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真人秀节目《一年级》的成功之道

2015-01-28 12:30:31江南大学214000
大众文艺 2015年16期
关键词:一年级教育观校园生活

聂 龙 (江南大学 214000)

浅析真人秀节目《一年级》的成功之道

聂 龙 (江南大学 214000)

湖南卫视原创真人秀节目《一年级》自开播以来,收视率不断提高,社会热度持续上升。它在现有的真人秀群体中异军突起,成为真人秀中的一股清新的力量,成功获得了社会的关注。本文从创新(眼光独到的题材视角)、节目统筹(人物元素的精心设计)、宣传(传播资源的整合运用)三个方面出发,试探究《一年级》节目的成功之道。

《一年级》;创新;节目统筹;宣传

湖南卫视原创真人秀节目《一年级》自10月17日开播以来,收视率节节攀升,其中第6期收视份额达到了1.16/7.55%,达到了同时段第1的好成绩,第8期达到了1.13/7.24%,收视稳居第一。《一年级》的播出,不仅获得了高的收视,更是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与“教育”有关的话题也一度引发热议。《一年级》作为一个真人秀节目,融入了人们的现实生活,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本文从创新、节目统筹、宣传三方面,试分析、探讨《一年级》的成功之道。

一、创新:眼光独到的题材视角

中国真人秀节目大热,《爸爸去哪儿》《奔跑吧,兄弟》《我是歌手》、等多种真人秀节目深受电视观众的喜爱与追捧。从节目的版权模式来看,这些节目都由国外引进,通过结合中国特色,实现中国本土化的艺术改造,节目的概念形式都属于“引进”。而《一年级》作为湖南卫视原创的真人秀节目,是完全中国本土意识下的产物。它的节目形态、设计理念都源于湖南卫视幕后团队的创新理念。这里所谈到的创新理念,很大程度上体现在眼光独到的题材视角上,将视角设定在一个全新的领域。

现有的中国真人秀较为流行的题材类型大致分为四类:一是音乐、舞蹈选拔类,如浙江卫视的《中国好声音》、湖南卫视的《快乐女生》等;二是野外竞技、游戏旅游类,如浙江卫视的《奔跑吧,兄弟》、深圳卫视的《极速前进》等,三是亲子娱乐类,如湖南卫视的《爸爸去哪儿》、浙江卫视的《爸爸回来了》等,四是相亲交友类,如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湖南卫视的《我们约会吧》。这四种节目题材的确给人们带来了音乐、娱乐方面的享受,但是各大卫视争相推出类似的节目,同样题材的节目万箭齐发,甚至形成了节目轰炸,容易使观众审美疲劳,产生腻烦的情绪。而《一年级》异军突起,采用了全新的题材领域——校园学习生活,“学童鲜师炼成记”的节目主题给现有的真人秀题材注入了一股清新的活力。

(一)美好的校园生活题材

《一年级》所表现的题材,是小一年级的全方位的校园生活。它带有纪录片的特征,记录了学生们的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作为真人秀节目,它同时又充满趣味性和娱乐性。儿童的世界和大人的世界不同,他们有自己规则和想法,不像大人一样成熟,懂得人情世故和算计谋划。《一年级》注重对儿童单纯、简单世界的呈现。在节目中,观众们会看到孩子们上课的场景、玩耍、调皮捣蛋的场景、甚至矛盾冲突的场景,还原了学生在校园中的真实表现。节目最大的创新在于:将现实生活中至关重要的教育问题作为节目的核心,拉近节目与现实生活的距离;将天真无邪的童真世界作为主要表现的对象,让一群活泼可爱的小一年级学生,自由地表现孩子的天性,他们的童真童趣、个性十足、奇思妙想、人小鬼大都是节目的亮点。而《一年级》将严肃认真的教育问题与活泼可爱的童真世界相结合,既具有社会性又充满趣味,两者结合也恰到好处。

