复说这句话,让他们深刻体会一代流行乐之父对于音乐的深刻理解。当学生们真正懂得安静歌唱的力量后,他们迫切想掌握安静歌唱的方法,于是我趁势把正确歌唱方法传递给学生:

(1)气息练习。

“声靠气传”。若要声音宏亮,必须有良好的气息支持。气息的运用是指:“吸气—保持—准备—呼气”的过程。

做法是:让学生自然站立,立腰挺胸,口鼻微张,头平举,口鼻同时吸气,小舌处应感到有一注股凉气进入。把气吸到腰脐间,感觉两肋外扩,小腹微突。好比贪婪地闻着周围飘来的香气。

(2)发声练习。

学生歌唱时,声音泛白的现象,是因为学生唱出的声音没有“共鸣”。要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在歌唱中寻找声音产生“共鸣”时的各部位的感觉。

做法是:自然地,轻松地向下打开下巴,松开牙关,打开“小口”(耳朵前面的小孔),舌头自然平放,咽喉轻轻下放,并暂时稳住。口腔就像含着一个烫热的汤圆。

教师应尽量控制学生歌唱的声音,多取用轻声唱的方法慢慢过渡,再逐步培养学生掌握自然的、正确的歌唱方法,使声音上下统一,音色饱满、圆润、明亮、柔和。久而久之,学生们的安静歌唱的习惯形成就基本不会再出现喊唱的现象了。

当我们的学生会平心静气地走进音乐教室,安静动情地用歌声诉说着淡淡的情怀,闭上眼睛优雅地欣赏清新的音乐,和着轻柔淡淡的思绪,拥有安静的心情,我们不禁感叹,感叹音乐教育竟然是如此优雅,优雅的那样无法控制。回望音乐带来陶醉与感动,让生命变的如此平静、美丽……

【作者单位:苏州工业园区方洲小学  江苏】endprint

猜你喜欢
音乐教室安静歌唱
深入敌后,保持安静
为你而歌唱
为你歌唱
楼上请安静
浅谈教室布置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明星音乐教室”牛班NEWBAND APP:胡彦斌跨界玩在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