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瑶华[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 辽宁 大连 116029]
老舍《二马》中的英国形象
⊙徐瑶华[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 辽宁 大连 116029]
老舍的“京味”小说展现了老北京的近代社会全貌,充满了民族特色,但他的作品中常常出现“英国”这一形象。本篇论文将从“形象学”这一角度审视老舍《二马》中的“英国形象”,并分析出现这种矛盾的英国形象的原因。
老舍 《二马》 英国形象 社会集体想象物 个人情感投射
从1924年起,老舍在英国足足住了五年。在那里,他接受了西方文化的熏陶并开始走上创作道路,英国对于老舍的意义可谓深远。老舍的《二马》完全以英国为背景,作品中的“英国形象”很大程度上反映出老舍对于英国“他者”形象的认识。如法国学者莫哈所说:“文学形象学所研究的一切形象,都是三重意义上的某个形象:它是异国的形象,是出自一个民族(社会、文化)的形象,最后,是由一个作家特殊感受所创作出的形象。”①老舍笔下的英国形象也是如此,它必然会有异国的客观描写、老舍自身感受和中国人民族心态的折射。
在作品中,老舍对英国国民性大加赞赏:“中国人见了别人有危险,是躲得越远越好,因为我们的教育是一种独善其身的!外国人见了别人遇难,是拼命去救的……我们以为看见一个人在地上躺着,而不去管,满可以讲得下去;外国人不这么想,他们的道德是社会的,群众的。”②在这里,老舍极力夸赞英国人的社会与国家责任感,越是对英国人赞赏有加,越是反映出中国人“看客”等国民性弱点。文中老舍还深入地分析了英国强盛的原因,即秩序和训练是强国的秘宝。英国人对于社会秩序与追求自由这一矛盾的处理也是老舍希望近代中国从混乱中强大起来,试图寻找一种合理方法的反映。
作为知识分子,老舍渴望中国能有一批真正的青年知识分子,有才学,重实际,能够救国图强、富国兴邦,而这却是近代中国缺少的。法国学者莫哈认为:“一个异国形象,当他偏向于相异性,并将相异性再现为一个替换的社会、富含被群体抑制的潜能时,就是乌托邦式的。”③于是,老舍进行了一种“乌托邦”式的想象,在作品中将自己的希望、想法映射到英国形象中,认为英国乃至整个资本主义强大的原因在于武力和知识。老舍在小说中塑造了西门爵士这一英国学者形象。西门爵士是马家古玩店的常客,对中国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对中国人没有一点偏见。年过七十的他从伦敦大学退休后,仍然坚持全身心地工作,每天在实验室里学习研究,是一个不断进取的学者形象。另外,老舍也借凯萨琳之口道出了中国知识界的现状:“中国人的毛病也是不念书,中国所以不如英国的,就是连一个真念书的人物也没有。马威,不用瞎着急,念书,只有念书!”④实际上,老舍是借英国理智进取、重视知识的精神反思中国国民性的不足,借英国人之口强调读书的重要性。
老舍以一个相对客观的立场为我们塑造了极具优越性的英国形象。他在对中英两国文化地位的处理上是十分微妙的,在《二马》这部小说中老舍对英国文化的看重明显超过中国文化。但这不能说在老舍心中中国文化劣于英国文化,因为英国形象的种种优越性都是老舍的一种期望,他将自己对中国的期待都寄托、投射在了“英国形象”中。可以说作品中对英国和中国形象的描写是老舍的“意识形态”和“乌托邦”相结合的结果。
《二马》中塑造的英国人,除了凯萨林与西门爵士,都有一副偏狭、傲慢的殖民主义者嘴脸,甚至连小角色墓园看守和小孩都是如此。由于当时英国的殖民主义气氛浓厚,中国的国际地位低下,英国和西方国家更是不遗余力地抹黑中国,所以结果是:在英国人心中,中国是一种“会下毒”“煮老鼠吃”“抽鸦片”“没有文化”的低贱形象。
老舍在谈及怎样创作《二马》时说:“对于英国人,我连半个有人性的也没写出来。他们的偏狭的爱国主义决定了他们的罪案,他们所表现的都是偏见与讨厌,没有别的。”⑤小说中的伊牧师是一个传教士,而他却在半夜睡不着时向上帝祷告快叫中国变成英国的属国,而且认为这样是救中国。伊太太不允许她的儿女和中国孩子玩,不让他们学习中文,她的内心深处瞧不起中国人,也瞧不起中国。她的哥哥亚历山大回想在北京的日子时说:“北京,穷地方!一个大铺子没有,一个工厂没有,街上挺脏!有人告诉我北京很好看,我看不出来;脏和美搀不到一块!”⑥与他们一样,大多数英国人对中国的印象都是从电影小说中来的。在他们心中中国人像戏剧、电影、小说、报纸上写的那样,个个抽鸦片,私运军火,谋财害命,是世界上最阴险、最污浊、最讨厌的两条腿儿的动物。当时的中国一团糟,英国社会许多污辱中国的电影、戏剧与小说,差不多都是仅在表面的观察之后加以主观的判断。因为中国是弱国,他们便肆意丑化中国,并加上极为夸大的罪名。《二马》中亚历山大约老马演的那部电影就是抹黑中国人的作品之一,这部电影由英国最有名的一位文人所写,这位文人明知中国人是文明人,可是为了迎合人们,他把中国人写得残忍奸诈,彼此拿刀乱杀。由此可见,当时英国社会丑化中国人已经成了一种社会普遍行为。老舍在夸赞英国文明开化的同时也不忘嘲讽英国人在中国文化上的无知。英国人缺乏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却凭借小说、电影中获得的信息蔑视中国人的无礼无知。温都太太将“美”字绣倒了,成了“大王八”就是对英国人的最好的讽刺。