其实对于观众来说,校园生活并不是一个陌生的领域,它是贴近人们实际的生活化的题材。大多数人都在现实生活中经历过校园生活,对校园生活保留着特殊的情结。对于许多观众来说,童年的校园生活是一段美好的时光、一份珍贵的回忆。而《一年级》将视角对准童年校园生活,通过记录童年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能引起观众的怀旧情绪,回想起自己童年时的美好时光,让观众在观看《一年级》的时候把情感投射在节目之中,实现节目与观众之间良好的情感互动。从本质上来看,湖南卫视将真人秀节目的题材转向人们熟悉的领域,主要目的在于:将节目与人们的实际生活相联系,把《一年级》这种生活化题材的真人秀节目作为连结观众的纽带,努力把真人秀节目变成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二)对现实教育问题的关注

《一年级》作为一档真人秀节目,在表现小学生校园生活、学习状态的同时,对现实中存在的教育问题也予以积极的关注。

近期,社会上猥亵儿童的犯罪案件持续增加,对儿童的安全保护急需加强,开展性教育,提高儿童的自我保护意识,显得尤为重要。针对这个社会问题,《一年级》通过组织学生上一节特殊的生理课,对学生进行简单必要的性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在教育方式上,节目组也充分考虑到儿童的年龄问题,通过告诫同学们“穿泳衣的部位都不能摸”这种简单浅显的方式,提高同学们自我保护意识。与此同时注重培养学生清晰的性别意识,引导他们礼貌、规矩地与异性小伙伴相处。节目中对于性教育的开展,不仅仅是对小一(1)班36个学生的教育,更是对性教育的一种提倡与重视,是对社会问题积极关注与努力解决的表现,传达出《一年级》不同于其他真人秀节目的的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

(三)新型教育观的突出表现

《一年级》作为一档校园生活题材的节目,体现出一种新型的教育观。在这种教育观的指导下,教师更多地承担了引导者的角色,通过一种循循善诱的方式教导学生,不采取暴力、体罚等手段,以一种宽容、博爱的精神教导学生,师生关系和谐融洽。节目中还穿插了传统教育观,将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引发社会关于传统教育观与新型教育观之间的思考。9个孩子在三天的黄山游学经历中接受了当地民俗专家汪老师的传统教育。汪老师所秉持的传统教育观念,注重以严厉的态度教导学生,用戒尺作为辅助性教学工具,以稍带体罚性质的方式教导学生。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容易对老师产生一种畏惧和恐慌的心理,虽然能让学生变得更为“听话”,但是对学生天性的自然发展起到阻塞的作用。两种教育观风格迥异,但是同时出现在节目之中,不但引发了关于传统教育观和新型教育观之间的差异思考,更是对教育本身进行了深度探究与审视。《一年级》对于“教育”的足够重视,也是其成功吸引爸爸妈妈辈观众的主要原因。

二、统筹:人物元素的精心设计

(一)“鲜师”的巧妙定位

尹鸿教授曾提出:“真人秀的特点就在于其参与者都是从“匿名”的人群中选拔出来的,即便有少数节目中的参与者可能是名人,但是这些“名人”也被要求从他/她原来有名的领域脱离,进入一个新的陌生领域,在新的陌生领域中,他/她相当于也是‘匿名者’。”1《一年级》的鲜师角色的定位完全遵守了这一规则。陈学冬、宋佳是作为影视界的当红人物,对于教师行业也是第一次涉及。教师行业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一年级》的其中一个主题就在于“鲜师的养成记”。他们由原先的手忙脚乱、无法掌控到后来的轻车熟路、有条不紊,这个蜕变的过程是节目的一大看点。

首先,鲜师陈学冬和宋佳特殊的明星身份,对节目起到了正面的影响。《好莱坞电影经典》中曾提到过:“明星引导观众进入情节 ;观众对明星的私人情感(仰慕、爱情)的部分,影响着他们的投资和对影片的接受”2。明星对电影的影响十分显著,他们承担着引导者的角色,甚至能左右电影的关注度,对于真人秀节目也是如此。陈学冬和宋佳的明星身份能为节目带来一批固定的观众,利用明星效应,为节目博得更多的关注。而在《一年级》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多位大牌明星的客串加盟,如周笔畅的两天代班生活老师;明道客串生理课老师;汪涵参与孩子们的消防安全教育课堂。通过明星的加盟,为节目增添更多的亮点以及更多的关注度。

