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景茂,郭汉玖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中药材研究所,湖北恩施465200)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在湖北省西南部,位于湖南、贵州、陕西和重庆的交界处,同时也是武陵山、大巴山和巫山的交汇处。该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因为适宜的地理环境和气候,大量的珍稀名贵中药材分布于该区,所以该地区有“华中药库”的美誉,其中恩施州药用植物共186科854属2 088种[1]。近年来,随着国家各级相关部门对中药特色产业的重视和各项优惠政策的实施,近年来该地区的中药材种植规模不断扩大,相继成立了各种中药材种植合作社、种植大户和相关企业,现阶段该地区已经建立起一大批中药材种植基地,包括万亩厚朴基地、万亩黄连基地等,并通过了中药材玄参、黄连的国家GAP认证。据统计,现阶段恩施州的种植药材品种在30种以上,常年收购的品种高达280余种,占全国中药材收购品种的40%[2]。由于中药市场的需求和中药材本身的价值,恩施地区药农种植中药材的积极性很高,中药材产业对于带动贫困山区经济增长、维护社会稳定有重要意义。但在大力发展中药产业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中药材产品农药残留超标问题,因为农药不按规范使用以及缺乏科学的指导,导致病原菌和害虫抗药性增加,如何在保证中药材产品产量的同时兼顾质量是科研人员目前面临的一个问题。
恩施州盛产党参、白术、百合3种大宗药材,其中党参以恩施市板桥最为著名;白术在恩施市和咸丰县以及建始县均有种植;百合种植主要集中在宣恩和建始等地。由于到目前为止还没有针对恩施州中药材农药使用情况的报道,笔者对恩施州党参、白术和百合3种中药材的农药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旨在为该地区中药材的安全生产提供参考。
1.1 调查地点 党参调查地点主要是恩施市板桥镇;百合调查地点是宣恩沙道沟镇;白术调查地点主要是咸丰县小村乡。
1.2 调查方法 采取田间调查和入户调查记录的方式,每个调查点调查40户种植户,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中药材田间病虫草害的类型、施用农药名称、生产厂家、田间施用剂量、施用次数、对农药操作的相关知识了解程度等。
2.1 3种中药材田间病虫害类型 调查结果表明,党参的主要病害集中在根部和叶部,分别为紫纹羽病和锈病;虫害主要是红螨和蛴螬;白术的主要病害为根腐病、叶斑病和白绢病,虫害主要是蚜虫和小地老虎;百合的主要病害是根腐病和病毒病,虫害主要是蚜虫(表1)。
表1 3种中药材主要病虫害类型
2.2 种植年限和施用农药品种 调查的3种中药材的种植年限均为2年,党参使用的杀菌剂主要是多菌灵和恶霉灵,其中多菌灵被使用的频率最高,达到71.0%,杀虫剂主要是阿维菌素和敌百虫,其中敌百虫使用最多,达到53.0%,除草剂主要是用农达进行种植前处理;白术田间施用的杀菌剂有2种,分别为多菌灵和代森锰锌,其中多菌灵的使用频率最高,达到76.0%,杀虫剂主要是敌百虫,除草剂是盖草灵;百合田间施用的杀菌剂主要为多菌灵,使用频率达到80.5%,杀虫剂主要为毒死蜱和敌百虫,其中使用率最高的是敌百虫,达到61.8%,使用的除草剂主要是农达,使用频率为87.6%(表2)。
2.3 3种中药材使用农药安全间隔期 调查的3种中药材的杀菌剂和杀虫剂共有6种,除草剂因为是种植前使用,所以未统计间隔期。通过调查发现所有中药材均为在安全间隔期内使用,因为3种中药材的收获期一般为每年的10~11月,但是病虫的发生时间多集中在5~8月,所以基本满足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的要求。
表2 3种中药材使用农药品种调查结果
