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甸园》中海明威对社会性别角色的探索

2015-01-28 07:25韩亚楠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710049
大众文艺 2015年13期
关键词:伊甸园戴维凯瑟琳

韩亚楠(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710049)

海明威写《伊甸园》始于1946年,断断续续长达十五年,几易其稿,但至死也未完成。1作品主题和人物塑造不同于以往,海明威将男女两性关系作为主要探讨对象,塑造了柔弱隐忍的男性和独立反叛的女性形象。这与创作的时代背景有关,二战后传统价值观受到冲击和摧毁,多元价值观逐渐确立。加之女权主义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使得女性越来越渴望得到自由和平等。海明威洞察到时代背景和运动浪潮,在小说中对男女两性关系和社会性别界定进行了颠覆性地逆转,大胆尝试和探索,但最后还是回归到男女两性和谐融洽共处的传统理想中。

一、勇敢、反叛的“新女性”

凯瑟琳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形象,从传统的社会性别视角来看,她追求享乐,喜欢旅行花钱;她离经叛道,剪短发,幻想成男孩,不但和丈夫进行“性别交换”游戏,而且有同性恋倾向;她标新立异,追求刺激,渴望晒黑以表现与众不同;她任性,随心所欲而不顾后果;她喜欢控制别人,不断要求戴维和玛丽塔按照她的计划行事。就像戴维给她起的外号“魔鬼”,凯瑟琳是一个欲望的化身。

在男权社会的既定准则下,女性的社会性别角色应该是温柔贤淑、善解人意的贤妻良母,她应该从属于她的男人,对男人表现出无私的爱与奉献精神。凯瑟琳的种种表现都不符合这个标准和原则,她是海明威创造的勇敢、反叛的新女性形象。作为男性的海明威,一方面希望女人聪明能干、有进取心,另一方面又希望女性是从属型的,不会威胁到男性的尊严和权威。2所以他在塑造凯瑟琳这个形象时是非常矛盾的。凯瑟琳对传统的男权主导下的社会性别秩序有破坏性,但是她又无力于自己的创造。“男性控制着语言运用的标准,控制着文学创作的工具,妇女长期被禁闭。在男性对她们潜能的界定之中,妇女也习惯了在男性的声音中校订自己。”3凯瑟琳在小说中经历了自我怀疑,自我肯定到最终实现三个发展阶段。在小说的第六章中凯瑟琳对戴维说道:“我们来这里的路上,有不少能够入画的美丽景物,可惜我不会画画,一点儿也不会。我也知道美丽的景物可以用笔描写出来,可是我连写封普通家信跟家人聊天也不会。在来到这个国家以前,我从来没有这样的想法,从没想过要像画家一样地画画,或者像作家一样地写作。现在我可一无所长,而你也爱莫能助。”4凯瑟琳最开始没有勇气冲破男权社会的性别歧视的藩篱,甚至自我怀疑,但是正是在这自我怀疑中更使她感觉到社会性别的不平等,更促使她坚定了去破坏、去创造的决心。于是她选择了另一个路径,那便是通过自己的女性身份和戴维对自己的爱,用行动和改变来创造,借助于戴维的手书写自己的生活。因此她剪短发、幻想成为男孩,她渴望皮肤晒黑,渴望与众不同,她想用自己的创造行动成为戴维书中的熠熠夺目的女主角,以此方式来书写自己。她鼓励戴维写关于他们蜜月生活的游记,反感他写关于他父亲非洲狩猎的故事。凯瑟琳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想挤进男权社会,使自己占有一席之地。

二、象征男性弱势的海鲈

戴维是小说中的男主公,深切地爱着自己的妻子凯瑟琳,妥协被动,甚至为了迁就妻子而与之进行“性别交换”游戏。他不是“硬汉形象”,反而体现了男性身上柔弱、顺从、孤独的一面。根据心理学家荣格提出的原型理论,每个男人心中都有女性情结,称为“阿妮玛”原型。男性与女性的特征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由社会性别秩序规定的。在男权主导下的社会性别秩序的要求下,男性要表现出阳刚、硬朗、铁血精神,压抑自己心中柔弱、顺从的一面。《伊甸园》中的戴维由于凯瑟琳激起了他潜意识中的阿妮玛原型,5使他变得隐忍、顺从、被动,正像小说一开始提到的一条海鲈,以及小说最后提到戴维所写的被猎杀的大象。