再次,陈学冬和宋佳在节目中褪去了明星的光环,以平和、亲切的形象面目示人。他们似乎暂时忘记了明星的身份,积极主动地把自己融入到教师这个行业之中,努力扮演好优秀教师的角色。在节目中,观众能看到他们努力教育学生、承担起教书育人的责任,努力经营一个完整和谐的小一(1)班大家庭,悉心照顾36个活泼可爱的学生,看不到他们原先在电视荧屏上所展现出的光鲜亮丽的一面。在节目中,他们只是两个年轻并且想要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的老师,而不是光鲜亮丽的大明星。节目中时时刻刻体现出的这种平易近人的风格也是《一年级》区别于其他真人秀节目的显著特征。

(二)学童的个性呈现

《一年级》的主体是小一(1)班36个活泼可爱的学生,注重表现学生们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以学童作为节目的表现主体。但是从节目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出:36个儿童表现有所侧重,节目集中表现了7个活泼可爱的儿童,分别是西蒙子、李昊煜、安淇尔、王梓璇、马皓轩、陆煜琳和陈思成。《电视真人秀的节目元素分析》一文在谈到有关真人秀节目的参与者时写到:“在选择参与者的时候,就必须考虑到参与者是否具有鲜明的性格,是否具有主动性,甚至考虑一些参与者是否具有某些‘明星’潜力。”在真人秀节目中,“参加者要有性格鲜明的角色形象”3,而这一点在《一年级》中也有很好的体现。7个萌娃性格鲜明、个性不一,西蒙子帅气聪慧、李昊煜人小鬼大、安淇尔自信灵动、王梓璇乖巧懂事、马皓轩冲动直率、陆煜琳敏感认真、陈思成温暖贴心,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优点与鲜明的个性,观众在这7个萌娃中都可以找到自己所喜爱的性格类型。而7个萌娃之间的嬉笑、打闹、相处更是个性碰撞、融合的过程,加之儿童与生俱来的天真、单纯,他们之间的互动交往更显示出趣味性与喜剧色彩。《一年级》选取几个代表性的学童进行集中表现,也颇具匠心。一来抓住个性鲜明、情感丰富的个例作为节目的主要呈现点,突出节目的代表性和主要特征;又充分挖掘了个性鲜明的学童,使节目充满童真童趣,有利于对于学童个性的充分展现。《一年级》对于学童个性的完整呈现,是其深受观众喜爱的一大原因。

三、宣传:传播资源的整合利用

《一年级》取得高收视,成功获得社会广泛关注的另一原因就是宣传工作的有效开展。《一年级》的宣传工作主要通过两个方面展开,一是本台资源的整合利用;二是微博平台的大力宣传。

(一)本台资源的整合利用

秉持娱乐王国的一贯作风,湖南卫视在《一年级》播出期间,大力整合利用本台的传播资源,以台中的其他金牌节目为《一年级》积极宣传造势。首推《快乐大本营》和《天天向上》两大王牌综艺节目。《快乐大本营》和《天天向上》以高人气和趣味性深受观众喜爱,参与这两档节目的录制能很好地提高观众对于嘉宾的喜爱与关注度,对节目宣传具有显著的效果。《一年级》去《快乐大本营》录制节目2次,《天天向上》1次,借助这两档高人气节目宣传《一年级》,达到以高人气带动《一年级》更高人气的目的。《播报多看点》等娱乐新闻类节目也每周播报有关《一年级》的节目和精彩预告。此外,为搭配《一年级》的播出,湖南卫视更拍摄《我的一年级》纪录片,配合《一年级》的播出。湖南卫视通过全方位整合节目资源,为《一年级》开展积极有效的宣传与推广。

