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思维敏锐力的培养

2015-01-28 14:30孙玉薇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4年11期
关键词:小英大黑外甥

孙玉薇

思维的敏锐力,指敏于觉察事物,具有发现缺漏、需求、不寻常及未完成部分的能力,也就是对问题的敏感度。教材是为学生学习提供的例子,语文教学中既要依靠它又不要受它的限制,这样才能发展

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敏锐的思维能力。

一、依据课文插图激活思维

语文教材中的插图是编者精心设计选编的,它延伸拓展了教学视野,烘托映衬了文字情境,丰富了情感意韵,是教材中不可忽视的重要资源。

让学生为插图配“画外音”,能引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在讲《三袋麦子》这一课时,我利用课文中优美的插图指导学生朗读、学习课文,让他们模仿,让他们自由地想象。

“麦子是土地爷爷送给这三个小动物的,那土地爷爷对他们的做法分别是什么态度呢?我们先来看看小猪。”我刚提问完,就有学生举手了。

“看着小猪憨厚可爱的样子,土地爷爷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找得真准确,我们来看插图,图上能看出来吗?”

“能。”

“谁能看着插图,模仿土地爷爷笑给大家听听呢?”

图上土地爷爷捋着胡须正张着嘴哈哈大笑。我请一位学生起来模仿。只见他空握右手,放在嘴巴下,做出捋胡须的样子。“哈哈哈……”模仿得活灵活现。可见,借助插图既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又激发了学生的想象,此时呈现在学生头脑里的不只是画面上的形象,而是透过书中的插图感受到的画中之情,画外之音。

二、抓住文本空白发散思维

“恰是未曾着墨处,烟波浩渺满目前”。唐代司空图在《诗品?含蓄》中说:“不著一字,尽得风流。”所谓“不著一字”,并非什么都不说,而是简练传神地勾勒几笔,点到即止,既富有暗示性,意在言外,使人反复吟咏想象而得之。伊瑟尔提出的“空白”理论也认为,文本应给读者留下了不确定性的“空白”,在阅读活动中,等待读者用想象去填充。

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大多出于名家之手,文质兼美,仔细阅读会发现文中留有耐人寻味的空白,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在语文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课文中的空白,引导学生去思索、去联想、去回味,从而发散学生的思维。

如《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一文中有这样的一段叙述:“有时,彭德怀抚摸着他的大黑骡子念叨着:‘你太辛苦了,连一点料也吃不上。说着,就把自己的干粮分出一些,悄悄地塞进大黑骡子的嘴里,一直看着它吃完。”这段话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寄予了人物情感。文章本可以把人物的内心情感用直接抒情的方式表达出来,但是文章并没如此,而让我们自己从文字的叙述中体会彭德怀对大黑骡子深深的爱,他爱大黑骡子胜过爱他自己。教学时可抓住这一环节,引导学生想象,体会彭德怀此时的情感波澜。又如本文中当战士们准备枪杀大黑骡子的时候,“彭德怀背过脸去”,这里本可以加一段他的内心独白,但文中却省略了,又给我们留下了空白。

小学语文教学既要留下教学空白,又要利用好空白,诱发学生发散思维,开发学生潜能。教学实践证明,艺术地利用“空白”是培养学生多思创新的有效途径。

三、文本联系生活实际拓展思维

语文教学要在立足于文本的基础上,适时地拓展空间,让文章与生活接轨,让过去和现实融汇。

生活处处皆知识,如在教学《特殊的葬礼》时,可以让学生到社会寻找身边的环境污染现象,有的学生发现了有不正规的工厂对水污染极大,并向环保部门举报,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师把学生带到更广阔的课外世界,把课堂延伸到课外,延伸到社会、生活;引导学生到广阔的天地去探索,去摘取新的知识之果,去获取更大的创造能力,才能真正做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陶行知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语文教学要联系生活实际,体验领悟文本内涵,发掘学生善良天性,引导学生转换角色。如在教学《掌声》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如果你是小英的同学,你想见到怎样的小英?如果你是小英的同学,你想通过掌声告诉小英什么?如果小英就站在你的面前,你想对她说什么?如果你是小英,你听到同学们热烈、持久的掌声你会想些什么?学生变成文中的人物,产生联想或幻想,激发出情感,走入人物内心世界,就更真切地体会到了掌声给小英带来的变化,领悟掌声的内涵。

四、精心设计活动创新思维

《望月》是苏教版第十册第六组中的一篇散文,课文以生动的笔调写了“我”在甲板上欣赏月亮时,聪明好学的小外甥和“我”比赛背诵写月亮的诗句以及小外甥对月亮的独特而富有童趣的想象。作者文笔生动活泼,聪明好学、爱幻想的小外甥的形象跃然纸上。其中的一个教学目标是: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语感,激发学生主动积累语言的兴趣,展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来反映世界。

在学习了作者与小外甥背诗句的内容后,紧接着我设计了一个拓展延伸:小外甥会背的我们也会背了,说明我们五(7)班学生不比小外甥差,老师真的很高兴,那么,老师相信你们平时也一定积累了不少诗句,那么你还知道有关月亮、山、水的诗句吗?背给大家听听好吗?(学生交流,看来,同学们知道得也不少。)

总结:同学们,诗句是美妙的,月光是美妙的,这两种美妙的东西滋润着我们的心田,让我们沉醉在清幽旷远的气氛中。

古诗是我国优秀民族文化中的瑰宝!多读、多背、多想,不仅能陶冶人的性情,更能启迪人的智慧,开发人的想象力。想象力是创新思维能力的一种。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期盼更多富有创新力的人才!

这种让学生把自己放到当时情景中的想象,学生想象的空间很大,随意性也很大。学生想怎样说,就怎样说,没有丝毫束缚,思维能放得开。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绘声绘色当众说话的能力。

创新思维是学生在创新学习中产生的新想法。学生凭借自己的知识能力从新的角度出发分析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适时抓住撞击学生智慧火花的环节,鼓励学生大胆设想。

【作者单位:沛县歌风小学  江苏】endprint

猜你喜欢
小英大黑外甥
生日礼物
大黑
季节性恋爱(外一首)
6岁外甥难倒我了
大黑兔做了一个春天的梦
六岁外甥难倒我了
巧猜字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