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型批评在中学阅读教学中的运用举隅

2015-01-28 08:04重庆张爱明
名作欣赏 2015年4期
关键词:篱笆原型上帝

重庆 张爱明

语文讲堂

原型批评在中学阅读教学中的运用举隅

重庆 张爱明

原型批评在中学阅读教学中适用性很强。通过原型链条的展示,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通过原型链条各个环节的分析比较,可让学生懂得文学自身继承和发展的关系,获得一种深邃、厚重的历史感,并由此观照社会、文化的演进轨迹。

原型批评 中学阅读教学 文学的继承和发展

原型批评是在精神分析学家荣格提出的“集体无意识”理论基础上产生的。荣格认为,无意识具有两个层面:表层只关系到个人,可称之为“个体无意识”;而深层无意识是与生俱来的,普遍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身上,反映了人类在以往的历史进程中的集体经验,这就是“集体无意识”。而原型指的就是集体无意识的内容。用于文学批评方面,剔除这个理论的神秘色彩,我认为原型就是一部上古经典作品所开创的情节模式。这个情节模式一经形成,作为一种集体无意识,就被后世作家有意或无意地沿袭使用,形成一条原型链。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原型批评方法,就是要善于发现文本隐含的情节模式,通过向前追溯或向后寻索将其组合在原型链条中。通过原型链条的展示,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通过原型链条各个环节的分析比较,可让学生懂得文学自身继承和发展的关系,获得一种深邃、厚重的历史感,并由此观照社会、文化的演进轨迹。这里试举三个例子来加以阐发。

我们先来看看《诗经·卫风·木瓜》。这首诗描绘了这样一个美丽浪漫的场景:一群女子在明媚的山野中采摘瓜果,邂逅了几个英俊潇洒的贵族青年,女孩们怦然心动,一边大胆地唱起热烈的恋歌,一边将手中采摘的瓜果扔向自己心仪的男孩;男孩们一边忙不迭地接瓜果,一边对歌应答。这首诗就开创了“掷果传情”的原型。我们向后寻索,发现这样一条原型链: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诗经·卫风·木瓜》)①

岳美姿仪,辞藻绝丽,尤善为哀诔之文。少时常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之者,皆连手萦绕,投之以果,遂满车而归。

(《晋书·潘岳传》)②

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

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

(皇甫松:《采莲子》)③

《木瓜》中作为背景出现的女子混沌未凿,纯洁天真,追求爱情热烈而无所顾忌;“掷果潘安”的故事发生在西晋时代,那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妇人遇之者,皆连手萦绕,投之以果”,表达爱情的直白、大胆让现代人也瞠乎其后;《采莲子》中的女子春心荡漾,情难自禁,虽然还有“隔水抛莲子”的勇气,但“遥被人知半日羞”,已可看出男女大防对采莲女心理的微妙影响(套用弗洛伊德的人格三层次说,采莲女内心的“超我”已比较强大,但还未对原始的“本我”形成过度挤压,采莲女所呈现出来的“自我”还相对和谐)。这条原型链止于晚唐是颇有深意的:唐和唐以前的中国文化开明健康,男女大防不是很严,女子常常参加户外劳动,从事采摘之事,广阔的自然俨然是自由恋爱的温床;宋以后中国女子深受宋明理学“存天理,灭人欲”“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贞操观念束缚,活动的范围由广阔的自然退向被禁锢的深闺,“掷果传情”就此演变成宋元明清时代小说、戏曲中常常出现的大家闺秀在绣楼上“抛绣球”择偶的情节。其实,这一时期“掷果传情”的风俗已成绝响,它在小说、戏曲中以杜撰的形式频频出现,正表明这一原型已沉淀为中华民族记忆深处强大的集体无意识。

再以汉乐府《孔雀东南飞》结尾为例。诗的结尾写道:“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这个结尾就开创了一个原型。这个原型包含三个元素:有情人死后合葬在一处,在他们的坟头生长着的盘绕交错的嘉树,由他们爱的精魂化成的一对好鸟。在文学史的长河中做一巡礼,我们会发现这样一条原型链:《孔雀东南飞》结尾(合葬、盘错的梧桐、相向悲鸣的鸳鸯)→南朝乐府《华山畿》所本故事(女唱歌,棺应声开,女跃入棺中;合葬)→《搜神记·韩凭夫妇》结尾(求合葬而不得,冲破阻隔、屈体相就的红豆树,交颈悲鸣的鸳鸯)→《梁祝》(女哭坟,坟应声开,女跃入坟中;合葬;化蝶)。其中《华山畿》和《韩凭夫妇》大家可能比较生疏,这里引用一下。

少帝时,南徐一士子,从华山畿往云阳。见客舍有女子年十八九,悦之无因,遂感心疾。母问其故,具以启母。母为至华山寻访,见女具说闻感之因。脱蔽膝令母密置其席下卧之,当已。少日果差。忽举席见蔽膝而抱持,遂吞食而死。气欲绝,谓母曰:“葬时车载,从华山度。”母从其意。比至女门,牛不肯前,打拍不动。女曰:“且待须臾。”妆点沐浴,既而出。歌曰:“华山畿,君既为侬死,独活为谁施?欢若见怜时,棺木为侬开!”棺应声开,女透入棺,家人叩打,无如之何,乃合葬,呼曰神女冢。