“全媒体时代的营销计划应是内容制作(视频、文案等)+播出平台(电视台、网站、纸媒、网媒等)的整合营销框架。”4而《一年级》的播出大致符合这个模式。

(二)微博平台的大力宣传

《一年级》在借助湖南卫视同台资源整合利用的宣传之余,还积极利用其它媒体资源增强宣传效果。新浪微博凭借其强大的网络影响力,成为真人秀节目宣传的主要网络平台。《一年级》在10月17日开播之前,开通、认证了新浪官方微博,“节目微博为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良性互动创造平台”5,《一年级》积极利用这个平台宣传节目形态和精彩内容。《一年级》开播八期,其新浪官方微博共发布博文1859条,粉丝数量达到392596,赢得了大批粉丝的关注。

而节目主要人物陈学冬和宋佳,也积极利用个人微博进行节目宣传。陈学冬的微博粉丝数超1000万,极具宣传号召力。且在节目开播之初,还有影视圈众多好友如杨幂(粉丝数超4000万)、郭敬明(粉丝数超3000万)、何炅(粉丝数超5000万)等微博领袖以转发评论的方式帮助宣传,扩大了《一年级》的宣传范围。湖南卫视官方微博及主持人群体也积极评论、转发《一年级》的微博,进一步扩大其在微博上的影响力。

《一年级》官方微博注重表现微博内容的趣味性和娱乐性,经常把节目的精彩部分以视频的形式发布在微博之中,吸引更多的粉丝关注。从节目内容中提炼出具有趣味性的热门话题,如“一年级”“冬花老师”“我是红领巾”等,吸引粉丝的注意,以趣味性和持续上升的热度保证观众对于《一年级》的持续关注。而节目中的9个活泼可爱的小学生也都开通了个人微博,并且注重彼此之间的趣味互动。可以说,微博平台的使用, “对节目的宣传及其品牌的打造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6。

综合以上三个方面来看,《一年级》之所以能异军突起、成功获得社会的关注与认可,主要源于其创新的理念、精心的节目统筹以及积极有效的宣传方式。通过开拓思路、积极创新,对节目元素、形式等精心设计编排,整合利用媒体资源积极做好宣传工作等方面,为节目注入更多的活力。《一年级》的成功之道,对于真人秀节目在现行大群体中成功突围,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注释:

1.尹鸿等. 电视真人秀的节目元素分析[J].现代传播,2005(05):47-52

2.(法)雅克琳娜·纳卡奇著,巫明明译. 好莱坞电影经典[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年版:54.

3.陈虹. 论真人秀节目的选手建构[J].新闻界,2007(03):68-69.

4.高慧.浅谈亲子真人秀的创新与发展[J].新闻世界,2014(09):45-46.

5.王偲. 微博对提升电视节目传播效果的作用——以《爸爸去哪儿》节目官方微博为例[J].广告大观(理论版),2014(01):96-103.

6.王子立.《爸爸去哪儿》官方微博的宣传策略探析[J].新闻知识,2014(02):100-101.

猜你喜欢
一年级教育观校园生活
校园生活里的尴尬事
校园生活的幸福密码
学生天地(2020年12期)2020-08-25 09:16:38
爱上劳动,开启幸福校园生活
学生天地(2020年22期)2020-06-09 03:07:38
浅谈如何用科学教育观培育孩子
活力(2019年21期)2019-04-01 12:17:28
金钱教育观,从现在开始
家教世界(2017年11期)2018-01-03 01:28:26
一年级数量关系有效教学策略的探讨
原创校园纪实节目《一年级·大学季》特色分析及发展趋势
科教导刊(2016年26期)2016-11-15 20:37:38
看偶像养成类真人秀 如何养成“叙事文本”
大学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应对方案
人间(2016年28期)2016-11-10 23:20:21
欢乐的校园生活
中国火炬(2015年2期)2015-07-25 10:4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