小说的开头写道,戴维钓到一条硕大的海鲈,鲈鱼猛烈地试图挣脱,戴维无法立即将其捞起,只得牵着钓竿沿着海岸不停地向前走。海鲈奋力挣扎,却始终无法逃脱,狠劲一次次减弱,直到最后没有了力气。海鲈的处境也象征着戴维的处境,戴维深爱着凯瑟琳,此后一再迁就妻子的新奇想法和无理要求,致使自己处于犹豫、被动的地位,表现出柔弱、顺从的性格特点,这本是作为一个男人极力压抑的。后来凯瑟琳引入了第三者玛丽塔,戴维起初对她心存戒心,而后却陷入了三人危险的爱情游戏,同时爱上了两个人。他就像那条吃了诱饵的海鲈,命运的线掌握在别人的手里。他有的时候无法坚持己见,受不了凯瑟琳的左右和玛丽塔的影响,他一个人的时候便感到孤独。海明威在戴维身上表现了男子犹豫、多情、软弱、孤独的一面,是大胆的尝试,是对传统的社会性别界定的具有颠覆性意义的逆转。

三、回归传统的理想

海明威虽然在小说中刻画了勇敢、叛逆的新女性形象凯瑟琳和犹豫、被动、隐忍、顺从的戴维,对社会性别角色变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增添了时代和社会因素,但最后的结局还是回归到两性融洽和谐的传统理想模式中。

凯瑟琳引入的第三者玛丽塔,是男权社会性别秩序规范下的传统的温顺女人,她不但理解凯瑟琳,关心戴维的生活和情绪,而且支持戴维进行关于非洲的创作。戴维从玛丽塔的身上找到了自己在男权社会准则下应有的男子气概,他恢复勇气和力量,在凯瑟琳任性地烧了他的手稿之后,十分自信地将短篇小说重新写出来。最后故事的结局是戴维和玛丽塔和谐地生活在一起,回复到传统社会性别秩序的理想状态中。这与海明威的个人感情和男子汉情结有关。作为一个在父权制社会中成长起来的男性,他虽然希望女人要能干、有事业心、有进取心,但是又希望女人不能是强烈占有欲的竞争型女人,而是献身于男人的理想型女人。这归根于恐惧女性的崛起对男性身份和地位带来威胁,使男性的权威和尊严受到挑战,有一定的局限性。但这也是时代环境所致,当时的女权主义运动虽兴起和发展,但男女不平等的情况未得到根本性的好转。海明威在小说中表现出对社会性别角色转换的探索,对女性的同情和关注,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注释:

1.许其鹏.《必须失去的乐园中的幸福——评海明威最新遗作<伊甸园>》.载于《外语研究》,1988(3).

2.何昌邑.《海明威的新探索和妇女观——<伊甸园>的底蕴》.载于《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2).

3.赵迎.《从小说<伊甸园>看海明威的双性视角》.载于《东岳论丛》,2012(5).

4.海明威著,殷添炤译.《伊甸园》.河南文艺出版社,2012.6.

5.苏明海.《解读<伊甸园>的“原型”》.载于《聊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

[1]海明威著,殷添炤.伊甸园[M].郑州:河南文艺出版社,2012.

[2]许其鹏.必须失去的乐园中的幸福——评海明威最新遗作《伊甸园》[J].外语研究,1988(3).

[3]何昌邑.海明威的新探索和妇女观——《伊甸园》的底蕴[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2).

[4]赵迎.从小说《伊甸园》看海明威的双性视角[J].东岳论丛,2012(5).

[5]苏明海.解读《伊甸园》的“原型”[J].聊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

猜你喜欢
伊甸园戴维凯瑟琳
这座偏远小城,能成为年轻人的伊甸园吗
伊甸园
《呼啸山庄》的悲剧根源探析
伊甸园
谢欣:伊甸园ENED
接力棒
礼品变废品
各有所“长”
高不可攀
伦敦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