表3 3种中药材使用农药安全间隔期
2.4 3种中药材所用农药相关操作技术 通过调查数据可知,3个品种的所有调查种植户仅有5.8%接受过农药使用技术培训,显然很多人没有经历过农药使用技术培训,更不了解农药复配原则以及农药防护措施等专业知识;施药方法调查中,有32.0%的种植户主要是咨询经销商,26.0%的种植户依据病害严重度,26.0%的种植户按照以往的经验来操作,很少有种植户按照说明书的要求科学施药(表4)。种植区缺乏相应的植保专业技术指导人员对种植户进行施药技术指导,同时相关部门缺乏统一的组织和安排相关的技术培训会议,所以在实际调查中会发现很多种植户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农药使用技术培训,农药配制不符合说明书要求,喷施技术不严格,安全防范不达标。
表4 农药相关操作及使用技术调查结果
2.5 3种中药材农药年平均使用次数 通过调查发现,党参年平均使用阿维菌素超过最多使用次数1次;白术年平均使用多菌灵和敌百虫超过最多使用次数各1次;百合年平均使用多菌灵和敌百虫超过最多使用次数1次(表5)。3种中药材均存在农药使用次数超过规定次数的现象,这可能与恩施多雨从而稀释了农药有效成分以及种植户施药方法不合理有关。
表5 3种中药材农药平均每年使用次数
党参、白术和百合是恩施州乃至武陵山区重要的中药材,由于山区可用耕地面积较少,中药材连作状况较频繁,病虫害的发生近年较严重,为了减少病虫害造成的损失,种植户通过使用农药达到保产、保收的目的。对于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应采取措施予以纠正。
3.1 提高中药材种植户用药安全意识,科学施药 在调查中发现约26.0%的中药材种植户配制和使用农药是依靠自己的经验,31.0%的种植户是通过咨询农药销售商,表明中药材种植户使用农药的科学和安全意识淡薄,主要原因是缺乏科学的技术指导。因此,需要运用恩施州现有的科研单位和植保部门成立中药材植保专家组,经常深入田间规范指导中药材种植户田间科学配药施药,在每个大型中药材种植区成立示范区,定期派技术人员进行现场田间施药示范,建立植保技术热线电话。
3.2 相关职能部门开展中药材植保技术知识培训会 在实际调查中发现由于缺乏植保技术人员的指导和培训,在实际使用农药过程中存在使用次数超过限制次数;许多种植户喷药时只注重使用量和是否施过药,不结合病虫害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施药;许多种植户不了解农药安全间隔期,或者完全没这个意识。因此,需要相关部门及时协调好各种关系,在中药材种植区广泛开展农药使用技术培训宣讲会,发放相关技术手册,指导种植户做好施药各个细节工作。
3.3 建立专家诊断体系和农药产品输送渠道 调查中发现多菌灵和敌百虫的使用频率远大于其他药剂,这是由于缺乏田间鉴定病虫害的相关资料,中药材种植户无法客观地说出病虫害的名称,销售商完全凭借种植户表述的症状片面地推荐使用广谱性农药多菌灵和敌百虫等,同时该种情况的出现也和各中药材种植基地地处偏远、交通不便、没有其他合适和新颖的药剂替代有关。在田间调查发现许多被种植户和农药销售人员误判的病害,该种情况容易产生误用和滥用农药。针对上述问题,一方面联合恩施州本地植保专家和省内农业高校建立专家专项诊断系统,广泛利用视频技术远程诊断病虫害,另一方面建立农药物流集散系统,使各种新式农药及时地发放到基层,实现新老药物的更替。
通过该次调查,基本明确了3种中药材田间的主要病虫草害、种植户使用农药的类型、用药习惯和用药意识等。该次调查的中药材样品没有进行农药残留分析,缺乏农药动态残留分析数据验证最终的产品农药含量,有待开展相关试验研究。
[1]由金文,方志先,摩朝林,等.湖北恩施药用植物资源分布概况[J].亚太传统医药,2008,4(3):39 -42.
[2]张万福,尹文仲,文德鉴,等.恩施道地药材的形成及开发前景[J].中药材,2000,23(1):9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