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恒,岳 腾,李兴洋
吉林省长春市93313部队
论飞机计算机电子控制系统的运行
徐 恒,岳 腾,李兴洋
吉林省长春市93313部队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计算机电子控制系统在先进飞机中广泛使用。此系统采用分布式控制集中式管理的策略,由各个负载管理中心控制电气负载,而由供电系统处理机负责整个电气系统的综合控制,有效地实现了负载的自动化管理。本次主要对先进飞机供电处理机和负载管理中心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从而讨论飞机计算机电子控制系统,并提出了供电处理机和负载管理中心的方案。
飞机计算机电子控制系统;供电处理机;负载管理中心
计算机电子控制技术是通过电子、控制等多种技术,实现工作智能化的进行,从而更好的调节系统的进行。它能够高效的完成一系列工作,从而能够很好的代替人力工作,而且更加提高了工作的准确度。就目前而言,这种高科技越来越广泛的利用在先进的飞机中,真的是在飞机的控制中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本次就主要介绍一下计算机电子系统在飞机上的使用。
1.1 飞机计算机电子控制系统的描述
先进的飞机是以全电飞机为代表的未来飞机的发展方向,它将一种用电力取代原来机械系统的飞机,也就是说以前传统飞机使用次功率的都能电能代替变为全电的飞机。虽然说从传统的飞机变为全电的飞机是一个要经历的很困难的过程,同时它也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但是不得不说,实现飞机的全电化是一个科技的进步,是为了更好的应对未来资源的短缺。然而,对于实现全电飞机的飞机计算机电子操作系统就是能够实现供电处理机和各智能终端间的数据通信,传递信息和控制飞机飞行状态的一种控制系统。
1.2 先进的飞机计算机电子控制系统
其实,无论是全电飞机还是多电飞机,都是为了代替传统使用液压、气压的飞机,由于飞机用电量的急剧提高,就需要飞机计算机电子控制系统能有一个飞跃的发展。供电处理机和电气负载管理中心是多电飞机计算机电子系统中的关键部件,主要包括配电中心和控制中心。它的作用是保证飞机上所有用电设备能够持续使用,保证用电设备,包括飞行控制系统、各种电子设备、照明设备等能够正常工作,遇到发生故障的时候它也能够及时的处理。
1.3 国内外对飞机计算机电子控制系统的研究现状
自从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全电飞机后,美国就在不间断地研发,并且提出了一系列的学术成果。并在飞机上进行试验,并且在先进的飞机中充分使用了配电和负载技术,在飞机的运行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而我国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才有少数人去研究,但是由于当时的资金方面不足,还有技术的不成熟,在此方面的路程就走的极其艰辛,因此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1.4 航空计算机电子系统特点
随着航空计算机电子系统的发展,要求航空计算机电子系统以及航空计算机电子系统的子系统具有模块化、标准化、智能化和可维护性这样一些特点。模块化能够适应航空计算机电子系统的应用性,而且易于实现系统对于故障的检测和系统的重构,方便系统的更好运行。标准化也更加促进了适应航空计算机电子系统的应用性。智能化很好理解,就是应用了人工智能来提高数据的处理速度,降低了成本,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然而,这种智能化应该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2.1 电气系统的分析
常用的飞机电子计算机控制系统有:集中式分布系统、分布式分布系统、集散式分布系统。这些系统各有各的优缺点,但是最终目的就是要实现整个系统的最优控制。这种飞机电子计算机控制系统是以微型计算机为控制中心,对负载进行一系列的管理。对于配电系统分为一二级的配电中心,实现智能的配电中心,若出现了短路现象,还可以进行跳闸保护。对于系统的可靠性与否是飞机安全与否的前提,因此,飞机电子计算机控制系统还是比较靠谱的。
2.2 供电系统处理机的介绍
供电系统处理机是整个飞机电子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核心。供电系统处理机顾名思义是供电的系统,它控制着整个电力系统。然而,为了提高可靠性,常常采用双处理机的布局,从而减少由于故障而停止供电的情况,然而两个处理机不会同时控制。它能够控制整个系统的开启和关闭,能够接收和处理系统数据,还能进行系统自检测和故障诊断,从而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一旦系统发生故障,处理机就可以进行及时的处理。
2.3 负载管理中心的介绍
对于负载的概念,想必大家也都知道,电源给各个电路供电,各个电路就是电源的负载。负载管理中心分为两个部分,它是对其周围负载进行控制和管理,从而起到分担相应的负荷的作用。它能够控制固态功率控制器,能够控制继电器,还能向供电系统处理机发送信息,还能进行通信。
2.4 飞机计算机电子控制系统的实用性
飞机计算机电子控制系统的实用性在于它能通过计算机电子设备对飞机进行及时的操作,确定了工作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它的准确性体现在跟人工的操作相比,计算机电子在工作当中避免了人员工作会出现的误差,计算机毕竟是机器,它的过程都是编成好的,跟人类是不一样的。而它的及时性体现在它的传递速度,数据的传输时间和数据的处理时间都是工作人员在工作时不可能办到的。然而,它也并不是十全十美的,当数据量不大的情况下,是可以迅速的完成数据的传递和处理,但是当系统数据量很大的时候,它工作的速度和稳定方面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对于多电飞机以及全电飞机的工作进程是现在十分重要的,中国对于此的技术还不是很发达,因此要更加努力的进行学习和研究,可以从国外多多学习经验,以此来促进发展,然而很多问题都值得我们国人自己来探索。对于飞机计算机电子控制系统的研究当中要注意系统的及时性和稳定性相关的知识,对于通信的技术也要大大加强,还要提高系统自身恢复的能力。希望我国的飞机电化系统能够越来越进步。
[1]张雄伟、曹铁勇编著.DSP芯片的原理与开发应用(第二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
[2]刘和平、严历平、张学锋、卓清锋编著.TMS320LF2407xDSP结构、原理及应用.2002。
[3]郭永基编著,《电力系统可靠性原理和应用》,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