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宏卫湛江市第二十四中学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谢宏卫
湛江市第二十四中学
小组合作学习是现阶段较为流行的教学手段,它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课堂实践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但本人通过多次的现场观摩,却发现很多课例的合作学习设计只是流于形式、蜻蜓点水,不能高效的发挥其真正的效用。鉴此,本人拟从保障合作时间、选好合作内容、重视合作评价三个方面,对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进行浅析,谨以共勉。
合作学习;保障时间;选好内容;重视评价
合作学习是从教学过程的集体性出发,针对传统教学忽视同伴相互作用的弊端,着眼于学生之间的互动的普遍性,将合作性的团体结构纳入了课堂教学设计之中,构建了以学生互动为基本特色的课堂教学结构,通过组织开展学生小组合作性活动来达成课堂教学的目标,并促进学生的个性与群性的协调发展。[1]并且“在21世纪的教育改革中,明确要求学生的角色必须发生改变,学生要成为一名学习者、创造者和交流者。特别是交流者,它意味着学生能够成为一个有效团队中的一员,能积极参与团队活动,有能力促进团队的观点或计划的实施与实现”[1]。
正因为如此,在一线从教的工作者,为了不落伍,为了体现课堂教学新理念、新形式、新技巧,纷纷引入到自己的课堂实践中,也确实给课堂带来了新的活力、新的激情、新的效果,但个别教师由于对小组合作学习形式的理解不透,实施过程中缺少反思推进,出现了应付了事,流于形式,看似热热闹闹、激情四射,但实际学习成果不明显,课堂效果可发展性弱,最为严重的更是为了追求课堂效果,出现假课堂、假合作,纯属演戏等现象,严重扭曲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初衷[2]。鉴此,本人准备以个人实践经验为基点,借鉴相关理论,以“2014年湛江市小学音乐优秀课教学竞赛课例”为主要剖析事例,探讨在小学音乐课堂中,避免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三点策略。
斯莱文认为,大多数的合作学习模式都具有核心因素,他们是小组目标、个体责任和成功的均等机会。[3]有了小组目标,就得去实现,得有一定的实践过程;有了个体(每个学生)责任,就得参与活动,完成预定任务;强调有成功的均等机会,也就是要求一定要进行不同程度的成果评价。一系列的活动下来,需要一定的时间,需要学生的参与,并需要进行课堂资源的生成、发展与展现。然而,在日常的上课和公开课中,为了追求学习形式的多样性、新潮化,给学生一分钟或两分钟进行合作学习的现象随处可见,流于形式,交代不清,学生懵懵懂懂就进行所谓的合作学习,最终的成果汇报只能是教师的假课,或是唱独角戏,这样的合作学习,还不如不设计、不组织,免得画蛇添足,出力不讨好。有学者指出:“教师要把课堂学习的时间还给学生,把现在教学中花去的多余的分析、谈话、提问的时间节省下来,还给学生支配,保证他们有充分的时间识字、读书、交往、写作,让他们独立主动地学习。”
合作学习基本流程可归纳为:合作设计——目标呈现——集体讲授——小组合作活动——测验——反馈与补救。[4]鉴此,小组合作学习的首要任务是如何进行合作设计,而合作设计的根源就是合作学习内容的选择。因此,选好内容才是活动开展的关键,它决定了学生是否能顺利进行后面的学习活动,选择的内容如果太难,学生则不可能在短短的几分钟内完成得了任务,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果过于容易,则显得没有挑战性,不容易激起学生的合作兴趣与激情,整节课就会陷入较为沉闷与无活力的状态,所以说这一环节基本是决定活动的成败所在。下面以本次“2014年湛江市小学音乐优秀课教学竞赛”观摩中的课例为实例,分享其中两个失败与成功的案例环节。失败的:如在《草原就是我的家》一课中,执教者让学生欣赏维吾尔族民族风情短片后,让学生小组讨论你的了解。这明显就是一目了然的内容,基本是固定不变的,根本没有可议性,执教者却设计了,所以学生最终的合作表现只能流于形式,应付了事,重复性地回答以完成任务,效果不佳;还有一节课题是《降落伞》,执教者为了让学生更形象的理解“3、4、5、6、7”五个音的特点,特意给出了“红、黄、蓝、绿、紫”五种颜色进行选择匹配,并分小组进行,结果出现一大堆的个性答案,无法回到教师预想中。本人认为这也是必然的结果,因为这一教学内容个性化较强,不具较广的合作性,设计了只能给自己难堪。内容方面选择较为成功的课例环节有以下两个:《邮递员叔叔来了》一课中以小组形式讨论你本组中如何表现所收到的信件信息。各组学生通过几分钟的讨论统一后,基本能表现出信件的内容。
正确与巧妙地对学生或课堂活动进行各类评价,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是促进学生快速发展的最佳手段之一,更是学生愉悦享受学习的根源所在。一项课堂实践活动的开展有开头就得有结尾,而结尾就是通过有效的评价来体现学习成果,促进下一步的完善,让学生最直接地享受成功的喜悦,否则,它将是有头无尾,严重磨灭了学生的迫切期待,不能及时给学生注入较强的正能量,不能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评价甄别能力,长此下去,学生的积极性就会日渐消减,直至漫不经心,置之不理,这样的课堂效果将是怎样的状况就不言而喻了。在合作课程评价实践环节,本人鼎力推荐合作教育学所强调实行的“三不主义”,即无论所教班级多差,从来不给学生打坏分数,从来不向家长告学生的状,从来不在课堂上指责学生。
实践证明,这样的评价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要比以前轻松得多。在本次观摩课中做得较好的两个课例环节是:课题为《蜗牛与黄鹂鸟》一课中的深化主题环节,让学生对各小组的表演进行点评,畅谈自己的意见,提供机会让学生把自己所欣赏到的好与不足发表出来,既起到促进其他小组学生的发展,也锻炼了自己的评价能力,同时达到一起享受合作学习形式所带来的愉悦。
[1]刘玉静高艳《整体教学策略系列——合作学习教学策略》,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第4页,2011.8。
[2]Artut,P.D.&Tarim,K.GroupInvestigationEffectsonAchievement,Motivation,andperceptionsofinSingapore.Asia-Pacificof TeacherEducation,2007(2):129-141.
[3]刘玉静高艳《整体教学策略系列——合作学习教学策略》,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第12页,2011.8。
[4]刘玉静高艳《整体教学策略系列——合作学习教学策略》,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第158页,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