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燕[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 武汉 430079]
浅谈小说虚构的意义
——以《沙之书》和《骑桶者》为例
⊙赵 燕[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 武汉 430079]
小说是一种想象的艺术,能够根据独立的现实构建虚构的世界。本文通过对《沙之书》和《骑桶者》这两篇外国小说的研究,可以让学生对小说的“虚构”特点有深入的了解,让他们明白艺术“虚构”是如何体现具体细节、场景以及人物的心理活动、故事情节发展的,而这些都是以生活逻辑为基础,是艺术真实性的表现。本文主要以《沙之书》和《骑桶者》为例,探讨小说虚构的意义,让学生们通过小说来感受作品的艺术真实感。
小说 虚构 意义
一般人们所讲的虚构可能就是胡编乱造、创造生活中没有的东西,而在小说创造中,虚构是一条非常重要的规则。但是,这里的虚构又不是我们所想的那种胡编乱造,而是来源于生活逻辑,予人以真实感的艺术创造,这正印证了劳伦斯的话:“艺术家是个说谎的家伙,但是他的艺术,如果确是艺术,会把那个时代的真相告诉你。”对于中学生来说,教师指导他们深入了解小说虚构的意义,不仅有助于他们深入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还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小说是虚构的艺术,虚构是小说的生命。小说的世界本来就是独立自为的,它和我们朝夕相处的真实世界有着本质的不同。小说所描摹的真实源自于幻想与虚构,它实际上所要阐述的并非是单个事实,而是来自于心灵的一种实际存在。作为想象艺术,小说实质上就是通过作者的幻想世界来表现另一个相对不同于现实的虚构的、独立的世界。艺术真实并非是将生活的真实照搬下来,而是一种对社会生活的高度概括和感悟,是超越真实的,它需要深入挖掘社会生活背后的本真。①很多小说都会运用隐喻、象征、夸张等表现手法来突出小说虚构的真实性。小说所虚构的东西需要有真实感,因此要和生活逻辑相符。不过,小说中的真实是艺术性的,它有别于生活的真实,幻想和虚构的结合就是小说呈现的真实,就是艺术的真实。艺术产生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所以,换个思维来讲,虚构是小说的核心,没有虚构就无法称之为小说。
以博尔赫斯的《沙之书》和卡夫卡的《骑桶者》两篇外国小说的学习鉴赏为例,我们可以比较清晰地感知和了解小说虚构的特点。
1.《沙之书》中的虚构。小说围绕“沙之书”展开,以“沙之书”为线索贯穿全文。一个退休的图书馆员从陌生的《圣经》推销员手里买下了一本“沙之书”,他被它的神秘深深地吸引,却又对那未知的恐惧很担忧,最后,他还是决定将“沙之书”放到图书馆一个最为不起眼的角落。
“沙之书”不是真实存在的,不过小说为了让“沙之书”看起来更具存在感,通过直接描写卖书人的相貌、书的样子、书怎么来的、看书、藏书、交易过程等来表现其真实性。而且博尔赫斯在小说开头还说过:“如今人们讲虚构的故事时总是声明它千真万确;不过我的故事一点也不假。”小说主人公“我”对待“沙之书”的态度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变化过程?这一变化过程说明了什么?从开始的好奇到后来的研究,“我”对“沙之书”了解越多,就有越多的疑惑,使得“我”感觉自己很微不足道,于是迷失了自己,产生了强烈的敬畏心,这也带来了恐惧,最后只有逃避、放弃,将“沙之书”藏到了图书馆。这种变化经历充分地表明了“沙之书”神奇而隐秘的特点,并且还从另一个层面反映了以主人公为代表的人们在面对具有无限之力的奇异之物时所表现出来的卑微、害怕的心理。从小说的方面来说,它最重要的任务不是去机械地表现事实,而是在虚构中呈现心灵的真实,这才是小说最重要的真实。
博尔赫斯根据小说中的一本既找不到第一页也找不到最后一页的“奇异之书”来表现了一种无穷无尽的感觉,暗示作者对世界的迷茫和对未知世界的一种不安和惊恐的心理。小说通过虚构,以象征手法将“沙之书”这种无限之物的形象清晰地展现出来,并把人们面对无限的那些不知所从的心理真实地反映在了我们面前。当人物和情节变得不那么重要以后,剩下的就是“无限”以及人类面对“无限”时的那种无所适从的真实,这种结构使小说主题更加深刻。它对这个被不确定性重复着支配的现实进行了深入的反思,表达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是有意义的,不管人们利用什么方法去征服世界都是徒劳无功的,在这个现实中人是渺小的,不管如何探究都不会成功,因此只能安于现状。②当我们明白了这些,也就明白了博尔赫斯《沙之书》所虚构的故事的最终意义。
