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学,让数学教学更精彩

2015-01-28 13:02:36李海波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双山子高级中学066500
学周刊 2015年3期
关键词:创设情境思维

李海波(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双山子高级中学066500)

有效教学,让数学教学更精彩

李海波(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双山子高级中学066500)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有效地进行数学教学,是每位数学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与思考,试图在有效教学理念指引下,从学生生活出发,创设有效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运用多媒体,启动思维探索,培养学生创造性;课堂中进行适当的游戏,提高学生的热情;小组的有效性合作和合理的评价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实施有效教学,从而让有效充盈小学数学课堂,让数学课堂更精彩。

情境兴趣多媒体小组合作评价

有效教学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内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的真正主体。在课堂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是新课程改革后的教师们都在探索的一个热点问题。

一、创设有效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情境教学是新课程的一种教学方法,能提高学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爱因斯坦曾经说“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种内在的驱动力,使人有一定的激情。教学的情境创设应贴近生活。情境不仅应是现实的,还应该是承载数学知识的一个平台,是改变枯燥、抽象数学教学的重要手段。教学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心理特点出发,用与学生的生活背景密切相关的素材,创设使他们乐于接受的学习情景。它不仅应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应该是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点燃学生心中探究激情,成为学生继续学习新知的内在动力。有效的情景创设能促进学生进行较为深刻的数学思考,有利于解决问题。有价值的教学情境应蕴含一些有思考力度的数学问题,教师只有根据教学的需要,创设具有“数学味”的情境,使学生的思维在不断的碰撞中得到提高与升华,让他们始终处于积极有效的思维活动中。

二、运用多媒体,启动思维探索,培养学生创造性

新课标要求:数学教学中要大力推进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为学生学习和发展提供生动有趣的氛围和保证。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电脑教学能化难为易,在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电脑制作课件上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利于学生对数学教学内容理解和掌握,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的直观性、立体感和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使一些抽象、难懂的内容变得易于理解和掌握,能取得传统教学方法无法取得的效果。教师可根据数学的抽象性、系统性,应用的广泛性特点,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增加思维的自由度,鼓励学生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数学应从学生生活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实际,又应用于生活实际,将数学教学密切联系实际生活当中去,就能使学生懂得为啥要学数学,怎样用数学,从而萌发数学应用的意识,从而使学生真正喜欢数学这门学科。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进行数学化,数学问题要讲生活化,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学会用数学的思维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解决生活的问题。数学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感到亲切自然,充满情趣,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和评价能力。

四、课堂中进行适当的游戏,能提高学生们的热情

根据学生大多数都爱运动的特点,在课堂上组织一些有助于教学的游戏。再内向的学生,一提到游戏,也会产生兴趣,每个学生都有向往快乐的内在要求。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精心组织些数字游戏,激活学生心中的快乐因子,对培养学生热爱数学,形成活泼健康的个性,创建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很有帮助。如果学生总能保持良好的心境,就能在数学课堂上畅游,数学游戏恰恰能让学生达到这种心境,能让学生愉悦地参与课堂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感受到数学课堂是快乐的、数学是美丽的。

五、小组的有效性合作,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

交往是人与人之间共同活动中的需要,在交往中得到发展。小组合作性学习,更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和有利于提高交往能力,也是体现同学间互爱互助,情感交流的心理过程。在合作学习中,学生是真正的数学学习主人,而教师则成了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合作学习能促进每一个学生自己和他人的学习。当遇到障碍,学生之间可以相互讨论、交流、启发、协作,各抒己见,大胆探索,从中发现不同的思路和方法。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记忆更加的深刻,记忆很好。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在转变学习方法,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因为学生只有学会合作,学会从他人智慧中获得启迪,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潜能。这样才能很好地掌握知识。

六、合理的评价,亮出课堂的光彩

《新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课堂教学中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要关心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情感变化和态度,才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使学生身心和潜能得到全方面主动的发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在评价上,我们教师要准确的评价。要坚持正面的鼓励。教学中的每一次评价不仅是对一段活动的总结,更是对下一段活动的起点、导向和动力,因此,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做到及时。教学中,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观察和了解学生思维的合理性和灵活性,善于发现他们言行中富有价值和有意义的闪光点,及时予以表扬和肯定。一句句亲切的鼓励,一句句由衷的赞赏,能沟通师生之间的理解与情感,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体悟到生命的真实,让学生学得更加积极主动。例如,老师的评语“你的想法很好,值得你鼓掌。”“你的数学计算能力很强”等让学生听起来很舒服,很有激励感,让学生对学习数学更有信心、更有兴趣。

总之,一堂好的数学课,教师应当扮演好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合理角色。在课堂的大舞台上,教师和同学们共同学习,共同成长。是课堂的气氛更加的精彩。数学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树立创新性的教育观念,通过创设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探索性地学习,培养其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快乐学习、快乐成长。

(责编 张景贤)

猜你喜欢
创设情境思维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20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护患情境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