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国画的发展与创新

2015-01-28 12:30:31姜兴达孙继梅河北美术学院050000
大众文艺 2015年16期
关键词:中国画绘画创作

姜兴达 孙继梅(河北美术学院 050000)

中国画集民族美学、哲学、文化、精神于一身,同时融合了中华民族优良的文化精髓,长期以来,一直屹立于我国的艺术之林。要想更好地传承与发展中国画,不仅要立足于传统,还要以辩证的态度来面对,使其自如地应对新时期的风云变幻。所以,从其发展历程出发,探寻创新之路尤为重要。

一、中国画简介

中国画又名国画,主要指以传统的中国绘画工具绘制出的赋予了中国人独有的审美习惯的画作。一般来讲,中国画在绘画时主要使用的工具是笔、墨、纸、砚,后期又加入了诗、书、画、印等几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展现出了独特的画面意境。这种在一幅画中同时有几种绘画艺术的方式,是在中国画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毫不夸张地说,中国画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中华名族宝贵的文化艺术财富。

二、中国画的发展历程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画在丝织品上的绘画——帛画就已出现,至汉代,帛画、宫廷壁画、墓葬壁画、画像石、画像砖、漆画等都得到了相当大的发展,并提出了一定的品评标准。隋唐时期,社会经济和文化高度繁荣,在一定程度上促使绘画出现了全面繁荣的局面。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宗教画等都达到了顶峰,特别是贞观至开元的一百多年间,政治昌盛、国力强大,不仅加速了中外文化的交流,更有效促进了中国画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五代两宋时期,中国画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与繁荣。至元、明、清三代,水墨山水和写意花鸟得到了突出发展:元代主要以山水画为大宗,托复古以寻求新路,多有简逸秀淡之致;明代主张以书法入画,强调个性;清代画家更是将写意花鸟发展到一个高水平,将其作为了抒发感情的有力的艺术语言。

进入19世纪,中国画在继承民族绘画传统的过程中,将西方美术表现形式与艺术观念融入其中,出现了众多的流派和名家,开创了中国画的新局面。

20世纪以来,世界格局风云变幻,中国画也在这种大环境下不断前进和发展着。二三十年代,不论是在传统的笔墨之中融入西方绘画的写实手法;在工笔花鸟画中加入中外装饰艺术,还是借鉴了西方抽象表现主义的某些手法的泼彩画法,都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画。四十年代末至五十年代,素描是否可作为中国画造型的基础,以及如何看待笔墨技巧与中国画创新的主题,成为了中国画创作的重要研究方向。80年代中期,围绕当时的社会环境,众多国画创作者在理论和实践上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开创出一条艺术当随时代,表现生活的创新之路。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得到了空前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中国画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多方面收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和冲击。要想获得更加长远的发展,中国画必须在原有的基础上,顺应时代潮流,大胆创新,以应对快速发展的时代。

三、中国画的创新

(一)突破传统的桎梏

诚然,历史悠久的中华文明承载着浑厚的文化积淀,其优秀精华部分更铸就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但文化需要传承更需要适当的变革与突破,冲破传统的桎梏,不断推陈出新,这样才能永葆活力。对于中国画的创作而言,如果一味地屈从、局限于传统观念,而不愿承认保守能让事物从旺盛逐步走向衰败这一现实,其结果注定是退出历史舞台。因此,作为中国画艺术家,决不能充当传统文化中封建腐朽、僵化落后等消极因素的承受者和传播者,要明确自己肩负着创新与发展的使命,在创作过程中,既要扎根于传统优秀的民族文化,又要敢于突破,适当进行创新和变革,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国画艺术永久地流传下去。

(二)汲取西方艺术精华

中国的文化艺术要坚持自己的主体性本无可厚非,但全盘国粹化并不可取。纵观中国画的发展历史,其受到了一定程度的西方文化的影响,但事实证明,适当汲取西方的一些先进思想与文化为我所用,不仅不会偏离自身的主体性,反而会进一步丰富和充实自身,获得前所未有的成就。尤其在改革开放的今天,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期盼着能够出现更多、更灿烂的艺术文化瑰宝,中国画这一艺术形式要想获得长远的发展,适当融入西方的优秀元素已是大势所趋。以西方现代主义为例,其极为鲜明的挑战旧传统和古典主义的姿态,以及对理性、体系、科学、真理和人的个人价值的不懈追求,对于冲破西方保守的中世纪式的宗教政治对人类自由思想的禁锢,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起到过十分积极的作用,即使对摹古风气甚浓的中国画坛同样具有一定的启迪意义。因此,中国画要想发展,决不能盲目自大或自卑,要与时俱进,敢于接受西方艺术思潮的洗礼,不怕碰撞,博众所长。

(三)立足于群众,立足于生活

与现代人物画造型相比,传统中国画强调的是“以形写神”,这是传统审美特征的产物。而现代的中国画则是以全新的人物造型方法去表现现实生活和时代精神。所以,在新时代,中国画的创作对象和服务对象应由以往的文人自娱形态向人民群众转移。以人物画为例,造型便是其创作的首要方面,没有造型,人物画就不能成立。另外,我们还要到生活中去消化和学习传统的笔墨,因为传统和生活、继承和发扬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即使是有名的画家,也是在反反复复的实践中提升自己的艺术水平的。对于中国画创作而言,创作者应立足于群众,立足于生活,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修养,勤于学习和观察,多创作、多思考,不断提高自己的欣赏水平、创作水平实现自我超越。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国画不断发展壮大,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

四、结语

在当前这个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事物的更新换代异常迅速。作为传统文化中的一种优秀的艺术形式,中国画要想不被时代的大潮淹没,创作者必须充分认识其发展历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大胆的创新,既要忠实于传统,又要大胆摒除其中的糟粕,同时适当汲取西方的优秀文化思想与元素为我所用,产生出新的思维、新的意识,在实践中深入群众的生活,探索更多的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方面。只有这样,才能产生新的艺术思维,以全新的艺术形式代替古老陈旧的艺术形式,进一步推进中国画的长期健康发展。

[1]郑艳.论当代中国绘画艺术的变迁及走向[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1(09).

[2]赵玉晶.如何理解中国画的继承与创新[J].中国科技信息,2005(11).

[3]赵强.试论中国画的发展和创新[J].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2004(03).

[4]翟勇.关于中国画发展制约因素的思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02).

[5]吴奇婉.漫谈中国画的笔墨传统和创新[J].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2003(03).

[6]赵绪成.传统中国画将退居二线——21世纪中国画发展预言[J].文艺评论,2003(02).

猜你喜欢
中国画绘画创作
中国画
华夏文化(2021年3期)2021-11-04 04:46:34
中国画之美表现在哪些方面?
艺术品鉴(2020年1期)2020-01-19 06:01:08
《远方》中国画
吐鲁番(2019年3期)2020-01-01 07:42:04
《一墙之隔》创作谈
《岁有长又长》(中国画)
海燕(2017年2期)2017-03-18 05:34:09
创作随笔
文艺论坛(2016年23期)2016-02-28 09:24:07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下一代英才(2014年1期)2014-08-16 15:57:49
欢乐绘画秀
下一代英才(2014年3期)2014-08-16 09:02:22
欢乐绘画秀
下一代英才(2014年5期)2014-08-16 02:33:53