老舍以幽默的笔调,用一种漫画式的夸张丑化了“英国形象”,突出了英国人的傲慢自大,引人发笑和鄙视。
出于对英国物质技术文明的欣羡,老舍将“英国”塑造成为一个先进的理想国度,甚至英国人对中国人的轻蔑他也可以用“力”的标准加以解释:“海军不成海军,陆军不成陆军,怎么不叫专以海陆军的好坏定文明程度高低的欧洲人看低了!再说,中国还没出一个惊动世界的科学家,文学家,探险家——甚至连在万国运动会下场的人材都没有,你想想,人家怎能看得起咱们!”⑦但老舍自幼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出于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和爱国自尊心,在看到英国人的傲狭与殖民思想后,自然对英国充满抵触情绪,呈现在他笔下的“英国”便是高傲而冷漠的异邦。
这种矛盾心理是受到“社会集体想象物”的影响。所谓社会集体想象物,就是“全社会对一个集体、一个社会文化整体所作的阐释,是双极性(认同性/相异性)的阐释”⑧。由于一个作家(读者)对异国现实的感知与其隶属的群体或社会的想象密不可分,因而有必要对社会集体想象物进行研究。老舍的这种矛盾心理潜在地与近代中国人的心理不谋而合,或者说是受到后者潜移默化的影响。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西方列强便用坚枪利炮打开了中国国门,同时也打开了中国人的眼见。中国人惊羡于西方的文明开化,却又对以英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扩张满含敌意。提到英国,中国人的第一印象便是科学、民主,或是鸦片、殖民,对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中国人总是处在极度矛盾之中。
应该注意的是,作家的个人生活经历与情感也会影响他的创作。老舍虽是受邀到伦敦大学讲学,但生活却极为艰苦,每年的工资不抵一个学生的生活费,除去自己的生活花费还要邮寄回国,衣食住行可谓拮据。除此之外,英国文化与社会环境给老舍的内心带来了极大冲击。老舍一方面为英国国民性中的闪光之处所吸引:独立谨慎、理智进取、重视知识,以及讲秩序和强烈的国家观念等,另一方面又处处感受到英国人的傲慢。于是,与其他旅居国外的中国人一样,老舍惊讶于西方国家的先进、强盛,又为不公平待遇感到愤慨、仇视。这种情绪不可避免地出现在作品中,呈现给读者的便是对英国形象的矛盾刻画。可以说英国形象的矛盾性是老舍先生个人情感的投射。
在老舍笔下,英国形象是一个矛盾体,是老舍无意识中表现出的“意识形态”和“乌托邦”的结合。它既是科技先进的文明国家,又是高傲冷漠的侵略者。老舍在艳羡英国的文明开化的同时,也用幽默嘲弄的笔调塑造了一群“丑陋”的漫画人物似的英国人。英国形象中的一切优点都是老舍对中国的希冀。他的这种矛盾心态正是中国与西方交往历史中心态变化的缩影,是老舍个人生命体验的投射,也是社会集体想象物的作用。
①③ [法]让-马克·莫哈:《比较文学形象学》,孟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第25页,第34页。
②④⑥⑦ 老舍:《二马》,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年11月第1版,第153页,第100页,第94页,第87页。
⑤ 老舍:《我怎样写〈二马〉》,收于《二马》,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年11月第1版,第281页。
[2][法]让-马克·莫哈.比较文学形象学[M].孟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 老舍.二马[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
[4] 杨乃乔主编,比较文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5] 舒子芩.老舍抗战文学中的英国形象[D].重庆师范大学,2011.
[6]马晓冬.老舍笔下的英国人形象——以《四世同堂》为中心[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7(1).
[7] 牟学苑《.二马》的“形象学”解读[J].石河子大学学报,2009(1).
作 者:徐瑶华,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
编 辑:杜碧媛 E-mail:dubiyu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