(《古今乐录》)④

王怒,弗听,使里人埋之,冢相望也。王曰:“尔夫妇相爱不已,若能使冢合则吾弗阻也。”宿昔之间,便有大梓木生于二冢之端,旬日而大盈抱。屈体相就,根交于下,枝错于上。又有鸳鸯雌雄各一,恒栖树上,晨夕不去,交颈悲鸣,音声感人。宋人哀之,遂号其木曰相思树。相思之名,起于此也。南人谓此禽即韩凭夫妇之精魂。

(《搜神记·韩凭夫妇》)⑤

在这一演进过程中,好鸟的意象由《孔雀东南飞》《韩凭夫妇》中悲鸣的鸳鸯发展到《梁祝》中双宿双飞的蝴蝶,是一个质的飞跃。“蝴蝶”作为一个文化意象始于庄周梦蝶的典故,我们且来看看《庄子》原文:

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

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

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

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⑥

世人多以蝴蝶梦象征人生的美好而虚幻,如“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苏轼),“世事庄周蝴蝶梦,春愁臣甫杜鹃诗”(佚名诗人,引自《〈宋诗选注〉序》),其实,庄子讲这个故事本是用来论证“物化”(齐物)的哲学命题。所谓“齐物”,就是超越尘俗、消泯自我,达到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庄子)的逍遥自适之境。陈鼓应先生在《庄子浅说·蝴蝶梦》中就曾别具只眼地指出:“蝴蝶翩翩飞舞,翱翔各处,不受空间的限制;它优游自在,不受时间的催促;飘然而飞,没有陈规的制约,也无戒律的重压。同时,蝶儿逍遥自适于阳光、空气、花朵、果园之中——这象征着人生如蝶儿般活跃于一个美妙的世界中;并且,在和暖的阳光、新鲜的空气、美丽的花朵以及芬芳的果园之间,可任意地自我吸取,自我选择——这意味着人类意志的自由可羡。”⑦可见,《梁祝》中化蝶的结局象征着梁山伯、祝英台身后的自由、幸福,是唯美浪漫的,一扫《孔雀东南飞》《韩凭夫妇》中鸳鸯意象的哀怨凄恻。

最后我们用原型批评方法来读解一下美国女诗人狄金森的名篇《篱笆那边》(江枫译)。这首诗写篱笆那边有一颗红艳诱人的草莓,“我”心旌摇荡,真想翻过篱笆将它采摘到手,可是畏于上帝的责罚,“我”只能望而却步;但“我”转念一想,面对如此动人的诱惑,也许连老迈的上帝也会童心大发,爬过篱笆去争抢这颗草莓。这首诗中有两个重要意象——草莓和上帝,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它们的原型——《圣经·旧约》中的伊甸园故事,其中的两个意象苹果和上帝正好与《篱笆那边》中的草莓和上帝相对应。在这两篇作品中,苹果和草莓都象征诱惑,而上帝却大异其趣:伊甸园中的上帝是威严的,凛然不可冒犯,亚当和夏娃违背了他的训诫,就被逐出了伊甸园;《篱笆那边》中的上帝却童心未泯,先是一本正经地板着面孔,紧接着却将自己订立的清规戒律抛诸脑后,冒冒失失地爬过篱笆偷尝禁果去了。伊甸园故事的主题是森严的训诫,教人循规蹈矩,不敢越雷池一步;《篱笆那边》的主题是大胆的叛逆,鼓励人们冲破束缚,放胆放手去追逐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狄金森的《篱笆那边》彻底颠覆了《圣经》中的训诫教义。

原型批评方法在中学阅读教学中适用性很强,运用非常广泛,并且给人耳目一新之感,本文仅是抛砖引玉,希望有心的同仁不妨一试。

①余冠英译:《诗经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68页。

②《二十五史精华》(2),岳麓书社1994年版,第85页。

③龙榆生编选:《唐宋名家词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15页。

④《中国文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5年版,第204页。

⑤〔东晋〕干宝:《搜神记》,岳麓书社1995年版,第97页。

⑥《庄子》,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51页。

⑦陈鼓应:《庄子浅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1页。

作 者: 张爱明,汉语言文学学士,西南大学附中高级教师,语文教研组长,2009年曾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长期致力于文本解读研究。

编 辑:孙明亮 mzsulu@126.com

猜你喜欢
篱笆原型上帝
包裹的一切
120秒的“上帝”
《哈姆雷特》的《圣经》叙事原型考证
花篱笆
人人敬爱的圣人成为了 传说人物的原型
牵牛花
当上帝给你关上一扇门,请你自己打开一扇窗
当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请你为自己打开一扇窗
论《西藏隐秘岁月》的原型复现
篱笆那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