(二)《骑桶者》中的虚构。小说《骑桶者》所描写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奥匈帝国在一个冬天面临着煤炭极度缺乏的问题。在这样的真实背景下,一个贫穷得连煤都没钱买的人想到煤店去赊购煤来度过寒冷的冬天,但是作者没有用现实主义的手法去描摹,而是用大胆的想象,主人公没有提桶去,而是骑着桶飞。最后,他没能够赊到煤,老板娘还利用围裙将他扇到了冰山。“我”骑着木桶飞到煤店是作者虚构的,运用这种表现手法是为了说明主人公对失败的担忧,而且他时刻准备着飞走;他担惊受怕、埋怨自己,对外面的世界表现出无可奈何。而煤店老板夫妇在小说中则起到了一个表现客观真实的作用。在小说结尾,老板娘说:“外面什么也没有;我什么也没有看见,什么也没有听到。”老板娘这样说是因为“我”是骑着木桶去的,人在空中,而且也没有和老板娘直接交谈。教堂上的钟声淹没了主人公的话,他的害怕心理让人产生了幻觉。小说将现实中赊煤的问题虚构化,使人置身于真假交织的环境中,增强了小说的虚构性,也反映出借煤失败是因为人与人之间缺乏有效的关爱和沟通。从《骑桶者》的描述来看,对于寒冷的生存世界,他无力改变;对于借煤,他也没有足够的信心;老板娘用围裙将他扇走,他只淡淡地骂了一句,就赌气一样地浮升到了冰山,永远地和现实诀别了。“我”贫穷,自卑,畏缩,惶恐,怯弱。我们从主人公的经历中可以感受到当时那个现实社会带给人们的疏远和孤独感,这篇小说深刻地揭示了现实中的人们在生活没有出路时的绝望心态。
现实生活中真的有“沙之书”“骑桶者”存在吗?当然没有,这都是作者虚构的。没有虚构的小说是不存在的,只是虚构的成分不一样。小说家以想象给读者呈现一个独立于现实,又根植于现实的虚构世界,所表现的是一个真实的谎言,并根据这个谎言艺术性地告诉我们时代的真实。不管是博尔赫斯,还是卡夫卡,他们都认为小说的真实并非在于对生活现象本身的再现,这种真实只是表面的,而最重要的真实则应该是内在的。虽然“沙之书”是作者虚构的,不过读者却能够从这部小说中获得真实的感受,这种感受就是人在接触无限之物以后所共同获得的一种心理感觉。作者借荒诞的故事想告诉读者:人类面对无限时,就进入了无所适从、难以摆脱的真实困境。③《骑桶者》的故事是荒诞的,而其赊煤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则是一种内在的真实,这种真实是通过一个穷人骑着桶到煤店向老板借煤、最终被驱赶的故事来展现的。我们能够通过这些虚构的荒诞情节了解到小说的主旨,那就是小说以赊煤失败的故事,反映了这个实实在在的社会的冷漠,也在一定程度上暗含了对社会的批判及控诉。当我们看完全篇小说以后,可能不会对“沙之书”的存在与否有太多的关注,也不会特别注重煤桶是怎么飞起来的,这一切都只是为了给这篇小说的主题合理性提供一个可以信赖的依据。读者更多的是在乎小说带给了人们哪些启示,引发了人们哪些思考。
从《沙之书》和《骑桶者》这两篇小说的解读中,我们可以真正感受到小说可以虚构,但是并不是就可以胡编乱造。作家在写小说的过程中,会尽力将虚构的东西写得就好像在现实中真正发生过一样,将真实和虚构融合在一起。在那些真实当中,最深刻的真实是对事理真实的揭示。小说中真实表现的是艺术的真实,它以生活为依据,但是又高于生活,是生活的升华。④《沙之书》和《骑桶者》的故事是荒诞的,不过对人在困境中的反应、心态的描写却是相当真实的,是一种心灵上的真实,而这恰恰是超越了生活真实的更高层次的真实。故而,从这两篇小说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意义:小说因为虚构而变得丰富,虚构使得小说摆脱了平庸的描摹,虚构是通往心灵真实的一座重要桥梁。
当我们认真探究《沙之书》和《骑桶者》,不但可以对小说写作中的“虚构”的重要性有一个清楚的认识,还能帮助学生们区分什么是“虚构”,什么是“乱编”。“虚构”应该从生活逻辑出发,对艺术的细节、场景、人物、心理等方面的描写都应该和人物性格、故事线脉相符合,这样才能展现艺术的真实。总的来说,小说作为幻想艺术,其虚构出来的世界有现实的影子,又和现实各自独立。
① 周保华,曾晓娟,严默露:《教案设计应构建生产性预设——以〈沙之书〉教学为例》,《语文建设》2010年Z1期,第98页。
② 段丽莉:《〈沙之书〉教学设计》,《新课程研究》2012年第5期,第103—104页。
③ 杜晓君:《现代文学作品的解读——由〈骑桶者〉课堂教学引发的思考》,《才智》2010年第19期,第67页。
④ 吴小丽:《对文学虚构含义的一种探讨》,《陕西教育(理论版)》2006年Z2期,第135页。
作 者:赵燕,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心教师。
编 辑:康慧 E-mail:kanghuixx@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