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捷吉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
新型农村社区建社的发展途径和成功案例
王捷
吉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变化发展,农民的温饱问题得到解决并基本实现了小康社会之后,人们对生活质量和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相对应的农村社区建设滞后和公共服务资源匮乏的问题就越显严峻。随之而来就对新型农村建设提出新的要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了满足人们这种不断的变化的需要就不得不打破城乡二元化结构,让城乡共享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所带来的物质和精神文明。本文将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模式和2014年取得成就等方面进行讨论并加以论述。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模式;成就
农村社区据有广阔地域、居民聚居程度不高、以村或镇为活动中心、以从事农业为主的社会区域共同体。农村社区作为新的一个名词出现的时间并不是很长,各农学家对其定义是众说纷纭,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他们有的强调要有个统一的认识;有的强调要有一个可以代表本社区的社区文化;有的则强调必须有一个共同的管理守则。但是无论有多少家,有多少不同的说法,但最终都不能离开一下四个个元素:第一,就是不能改变农业的特性,就是地广人稀和从事农业。农村之所以是农村就是以农业生产为主,如果不从事农业就无所谓农村的存在。土地是与农业并存的一个概念,农业生产靠的是土地,那农村就必须得大面积的土地,那就固然会出现地广人稀的现象。但这对农业发展及其不利,所以这是要建设农村社区的一个重要因素。第二,上述确定了农村发展的方向,那么接下来就该研究建设什么样的农村社区,建设怎么样的农村社区。第三,综合多家理论认为应该以村或镇为单位将具有相似生活习惯的居民集中起来建设一个有一定特征的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既不是翻新农村也不是改造城市,而是为了缩小城乡差距,让农村能更好享受新的物质文明成果和城市中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实施的一项改造就农村打造新型农村的一项措施,新农村社区是由若干行政村合并在一起,统一规划,统一建设,或者是由一个行政村建设而成,形成的既有别于传统农村有不同于城市社区的新型社区。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发展也是在近些年才开始实行,还处于很年轻的时期,发展,模式扔在探索之中,本文总结在现有各学说的基础上总结一下三种模式:一,“城镇开发建设带动”模式。就是响应国家“一化三改”的高度上以“新农村发展什么产业与在哪里发展”和“新农村坐落在哪里,应以什么样的环境存在”为中心点同县域经济和小城镇开发结合起来实行一体化规划和一并推进的模式。二,产城联动模式。为了破解“三农问题”的面临的新难题,同时也为给产业集聚区开发建设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选择并走上了“以社区建设为突破、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以人文关怀为纽带、以文明建设为保证”的建设道路,这样就可以通过对代管的行政村进行村庄、土地双整合集中,实现人口向城镇社区集中,土地向农业企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等集中。同时又针对不同收入的农户做出了不同的社区的规划,并分为独院、多层、高层、廉租房等不同样式、不同面积的居住用房,以满足不同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三,建设中心村模式。所谓的建设中心村模式就是将发展分为两个部分即前期和后期,前期是富有的村民捐款建设为本村农户建成连体式住宅和社区服务中心办公楼、党教室、便民超市等,形成中心村;后期则是农户自己出资围绕这个中心村建设更多的具有这种现代化设施的村庄。同时政府部门加强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工作,力求打造设施齐全、功能完备的宜居社区。以上这三种模式都是现阶段比较常见的一些改造农村打造新型农村比较切实可靠的模式。
合理规划农村社区,积极稳妥推进迁村并点,可以集约利用资源,尽快改善农村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改变农村面貌。山东青岛下属一个县级市平度市平度市从市委农工办、发改局、城建局、国土局、民政局、教体局、卫生局等单位抽调8名工作人员组建专门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班子,前期已开展了督察、调研等工作。各镇(街道、园区)也明确了镇级分管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领导干部,并从镇村服务中心抽调人员组建了镇级工作班子。经历努力大部分镇(街道)根据分解的任务,结合各自实际,迅速确定了今年启动的社区建设点,并委托不同的规划单位进行社区规划设计。同时,组织机关干部深入到准备启动的社区各村庄农户中进行调查,掌握各种情况。截止到2014年底,原定的全市1788个村庄的290个社区率先启动的43个社区已经有10个社区已经启动了建设,其中9个社区完成社区规划设计,其余34个社区正在聘请有资质的单位进行规划。山东青岛平度的成功案例充分的证明利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三种模式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有很大的帮助。即使是在发展的初期,理论和经验都需要探索中完成,也同样给新农村社区建设带来了很多的便利。
[1]周运清,沈芸.构建和谐农村社会的理论与实践——基于秭归县杨林桥和谐农村社区建设的个案考察[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01)
[2]美)霍华德·威亚尔达(HowardJ.Wiarda)著,娄亚译.比较政治学导论:概念与过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吕俊平.城镇化的新路径——城乡一体化视角下的农村社区建设[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3)
[4]王建业.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土地管理若干问题初探[J].山东国土资源.2010(02)
[5]吴琼.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路径分析[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4)
[6]闫文秀.山东省统筹村庄整治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02)
[7]张明锁,贺庆生,王豪,张瑞红.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制约困境与突围路径分析——基于河南四市农村的实证研究[J].社会工作(学术版).2011(03)
[8]雷晓明.市民社会、社区发展与社会发展——兼评中国的社区理论研究[J].社会科学研究.2005(02)
王捷,女,吉林农业大学社会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新农村社区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